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312部分

夺天下-第312部分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娘听到这话,不由叹了一口气,然后转身默默地去收拾东西了。
天刚刚杀黑,南山就带着邢恺等人到酒馆后院的房间里去看望关山,可是推开门,发现关山的床已经空了,环顾了一周之后,发现屋子里没有任何换洗的衣服了,只有那些被抛弃的锅碗瓢盆。
南山看到这个空屋子,不由让人将酒馆的伙计找来,南山指着空无一人的屋子问道:“伙计,怎么回事?”
伙计看到这间空屋,也愣住了,他连忙说道:“大人,今天中午的时候,他们还在的,小的当时还给他们送了二十个馒头……二十个馒头??哎呀,当时小人还开玩笑说,他怎么会那么好的胃口,能够吃得下二十个馒头……没想到他们竟然是想要走,小人真是该死,竟然没有发现他们要走。大人,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南山问道:“他们没有对你们说要走?”
伙计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如果小人知道他们要走的话,一定会派人到府衙去告诉大人你的。”
南山说道:“那他们是从哪里走的?”
“应该是后门。”伙计指着院子后面说道。
南山挥了挥手,然后说道:“下去!”伙计害怕被南山怪罪,如今看到南山竟然让自己退下去,不由松了一口气。
回到县衙之后,南山坐立不安,不停地走了走去。而在旁边的邢恺却一副悠然自得地笑着看南山,很自然地品着茶水。
南山说道:“邢恺你如今是本县的捕头了,你应该马上带人去将关山给我找出来。”
邢恺看到南山这幅样子,不由说道:“中午就离开的话,现在早就离开县城了,他往东南西北那个方向去,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找?而且以关山这般聪明的人,他又怎么会留下线索给我们找到呢?”
南山说道:“那我们什么也不做吗?如何向太子殿下交代?”
邢恺看到南山一副头痛的样子,不由笑着说道:“呵呵,第一件事情就办砸了。没想到?”
南山看到邢恺对自己出言讽刺,不由说道:“邢恺,你快帮我想想办法!若是找不到关山,那我如何向太子交代?”
邢恺说道:“我若是你,我现在就直接写信将关山失踪的事情告诉太子殿下。这件事情,不要隐瞒,原原本本地告诉太子。”
南山听完这话,不由看向邢恺问道:“为何?”
邢恺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他很平地看着南山说道:“太子殿下如此看重这个关山,那么证明关山十分有才华,如今关山失踪了,而且是不辞而别的失踪。你不觉得这件事情透着怪异吗?”
南山说道:“怪异?”
“很明显,关山不想投效太子殿下。”邢恺说道,“他如今身体才好转,就马上离开了枣阳,就马上离开,这就说明,他心里并不看好太子殿下。”
南山听完这话,马上摇头说道:“可是这些日子与他的交谈,在谈话当中,时时刻刻都透露出他对太子殿下的佩服和赞赏,这些绝对不可能是假装出来的。”
邢恺说道:“这不是更加怪异吗?既然佩服太子殿下,为何还要不辞而别?这完全不符合道理。换了你,你对太子殿下佩服有加,甚至还隐隐地将太子殿下认为是知己,你又得到天子殿下这般关照,你会不辞而别吗?”
第三百二十五章:关山(二)
第三百二十五章:关山(二)
南山马上说道:“自然不会。”
邢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
南山还是不明白地说道:“可是他现在走了,而且是不告而别,你说这是为什么?”
“也许他心中虽然对太子殿下佩服有加,可是心里却有着非走不可的理由。”邢恺看向南山说道。
南山问道:“什么理由?”
邢恺双手一摊,笑着说道:“我怎么知道是什么理由?”
南山马上说道:“你还笑?你替我想想,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他不辞而别?”他说着,忍不住在邢恺面前走了走去,边走边说:“到底是什么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
邢恺看到南山一副抓狂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道:“怎么?一向沉着稳定的南山,此刻竟然变成了这幅样子,这完全不符合南山你的性子。”
南山听到邢恺这话,猛地看向邢恺,发现邢恺还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不由愣了一下,突然间他生气地说道:“有些事情旁观者清,你明明已经有了猜测,为何还不说出来?”他说着就到了邢恺的旁边坐了下来,虎视眈眈地盯着邢恺看。
邢恺说道:“关山姓关,是不是?”
