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77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77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丫头罢了,碰巧和我一起被贵军俘获了,所以谎称是我的相好,既然和我同是奸细,自然也要住奸细该住的地方,反正站在这里也挺累的,不如暂时先送她去牢房里歇一歇也好。”

我明白多尔衮的深意,他表面上对我不屑一顾,实际上是在暗暗地保护我:毕竟眼下他也摸不准祖大寿究竟会如何处置或安排我们两个,万一我的身份暴露,反而很有可能受到连累,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看祖大寿欲言又止的模样,应该是有什么私下地的话要跟他深谈,如果多了我这么一个外人在场的话,总觉得不那么牢靠,所以多尔衮借机先打发我离开这不宜久留的是非之地。

祖大寿点了点头,“那就暂时委屈一下你的丫头了,”说着提高声音吩咐外面道:“来人哪!”

立即有守候的侍卫进来行礼请示:“不知大帅有何吩咐?”

祖大寿看了我一眼,然后吩咐侍卫道:“你把这个奸细先押送到那边的大牢里去,也不必刑讯取供,暂时关押即可,以后再听吩咐!”

“是!”

我被两个面无表情的侍卫押走之前,最后看了看多尔衮,他微微侧头,虽然没有什么明确表示,也没有说任何话,但他的眼神告诉我:放心吧,你男人没事情的,就老实地等着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吧!

回到古代以后,我算是哪里都去过了,皇宫内院,王府厅堂,市井庙会,狩猎围场,可就是没蹲过大牢,不过这个体会我可不想再有了,毕竟第一次蹲大牢的感觉不但一点也不好,简直是糟糕透了,和电视剧里看到得差不多:阴暗潮湿,杂草铺地,戒备森严,老鼠乱窜,跳蚤横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一般。

闻着潮湿的霉气和一旁破烂马桶所散发出来的臭气,我简直要恶心得昏晕过去,用衣袖掩着鼻子,我不由得开始痛恨起多尔衮来了,还有那祖大寿的不通情理,就算多尔衮发话了,叫我来蹲监牢,也没有必要真的让我蹲环境如此恶劣的牢房吧?起码也得是个干净清爽点的,饮食虽然不要太好,但也要可以下咽不是?

本来饿得要命,可是好不容易挨到了饭点,只听到由远及近地传来了囚犯们喜悦的呼叫声,看来他们也跟我一样,饿得肠胃咕咕作响了,所以正期待着狼吞虎咽一番,自然高兴万分。

等到一只肮脏得几乎看不出颜色的木碗往我这边一搁,我伸脖子一看,立刻差点没恶心反胃得把胃里的酸水返出来,只见一个小小的掺杂着糠皮的玉米窝窝头,还有几根蔫巴巴的咸菜,至于是什么菜一时间我也没认出来,只闻得一股腐臭的怪味扑鼻而来,这是我平生所见最粗劣的饭菜了,饶是我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也没有毅力张嘴吃上一口,于是只好继续饿着肚子。

望着黑乎乎的墙壁,百无聊赖间,我胡思乱想着:这次做俘虏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呢?我们能否顺利脱险呢?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和多尔衮是插翅难飞,就算是再如何深谙越狱之道,也不可能逃得出戒备森严的监狱和重兵把守的锦州城,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祖大寿释放我们,好笑,他凭什么放过这样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

设想假如我和多尔衮继续做俘虏的话,那么该是给皇太极出了一个多么大的难题?皇太极发现他的十四弟夫妇俩做了明军的俘虏之后,该是什么样的反应?他是组织派遣小分队偷偷潜入营救还是光明正大地来声讨?营救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要把祖大寿和明军将领当白痴。

其实我和多尔衮假如真的做了人质,也起不到任何对大清的要挟作用,皇太极是一个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胜于一切的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不会被任何人所要挟,谁也不要想他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被迫妥协,所以说,崇祯得到的只不过是个烫手的山芋,一个大大的麻烦,既没有利用价值,也不能一杀了之,到时候反倒给了皇太极攻打侵略大明最好的借口,以我看来,尽管皇太极对多尔衮的笼络更多的是利用,但是其间也不乏他对这个小他二十岁的兄弟的情分和爱护,一半是因为当年他为了汗位逼死了多尔衮的额娘,让多尔衮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而感到一丝愧疚,另一半则是对这个聪颖异常,能征善战,且又见识不凡,颇为识时务的兄弟的欣赏和期望。

