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414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414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光景了。到时候,熙贞还年轻,我的儿子们也还小,你不出来挑起这副担子,可怎么行?”

多铎的眼睛眶渐渐湿润起来,视线也渐渐模糊,好在多尔衮并没有转身,自然看不到他这般模样。他努力地压抑着心头的悲伤,使劲擦拭掉即将漫出眼角的泪水,尽量使自己能将话说得连贯,“哥,你干吗要说这样的丧气话,你不是一贯很自信的吗?你虽然身体不好,但起码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不是?只要好生将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怎么可以提早就……唉!”

“好了好了,瞧你,紧张什么呀。”多尔衮当然觉察到多铎的情绪变化,于是转过身来,温言宽慰道:“你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还会被我这么几句话吓到?再说了,我又不是现在就病入膏肓,眼瞅着就活不了几天了,你不必如此。”接着又盯着他的眼睛问:“你刚才是不是哭了,嗯?”

多铎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故作轻松地摇了摇头,“哪有,我是这样的人吗?小时候我第一次骑马摔下来,疼得哇哇大哭,你说我像个女人,真正的男子汉流血不流泪。这话我到现在都记着呢。”

多尔衮嗤笑一声,忍不住揶揄道:“瞎扯,我看你可没这么好的记性,都十几岁了,半夜电闪雷鸣的时候你就躲在我的被窝里吓得直哆嗦,连睡着了都吭吭唧唧着淌眼泪;第一次上战场受了伤,回来之后躺在我臂弯里委委屈屈地抹眼泪的那人是谁?远的不提,就说去年吧,你都是好几个孩子的阿玛了,还不是没出息地在熙贞面前痛哭流涕?羞也不羞,亏你嘴巴还这么硬!”

“算我脸皮厚还不成?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多铎这话说得明显底气不足,若不是多尔衮提醒,他还真没注意到自己表面上是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实质上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脆弱爱哭,真是羞人。

“行,我就不挤兑你了,继续说正经的吧。”多尔衮踱了几个来回,停下脚步,微微皱着眉头,说道:“其实,以东青那孩子的聪慧,亲政之后当个合格的君主,还是可以肯定的;实在不行,让熙贞像元朝的太后一样临朝听政,也不是不可以的。只不过,我却并不怎么想让他继承我的位置。”

多铎这下更加讶异了,“为什么这样想?东青可是你唯一的儿子呀,不让他继位让谁继位?”

“熙贞不是过几个月就又要生了吗?若是个男孩,且同样聪慧的话,我会考虑他的。对了,咱们不是早就替他想好名字了吗,就叫东海。”提到即将出生的孩子,他的眼睛中难得地闪耀起幸福而慈和的光芒来,那是发自内心的父爱,让多铎恍惚间回忆起了当年,坐在父汗的膝头撒娇时,父汗眼中也洋溢着同样的光芒。

恍惚也不过是一瞬,多铎的思维又很快回到了现在,他感到不可思议,在他眼中,东青不但乖巧听话,聪明好学,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超乎同龄人的智慧,况且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小聪明。很多王公大臣们私下底都议论,说大阿哥将来必定是不世之主,一代圣君。可现在多尔衮居然说出这样的打算来,实在很没道理。

于是,他也忍不住像直谏的大臣一样,一脸忧国忧民状,劝道:“如今咱们学习汉人的制度,自然不能完全按照在关外的那一套来。废长立幼,弄不好会动摇国本,况且皇上怎知以后的东海真能比东青更能胜任?他们又都是嫡出,你这样做,未免有失公平。”

“我不选东青的理由有很多,但有一点你要清楚,我这样做也是为你考虑。”

第八十一节秋日砺霜锋

“很多理由?”多铎怔住了,他一时间实在无法想明白这些,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尔衮的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事情,估计没有谁能料想清楚。帝王之术,就是要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看不明白自己。越是让人琢磨不透,越是神乎其神,下面的臣子们也就越是诚惶诚恐,越是虔诚膜拜。

多尔衮欲言又止,终于又叹了口气,“算了,不说也罢,这事情现在也没必要弄得多么清楚,心里有数就行,以后,你会渐渐明白的。”

多铎看出来哥哥似乎有些犹豫,不想把心里话全盘托出,所以也并不刨根究底,为了缓和气氛,他故意取笑道:“哦,我明白了,你是害怕现在把话说得太满,而将来的事情又没有你所料的那样发生,到时候失了面子,怕我嘲笑是不是?”

