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风流儿女风流事 >

第157部分

风流儿女风流事-第157部分

小说: 风流儿女风流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楚教育和分数根本就是两码事,无形中成了怪圈的推手。。。。。。
雪花考上的民办学校叫星光学校,是一位企业家集资开办的,已有七年历史,教学设施不次于其它重点初中,就是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在本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鉴于有些学校的择校费由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关东和红叶觉得雪花在这个学校读书正合适,经济上负担得起,离家又这么近;只要雪花努力学习,家里继续辅导,两头使劲,可以弥补某些不足。
“我是辅导不了!兵哥哥,该你出山了!”红叶好像卸下重担。
忽然,手机铃响了,原来是星光学校打来的,通知雪花明天去报到,提前开学了。雪花鼓掌欢呼。她去过星光学校,印象很好,期待早点步入校园,那可是人生中一个加油站。
下午放学,雪花告诉父母,学校让交第一学期的学费,六百块钱。她入学考试的两大科都是九十五分以上,学校给减免一半学费,以资鼓励。”
红叶眼睛一亮:“雪花,祝贺你,你给爸妈省了三百块钱哪!”
关东说:“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充分证明雪花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雪花,记住,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将来的路还很长,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
“有!”雪花使劲跟爸爸击掌。
星光学校办学以来,规模由小到大,初步具备向重点学校发展的条件。该校学生一部分来自外地,一部分来自本市,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分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有三个或四个不等的班级。雪花在初中一年级三班,跟她一起来这上学的还有小学同学贾小影等人。
这又是一个新的群体,很快,雪花发现班里组成几个小圈圈:学习较好的一帮人;学习较差的一帮人;虚荣心强的一帮人;还有一些不结盟的。其中虚荣心强的同学最多,这些人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整天议论的话题都是“星”、“族”、“偶像”什么的;多数是女生,年纪不大,常讲社会上的事情,似乎巴不得早点成熟。
“关雪花,为什么不跟我们玩儿?”
“是啊,劳逸结合嘛!”
为了扩大队伍,她们力劝雪花入伙。雪花当然不愿跟她们混在一起,有意回避。那些同学就对雪花渐渐反感,背后嘀咕雪花“装清高”。
这天,课间休息,那些女生又聚在一起议论,攀比家庭背景。
“我妈是科长,管财务的。”
“我妈是税务局的,负责收税。”
“哎?张佳佳,你怎么不说话?你妈是干啥的?”
那位叫张佳佳的女同学是前天拉来的,平时口若悬河,现在却难以启齿,回答问题不干脆:“我妈是。。。。。。是医生,天天有人给红包!”
“哇!”“厉害啊!”
“你家很有钱吧!”
那些同学羡慕起来。
第二天上午,做完间操,同学们在操场活动。这时,张佳佳的母亲来学校送书。她身穿黄马甲,无精打采。她是环卫工人,负责清扫关东摊位前的北四马路。关东跟她很熟,称她“郑姐”。雪花却不认识她。
“佳佳,佳佳!”由于保安员不让进院,郑姐隔着大门召唤张佳佳。
张佳佳跑过去,冷着脸,接过书就回来了。有位同学打听那个黄马甲是谁。张佳佳说是自己的“姥姥”。
午休,雪花回家,走到爸爸摊位,见张佳佳的“姥姥”正在大伞下跟爸爸说话。出于礼貌,雪花主动打招呼:“您是张佳佳的‘姥姥’吧?我跟她是同学呢!”
“啥?”辈分被增长,郑姐莫名其妙,一打听才知道怎么回事。
等她走了,雪花问爸爸:“张佳佳为什么不认妈妈?”
关东回答:“假设她母亲是高干,张佳佳肯定会认的,而且会喊着认。”
关东记得小时候看个电影:有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愿意认乡下的爹娘。后来就流传“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顺口溜。联想张佳佳,不过刚念初中,就不敢当众认郑姐的亲妈,这仅仅是小孩子不懂事吗?
望着浑浊的天空,关东长舒一口气,想缓解内心的抑郁,结果忽地干咳起来,甚至有些窒息。
原来,市区化工厂又排出废气,辛辣刺鼻,像瓦斯,又像毒气弹,幽灵似的到处弥漫,已经多年了,成了市民的梦魇。如果赶上有风会把怪味吹走,大家只是难受一阵子;如果赶上闷热无风,怪味迟迟不肯离去,市民就倒霉了。
关东不理解:一方面提倡环境保护还我清爽的蓝天;另一方面肆意防毒污染。难道企业的生存比一个城市的生存还重要?为什么不从根源上加以治理?是鼠目寸光的眼前利益重要还是持久健康的生命重要?
无独有偶,通过张佳佳这件事,关东清醒认识到:孩子的内心环境比自然环境更需要清洁净化。
今天的午饭关东陪着雪花吃的,为了谈心。关东想起暑假期间不少同学报名参加北京七日游,但雪花没报。关东想知道她到底想不想去北京。
雪花回答:“实话实说,我想去,真的很想去,但不是现在。一千块钱,你和妈妈至少需要修理几百台自行车。我不想乱花你们的辛苦钱,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争取考上北京的某个大学,那时不就去北京了吗?到时候我不但免费游北京,而且要把你们接到北京旅游。。。。。。”
孩子知道体恤父母了,关东有了春种秋收的喜悦。接着,他回到主题,关于张佳佳不敢当众认母亲,让雪花谈谈看法。
雪花头一歪:“爸,我们班里很多同学都很虚荣,张佳佳只是个典型。其实我也爱面子,我会改掉这个缺点的。”
关东点点头:“雪花,有进步,起码能看出这件事的本质,孺子可教也!”
雪花说:“她们还嘲笑我的家长是修理自行车的。我没理她们。”
关东说:“对,不要跟她们一般见识。修理自行车咋的了?我们是靠勤劳双手挣钱吃饭,光明正大,没什么低三下四的。记住,咱们要挺起胸膛做人。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万岁,劳动人民万岁!”
“对,修理自行车万岁!”雪花嬉笑说,“我一直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自豪!”
关东说:“好孩子,爸妈也为有你这样的女儿而骄傲!”
”耶——”爷俩击掌鼓励。




