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485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485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青将毛笔搁置在旁边地青瓷笔架上,顺便吹了吹字帖上新鲜的墨迹,仔细检查了一番,自言自语道:“这一次总算还像样子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我能写成这样肯定要高兴坏了,干吗要这么认真!”东歪着脑袋看了看纸上那几行还算端正地楷体书法,满不在乎地说道。

东青摇摇头,又检查了一遍,“怎么看都不满意,算了,重新再来一次吧。”说着,就将纸张撕碎,攥成一团,丢弃在旁边的纸篓里。“又快到月底了,阿玛肯定又要来检查咱们的课业,你也就算了,可我不行,这字儿一直写不好,阿玛已经训斥过好多次了,脸色也难看得紧。这一次,怎么着也不能再挨骂了。”然后,又铺开一张干净的宣纸,准备临摹。

“呃,先别忙着这个,你知道我刚刚是从哪里回来的吗?”东按住了哥哥的手,问道。

东青抬眼看了看妹妹,却没有如她期待地追问。随着渐渐长大,他眉眼间的神韵,和父亲越来越像了,连不经意间的一些细微举止,也隐隐有了父亲的影子,显得沉静而淡漠。

东见关子没卖成,讨了个没趣,于是讪讪地说道:“我去额娘那边了,弟弟已经给送走了,额娘正烦恼着呢。”

“哦?阿玛呢,没陪着额娘?”东青微微皱了皱眉头,并没有什么意见表露。

“没看到阿玛,听宫女们说,阿玛昨天下午和十五叔,岳和他额娘,几个人都在额娘的宫里坐了很久,傍晚时候回去了,就一直没有再过去。再说了,可能是今天散朝散得晚,阿玛没有空闲来送弟弟出宫吧。”

东青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看着妹妹说得差不多了,这才问到重点,“这么看来,也不单单是阿玛一个人的意思了。对了,你可知为什么要把弟弟送走吗?”

东将她所知道的大致地叙述了一遍,然后问道:“哥,你怎么不去安慰安慰额娘?你不是最懂事的吗?”

东青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觉得,还是不去最好,万一撞到阿玛在那边,就不好了。”

“为什么呢?”东睁大了眼睛,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不会真的那么怕阿玛吧?阿玛虽然有时候对你有点凶,不过也没有什么坏意呀。额娘说阿玛对人一贯严厉,你是阿哥,将来要做大事的人,要从小就严格要求,所以才会这样的。”

东青有些无奈,毕竟他心里面所想的一些事情,是东所不能理解的,且也解释不清。他又害怕东这个大嘴巴到处乱说,最后传到父亲的耳朵里去,平添麻烦。“这个嘛,怎么说呢?……我过去了,要是言语举止上稍微有点不合适,让阿玛瞧见了,恐怕又要往坏处寻思。所以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去了,等过些日子,风头过去得差不多了,再去额娘那边说话不迟。”

接着,他又板起脸来,叮嘱道:“你也要注意点了,不要到处乱说话,尤其是后宫里,风言***的人多着呢,咱们身份特殊,不知道有多少奴才们躲在墙角悄悄地要探听咱们的话呢,还是不要给额娘找麻烦了。”

“哦,我知道了。”东想想也是,于是点头答应着。

东青又复提笔,重新开始临摹。东双手托腮,凝神看着哥哥手下的笔锋游走。过了好一阵子,眼看着一幅字帖就要完成了,她忽然问道:“哥哥,这次弟弟被送走,你是不是挺高兴的?”

蓦然听到这么一句,东青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立即,纸张上出现了一小团墨污,好端端的字帖又糟蹋掉了。他的心情不禁烦躁起来,将笔摔在桌案上,溅起的墨汁沾污了东那白嫩光洁的脸颊。

面对愕然的妹妹,他忿忿地丢下了一句,“不,我怎么会高兴?我难过得很!”接着,起身拂袖而去,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下的长廊之中……

东海被送走了不久,又一件大事来了,眼下到了七月底,南方的军事进展越来越好,博洛也顺利地招降了郑芝龙,收获巨大。郑芝龙带领麾下直属的十五万大军,全部改旗易帜,剃发投诚。多尔衮下旨大力褒扬,同时还封其为靖海公,领闽粤总督,赐镶珠佩刀,金束带,银万两。并且对他手下的部将也各有封赏。