所以说皇太极虽然不会因为多尔衮而被崇祯要挟,但是一旦多尔衮被崇祯所杀,那么他的仇恨定然更加强烈,到时候八旗的铁骑少说也要踏破数座城池,屠杀掉多少手无寸铁的百姓,甚至很有可能打到他的北京城脚下,况且又不是第一次了,十多年前的那一次声势浩大的围困京城,要不是袁崇焕在的话,崇祯估计现在埋哪了都不知道。

所以说,如果祖大寿的脑子稍微清醒一点,也应该预料到这样的后果,除非他高估了皇太极的善良和感性,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证明他是一个糊涂蛋。可是历史证明:他祖大寿并非泛泛之辈,也是一个人物,要不是还有一丝气节和骨气的话,他完全可以像洪承畴那样做大清平定中原,扫合四宇的急先锋,当个大功臣,捞足了高官厚禄,而不会投降之后像三国里的徐庶一样,“终身不献一策”,郁郁而终了。

祖大寿既然可以猜到把多尔衮交给崇祯,是给大明找了一个极大的麻烦,虽然自己一时可以得到褒奖,但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自己把守的锦州很有可能最先被愤怒的八旗军队践踏蹂躏,他若是这次再当了俘虏的话,估计会死得很惨。

联想起祖大寿对多尔衮那般客气和敬重的态度,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轻描淡写地宣布我们不是奸细,纯粹是误抓的平民百姓,然后一放了之,这绝对不是我发白日梦时的幻想,而是祖大寿目前最好的选择。

然而多尔衮是个肯善罢甘休的人吗?他堂堂的睿亲王当然不是吃干饭的,要不然怎么能当得起那个“睿”字呢?阴差阳错地做了俘虏,并不是他的责任,但是对于他个人的尊严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挑衅,别看他表面上一副无所谓的轻松模样,实际上不知道正在思索着如何把这次经历所受到的屈辱连本带利地讨还呢?否则怎么对得起他按捺已久的忍耐,还有眼睁睁地看着明军伤害到他妻子时的强行压抑呢?

一个优秀的谋略家,当然懂得如何利用别人所注意不到的机会,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和收获,多尔衮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一般人也许会对祖大寿的释放而感激万分,如蒙大赦,还不赶快逃之夭夭?可是多尔衮最有可能做的,就是要让大明用整座锦州城来偿还。

看到多尔衮有和祖大寿私下底深谈的意思,莫非他是想劝降祖大寿?光凭他的直觉和祖大寿首鼠两端的表现就能捕捉到机会?祖大寿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手,怎么能听多尔衮一个人用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动就可以献城归降?除非是他已经陷入了非降不可的绝境,而眼下,这个绝境还没有一丝到来的迹象,那么多尔衮究竟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直思考到天色暗了下来,牢狱的走廊间已经掌起了***,然而只能给阴暗的牢房中带来一点点暗淡的光,勉强能看得出周围物事的轮廓而已,我早已经饿过了头,疲惫和困倦袭涌上来,我正欲沉沉睡去,忽然间,听到牢狱大门的开启声,还有一连串橐橐的靴声,渐渐向我这边靠近。

我微微睁开眼睛,只看见一盏灯笼由狱卒举着,引领着一个戴着宽沿帽,身着深色便服的魁梧男人向这边走来,身后似乎还跟着几个侍卫,直觉告诉我,这绝对不是被押解过来关押的“奸细”多尔衮,而是白天所见的那位“吴军门”,因为此刻我回想起了当时他回头望我最后一眼时,那复杂而隐晦的眼神,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我闭上眼睛假寐,还发出了均匀绵长的呼吸声,耳畔却清晰地听清了那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正是吴三桂,好一个“风流英雄夜访落魄美人”'尽管吴三桂确切来讲应该是个枭雄加汉奸,但此时他还是一个正气凛然的大明能臣干将,圆圆曲里不也有一句“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吗?所以暂时给他扣这顶高帽吧',接下来会上演一出什么好戏呢?

“是祖军门吩咐你们把她关押在这里的吗?她现在吃过东西没有?”