第172章 二丫母女

下午,一个收废品的女顾客来到摊位,让关东修理三轮车。
这个女的来过几回,关东不知道她的大名,只听说她叫“二丫”。她年约三十岁,外地人,跟丈夫来五原市两年了。她依旧保存浓厚的家乡口音,只是说话有些慢,看上去也没什么文化。她骑的倒骑驴有些破旧,三个轱辘有两个内胎慢撒气,实在将就不了。
二丫身边还有个八岁的女儿,因为丈夫回老家整地去了,孩子只好跟着她。
经过交谈,关东得知她的女儿上学还没着落,有些不解,因为外地孩子上学跟当地孩子一样了,不交择校费。
二丫说:“我打听两个学校,都不愿意收这个孩子。我估摸着,要是不给老师和领导送礼,还是不好办呢!孩子她爸又不在,我一个女的也不会办事儿,真愁人!我都上火了。”
关东说:“都开学了,你要抓紧哪!”
二丫回答:“抓紧了,这不抓紧等着孩子她爸回来呢!”
关东笑了,心想:真是傻老婆等蔫汉子,多等一天岂不是多耽误孩子一天?他看看孩子,开始琢磨:普通小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扩大生源,怎么会拒收呢?
想了一会儿,关东好像明白了:问题可能出在孩子身上。孩子整天坐在废品车里,浑身脏兮兮的,老师看了难免反感;再加上二丫是收废品的,老师会认为孩子的先天教育不到位,收了这个学生就很可能是班里的包袱。
想到这里,关东告诉二丫,不能再耽误了,他可以找一下光辉小学的教导主任,说说她们娘俩的具体情况,估计问题能解决。
“真的?”二丫又惊又喜,瞪大眼睛,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你先别谢我,明天早上你先领孩子在我这里等着听信儿。”说到这里,关东笑了笑,“那啥,兄弟媳妇,我说句话,你别介意。你回家给孩子洗洗澡,换套新衣服,买个新书包。你呢,以后也好好打扮打扮。你长得也不丑嘛!只要打扮漂亮点儿,兴许生意也会好起来的。”
二丫看上去有些懒散,可能确实不会打扮,衣服既不利索,也不干净,有点像逃荒的。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字一腔地说:“大哥,你说的对。其实,俺也想好好打扮一下,就怕俺当家的多心呢!嘻嘻。。。。。。”
关东忍俊不住,笑出声了,心想:你是个收废品的,谁还会追求你?他说:“现在都什么年月了,穿的干净利索点儿,很正常嘛!我看你家掌柜的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
”嘻嘻。。。。。。“二丫捂嘴又笑,“好吧!等他回来,我就问问他。他要是没意见,我就好好打扮打扮。村里人都说俺长得俊呢!”说完,还扭捏地转过身,羞答答的。
“好吧!你哪天打扮我就不管了,不过,你千万要把孩子收拾出个孩子样来!”关东笑得肚子都疼了。
次日清晨,二丫骑倒骑驴把孩子带来了。关东和红叶刚出摊。二丫果然打扮一番,浑身干净利落,头发也梳理整整齐齐,比以前漂亮多了。关于打扮,二丫原计划等丈夫回来再决定,晚上思前想后,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应该有点主动权,就提前行动了。
孩子也焕然一新,小模样挺好看的。关东又是暗笑:家长光顾着挣钱了,差点误事。二丫心情不错,话也多了,跟红叶唠个没完没了。过了一阵子,马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时间差不多了,关东就领着小女孩去了学校。
白主任见关东来了,倒水让座,挺客气。小女孩站在一旁,时而抬头,低头摆弄手指甲。关东开始说明来意,白主任耐心听着。
关东最后说:“白主任,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我就想起我女儿雪花当初的情景。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既然我现在已经跟你混熟了,那就说句不见外的话,孩子我现在领来了,你无论如何也得收下。”
白主任动情地挥挥手:“兄弟,你啥也别说了。那年你家雪花因为择校费被逼到乡下念书,事后柳树根跟我说了,我很后悔,深感到对不住孩子啊!这回我决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其实现在也没什么费用了,有点小来小去的,全免。”
“谢谢!非常感谢!”关东起立,郑重地握住白主任的手。




