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11部分

大唐军魂-第111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目前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但孙儿会设计这样的武器出来的,到时攻击城池,那定是不在话下了!而且手雷的设计还要改动,变成…炮弹才行!”李业诩有些不知道如何跟李靖解释火炮的事儿。

设计火炮,那是个非常诱人的想法,但李业诩知道还是有难度的,虽然知道一些原理方面的东西,但在后世的军队中,并没有非常仔细地去了解过各种火炮的构造,因此只能慢慢地去想办法,那种古代用火引子点燃的火炮,设计起来难度应该不大的。

“唔,若真的能设计出可以自主发射的火炮,并可以准确定位,远距离发射,那攻城掠地,或者是对付敌方的骑兵和步兵的攻击,都将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大半辈子领兵打仗的李靖如何不明白能自动把手雷这样威力巨大的东西投掷出去,那对敌方的杀伤力将会是如何的厉害。

眼前这个孙儿,制作出来的望远镜和指南针,在这次与吐谷浑人的作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指南针在长途行军中,能很好地辨认方向,而望远镜,更是能远距离观察敌情,特别是在秘密先进,侦察敌情时候,作用更是非同小可。

李靖也相信,眼前这个异常聪慧的孙儿,定是能把所说的这厉害的攻城武器研制出来的。

祖孙俩正讨论着,这时李靖的一名亲卫进来报说,大宁王慕容顺来访…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四章 慕容顺何意?

这段时间,慕容顺也常到李靖帐中,把吐谷浑部落间发生的事儿,或者那些伏俟城内名王贵族与他的交往情况,都汇报给李靖。

李靖和慕容顺会谈的时候,李业诩大多都在场。

每次慕容顺来,依然是那副不卑不亢的表情,在李靖和李业诩面前款款而谈,除了说吐谷浑国内发生的事儿,还更多地谈及在长安的所见所闻。

这次慕容顺却和上几次来时不一样,带来了一些礼物。

“李大总管,李将军,这是上好的冬虫夏草,还有这些是雪莲,小王的一点心意,请大总管收下,”慕容顺说话间神情还是与往日相似,但语气上却有些不太一样了,“这些可以作为滋补品食用,增加身体抵抗力,补气益精,延年益寿,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容易受风寒,且发病后不易康复,冬草夏草和雪莲都是上好的预防之药…”

冬虫夏草,天山雪莲,这几样东西李业诩只是听闻过大名,却没见过的名贵药材,后世的价格更是贵的离奇,这慕容顺送来就是一大包,看来今日是有事上门相求了。

只是不知落魄的慕容顺是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虫草和雪莲,难道这时候产量很高吗?

“大宁王客气了,如此贵重之物,本帅如何敢收,”李靖眼睛都没落在那堆礼物上,只是不露声色地说道,“还请大宁王稍后带回,我们相熟已久,若有事儿,可以直说,不必如此!”

“李大总管军人本色,果然是爽快之人,小王今日来访,是想问问大总管,大唐皇帝…他…是想如何处置吐谷浑的事务,还有这些部落,及那些被俘的族人如何安置?”慕容顺话语上都有吞吐,但还是把意思说了出来。

“本帅前些日子也和大宁王说了,暂由你负责吐谷浑的事务,至少目前不会有其他人来代替,但你今日所说的部落和族人如何处置,这些事儿还要等皇上的旨意,”李靖依旧不显山露水,言语平淡地说道,“再过些日子,皇上的旨意也就会来了!如何处置,皇上肯定会有吩咐的,这些事儿,本帅无权处理,也无法应诺你什么!”

