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梦绕瑶池 >

第163部分

清梦绕瑶池-第163部分

小说: 清梦绕瑶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熹贵妃不可能抱养嫡出的孙子养在身边,可云珠还是松了口气,满月礼和百日礼赏了珂里叶特。果新不少好东西,对熹贵妃常常召奶嬷嬷抱永琪到承乾宫也是乐观其成。

“吃完这一颗就不许再吃了。”云珠将碗拿到一边,拿了湿布巾给小包子擦脸擦手。“侍墨去玩具房将第二套识字卡拿过来。”

“是。”从小主子出生后,侍墨的工作又多了一样,那就是管理小主子的玩具室。里面各个阶段的玩具摆放她最清楚不过。

“宝贝,到我们认字的时候了。来,不要趴着了,坐好。”虽然没有刻意开启孩子的智力,不过这孩子跟三胞胎一样自在她腹中孕育之日起便受灵气滋养骨肉,不仅身体比一般婴儿健康连智商也比普通人高,只要教养上不出大褶子就没有成为庸才之虞。

跟他三个哥哥姐姐小时候一样养得水嫩嫩胖乎乎的小家伙乖乖坐了起来,“认字。”乌溜溜的眼睛灵性十足地看着云珠,他对这项活动还是很喜欢的,只要学好了额娘就会亲亲他,在他洗澡澡后跟他玩抓手手和抓脚脚(其实是用灵气按摩身体)……

学了小半个时辰的字后,永珎在司绮的琴声里睡着了。

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云珠将绣架上的绣图取了下来,放进方形描金木盒里。

雍正的万寿节要不就是隔屏要不就是衣袍之类,云珠和弘历都会亲手做一两件代表自己心意的东西放进礼单里,今年因为选秀、生孩子、主持中秋月祭以及中秋筵宴的事,时间不如往年充裕,便将以前绣的四幅《大好河山》缂丝双面绣图拿了出来做成四扇紫檀缕空雕花屏风,又亲手做了件如意云龙纹夹袄,当做今年万寿节的寿礼。

今年是雍正御极十五年,光这一点庆典就要比之以往隆重三分,更别说当今主政后朝政清明,国力雄厚,渐开盛世之景,此时边疆战事未平,万邦来朝,无论是为了庆贺皇帝的文治武功还是为了震慑外邦,万寿节都要大办。

寿礼比以往要更用心。

相对的,下一个月熹贵妃的千秋节寿礼乾西二所也不能备得太轻。

云珠扒了下自己的私库,太过大气精致的东西不舍得给,太过一般的也不好呈上去,便在空闲时赶绣了一幅长约两米高约一米的《红梅映雪》图,想着用黄花梨打了落地屏风,一来投了熹贵妃喜梅的爱好,二来也显得与皇帝的寿礼相呼应……想必她也喜欢。

素问悄无声息地进来,云珠见了眉尖微蹙地轻声问:“和敬他们还没回来?”

“还未回。”

看来不到太阳落山是不回来了。“盒里的《红梅映雪》绣图你拿去,找个擅长苏式手艺的师傅打个黄花梨底座做个落地屏风,设计图完成后先拿来我过一下……”

“是。”

“万寿节准备呈上的寿礼可妥当了?”

“两位侧福晋和几位格格做的袍、褂、袄还有针线上做的靠背、坐褥等都检查过了没有问题,现已装好;王爷福晋和小主子们手书的经书、画作也装进了檀木盒里;其他龙凤纹玉佩一对、汉代谷纹玉杯一对、寿字青执壶……掐丝珐琅彩寿山福海盖纹瓶、龟鹤齐龄汝窑彩刻龙纹瓶一对……等寿礼也都装放妥当,特别是那些入口的东西,库房的钥匙奴婢一直亲自收着呢。” 

“那就好,今年的万寿节礼要更上心一些,不可出半点差错。”云珠眼波微转,嘴角噙笑:“王爷亲自雕刻的万寿九龙图章也完成了?”近一年的时间弘历一有空就做这个,从图章设计到着手雕刻亲手亲为,废了不少上好材料,其中还有几块是极品的田黄呢。

“前儿主子的四扇屏风一到没多久王爷就亲自将图章送来了。”

“一会儿拿来我看看。”说起雕刻印章只要是文人便大多数会两手,年少就自诩儒雅风流的某人也是用心学过的,只是多年没练手生不少,又是要献给皇父的寿礼便不免精益求精,天性里又有追求完美的执拗,一开始就进行得不太顺利,一觉有瑕疵便放弃重来。

