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58部分

大唐军魂-第158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小的听你讲这么多军制之道,受益匪浅,将军真是文武全才,难怪能得到皇上的如此信任,!”裴行俭在李业诩口述停歇的时候,也活动一下有些酸的手,由衷地称赞道。

“守约,我只是机缘好,我也相信你以后,成就当不在我下,只要你自己努力把握住机会。”李业诩看着长得挺俊的裴行俭笑笑说道!

“行俭多谢将军,!”裴行俭有些感动,有些不知如何说。

到军中得到李业诩这位领兵主将的赏识,让裴行俭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也让他更是好好地表现自己,以得到李业诩进一步的认可。若能从李业诩或者李靖这里习一些兵法,那是军中所有将士梦寐以求的事儿,如今看来还真有这种可能。

两人正说着间,门外有人来唤,“大哥,有人来拜访,嫂子叫你过去!”

是李栎的声音。

李栎这些时候也大多呆在李业诩府上,和李业诩的那班儿子们一道玩。

“是谁啊?”李业诩问道,正纳闷着,有谁来访会由郑燕接待,自己不是说过不接待任何访客吗?前些日子连太子和魏王来相请的人都被李业诩回绝了,不接待,看似今天来的人儿不一般,定是异常相熟之人。

“是一对姓阎的兄弟,!”李栎推门进来,“咦,你们在做什么?大哥,这些字是不是你写的?你什么时候会写草体了,教教我吗?”

李栎也不管有些尴尬的裴行俭在边上,拉着李业诩的手撒娇。李栎琴棋书画样样不错,常在家里练字习画,也经常要李业诩教她练字,只是李业诩极少有这样的时间。

“大哥哪会写草体,这是这位裴大哥所写的。好了,我去见见阎家兄弟,!”李业诩知道是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来了,忙准备出去会客。

“裴家小子,你教我练字行吗?”李栎挑着眉对裴行俭说道,

“这…”被一声裴家小子叫得有些愣住的裴行俭求救般地看着李业诩,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守约,那就你教教我小妹吧!”李业诩憋着笑说着就走了出去。

――――――――――

李业诩到前厅时,郑燕正陪着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说话,看似挺熟识的样子。

李业诩更是纳闷,上一次阎立德单独来拜访时候,郑燕可没这样的。

阎立德在从孙思邈手中接过制作酒精的事儿后,也曾到李业诩府上来拜会过一次,郑燕都没出来打招呼,李业诩也记起来,当初郑燕是说过和阎立本有些交情,还曾得阎立本赠画。

“两位阎兄今日来访,真是蓬筚生辉啊!”李业诩抱拳作礼道。

阎立德在任将作监少匠职时,因在制作马掌及酒精上颇有作为,使得这两样在军中大有用处的物品得以成批量生产出来,并琢磨出了能得到更高酒精度数的发酵方法,这方法也不同于普通的酿酒之法。还有以前李业诩设计的各种刀具,弩弓等。经过阎立德之手改进后,更是好用了。

只是阎立德是那种很死板的人物,不苟言笑,上次本李世民的旨意来访,公事公办般地问询了李业诩一些制作酒精中要注意的事儿,即离去,没有任何客套,对李业诩在长安所有的那些名气,仿佛都视而不见。

李业诩本想与阎立德讨教一些作画方面的事儿,也只得罢休。

只是让李业诩想不到的是,在李世民刚刚发布新的任职诏命后。这对兄弟俩就一道儿到府上来拜访了。

“李大匠,今日我们兄弟俩到府上拜会,实是有一些事儿想请教你,!”兄弟俩还了礼后,作为大哥的阎立德先开口。

知道他们有正事儿谈,郑燕也知趣地退了下去。

“两位阎兄,若有什么不解之处,可以尽管问,!”李业诩不知今日兄弟俩来访有何事。

“李大匠,某想知道是不是大匠将某要到军器监的?”阎立德问的很直接。

“是的,!”李业诩也回答的很直接。

阎立德是李业诩向李世民要的,以阎立德这些年在将作监的表现,李业诩觉得此人不只在绘画上面天赋异常出色,而且在在建造制作技艺方面也有极高的天分,而且对诸事钻研也是异常的勤奋,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阎立本也是如此。

