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353部分

夺天下-第353部分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个时候,赵璋的谋士荀寰忍不住说道,“一旦粮草没有的消息,传出去,势必会影响到前方驻守的军队。到时候,可能会引起军队哗变的。”
赵璋苦笑地说道:“我知道,可是我还有什么办法?”
荀寰说道:“大人,可以再一次问冀州的世家借粮食,我相信那些大世家肯定还会有粮食的。”
赵璋一脸悲伤地说道:“他们当中有的人在燕王来的时候,家族就挨洗劫一空,有的虽然还有粮食,可是他们世家也要用的。我前两个月才问他们借了粮食,如今再问的话,只怕他们就算是想要借给我粮食,也是无能为力了。”
荀寰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赵璋看向荀寰问道。
荀寰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冀州铁矿丰富,有许多矿山,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开采铁矿,炼制成铁,或者是直接卖给其他的几个州,用来换取粮食。大人,你看如何?”
不得不说,冀州的铁矿是十分的丰富的。荀寰这个办法也是最为可行的。要知道在夏国,为了防止地方豪强割据造反,朝廷对铁矿山或者是其它金属矿山的开采都是收为国有的,普通人,就算是世家也没有权利开采的。
如今乱世,朝廷不存在了。这个约束自然就不存在了。
赵璋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个办法虽然可行,可是这样以来,我们岂不是等于把匕首送到敌人的手中,让敌人拿着匕首来刺伤我们?”
“大人,就算我们此刻不把匕首送给敌人,我们就要饿死了。我们在把匕首送给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制作更好的匕首来保护我们自己。先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吧!一旦军队的粮草不足的话,那么我们的处境会更加的危险。”荀寰听到赵璋这话,自然明白赵璋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赵璋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说起来,自从洛阳的事情发生之后。兖州、青州,还有豫州的粮食就没有办法按时送来了。豫州的话,我还可以理解。因为唐国的进攻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粮草运过来?可是兖州和青州这两州分明就是要坐看我们冀州死,他们都不愿意拿出粮食来救我们。”
“大人,有密报!”这个时候,又一个小校从外面跑了进来,躬身递过来一份奏报说道。他的奏报马上被旁边的小厮传递给了赵璋。
赵璋打开奏报之后,整个人感觉到一阵眩晕,差点没有摔下来。
荀寰眼疾手快,把赵璋扶住了,连忙问道:“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你看吧!”赵璋打开奏报递给了荀寰说道。
荀寰拿过奏报仔细地看了起来,整个人不由吃惊地说道:“唐军竟然拿下了东郡了,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兖州如今就在唐国的手里了,真是够快的……”
赵璋苦笑地说道:“难道我们夏国的六百年基业,难道就要拱手送人了不成?”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泪是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的。他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存在,可是事实告诉他,夏国完蛋了。而他所坚守的冀州,估计也要完蛋。
夜已经深了。
一阵秋风卷起,院子里的梧桐树树叶扑朔落下,被风卷得在院子里打起了圈圈。很快就要到十月了。一旦到了十月,那么天空就会降雪。到时候不仅道路难行,还会使得许多没有寒意,没有饭食的百姓饿死。
“哎……”赵璋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活这些百姓了。看来真的只能够想荀寰所言的那样,开采矿山,挖掘铁矿石头去换取粮食了。
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百姓何辜!