若不是云珠最后跟他说“尽心便是孝心,皇阿玛若看中的是雕刻者的手艺,又何须你亲自动手”他这图章能不能刻下来还是一说呢。因为急于求成,云珠背地里可没少帮他包扎被刻刀划伤的手指。

这时听说完成了,就想着看看成品。

“是。”

“儿子(女儿)给额娘请安。”素问退下没多久三胎胞就回宫了,一路直奔乾西二所,进门就给云珠行礼,红润的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额娘,宫外面好热闹呀。”

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路边高大的树桠依旧霜裹雪盖,仿佛一树一树的琼枝玉叶,衬着一路的彩坊、彩墙、灯坊、灯楼、龙棚……路经的寺观,大设庆祝经坛,梵音隐约,愈逝皇宫,一路重檐飞宇,锦绮相错,华灯宝烛,令人恍如置身天上宫阙。

“还有好多外国人,跟额娘说的一样,除了外表语言及穿着、生活习俗不同,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永琏也说道。

“你们跟他们交谈了吗?”云珠微微一笑,之前还有许多人猜测前方战事未平,皇上可能跟往年一样驳了礼部万寿节庆贺的奏请呢。

“嗯,说了几句,不过儿子对他们的语言学的不多……”永琏一副未尽兴的样子,他还想多多了解外国的一些事务呢,平日额娘描述的还有从皇玛法、舅舅那儿听来根本不够满足他的好奇心。
“额娘。”永琏欲言又止地。

“嗯?”

“以前我们出宫在外城还能看到一两个小乞丐,在内城也能见到衣衫褛褴的百姓,今天都没有看到。”

和敬和徽一愣,跟着点了点头,“额娘,他们是被官员赶走了吗?”

“是不是赶走额娘可不知道,如果是,你们觉得官员这么做对不对?”云珠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瓜子问道。

“应该不对吧,这不是欺骗皇玛法吗,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和敬还点了下头强调。云珠笑眯眯地,这个女儿一贯表现出活泼开朗无拘的性子,其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中分明。

“可是皇玛法的万寿节,街道都打扫得那么干净,布置得那么漂亮,如果再出现乞丐,那些外国人会怎么看呢?”

永琏平日跟着雍正时间长,受他教导多些,想了想道:“若是皇玛法巡视天下,底下官员如此安排欺瞒,皇玛法不能得知百姓的真实生活……那自然是欺君之罪,但现在大清正与沙俄作战,京中藩臣使节云集,这样能体现大清盛世的情景应该能让他们看到大清的富足,知道我们大清强盛,明白我们是不惧征战的……底下的官员这么做也是没错。一个国家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情况是没办法矫饰的,再怎么遮掩也只能一时一地不能长久,我想节庆过了,一切也会恢复正常,即便有逗留的外国人看出了不同,也只会觉得百姓对皇家心存敬畏,毕竟绝大部份人的生活还是好的。”

明白了人皆有私心,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立场不同,小小的永琏已经清楚地知道书中先贤描述的大同世界永远只是一个理想。

“说得好。”弘历踏进屋子,赞赏地看了才六岁的儿子,没想到他小小年纪便能考虑到这一层,心中骄傲满足之意难以言表。

沙俄这次遣来大清的使团除了与大清议和,还身负与荷兰、葡萄牙等逗留京中的外国人暗中接触,看看有没有达成联盟的可能,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可国与国之间往往只需一个姿态便可。

只要大清不想同时与几个国家开战就必须在谈判桌上退让,使战争尽快结束。弘历心中冷笑,以为现在的大清还是当年圣祖爷时期迫于准噶尔叛乱以及大清刚刚平定三藩,再掀再火恐国家支持不住时的大清么?!

“阿玛。”三胞胎连忙行礼,然后一个个围了过去,“阿玛,你也休假吗?”

万寿节放假三天,他们可以不用到上书房念书,官员也不用上官衙办公,只有他们阿玛,一直好忙。

对着三双流露着孺慕企盼的眼睛,自觉这段时间忽略了儿女的弘历歉疚地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阿玛和你们五叔还有的忙呢。”

三胞胎有些失望,本来还想阿玛带他们出去玩的……

“等忙过了这阵子阿玛带你们去玩好不好?”

“一家人吗?”和徽仰着小脸问。

“一家人。”

和敬永琏闻言脸上笑开了花,朝云珠道:“额娘你听见了吗?”

“听见了。”鬼灵精!