李业诩想着这兄弟俩在军器制作方面应该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也就向李世民要了阎立德到军器监,而推荐其弟阎立本任将作监少匠职。

军器监从将作监脱离出来后,地位却反而比将作监高了,几位主官,无论是大匠还是少匠职,都比将作监的高,如今李世民解去侯君集大匠职,授予李业诩,也正是希望在李业诩主持下,将兵器的研制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上。

阎立德在将作监少匠的位上还没呆上太长时间,如今就被要到军器监任更高品轶的少匠职,其弟接替他的位置任将作少匠职,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兄弟两人都是自恃才气颇高之人,也希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李业诩才这般年纪,就左右他们兄弟的命运,让阎氏兄弟有些不可接受,想问清事由。

“据我所了解,阎兄在将作监是颇有作为,制作的一些东西很是有用处。而如今军器监正是少了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我就向皇上提出,让你到军器监任职,!”李业诩淡淡一笑,“军器监这些年所要研制的物件更是多,且都是些新式的东西,我想到了军器监,更能发挥阎兄的才学!”

“哦!?阎某在将作监呆的时间也不长,大匠何从看出某在制作方面有所长呢?”阎立德听到李业诩赞赏他这方面的才学,而不是因为他们兄弟在作画上的名气,脸色也有些平和了。

虽然兄弟两人更负盛名的是绘画,也常有人借各种名义向他们索画,但兄弟俩都从不轻易许人字画。对于阎立德来说,能发挥自己在制造物件方面所长,那是他最追求的事儿,只可惜在将作监呆的这些时间,所作的事儿却不多,刚刚有几样物件经过他的改良,在全军中试用,效果还不错,而且制作酒精之法在他的改动下,能取得更高纯度了。酿制酒精的酒料经过他的改动,可以用粮食之外的东西取代,这是他沾沾自喜的地方。

虽说这两样东西都是李业诩先制作出来,但经过阎立德的改进,工艺更是完善了。

阎立德没想到刚有些东西从他手上弄出来,却又被从将作监少匠位上换了下来,虽然说新接替的是与他一道研究制作办法的弟弟,但还是有些失落。军器监所制作的一些东西虽然有些耳闻,但都很是陌生,且也对李业诩这位比他年轻的顶头上司有些不服气。

“我从阎兄在将作监所制作的一些宫室物件,还有先前弓弩、马掌的改进制作方面,知道阎兄这方面的才学,到了军器监更能发挥你的专长!”李业诩笑笑说道,若是没记错的话,好像李世民的昭陵都是这兄弟俩设计的,可能兄弟俩设计比绘画更是出色。

“原来如此,这样我们就放心了,!”阎立德和阎立本交换了眼神,还是阎立德说道,“不瞒李大匠,在以往制作的一些物件中,大多都是我们兄弟两个一道研制讨论的,并不是某一人之功,听闻大匠在制作一些新式物件方面更是有教学,我们兄弟两也早就想来讨教了!”听李业诩如此说,阎立德说话的口气也变了很多,李业诩还是第一个赏识他们制作手艺的朝中高官,让他们兄弟俩有些欣喜。但说到向李业诩讨教时,却没丝毫尊敬的样子,看似对耳闻的事儿还是有些不信。

“两位阎兄客气了,我也慕两位的才气,早就想上门讨教一些事儿,以后常有共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讨论一些制作上的事儿!”李业诩明白了眼前这兄弟俩的想法,能让他们发挥所长,他们就能接受。

“某也多谢李大匠的荐举,!”这里进了府一直没什么开口的阎立本道,“我们也是久慕大匠的才学,希望以后能有交流的机会!”

“能与两位共事,此是翼之福气,!”李业诩大喜,这兄弟两终于抛开那冷傲的待人之道,虽然说话的语气上还有些冷淡,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会改变他们的看法的。

李业诩的想法,以后也得把阎立本也弄到军器监来,这两兄弟在军器监应该能折腾出更多东西来。

待以后熟了,可以向他们求几幅画,留给子孙,定是无价之宝。

李业诩想着这些,心里挺高兴的,只是被两人一口一个的大匠叫得挺是郁闷,李世民取什么官名不好,要叫大匠,听着不像是一个官职,而像干活的工匠一样,应该建议李世民改名。

“既然如此,那以后我们再交流一些看法,李大匠,我们先告辞了,!”阎立德站起了身,接着阎立本也站起了身。

这让李业诩很是意外,本还想与阎立德和阎立本再聊一些事,想不到兄弟俩如此就告辞了。

“两位阎大哥为何到小妹府中还是如此客气,这就告辞了?”这时郑燕也走了出来。

“郑小妹,今日我们是有公事来府上来相询,!”阎立本看到郑燕出来,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来,“如今事儿问完了,也该走了,其他的事,以后可以再聊,我看李大匠还有事儿,也不打扰了!”