赵璋认了,他已经定下来了,明日就要组织士兵或者是百姓去开采矿山,然后找到商队,将矿石贩运出去换取粮食。
“老爷,面凉了。”这个时候,丫环忍不住提醒道。
听到这话,赵璋才回过神来。他每日忙于政务,一直忙到深夜,所以深夜的时候,他都会吃一碗面。不过,随着粮食的紧张,他的这碗面已经由过去的小麦面变成了桑树条和其它的树枝打出来的面了。
这种面的味道很难吃,尤其是亮了之后,不仅颜色难看,吃起来又软又黏的,就像是吃糊糊一样,难吃极了。
可是赵璋已经习惯了。此刻在大街上,或者还有些人因为吃不到一碗这样的面而被饿死。对他来说,这碗面是他与民同甘共苦的象征。
他用筷子卷起了碗里的面,因为已经凉了,也因为面在水里泡得久了,筷子刚刚才将面条夹起来,面条就掉在了碗里。
他索性把碗端起来,拿着筷子把面条往嘴里送。
他已经很累了,在这种黯淡的灯光之下,他整个人透露出来的疲惫,让他看起来比平日里老上十岁。实际上,他如今看起来确实不像是三十多,四十的人,倒像是一个六十多的人。因为他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额头上也爬满了皱纹,眼眶也深深地陷了进去。
丫环见状,心里不由觉得老爷可怜,忍不住说道:“老爷,要不奴婢给老爷你换上一碗面,这碗面拿去倒了了。”
赵璋摇了摇头,他说道:“不要浪费粮食,街上的百姓许多人都因为没有粮食吃,而在为过冬担心。”
就在这个时候,管家跑了过来,他说道:“老爷,有一位先生来访,说是老爷你的故人。还让小人将这封信交给老爷你。”他说着把信交给了赵璋。
赵璋听到这话,不由拿过信,打开信来看,然后说道:“把他请进来吧!”
管家听到这话,不由应声就去办了。
“他怎么来了?他不是在幽州的吗?难道他是燕王的说客?”
第三百七十九章:燕王密使(二)
赵璋、石岛、方儒都在进京的路上认识的,当年并成为河北三君子。{:
。。
友上传更新}方儒如今在在内共清河郡院当院长,而石岛在蓟城(后世的北京)院当院长,而赵璋则是冀州的刺史。按理说是赵璋混得最好。可是实际上,三人当中混的最好的,也是最滋润的人,应当是石岛!。
比起方儒的正直和迂腐,时不时会冒出的子曰,这位石岛更多的是圆滑和世故。不过,就算如此,石岛还是不愿意在官场上呆,他更愿意的是呆在学院里,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做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夫子。
方儒是那种喜好干净,略有洁癖的人,而石岛则不是。赵璋还记得当年,三人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住在京城,曾经因为穷住不起客栈,所以三人合租在同一个院子里。那个时候,方儒的房间是最为干净整洁的,赵璋自己本人的还可以,可是石岛的房间,那可是乱得一塌糊涂。
如今石岛来找自己,八成是有事情,而且这件事情肯定是和燕王有关系。毕竟他们三人自从分开之后,石岛几乎和他还有方儒两个人没有什么私下的往来,若是往来都是因公。赵璋可不认为石岛这厮会因为私事来寻找自己的。
就在赵璋吃着面条,等着石岛的到来,幻想着这许多年不见了,石岛是什么样的情形。毕竟有将近二十年不曾见面了,真是让人期待。
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十分简单的中年人被带到了赵璋的面前。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赵璋,略有吃惊地说道:“赵璋兄,多年不见,你可是老多了。”
赵璋也看清楚了这个中年人的容貌,虽然此人脸上添加了岁月留下的苍老的痕迹,可是那张圆脸、还有那略称三角的小眼睛、一字粗眉,厚嘴唇还是没有改变多少。这个人就是石岛。
只不过这个石岛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恩?没错,这石岛什么时候剃光头的,还有他的身上怎么穿的是一件看起来像是僧袍的衣服,不只是衣服。就连他的脖子上,还有手上都挂着佛珠。这厮皈依佛门了?这怎么可能?
石岛最喜欢的就是享乐,记得当年他说过,人生如果不及时行乐。*1*1*等到想要行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该及时行乐就及时行乐。
“石岛……你……你竟然出家了?”赵璋惊讶地看着石岛说道。他的话刚刚说完就发现了在石岛后面还跟着一个人,这个人容貌清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皮肤***,瓜子脸,红嘴唇。真的是唇红齿白。若不是他身上穿的是士子服,赵璋真的怀疑这个人是女人。
“赵刺史有礼了!”这个时候那个人抱拳笑着对赵璋说道。这声音竟然如同出谷的夜莺一般好听。
他真的是男人吗?赵璋真的要怀疑了。
看到赵璋怀疑,石岛忍不住了,他说道:“这是我的护卫,也是我的学生,叫宋倩倩,是一个女子。你也不用怀疑她的身份了。”
“女子?还是你的学生?护卫?!”赵璋惊讶地说道。不过转瞬,他的惊讶竟然化作了一种暧昧的笑容,他已经明白了,这位石岛是什么样的人了。八成这位宋倩倩不仅仅是他的学生那么简单!或者还是他的情人!