李靖已经和慕容顺交过底,让其负责目前吐谷浑国内各部落的招抚,还有主持管理吐谷浑的日常事务,当然还授权李靖可以随机处置任何事儿,这也是临行前李世民和李靖密议过的事儿,无权处理,只是回绝慕容顺的一个借口罢了。

初时慕容顺也是觉得,李靖既然把事儿都交给他处理,那以后这吐谷浑国内主政的事肯定不会落入其他人之手。

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李世民的旨意来,而且在管理政事,招抚部落时,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从他的命令,许多人更是阳奉阴违,这让慕容顺很是苦恼。再听闻其他一些名王也常往李靖帐中跑,连被软禁的尊王都曾被李靖接见过,慕容顺还是忍不住了,再次跑到李靖帐中求见。

但从李靖嘴里打听不到想要的情况,慕容顺还是有些失望。

“本王久居长安,在国内根基尚浅,族中事务烦杂,一些事儿还要常来麻烦大总管,还请李大总管多多支持小王,”慕容顺见李靖不表态,有些泄气,也不再问。

“大宁王放心,本帅是一直支持大宁王的,”李靖露出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皇上的旨意,本帅也不知,还请耐心等吧,估计过几天就应该可以到达,相信不会出人意料的!”

“李大总管指的是什么?”慕容顺心里猛地跳了一下,有些惊喜。

“到时大宁王自然就知道了,”李靖呵呵一笑道。

“那好,小王先告辞了,”慕容顺没法,李靖既然如此说了,也无法再问什么,忙起身告退。

慕容顺刚走一会,白宁王和白玉王又来求见。

-----------------

“祖父,慕容顺此意是为何?”待所有来访者都走了,李业诩悄声地问李靖道。

李靖在接待吐谷浑这些名王贵族来访时,都让李业诩在身边作陪,让他长长见识。

“你没看出来吗?”李靖反问道。

李业诩想了一下答道:“慕容顺大小事儿都来告知祖父您,是想让族人知道,他是得到您的支持的。但慕容顺长时间得不到准信儿,有些着急了,这次不过也想从您这里探探口风,并争取进一步得到您的支持,如今祖父您主宰着这里的一切,”稍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于慕容顺来说,您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所以希望能有您的表态,他也就安心了!而且慕容顺也异常关心被我军俘虏的数量众多的军队和族人将会如何处置,若这些人全都被我们押解回长安,那即使他当政,也没什么人可以治理了,吐谷浑广大的疆域内,将见不到多少人,那将如何是好!”

“正是如此,慕容顺在其国内并无多少号召力,虽曾贵为太子,但长期客居长安,受汉习影响巨大,其他的名王头领并不一定会听令于他,呵呵,”李靖说着笑笑,“还有慕容伏允所立的太子尊王还在伏俟城,相比较,尊王更是得到吐谷浑族人的尊重,慕容顺才如此着急,怕我们转尔扶植尊王,毕竟尊王更懦弱些,容易受到我们的控制。而那些被俘虏的军队和族人,更是吐谷浑的根本,慕容顺哪会不关心!”

“孙儿明白了,祖父,那准备如何处置尊王?还有这些被俘的族人?”李业诩不知道李世民有没有给李靖处理这些事的权利。

“尊王,还有战场上被俘的那些人,那是肯定要送往长安的,但不是现在,其他族人,应该会给慕容顺留下来的,”李靖轻声说道,“你应该知道,凡与我大唐为敌,或者对大唐不友好之人,皆不可留,只是如今,这样的吐谷浑上层人物还比比皆是!”

“那要如何处置这些人?都把他们送往长安?还是找理由杀了?”送往长安养老,那是最能说的过去的方法,让他们去享福,又不会再对吐谷浑国内的事儿产生影响,若将其杀了,则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但也更容易激起吐谷浑的愤怒和反抗。如今无论是送人还是杀人,还是要有理由的。

“当杀之人,不可留,可杀可不杀之人,则先不杀,待到机会再决定是杀是留,”李靖瞥了眼恭敬地听着的李业诩道,话语中却是有些寒气,“只是尊王还是要先留着,大有用处,老夫在与皇上的信中已经说了理由!”

“哦,孙儿有些明白了!”

“你慢慢看,依你的聪明才智,你会明白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要慢慢等的!”李靖笑呵呵地说道,“要想让吐谷浑人减少反抗,接受我们的治理,那就不可急于求成!”