“我们兄弟也还有些事儿,待以后过些时日再来叨唠!”阎立德作了一礼即往外走,阎立本依样走了出去。

李业诩看着两人离去的背景,心里嘀咕着,话都聊得不明不白的,就走了,真是一对怪人儿…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零五章 遭遇魏王

“燕儿,你与阎立本是如何相识的?”阎氏兄弟走后。李业诩忍不住问了这个憋了几年的问题。

“妾身家父曾与阎立本父亲一道为官,交情也不错,!”郑燕笑着说道,“你想知道,妾身就与你细细讲讲…”

听郑燕说了一番,李业诩才明白,原来阎氏兄弟父亲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毗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绘画、建筑都很精通,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均爱其才艺。周毗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职,而当年郑燕的父亲郑德通也曾在将作监任职,彼此相熟,住处又是相近,且都喜爱作画,两家人交情一向不错。

郑燕年少时候颇有绘画方面的天赋,人长得异常可爱,深得大伙们的喜爱,连不苟言笑的阎立本也常与她一道玩,并指导她绘画,郑燕也就跟着比她年长了十多岁的阎立本学了几年画。

“原来如此。”李业诩嘿嘿地笑笑。

“你以为是如何?”郑燕啐了李业诩一口,环看四周道,“栎儿呢?都没见着她好一会了!”

“在与我的那名部下裴行俭练习书法吧!”李业诩指指书房中。

“对了,那名裴行俭是何方人氏,家中情况如何,可有婚配?”郑燕很八卦地问李业诩。

“你问这些做什么?”李业诩警觉起来。

“妾身就随便问问,!”郑燕也学着李业诩般嘿嘿一笑。

―――――――――

两仪殿内,李业诩把由裴行俭执笔写好的、上次与李世民讨论过关于军队如何设置的资料,交给坐在案前批阅奏章的李世民,“陛下,这是臣按您的吩咐写的关于军制改革后诸军如何设置的材料,请您过目!”

“哦,让朕看看,近段时间事儿过多,你这么快能写出来也是不错了,!”李世民随口称赞了句,接过李业诩手中那厚厚一叠资料。

李世民拿起资料刚一看,即抬头说道:“贤侄,你的字越发的不错的,进步是非常之大啊,咦,朕记得你以前不是此种字体,怎么一下子改变风格了?”脸上满是惊异的神情。

“陛下,此资料只是由臣口述,让臣在军中之属下裴行俭手书,臣偷懒,舞枪弄棒惯了。都不知如何下笔了!”李业诩很是惭愧,一下子被李世民看出端倪来了。

李业诩所习的颜体,虽然看似不错,但他自己也知道,只是有形无体而已,与这些古代书法大家相比,给人家提鞋都不配,幸好加上前身留存的书法功底,还能应付蒙人,不至于丢人眼,但也只是字体风格让人觉得与众不同。李业诩闲着时候也在府里练练字,争取把颜体练更很有气势,省得要写些东西时候丢脸。

李世民对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王羲之的书法是推崇有加,常与虞世南、欧阳询等讨论书法,但三人都是类似的风格,源自王羲之字体。

如今裴行俭的书法却是不同于王羲之之道,又异常有气势,让痴迷书法的李世民眼睛为之一亮。

“裴行俭是何人?”李世民粗粗翻看了几页,比划了一下字形结构,抬头问道。

“乃特卫军中录事参军。是前些年征召入伍之军士…”李业诩把裴行俭的情况大概说了下。

“哦,原来是裴仁基之后,难怪,!” 李世民想了一下,若有所思的样子,继尔挺有兴致地说道,“待有机会你带他入宫来见见朕,朕想见见他!”

“是,陛下,!”李业诩很是惊讶,李世民竟然要接见裴行俭,不会就因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