南山马上说道:“这自然。”这不是废话吗?南山说着忍不住对邢恺翻白眼。
邢恺马上回给南山一个白眼,然后说道:“合肥郡守关敬,南山兄应该听说过吧?”邢恺看到南山愣了一下,不由笑着继续说道“倘若这个关山,就是关敬的儿子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南山听到邢恺说关敬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愣住了。因为这个名字太熟悉了,他们三人还为这个关敬的忠义不屈,宁死不投敌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一方面南山敬佩关敬的忠义不屈,另外一方面,南山也为关敬的死感觉到非常的不值得。在他看来,一个腐朽的朝廷,不值得忠臣和能人为它殉葬。
南山说道:“你是说,这个关山是关敬的儿子,他因为父亲的死,对我们南唐抱有怨恨?是不是?”
邢恺听到南山的那一声“我们南唐”,他感慨不已地说道:“也许他并不认为他是南唐的子民,他如今还将自己当成是夏国的子民。内心里,骨子里……”
南山说道:“夏国洛阳乱了……你应该听说了,你觉得夏国还存在吗?”
邢恺听到这话,不由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可是骨子里的东西不是因为某些东西不存在了,它就会消失。”
邢恺看向南山说道:“南山兄,你当日和我们争论的时候,说关敬死了可惜,我如今很赞同你这一句话。”
南山听到这话,不由苦笑了。
邢恺说道:“写信,将这些猜测都告诉太子殿下,我想太子殿下不会怪罪你的。”
南山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写了一封信把关山失踪和对关山身份的猜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楚风。
此刻楚风已经人在寿春,他接到信的时候,本来因为忙了一宿,整个人显得精神不振,如今又接到这样一封信,他马上将和他同样累得筋疲力尽的寿春郡守史翎留了下来。这个史翎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过因为是未战就降的孟轲,被孟轲看不起,很受排斥,和孟轲合不来,楚风来了之后,力排众议,仍然将留任寿春郡守。
史翎对楚风的知遇之恩,十分的感激,做事情更是尽职尽责,并且和众人一样改口叫楚风为主公。
“史翎,你可听过关敬这个人?”楚风看向史翎问道。
史翎不知道为何楚风会将自己留下来,如今听到楚风提到这个名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卑职认识他。他曾经是合肥郡守。”
楚风不由说道:“关敬为人如何?”
史翎说道:“忠义无双。曾经卑职也想学他一样,可是卑职却没有他这般勇气,因为卑职放不下太多东西,所以才苟且偷安地活着。”
楚风听到这话,不由摇了摇头说道:“史翎,你说错了。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死者是不需要对活着负责的,可是活着的人却要为所有活着的人和所有死去的人负责。这样的勇气,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史翎听到这话,一时间泪流不已,他喉咙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么多天了,他虽然对楚风是敬佩有佳,甚至对楚风毕恭毕敬,那都是因为他知道楚风知道他的才华,他对楚风的感情是君臣之间感情。
可是此刻他觉得楚风是这世间最了解他的人。没想到,最了解他的人竟然是陆青。竟然是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孩子。
楚风看到史翎落泪,不由说道:“不要哭了,天下人都不懂你,我却懂你。史翎,我愿意当你的知己。也希望你不要将我当成是高高在上的主子。”
史翎擦干了眼泪,跪了下来说道:“主公,多谢主公!史翎有生之年,任凭主公驱使,绝不有负主公。”
楚风将史翎扶起来,然后说道:“你起来,不要跪着。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和徐苏他们一样,称呼我为云清吧!”