吴三桂的口气虽然威严如常,但是问话的内容里却透露着对我的关心,灯笼的光映照在我的脸上,我不动声色,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睡姿,眼皮纹丝不动,连呼吸声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以不变应万变,是我眼下最应该采取的对策,就暂且看看外面的那位吴军门究竟想干些什么吧!

第十六节算无遗策

接下来就是一阵沉寂,我不敢睁开眼睛,所以也不知道此时吴三桂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依旧保持着均匀的呼吸,直到听见一阵金属碰撞的哗啦声,莫非是他已经示意狱卒开锁?

果然,很快我就听到了牢房门打开的声响,接着一阵脚步声接近,在我躺卧着的附近停住了,然后又是一阵沉默,烛光摇曳着,我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但是依然能够感觉到灯光的映衬下,一个黑影似乎在我的面前伫立着,我知道,这是吴三桂在静静地注视着假寐中的我,但是他并没有把我唤醒问话的意思。

良久,只觉得他伸出手来,轻微地替我整理了一下凌乱的鬓发,将我脸上一缕发丝拂开来,接下来,就停止了动作,奇怪的是,似乎有一声轻微到几乎是用最灵敏的听觉神经才能捕捉到的叹息,从他的胸腔发出。

有意思,他有什么好叹气的?觉得我一个弱质女子的,不应该遭这份罪不是?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他接下来会怎样做?最大的可能就是将我悄悄地接出来,送到他的住所里去,然后是一番怜香惜玉,然后是一亲芳泽……

我意识到了眼下处境的危险:在这个明军控制的势利范围里,他们当总兵当高官的还不是为所欲为,山高皇帝远的,利用职权,私下带走一个小小的奸细算得了什么呢?吴三桂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好色之徒,他显然已经垂涎于我的美色,想要占为己有了。今天晚上他到这里来,祖大寿定然毫不知情,那么谁来阻止他呢?多尔衮现在究竟情形如何了?也没有人过来给我传达传达消息,如果祖大寿想释放我们的话,恐怕等不到天黑就已经释放了,难道是祖大寿改变了主意?

不,更大的可能性是多尔衮试图劝祖大寿归降大清,但是祖大寿定然会首鼠两端,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所以他只能暂时隐藏多尔衮的身份,替多尔衮安置了一个妥善的地方歇息,准备明天再行商议了,所以要委屈我一下。

可是你们两个不来救我,我就真的成了吴三桂这只老虎嘴边的肥肉了,岂有轻易吐出来的道理呢?如果吴三桂非要带我走不可的话,我该采取什么应对手段,才不会被他得逞呢?

“军门,军门!”忽然间,有人在牢房外轻声呼着吴三桂,吴三桂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有点不耐烦:“什么事啊?还要一直追到这里来……”

“秉军门,小人有重要事情要向军门禀报,本来不敢冒昧,但是此事非同小可,还请军门借一步说话。”外面那人轻声回答道。

“哦?”吴三桂的疑惑和兴趣上来了,他一定也在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暂时顾不得再鉴赏眼前的“睡美人”了,只听到他的脚步声望门外而去,逐渐消失不闻了。

我微微地睁开眼睛,望了望外面,***依然,阴森依旧,只是吴三桂的人不见了,只有原来的狱卒仍然在栅栏门外晃荡,偶尔过来瞧上一眼,看来这事的确很机密紧要,所以吴三桂生怕被我偷听去了,于是谨慎地换了一个地方听取汇报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机密要事呢?

不管怎么说,此时我的围算是解了,因为接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吴三桂的身影都再也没有出现在牢房里。不管躲不躲得过十五,总之初一算是勉强地避过去了,也许等到吴三桂再有空的话,起码也不是今晚了,到时候多尔衮或者祖大寿肯定不会对我坐视不理的,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也不必过于担心了。

静下心来,我琢磨着多尔衮那边的进展究竟如何了,祖大寿后来之所以投降,完全是被逼无奈而出的下策罢了,而照现在看来,以祖大寿对多尔衮的含糊态度上看,莫非他目前在大明混得不如意?

虽然他当年假投降,借口逃回锦州后又重新为大明效力,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段投降的经历毕竟给他的个人历史抹了一笔黑,给他的政治生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虽然崇祯表面上表扬和赞许了他的忠心,实际上在多疑和猜忌的崇祯心里,这样的人绝对算是个立场不坚定的动摇分子,他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