完全在我们意料之中的是,郑成功等人果然没有跟随父亲一起归降,而是拉着自己的队伍脱离了父亲的辖制,朝福建东部转移,继续抗清。

而郑芝龙在燕京朝拜受封之后,并没有多做逗留,很快就领了最新旨意,和领着监军身份的多罗恭谨贝勒硕托一道,马不停蹄地南下,到闽南一带“平叛“去了。郑氏家族的窝里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见目前军事局势一片大好,政局也日趋稳定,多尔衮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内三院的大臣们也很懂得揣摩上意,就每天少递一些不是很紧要的奏折,减少皇帝的工作量。同时,也纷纷上奏,请皇帝令朝鲜王送公主来,早日完婚成礼。

既然已经是早已定下来的事情,所以多尔衮也没有如何推却,于是就下旨给李淏,让他亲自送翁明公主过来。同时,也顺便做个新郎官,和妹夫一起来个“集体婚礼”,娶多铎的二格格为妃。

第一百五十二节破格的迎亲

次两国联姻,规格非常高,虽然只不过是皇帝纳了个出于政治目的和一些敏感问题,自然引起了朝内外众人的格外关注。再加上多铎也要做李淏的岳父,这还是大清从开国以来,第一次把宗室贵族女嫁到朝鲜这样的“外藩”去,所以看热闹的人还是挺多的,皇家的各种花边新闻和各类隐私,都是众人茶余饭后最为津津乐道的谈资。

作为后宫之主,又是孝明公主名义上的姐姐,我自然要表现出宽宏大度的风范来,所以各类作秀还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多尔衮身为帝王,但名正言顺地纳妃,也是需要给女方的娘家一笔丰厚的聘礼的。这些聘礼,要在婚礼之前的一个月就准备就绪,由前去“下定”的官员送去朝鲜。于是,这段时间,我倒是没少忙活这类事务。同时,还令工匠特意修葺装饰了一下景仁宫,以给我这个即将到来的妹妹居住。

中秋节刚过,八月十六,傍晚。多尔衮居然来我这边用晚膳,实在有些意外。打去年年底他从滦平回来,我们就再也没有在一起吃饭睡觉过了,在我对于他的冷淡渐渐习以为常的时候,他忽然来了这样一个举动,实在令我有点诧异。

虽然已经是仲秋了,不过燕京这边的“秋老虎”还是相当厉害的,夏蝉即将死去,也不知道它们有没有这种预感,依旧躲在渐渐枯黄的树叶里聒噪个不停,在闷热地天气里。更是给人增加了几分烦躁。

我知道他很怕热,在夏天也经常容易生病,且胃口也不好,所以吩咐厨房准备了一些清淡点的菜肴。只不过,这“清淡”也是极有限的,他不喜欢任何素菜,米面谷物也是从来不吃,更别提口味寡淡的燕窝海参之类的了。给他准备菜肴。真得伤透了脑筋。弄了满满一大桌子的珍馐美味。他动了动筷子的,不过是一盘鹿筋拆肉而已。

才吃了没有多久,他似乎就有几分饱了,于是放下筷子,端起酒杯来。我以为他要和我碰杯,于是也端起了自己面前的酒杯。可是他仿佛心神恍惚,并没有注意到我地举动。也没有立即喝,而是心不在焉地看着手中这件精美瓷器上地图案,眼神有些飘忽,显然有些心事。

我有些不悦,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顿饭,却要这般心事重重地,弄得气氛这般沉闷,实在难以愉快。于是。忍不住轻声提醒着:“皇上。皇上?”

多尔衮这才回过神来,于是跟我碰了一下杯子,然后一饮而尽。

“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跟我说。”我知道他今天突然想起和我一起吃饭,肯定不是心血来潮那么简单,想来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商议,看他眼下这样犹豫为难的模样,莫非是为了纳妃的事情,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来征询我的意见吗?“想说什么就尽管说吧,这样忍着不说也挺难受的。”我用轻松的口吻催促道。

他放下酒杯,缓缓地问道:“这一次我娶你妹妹,规格确实高了点,风言***肯定也少不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传到你耳朵里来的。我怕你听到了这些,想别扭了,心里面不舒服。”

原来是这么点破事,还值得他如此踌躇?我满不在乎地笑道:“闲言碎语,什么时候都免不了,想叫大家不去议论也难,毕竟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呢。”

其实,我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地,毕竟我的身份是一国之母,可多尔纳个妃子居然弄出那么大的声势来,实在有点不给面子的意思。按照规矩,侧室进门,是不能穿正红色的衣服,戴凤冠的,也不能走正门进入。当年我嫁给多尔时,倒是没有碍于这些规矩,毕竟那时候还在关外,即使是皇室贵族,规矩也不是很多的。可现在,已经入关三年,多尔的身份又不同往日,怎么可以不遵循,不参照汉人们地礼仪制度?

