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321部分

夺天下-第321部分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送着孟轲等人的离开,楚风眼神里流露出了期待,也流露出了担忧。他的这个表情落在了旁边徐苏的眼里,徐苏对楚风说道:“主公,孟轲能够独自领一军打下整个淮南,就说明孟轲将军绝对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再则孟霆老将军是一个谨慎的人,有他在身边,主公应该放心才是。”
楚风看到徐苏如此宽慰自家,不由说道:“看来我是过于担忧了。”
回到了太子府,楚风看着地图,一副略有所思的样子,徐苏哪里看不出来楚风在想什么,不由说道:“主公徐州富庶,而徐州刺史朱弘是一个行将入土的老头子,只掌管政务,不掌管军队,徐州军队多数聚集在广陵江都一带,由广陵太守陈乾和临海水军大都督臧家两个人握住。”
徐苏继续说道:“如今朝廷乱了,朱弘表面上是陈乾的上峰,可是陈乾早就不听朱弘的命令了,若不是粮草还卡在朱弘的手里,只怕他连这位上峰都不认了。”
“而臧家在沙头镇一带操练水军,本来是用来对付南平的,这些年来南平暗弱,而臧家虽然号称十万水军,实际上只有三万多人,而且多数是老弱,他的兵力防守南平还算是可以,可是若要分兵来攻打我们,只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徐苏继续说道。
听到徐苏这么一说,楚风不由笑了,他看向徐苏说道:“按你的意思是,你想兵不血刃就拿下徐州?”
徐苏抱拳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城,主公觉得如何?”
楚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们的军粮确实也不合适让我们出兵攻打徐州了,若是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徐州,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徐苏说道:“主公,要让徐州投靠主公,有一个好的办法。”
楚风看向徐苏说道:“你是说,让朱弘和陈乾两个人打起来?”
徐苏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朱弘手里没有兵马,可是却分管政务,掌管了粮草。他死死地用粮草来卡住陈乾,陈乾肯定不服,只怕早就想将朱弘干掉了。我们何必在旁边煽风点火一番呢?”
徐苏说到这里,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楚风听到徐苏这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担心我们一旦将他们煽动得打起来了,只怕南平那边会来捡便宜。到时候,我们就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徐苏听到这话,不由问道:“主公你是说……”
“臧家的十万水军,只有三万人,这七万的空饷都被他吃了。他必然是一个极其贪钱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南平见到徐州乱起来之后,定然会花钱去卖通他,到时候,南平的军队就可以从广陵长驱直入了。”楚风说道。
徐苏听到这话,不由愣了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道:“不会。臧家是不会放南平的人马进徐州的。”
楚风听到这话,马上追问道:“为什么不会?如果钱足够多的话,都不会吗?”
徐苏说道:“臧家的父亲死在原来的丹徒太守冯业手里的,如今冯业的身份是南平的水军大都督。臧家对冯业恨之入骨,又怎么可能会答应和南平合作呢?”
楚风看向徐苏说道:“南平也有能人。我们不能够小看南平的人。我想南平的能人肯定会有办法化解一段恩怨。我们如果要挑起朱弘和陈乾的争端的话,必须派人监视臧家。”
毕竟南平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就算如今乱糟糟的,可是还是会有能人贤臣的,如果有这些人在旁边提点一二,加上如今南平的国君也就是以前的瑜王也是爱才之人,他是一个能够听得进别人话的人,那么给自己带来的麻烦真的是不言而喻。
徐苏说道:“主公,你既然害怕南平的人收买臧家,为何你不先收买他?”
楚风听得这话,不由摇了摇头说道:“身为水军都督,竟然吃空饷,我不想让我的麾下人当中有这样一条蛀虫。”
贪官的风气,绝对不能够在自己的帐下蔓延。楚风最讨厌贪官,尤其是那些不管国家死活,只管私人腰包的贪官。
徐苏哪里不明白楚风的话是什么意思,他说道:“徐苏明白了,主公放心,徐苏知道该怎么做了。徐苏告辞了。”
楚风看到徐苏就要走,不由拉住徐苏问道:“等一下,徐苏,你这几日见过蓝平吗?义校的副校长来告诉我,说蓝平失踪了好几日。我今天早上知道她失踪的事情之后,马上派人四处去找她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报告她的踪影。你知道她去哪里了吗?”