“多谢主公!”史翎感激不已地说道。
“史翎,我也叫你的表字吧!”楚风笑着说道,“子鱼(史翎的字),想必你和那个关敬十分熟悉。”
史翎点了点头,然后一五一十地把他知道关于关敬的事情告诉楚风。
合肥郡守关敬,说起这个人,不免使人嘘唏。关敬本是兵部尚书,在五年前因为卷进了朝堂当中的立储风波,受到了牵连,被贬黜到合肥为郡守。他在合肥作为郡守,丝毫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怠慢。
合肥郡也在他的治理之下变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倘若不是前两年的干旱和蝗灾,那么合肥定然不会萧条的。
连续两年的干旱和蝗灾,朝廷没有减免半点税收,反而还要增加粮税,并且在年初的时候,还要大肆征粮,使得百姓雪上加霜,关敬也因此上书朝廷,指出了合肥等地的难处,可是却被萧北风压住了。
而就在关敬为百姓无粮交税而烦恼的时候,就在关敬等待着被免职的时候,南唐突然间发动了对夏国的进攻。
因为事发突然,也因为当时夏国的军队在北面对燕王用兵,这使得夏国的军队无法顾及到豫州一代,也因为豫州一带连年的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唐国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合肥。
当时朝廷只是派遣了罗舍抵挡唐国的军队的进攻。
罗舍的军队到合肥之后,和当时进攻合肥的唐军的大将军孟轲,两个人大的难舍难分,各有胜负,相互间不占半点便宜。
孟轲见罗舍将合肥城守得固如铁桶,他知道硬拼硬,定然不会能够得到成功的。他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掘开巢湖引长江的水,水淹合肥。
而这个时候,罗舍又接到了朝廷的圣旨,不得不率军回洛阳。
孟轲的军队凶猛,又要掘巢湖淹合肥,而罗舍的军队又离开了,就算关敬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抵抗,为了百姓,也为了合肥的苍生,关敬在孟轲给出的期限的最后一天,还是将合肥的大门打开了,并且还在合肥失陷的时候,在城头自刎了。
孟轲进城的时候,因为敬重关敬,并没有为难合肥的百姓,也没有为难合肥的文臣武将,更让人四处去找寻关敬的家人,要厚待关敬一家,可是却发现关敬仅有一个病重的儿子不知所终了。
楚风听完史翎对关敬的介绍,不由问道:“关敬那个病重的儿子是不是叫关山?”
史翎惊讶地问道:“主公,你认识他?”
楚风点了点头说道:“我认识一个叫关山的人,却不知道他是不是关敬的儿子。关敬的儿子关山是何等摸样的?”
史翎听完这话,不由摇了摇头说道:“关敬这个儿子长年有病,何人来往甚少,除了几个熟悉关敬的人,没有人见过这位关山。卑职也未曾见过这个关山。只是听人说,他年纪大概在三旬有余,人十分的消瘦……”
楚风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也许在关山这里得不到他要的答案,看来得换一个方向来证明了。他问道:“关敬身边是不是有一个跟随他多年的女仆,叫八娘的?”
史翎听到八娘这个名字,感觉很熟悉,他思考了一会儿,脑子里闪过了一个人影,不由说道:“有,如今算来,那个女仆应该有六旬出头了。头发全白,人却很精神,人消瘦,是一个稳重的老妇人。”
楚风听到这些不由肯定了,那个关山应该就是关敬的儿子了。他说道:“关敬死了,你觉得他的儿子关山,会不会因为父亲的死而迁怒我们唐国?”
史翎摇了摇头说道:“主公,这个卑职无法给主公答案,因为卑职和那个关山不熟悉。”
楚风听到史翎这话,不由拍着头说道:“看来这几日我也累糊涂了。怎么忘记了你和那个关山不甚熟悉。史翎,你回去休息吧!”
“主公,关敬有一个结义大哥叫孙书傲的,他如今在东郡为郡守。如果关山还活着,如果他想报仇,我想他肯定会去东郡的。”
第三百二十六章:孟轲(一)
第三百二十六章:孟轲(一)
正午时分。一轮火热的太阳就悬在正空当中。大地被晒得一片酷热,在寿春城外的军营里,黄沙铺成的校场上,士兵顶着酷热的骄阳在不停的操练。
在操场两边是孟轲劲笔书写的两幅警句:“操场多出汗,战场少流血。今天训练怕吃苦,明天战场就吃亏。”
孟轲和众多士兵一样,顶着热烈烈的太阳,就站在校场上,挥动着令旗指挥着士兵的行动。
在孟轲的脸上有三道触目惊心的刀疤,这三道刀疤开样子是新的,因为刀疤上的肉还是红色的,一看就是新长出的新肉。在他的身上,在他后背,在他的前胸有着大小不一的伤痕。这些伤痕,这些刀疤,还有几次内伤,换回来了他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