“你要真是一点都不介意,我反而更不是个滋味了。”多尔衮苦笑了一声,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无奈之色,“说实话,我现在对其他地女人们,已经没有多大的心思了。这一次娶你妹妹,也是为了安抚朝鲜,再给自己找个下台阶下。所以,我想将来恐怕会对她有所冷落,不知道你是怎么个想法。”

初一听,我不免嗤笑,男人不好色,母猪也能爬上树。更何况他这样几乎每晚都离不开女人的男人,说是种马,也差不多了。这就譬如屠夫说他很慈悲,佛祖都要笑了。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往宽处想想,也不怪他为难。如果对孝明公主好了,害怕我会吃醋生气;如果对她不好,又怕我觉得他对我们朝鲜有所偏见。左右权衡之后,他还是来征求我地意见,免得到时候我再有借口和他吵架。这样未免好笑,我什么时候因为女人的事情而惹他烦恼了?倒是他先后几次因为男人的问题,主动来和我找别扭。唉,男人过于理性也不好,在感情方面理性,说白了,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宠幸还是冷落哪个女人,也全在皇上自己喜好,我也不想干涉什么,”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说道:“若是皇上真的担心什么,那不妨一碗水端平,和以前一样,搞个轮流制度,排出一个次序来,每人一晚,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这样才最是公平。”

他似乎听出了我的弦外之音,神情中略有愧疚之色,“熙贞,我明白你心里头怎么想的,你肯定怪我这段时间对那些蒙古妃嫔们太过亲热了。这样吧,我以后对她们稍微疏远点,每个月多余出点时间,来你这边陪你,好不好?”

要是以前。他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很乐意地答应着,并且还会很满意他地这个保证。可是现在他既不肯承认错误,也不肯有多大悔改,明显是缺乏诚意,我觉得现在和他说几句话都很累,实在很难轻易接受他这种不痛不痒的求和方式。

我嗤笑道:“还是不要这样了吧。听起来怎么不像你。而是你来辛辛苦苦地侍候女人呢?我看哪。你要真是想每个月清闲几天,那么就独自睡着吧,没有人打扰,也不用为谁操心,对睡眠对身体都有好处,毕竟纵欲伤身,我还指望着你到七老八十。抱上重孙子呢。”

我的话虽然带着开玩笑的语气,但是却足以噎得多尔衮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半晌,他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呵,那就借你吉言,让天神保佑我能活到白发秃顶,牙齿掉光的那一天吧。”接着,他又拿起筷子。指点着眼前的珍馐佳肴。“看来要趁着现在年轻牙口好,能多吃就多吃,免得到老了只能喝稀粥。”说罢。夹起一片五花肉,囫囵地下了肚。

我忽然发现,他这个一贯严肃的人,不经意间的几句话,也颇有冷幽默地色彩。禁不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想象着他老年之后,究竟会是怎样一副模样。想来想去,也无法容忍他将来变成一个满脸皱纹地老翁。不论是英雄还是美人,到了白头地那一天,总归有些残酷的意味,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着现在的容颜,该有多好?

正在我遐想的时候,多尔衮这才说到了正题:“好了,现在说说正事吧,我打算将事情挪到它处去办,就不在紫禁城里举行了。”

“哦,你具体怎么打算的?”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是这样的,刚刚传来消息,你哥哥已经过了鸭绿江,算算日期,现在应该已经过了宁远,快进山海关了。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三天后就动身,去平,在那里举行仪式之后,再顺便和他一起打打猎。”

我顿时一愣,“什么?这么大地事情,你瞒得倒紧,我竟一点风声也不知!”

大概是看出了我的不悦,于是他解释道:“也不是刻意瞒你的,这是你哥哥的请求。他派使臣来跟我说,好久没有和我一起出猎了,很是怀念,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所以要好好利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