徐苏拍了拍头,自言自语地说道:“瞧我这个记性。小平三天前来找过我,她说她要回墨门一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够回来。她本来是想来找你的,可是当时你正在乡下去巡视农忙,所以就告诉我,让我告诉你一声。”
楚风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徐苏可以下去办事了。他看着徐苏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道:“上一次林墨白天没亮就走掉,她现在又走得那么急,莫非墨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他突然间想到了什么,马上让人去附近的墨云山庄去打听一番。
打探的人回来禀报,说是墨家的巨子大婚,墨门之人争相庆贺。听到这消息,楚风苦笑地说道:“看来,蓝平是愤怒了……哎……小黑啊,小黑,没想到伤她最深的人是你啊!真是受不了你们两个啊!”
(ps:四更,一万两千字,算不算爆发呢?我算算手指,我有三十七天都是万字更新了。哎,可是成绩惨不忍睹。罢了,既然写了,就把它写完整吧!一本小说,就相当 是一个孩子,不忍心将他夭折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征战兖州(二)
第三百三十七章:征战兖州(二)
时间一晃,过了五六日。如今已经是八月初七了。
一大早楚风起床,在院子里练一下武艺,算是锻炼身体,就听到了枝头上有鸟儿的叫声。他抬头望着树枝上的鸟儿,不由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不是喜鹊么?”
自古喜鹊一叫,肯定是有喜事了。算算时间,孟轲他们的军队应该到汝南了。汝南是豫州的治。这古代的治,就相当是我们现在说的省会的首府。刺史,也就相当于现代的省委书记了。就是省里最大的官。豫州刺史洪熙自从丢豫州大部分的地方之后,就变得格外的乖巧了,整日里只是龟缩在汝南城里,既不敢出来,也不愿投降。
这次孟轲的大军到了汝南城外,按照那个老头子胆小、爱民,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家族受到牵连的性子,只怕会开门纳降,当然也不排除他会因为不愿意当贰臣而自杀殉国的可能性。
楚风当然不希望看到那个老头子自杀,虽然那个老头子胆小,可是却是一个治理地方的能手,若是能够将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这对自己治理豫州和扬州一带,那是极有好处的。所以,楚风曾经对孟轲提过,夏国的官吏,只要不是太过贪污、弄得民不聊生的,还是可以留任的。
楚风放好手中的剑,吃过早饭,换好了官服,整理了一下仪表,就到政务厅去。
刚到了政务厅的门口,就里面的负责整理文书的官吏就拿了一份文书出来,递给楚风说道:“太子殿下,有军报送到。”
楚风拿过军报后,朝着那个官吏点了点头。这个官吏是一个文笔十分了得的人,有他在身边,楚风十分的放心。因为他整理的批文之类的东西,整齐有序,对府衙之间的行文书写十分的在行。
楚风看过他写的行文,觉得他用词十分的严谨。他是徐苏给楚风推荐的,姓祝名元,是涂唐人。也就是那个倒霉悲催的被马王爷扣押在玉皇顶三年之久的落魄书生。
军报上写着孟轲的大军包围了汝南之后,豫州刺史洪熙抵挡了一阵,因为孟轲的攻击实在猛烈,汝南的守军抵挡不住,洪熙很快就投降了。
大军的伤亡不大,不过洪熙投降了之后,不肯归降,只求速死。
孟轲来信的意思是让楚风来处置这个洪熙,他不想管这样的老顽固。
楚风看了军报之后,坐在正堂之上,然后拿起了笔,刚想写什么,可是还是停了下来。他看向祝元说道:“祝元,你说说看,你对豫州刺史洪熙那个老头有什么看法?”
