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一九九三年 >

第160部分

重生一九九三年-第160部分

小说: 重生一九九三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我弟弟说的是不是事实?!”“你们俩到底是不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办案的,啊?!”李正栋、李正梁闻言纷纷质问起面前这两个貌似斯文的办案人员来。

“老幺,你别急,爸爸马上就联系人!我就不信了,难道你们革委会当真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了?!”李老严肃认真地一一注视了两个办案人员以及再后面跟着的另外几个工作人员一眼。突然间李老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于是马上跟着感觉抬头看向三楼的某个窗口,“那是谁的办公室?!”李老看着一个人影从窗户口缩了回去,于是立马指着这个窗口向革委会的办事员询问。稚子和老人,天人感应能力较强,比如刚才那个窗口缩回去的人影,李老感到此人之前从窗口看着自己的眼神非常不友好,不然这身上怎么会有刺痛的感觉呢?!

“李老先生。三楼左边是金副主任的办公室,右边是我们钱主任的办公室,您问的是哪个?!”一旁某个工作人员“热心”地交代道。

“哦,原来如此,这下我总算是知道点什么了!看来,这里有一个居心叵测的人有心破坏社会安定啊!正栋,你替我去拜访一下复旦大学的校长陈望道、副校长苏步青,你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你跟他说这是当年资助马相伯马老建立复旦公学的王长荣王老的后人,复旦的建立,王老是功不可没的,现在王老的后人居然无辜受冤,复旦大学校方不能出来说句公道话。正梁你替我找一下巴金先生,你把这件事情和他说一说,当年他受过王老的恩惠。老幺。你去拜访拜访黄炎培黄老,他曾是王老的挚友,你告诉他就说我请他出面一起为王家母女讨一个公道!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政府究竟是怎么了?正栋、正梁,你们有不清楚的情况。直接问正才,他知道的清清楚楚!好了,你们早去早回,老头子我今天就坐在这里等一个公正的结果了!”李老淡然地吩咐了几句,又瞄了两眼革委会的众人表态道。

一旁革委会的众人,每听李老嘴里说出来一个名字这心里就一哆嗦(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啊),于是冷汗直流,心里直叹,祸事来了,大事来了!

“好的,爸!”李正栋、李正梁不约而同看了一眼李正才答应道。

“爸,我听你的!那车子我就开着去了,董师傅,那你就在这里陪着我爸吧!”李正才看向一旁的司机董渠平吩咐道。

“好的,那我就陪着老爷一起在这里等你们!”董渠平点了点头答应道。

李家三兄弟在革委会门口交流了七八分钟之后,随即各自开车向各自的目的地行去。李老则是被客气地请进了革委会的会客室里,之前给李老揭露三楼左右窗口各自归属的那个办事员殷勤地给李老端茶送水。李老一手握着拐杖,淡然地品着茶,虽然这茶叶味道很普通。

前一分钟还在给李老端茶送水的办事员小张,下一分钟居然就出现在了三楼钱主任的办公室里,小张兴奋地指了指隔壁的房间,压低声音向钱主任汇报着李家父子的言行、王家母女的事情、金副主任在背后的小动作以及最为精彩的李老发怒后、邀请明珠市文化界名人、政府高层领导为王家母女讨还公道的事情。

“钱主任,我看这次金副主任肯定是踢到铁板上了,看他还敢不敢在您面前这么得意!我们革委会只需要一个声音,那就是您的声音!”小张谄笑着大拍马屁道。

“嗯?小张,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啊!下次注意点!还有,怎么说金副主任他也是为了我们革委会的工作,虽然这件事他处理地稍微急躁了一点,不过好在他还年轻可以在岗位上多历练几年也不迟!”钱主任淡淡地批评了小张一句这样表示道。

“是的,主任您说的对。是我刚才说错了!”小张点头哈腰地表示道。心里却想着,金副主任年轻个鬼啊年轻,他就比你这个54岁的老头子年轻3岁而已,你还说让他在岗位上多历练几年不迟,我看他要是照你说的这样,估计这辈子仕途也就到此截止了。