第173章 世道

二丫虽然跟红叶闲聊,但心不在焉,不时地望望一道口方向。终于,她笑了,因为看见关东了。红叶见关东笑眯眯的,而且独自回来的,就知道马到成功了。
到了近前,关东拿起杯子喝口水,然后说:“没想到这个白主任挺有人情味儿的,几句话过后,立即满口答应,亲自领着孩子去了一年三班;对了,还答应其它额外的费用全免。”
捷报传来,二丫喜出望外:“大哥,让我说什么好呢?我。。。。。。我给你磕个头吧!”
红叶见她真要下跪,红叶赶紧阻止:“大妹子,可不兴这个!这一点儿小事情,根本不值。”
二丫眼含泪花,说话更慢了:“对我来说,这可不是小事儿啊!我们来到这儿两眼摸黑,谁也不认识,谁会帮我们?大哥大嫂,我。。。。。。我给你们二百块钱吧!要不我心里过意不去。”
红叶再次阻止:“这绝对不行!大妹子,人常见,钱不常见。”
关东笑道:“兄弟媳妇,我看这样,你呢,以后修车只来我家,定点单位,然后再拉一些老乡,不就得了?”
二丫连连点头:“那是应该的,应该的。”
红叶说:“大妹子,我就不留你了,你赶快做生意去吧,祝你发财!”
“嘻嘻!你看,今天日头洋洋的,又碰见你们这样的好人,我一定能发财!”二丫说完骑车离去,过了一道口还回头招手示意。
做点好事还真不难,轻轻松松就搞定了,再次体验为人民服务的感觉,关东和红叶挺舒服的。还真怪,接下来一天的生意红红火火,两人没歇气,虽然忙点,但也不觉累,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
“掌柜的,咱们今天算是发点儿小财了,不知道二丫会怎样?”红叶还在惦记那位。
关东回答:“那还用问?根据火烧旺运的原理,她今天一定很好,兴许比咱们挣的多呢!”
真是说二丫,二丫就到,话音未落,只见她推着三轮车来到近前,不是高高兴兴,而是哭哭啼啼。两口子莫名其妙。
“大妹子,是不是孩子上学有啥变化?”红叶忙问。
二丫回答:“孩子没有变化,是我有变化,我刚才被坏人骗了。”
关东大吃一惊:“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二丫擦擦眼泪,指着车里一个白色编织袋子:“刚才,我花二百多块钱收了一堆铝,谁知道根本不是铝,是瓷砖,外面刷了银粉的。”
关东见袋子鼓鼓的,急忙打开,里面白花花的,拿出一片往地上摔,“啪”地一声,碎片四溅,果然是瓷砖。
“骗子在哪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