祝元听到这话,不由说道:“太子殿下,卑职这些年来一直在玉皇顶,和那些土匪在一起,对外面的事情不太知晓。太子殿下问卑职,卑职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说着话的时候十分的恐慌。
虽然他已经在楚风身边工作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发现楚风是一个十分容易相处的人,更发现楚风对老百姓是一个十分爱护的人,可是他还是对楚风的身份十分的惧怕,毕竟是太子。
楚风看到祝元如此恐慌,不由笑着说道:“不用担心。我就是问问,因为我知道你是涂唐人,听人说,那个洪熙也是涂唐人,我想你应该会比较清楚的。”
祝元听到这话,不由黯然伤感地说道:“卑职,自从被那群马贼掳上山后,已经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乡了。”
“恩?你没有让人回家乡给你父母捎信吗?”楚风奇怪地看向祝元问道。
祝元连忙说道:“太子殿下,卑职该死,卑职不该因为自己的事情,扰了太子殿下你的心情。”
楚风说道:“没事。不过,祝元,你确实该写封家书,让人捎回家。或者让人将你家乡的父母妻儿接来这里。”
祝元十分感激地说道:“多谢太子殿下关心,祝元知道。祝元得太子殿下收留,已经深受大恩了,这些小事还劳太子殿下关心,祝元真是过意不去。太子殿下放心,卑职已经让人捎去家书了。”只是路途遥远,如今还没有回信。
“哦,那就好。”楚风也不多问什么了,毕竟这是别人的私事。他继续问道:“你对那个洪熙,真的没有什么了解吗?”
祝元说道:“也不是没有什么了解,卑职在家乡的时候,曾经听人说,这个洪熙是一个孝子。”
于是乎,祝元便将家乡里的传说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楚风。
原来洪熙的父亲死得早,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拖着他嫁给了一个老秀才,那个老秀才只懂得死读书,家里除了书,并无长物,四十好几了都没有娶到妻子。
洪熙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到河边抓鱼,拿到市集上去买。有一年冬天,洪熙的母亲生病了,因为家里穷,没有钱看病,家里已经是三天揭不开锅了。洪熙为了给母亲看病,就到河里去抓鱼,因为河里结冰了,更加难抓鱼了。
洪熙为了能够抓鱼,就在冰面上生了一堆篝火,想用篝火的热量将河里面色结的冰给化掉。结果冰是化了,可是洪熙也掉进了水路,若不是他懂得水性,只怕他要被淹死了。后来,他从河里抓了两条冻僵了的鲤鱼拿到市集上去买,终于有钱给母亲看病。
他的事情在乡间广为流传,有些是传说,有些是真的。
传说是说洪熙的孝心感动了水里的龙王,龙王派人给洪熙的母亲送来了仙药,让洪熙的母亲病好了。
楚风听了不少关于洪熙的事情之后,不由说道:“看来,这个洪熙在涂唐还是深得民心的。祝元,你从小听这个洪熙的故事长大,只怕也是一个孝子吧?”
祝元一听眼睛马上红了,他连忙说道:“祝元这些年来离乡背井的,不在父母身边,如何算得上是孝子。太子殿下不说笑了。”
楚风看到祝元这副样子,不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历阳县令因为贪墨,已经被我撤职查办了。你就到历阳出任县令吧!历阳离涂唐十分的近,你到了哪里之后,也方便照顾父母和家小。”
祝元听到这话,心里十分的激动,连忙说道:“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
“不过,这段时间,我要处理的文书十分的多,而要找出另外一个像你那么出色的人,一时间还真的很那找,因此,你还要在我身边逗留十多天的样子。”楚风孝子看向祝元说道。实际上,他也在为历阳县令该安排什么人而烦恼,如今看到祝元这个样子,这个烦恼就消失了。
祝元马上说道:“太子殿下,卑职有一个人选向太子殿下推荐。”
“恩?什么人?”楚风看向祝元问道。
祝元说道:“那人是寿春太守史翎大人外甥,他也姓祝,叫祝安,是祝元的本家,这人的文章也十分的好,只是为人胆小了一点。如今在史翎大人帐下为书吏,太子殿下可以将这个人要过来。”
楚风听到这话,不由笑着说道:“你这么快就给我推荐人,是不是想赶着回家团聚。”
祝元马上说道:“太子殿下,卑职不敢……只是……只是太想见到家人了,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好吧!等明天我见了那个祝安,如果合适的话,就快些放你离去,如果不合适,还得麻烦你多留几日。”楚风笑着看向祝元说道。他可以体会到祝元这个时候归家心切的那种心情。
“多谢太子殿下。”祝元感觉万分地说道。
楚风说道:“祝元,现在我让你为我做一件事情。”
“太子殿下吩咐。”祝元马上说道。
“你替我修书一封,告诉孟轲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