……

与小张做的事一样,此时金副主任的办公室也有一个之前在大厅里的办事员。那就是小张的搭档,小聂。不过和钱主任的谈定不同,此时听着小聂说话的金副主任表情非常难看。

“可恶啊,可恶!卫忠发那个混蛋小子居然敢骗我说王家母女不认识什么大人物、只是和几个文人有联系,那之前的郭沫若算什么,现在的这个李老头子算什么。还有这个可恶的老头子正在联系的陈望道和苏步青、巴金和黄炎培又算什么?干他老娘,要是我这次因为他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前途无望的话,我一定要先弄死这个混球!不行,我得赶紧去看看那对母女,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真是担不起了啊!”金副主任脸色铁青地心理想着。

……

最早赶到革委会的是复旦的一群人,不仅是陈望道和苏步青这俩人来了。当下在学校里的其他德高望重的教授、领导听闻王长荣老人的后人出事,纷纷跟着一起来了,不仅是他们人来了,他们来之前还通知了其他和复旦有紧密联系的各界知名人士向革委会赶过来“助拳”,见到李老之后,陈望道表示如果需要,可以召集复旦全体师生赶过来,为王家母女讨个公道。

看着十几个复旦大学的知名人物。革委会从上到下,惴惴不安起来。凡事一旦涉及到大学生这个团体,那就需要慎重处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更是一种惹不起的存在,一旦处理不好,导致学生群体的激愤爆发的话,那真的很难很难收场了。

没多久。复旦大学的学生们就从一个较为年轻的老师那里得知了王家母女的遭遇以及王家先人对复旦的贡献,星火燎原之势已成。

巴金、黄炎培先后赶到了革委会,接着听到这个消息赶过来的有文学界知名人士还有茅盾、曹禺、卞之琳、季羡林、谢希德等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此刻星光灿烂!

临近中午,大家基本上都还没吃过午饭。就因为这件事匆匆赶了过来。革委会的领导,无论是涉事的金副主任还是不怎么关联的钱主任都觉得自己被架在了油锅之上,随后可能被悲剧,幸好两人还有点脑子,没有被众名人给震傻,还知道嘱咐厨房拿出所有的食物来招待众人。可是以老年人为多数的名人们非常固执,坚持要看到王家母女安全之后再吃饭。此时,王家母女已经被金副主任派人带着去梳洗了——怎么也要把她们母女身体上的证据洗掉啊,不然金副主任还不立马玩完了啊!不过这样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12点36分,王家母女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干净、整洁,但是衣服似乎不合身…巴金、黄炎培等人的脸色马上就难看起来,谢希德是众人之中为数稀少的女性,她拉着王家母女走到一边低声询问起来,得知王家母女只是被疲劳审讯之后,众人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点,不过革委会再怎么掩盖,也已经遮盖不了他们从精神上折磨了这对孤儿寡母的事实。

在现场一些相对年轻的文人建议下,大家开始轮流吃饭,等待能够“判决”这件事的人来。

在数百复旦学子包围革委会的时候,明珠市委领导早就已经知道这个事件的严重性了。不过他们不是马上就盲目地赶过来,而是先收集了王家的相关情况,在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之后,向党中央负责领导汇报之后,得到了指示,然后才向这边赶来。

12点43分,市委书记施庆柯带着众领导莅临,不过他们被数百学子在门外堵了好几分钟,在学生们得到施书记“还王家母女一个清白”的保证后,领导们才得以进入革委会。

施书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带来了宋庆龄、周主席、朱老总、毛大大等国家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问候。

……

结局是美满的,王家母女其实只是在名义上是王家这些固定资产的所有人,但是其实像那栋豪华别墅那样,其产权国家不收去的话,它在法理上的第一所有人是远在香江的王家老爷以及太太、两个儿子,其次才轮到王家母女。不过幸好这对可怜的母女在这件事后,因祸得福了——在国家众老大的关照下,不仅是面粉厂、棉纺厂、皮鞋厂这三家工厂的少量股份被国家承认归属于她们母女,而且王家别墅和里面的家具、文玩和少量文物等等也都被归属于她们母女,国家更是用白纸黑字钢印红图章的方式给确认了下来。