“倩倩见过刺史大人。只因为这一路之上,盗匪较多,我一个女孩子家不方便,所以才换了男装。就像石老师,也换了和尚的装扮。乔装来到这里。”宋倩倩笑着对赵璋说道。这个女子的笑容真的太好看了,竟然让赵璋感觉到在她的一笑之下。天上的明月都会黯然失色。
听到倩倩这么一说,赵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道:“我就说嘛,石岛会出家为僧,那简直是比太阳从西面出来还要难。”他笑完了之后,伸手请石岛和宋倩倩两个人坐下来,然后对旁边的丫鬟们说道:“上一壶好茶。”
“是!”丫鬟低头说道。她说完就转身下去了。
三人坐下来了之后,石岛看了一下赵璋那碗还没有吃完的冷面,不由惊讶地说道:“冀州刺史都要吃冷面,而且还是杂面,看来这冀州的粮食果然是紧张。”
赵璋说道:“石兄这一路上过来,应该可看到了冀州百姓生活的艰难了!我也不隐瞒石兄,冀州确实很难。自从燕王在冀州一代,烧光和抢光,使得冀州的百姓无粮可吃,无屋可住。哎,所以百姓的生活……”
石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赵兄,你想必也猜出来我这次来这里是因为什么事情了。没错,我是来替燕王做说客的。”
赵璋倒是喜欢石岛的直爽,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燕王这个反王,派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想让我投降他?若是这样的话,是绝不可能的。陛下的死因,众人都知道是这个反王联合平王所为,如今他杀了皇帝,又把冀州弄得是千里无人烟,这样一个罪大恶极。叛国弑君的逆臣,我赵璋就是拼死也不会投降于他。”
“若是石兄是来劝降的,我劝石兄还是省省口舌。我赵璋不是那种逆臣,也不屑于与逆臣为伍。”赵璋非常憎恨燕王,所以说话的时候,是十分的不客气的。
其实不只是赵璋,此刻只怕整个冀州的百姓都憎恨燕王,因为燕王在冀州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天怒人怨,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烧了自己的房子,抢光自己的粮食,驱逐自己出家园的反王的。
石岛来这里之前,凭借着自己对赵璋的了解,他早就猜出赵璋肯定不肯投降燕王的,要说服赵璋投降,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赵兄,你们冀州的粮仓里,粮食还有几何?”
“够用一年。”赵璋马上明白石岛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冷冷地说道。
听到这话,石岛笑了,他摇了摇头说道:“赵兄果然是把我当成了敌人了,竟然不肯对我说实话,你骗不了我,你粮仓里的粮食只怕是所剩无几,或者连这个月用度都没有了?下个月的粮仓估计此刻都没有着落。”
“豫州、兖州、还有青州,这三州自从陛下驾崩了之后,就没有给过你们冀州一颗粮食的支援。据我所知,在两个月前,你还问冀州的世家借粮食,不过所借到的粮食也不过是两个月之用。按照我的推算,你粮仓里的粮食应该已经将近枯竭了。这一年,冀州发生了战争,耽误了春耕,也就意味着,你们冀州今年的收成几乎没有。”
“要到明年的秋天,你们冀州才可能有收成,这样子算来,你这个冀州刺史身上的担子真的不轻。”
赵璋看向石岛说道:“那又如何?我自有我的办法可以度过这样的危机,不需要石兄你多费心思。”
“赵兄,我不是你的敌人,你要记住了。我虽然是燕王的说客,可是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冀州的百姓,也是为了夏国六百年的基业。”石岛听到赵璋对自己生出冷言冷语,心里有些难过地说道,“赵兄,你可还记得当年我们三人在京考试的时候,曾经说过的誓言吗?你的誓言是要当一位让世人敬重的好官。”
“我的誓言是能够光宗耀祖,让老母亲过上好的生活。”石岛自言自语地说道,“还有方儒的誓言也是当一位世人敬仰的好官。”
“比起你们的雄图大志,我的志愿很小。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蓟城院做院长,只为教出一批又一片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没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愿望。可是我却也不愿意看到,本来平静安详的生活被战争的铁蹄踏碎,也不愿意看到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