“祖父,那我们还要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李业诩已经知道李靖的打算。

“按理,战事即将结束,我们也要踏上归程。只是,老夫回朝后也无事可做了,不若我们就在这儿多呆一些时日,看看风景,在草原上溜溜马,这个地方风景好,湟鱼的味道更好,哈哈…老夫不像你这样年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还有机会再来这里,我可是老了,下次没机会来了,”李靖一副意味深长的脸色。

李业诩一愣,也知道李靖话中的意思,大军并不会立即班师。

“祖父还正是身强体壮之时,他日待青海周边形势安定了,孙儿陪您到这儿来赏景,如此美丽青海,还有美丽的草原,若再没机会来了,那不是太可惜了?”李业诩看着身高与他相仿的李靖道,“孙儿有个想法,有生之年,把我们大唐的万里河山都看个遍,才了了这辈子的心愿!”

“翼儿,大唐江山如此之大,你看得过来吗?回朝之后,你可不会如我般轻松,说不定,老夫想见你,都不定见得到,还陪我到这儿来玩,哪有可能,呵呵,”李靖有些自嘲地笑道,“皇上定还有大把的事儿要交给你做,老夫可不一样,待归朝后,即把一切事儿都交卸了,什么事儿都不管,闲着时候去逗我的曾孙玩就得了!”

“祖父,无论再忙,孙儿定会常回府看您的,朝中的许多事儿,孙儿定是不太明白,都要祖父替孙儿解析,如此才不会闹笑话。那征儿,定还是要祖父调教一下才行,”听着李靖说逗曾孙玩,李业诩不禁想起远在长安的妻儿,不知那个宝贝小李征如今长得如何了,还有云儿那丫头生产了没,出来这么长时间了,都没好好地想过他们,战事太紧张了!

“那是,凡大事还是先告知老夫才行,你那宝贝儿子,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当然会教他练武的。现在我们出去溜溜马吧,天天呆着接待这些吐谷浑头人,也烦了,哈哈…”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五章 吐谷浑复国

大唐帝都长安。

皇城太极殿内,朝会正在进行中。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心情大好,看着殿内整齐排列的文武官员,朗声说道:“众位爱卿,刚刚收到吐谷浑前线的军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不辱使命,率领大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终于平定吐谷浑,哈哈哈…”李世民很得意地大笑几声,“大军已经占领伏俟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自杀身亡,大宁王慕容顺杀天柱王请降,南线的李道宗、候君集也基本肃清了大非川一线的敌情,战事进展如此之快,实出朕的意料之外!”

“陛下,我大唐兵威天下,吐谷浑众不过数万,如何能抵挡我大唐雄师的征伐。有李大将军率军,我大军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那对付如此蛮夷小国,定是不在话下,”房玄龄先出列说道,“这是陛下用人得当之功,选了一名良帅,还有如此多出色的将领!”

“陛下,正如房相所言,此乃陛下用人得当才取得的…”长孙无忌也出列拍马屁道。

“好了,此都是前方征战的将士之功,”李世民摆摆手,打断长孙无忌的话道,似乎不想听这些大臣们的马屁之言,“李靖李大总管奏请如何处理吐谷浑事宜,将是我们今天要议的。”

李世民和李靖在出征前就已经商议过这事了,李世民也给李靖明确的表示过,但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要拿到朝会上来讨论。

“陛下,慕容伏允既然已经自杀,那就应该新册封一可汗,治理其境,国不可一日无主,待吐谷浑国内局势安定下来,大军即可班师,以免招人非议!”新任的侍中魏征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吐谷浑既然已经被灭了,就不应该复其国,如前朝样,在其地置郡府,派驻官吏治理,使其成为我大唐新置之国土,以免日后再遭其侵扰!”右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柴绍出列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前朝在吐谷浑地置郡县,却无法有效治理,结果让其境内四处生乱,我迁移之汉民受鲜卑人祸害不在少数,不可再重蹈覆辙,若在其境内置州县,也会使其他归附的部落担心他们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征大急道。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在理,且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人畜生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礼部尚书陈叔达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其国,以一与我大唐示好者当政,若其国内有不服者再生乱,则可再剿乱,除其国号,这样也可以诏示天下,我大唐并不是一味以强权压人,”长孙无忌出列奏道。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的露出了赞许的笑意,只是有些意外,长孙无忌这次怎么和李靖想到一块儿去了?

“陛下,依李靖在奏报中所写,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