李老和李正才父子俩在解救王家母女的事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患难见人心,王家母女也懂得感恩。

1961年年中,经过一年多的相处,李正才(李老头子)和王美茹(王老太太)在众多明珠市各界人士的见证下,迈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国家的帮助下,王美茹还找到了远在西北某县城的一支亲族、其中有一房还是王母的近亲(前文说过,王母是清倌人)。

1962年下半年,王美茹怀孕了,为了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王美茹带着母亲搬进了李老的住宅里,一栋占地831平米、花园700平米、住宅面积达494平米的“小”房子里,王家别墅经过友人建议改建成了高级餐厅、聚会场所,曾经在解救行动中出过力的巴金、黄炎培、苏步青、陈望道、茅盾等人成为第一批顾客,他们可以免费使用王家别墅,用来办文人间的聚会……

ps:ps:“没落贵族”某女女与“草根新贵”某男男的结合…这3章,埋下了好多好多的伏笔的说!

ps:革委会其实是68年有的产物,不过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所描述的这类组织、部门,干脆就用革委会吧,应该不影响阅读!苏联的肃反委员会比较切合!

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们就是约会

老太太王美茹对女婿张晋宏不能陪伴家人欢度国庆佳节心里并不介意,因为每当年中和年末时老太太自己也很忙,忙得顾不上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以己度人,所以王老太太很理解、很体谅张晋宏。

王美茹兼有的头衔很多,比如益民食品集团公司监事、明珠纺织集团公司监事、明珠皮革控股有限公司理事、明珠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等等头衔。每到各个理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召开会议时,张家最忙碌的人不是张晋宏,而是王老太太。

当年能庇佑王美茹和她母亲的李老,在文~革前期就去世了,之后王美茹和丈夫李正才生活过得很艰难,不是经济上的艰难,而是政治上的艰难、精神上的艰难!文~革这段灰暗的日子里,比李老更为知名的文化名人都能被打倒,更何况李正才和王美茹呢!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家和王家没落了,喜好书画的王母收藏并放于王家别墅里的诸多文玩、文物都被红~卫兵们烧掉或抢走了,名贵的家具几乎都被付之一炬!幸好有一些文玩、文物是王母最爱的,被收藏在李家公寓里,这才逃过一劫。李家公寓建造于1920年,位于明珠市城市中心(旧时明珠市的租借里),与诸多名人、政府机关要害部门为邻,这才免于被红~卫兵冲击。

为什么要说李家和王家没落了呢?

先说王家,原本在旧时明珠上层社会的王家,自从王家众人东渡香江后,遗留下的王美茹和其母两个王氏成员还撑不起一个家族,王家已经名存实亡,原先的王家是“集团公司”,王美茹和其母两人的王家只是“小作坊”而已!

再说李家,李老在时李家可以称得上是名门,可惜李老在60年代中期趋势了。之后在文~革中期,李正栋和李正梁被牵扯进某个政治事件中而仕途截止,等到后来这俩兄弟冤情平反恢复工作后,他们也没有在仕途上再有什么进步,已经达不到李老在世时的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李家兄弟在文~革时期正值壮年,身体健康,再加上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大佬照顾。所以没有非正常死忙,不像很多名门世家那样在运动中泯灭。李正才虽然在文~革时从一个大学教授下放到农场务农,王美茹从皮革厂管理层下到一线当工人,但是他们总算是扛过了这段黑暗时期,迎来了光明。

70年代末期,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之后。政府把红卫兵从王家别墅抢走的部分文玩、文物归还给了李正才和王美茹(王母已于70年代中期去世)。后来王美茹把政府归还的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文玩则是放回了王家别墅里。

80年代初期,国家为纪念宋庆龄女士,建立同名基金会。王美茹捐出一笔巨款,并受邀成为基金会的监事。

90年代,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王家原来的面粉厂、纺织厂都被国有集体企业兼并掉了。王美茹成为新组建的两家公司里的股东(到2005年时,王美茹在益民公司占股2。73%,在纺织公司占股0。91%),并担任监事职务。明珠皮革控股有限公司,王美茹占股37。7%,是最大的股东,是公司的原副董事长,2000年底李正才逝世。2001年春王美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