难道自己在他们眼中是说话不算数的人吗?!弘历瞪了儿子一眼,走过去坐到云珠身边,看了眼睡熟的永珎,问起三胞胎这次出宫的其他见闻,果然小孩儿的脸上又亮了起来,好一会儿等他们说完才道:“玩得开心就好,不过今天的功课不能少,睡觉前我要检查。”

“是。”和敬和徽应得轻松,永琏瞟了她们一眼郁闷地叹了口气,还想着跟弟弟玩一会儿呢,看来没什么时间了。

……

到了万寿节当日,京中街道更是被匠人们包装得绚丽多姿态,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京中人家向皇宫)行大礼,而有品级上朝参加朝贺献礼的官员更是按制穿上崭新的蟒袍补服,依礼在乐声中进殿恭贺。

云珠一早就在素问她们的伺候下开始按穿戴打扮起来。

朝冠上缀朱纬,顶镂金三层,饰着东珠,衔着红宝石,朱纬上周缀金孔雀五,饰东珠、小珍珠,后缀金也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各三,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金黄绦二,末亦缀珊瑚青缎为带。冠上戴着镂金云纹、饰东珠,间以青金石红片金,后系金衔青金石结贯珠,下垂三行三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具饰东珠珍珠,末亦缀珊瑚。

香色朝服,披领及袖俱石青色片金加海龙绿。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绿绣纹,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襟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俱后开,领后垂黄绦,杂饰翟宜。

最后挂上三盘金黄绦朝珠,珊瑚一盘、蜜珀两盘。

可谓堆锦绣金银珠宝于一身,厚重华贵中透着皇家特有的威仪内敛,等闲女子穿上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敛神聚气,变得庄重起来。

同样一身亲王朝服的弘历带着打扮好的三胞胎一进来就见她朝自己绽开一抹清雅浅笑,眉如淡月,唇如樱瓣,一身的繁华锦绣更衬得她冰肌玉骨,清贵无双。

“额娘好漂亮。”三胞胎很少见她这么正式地装扮自己,皆是眼前一亮,习惯性地就向她奔扑过来。

云珠笑着蹲□搂住他们:“额娘的宝贝也很漂亮可爱。”

春水般的笑颜,澄澈明媚,细长的眉眼如水波,柔软,清洒,带着丝俏皮的微微飞翘,像小猫咪的爪子,挠得人心里痒痒的,直想亲住不放……弘历虚握着手挡在嘴边咳了咳,道:“时辰差不多了,走吧。” 

朝贺属于国典,一切都要按规矩来。

三胞胎也向雍正献上自己亲手抄的经书一部,分别是《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观无量寿经》,以及精心准备的寿礼。

和敬献的是一块蟠桃献寿翡翠玉雕香熏三足小鼎,雕的是三只手舞足蹈、喜乐非常的小猴儿呈三角拱捧着一只寿桃。超大的寿桃呈稀罕的粉桃色,离桃尖一寸处被平剖开,桃尖为鼎盖,桃心挖空可置放香料,从桃尖到桃身飘出两丝嫣红,给粉色的蟠桃添了两分醉色,糖色略带青的桃柄处还带着三片微卷的桃叶,三只小猴儿无论身量和神态更似足了云珠屋里的指猴雪团。这块玉雕是云珠从富察家送来的翡翠料子里挑出来自己在空间里试雕出来的,因和敬十分喜欢,便在三胞胎生日时送给了她,没想到她这次会拿出来做为寿礼献给雍正。

永琏送的是一块五彩翡翠雕成的镇纸,上面根据翡翠色彩的变化雕成一块山水模样,是云珠在空间里无数微雕中的精品,很受永琏喜爱。

和微送的是一块青玉雕笔筒。笔筒玉质温润水透,有五足,外璧根据玉色通雕山水人物图,山崖峻峭,松柏茂密,鹤鹿同春,上有小童手托“喜”字玉磬,意寓“喜庆”。

三人送的都是案桌上用的摆件,质地与雕工皆属上乘,雍正看了很是喜欢,知道是三胞胎的心爱之物后称赞他们有孝心,回赏了不少东西。

弘昼家的永璧也献了一件鼻烟壶很让雍正喜欢。

其他的皇子公主也都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寿礼。只有永珎、永瑸因年龄还小,名下的寿礼都是父母代送,不过他们可爱的老虎装及软糯地一声“恭祝皇玛法圣寿无疆”就够让人高兴了。

……

皇子呈献寿礼之后是宗室,宗室之后是藩臣使节王公大臣。

好在皇帝没有垂询礼单上的寿礼就不用单独念出来,否则光这朝贺献礼就得持续一整天时间。
然而,这样的排场已让来京的诸国使节惊叹不已。 

入夜,礼炮升空,有三星贺喜、五蝠临门、松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