“呵呵,就算是你说得对吧,我既不是先知也不是大萨满,以后的事情,怎么能轻易肯定呢?”多尔衮说到这里,又用寄予重望的眼神看了看多铎,“这当今朝野,满汉大臣,看着一个个都对我忠心耿耿,唯命是从的,实际上他们各自心中打得那些个算盘,我又怎么会没有一点觉察?外人终究是外人,我现在是皇帝,自然是英明万岁;若我不是皇帝,那么就随便什么人都想来轻贱一把。也只有你是我真正的兄弟,是我最信任的人,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背叛我。以后这朝廷上的事,我会让你多担待着点。你虽然聪明,然而比起那些个老油子来,终归还是嫩了点。所以,等这两年过去,朝政上稳定了些,我会给你更多机会地,到时候你可不要给我丢脸。”

多铎虽然早已料想到多尔衮这次召他回京,多少有些这方面的意思。只不过经过前面推心置腹的一番谈话。他又意识到。哥哥叫他逐渐接触政务,是有更深远的打算。面对着将来的重任,他感到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于是略显惶恐地说道:“哥,你也知道我这人生性懒惰,不喜欢这些整日行走于朝堂之上,埋首于案牍之间。还要与那些大臣们勾心斗角的日子。我看这几年江南那边肯定不容易太平下来,等我休养好了,你还是再派我去南边打仗吧。”

多尔衮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一样,满眼含笑,“你害怕什么?你在礼部也干了许多年,不是一点经验都没有,还会连做官都不会?看你这段时间在南京办差就办得像模像样,很有成效。可见你也是块治国平天下的好坯子。以后若是再有什么特别大,一般人都头痛地战事,我就自己去好了。你留在京师,负责处理政务,我可以下诏给你加个‘理政王’地头衔,保管名正言顺。”

多铎连忙摆手,什么叫受宠若惊,这下算是由衷地体会到了。“别,你可千万别来真地。历来只有皇帝派遣臣子出征,哪里有皇帝放着臣子在朝理政,自己亲自出征的?换句大臣们的话来说,就是‘皇上您可折杀奴才了’!”

“你也有胆子这么小的时候?少见哪!今天算是见识了。”多尔衮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很快又正色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看你整日无所事事,无聊得紧,不给你找点事情做怎么成?我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考验考验你,若是你连我还在的时候就能把差事办砸,那么等将来我不在了,这个天下还不得乱成一锅粥?栉风沐雨,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可以到了你手里就弄垮掉呢?你拍着胸脯好好想想吧。”

一提到这个,立即把多铎心中的血性和激情引发出来,他索性把心一横,也就不再推托了,“那好,这就说定了,这个担子我一定会抗起来地,请哥哥放心好了。”

见多铎答应,多尔衮松了口气,于是信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器重的目光望着他,“好,不愧是我多尔衮的好弟弟,大丈夫既要勇于承担,也要勇于然诺,你能做到这些,也就不辜负我的厚望了。至于妻子儿女的事情,你也一并答应下来吧。”

“这……”他本来很想答应下来,然而却总免不了犹豫为难。不管他将来会不会依照多尔衮嘱咐的那样做,可是现在要他答应,似乎有些不吉利的意味。比起个人前途和儿女私情来,他更希望哥哥能够身体康健,活个七老八十地,而不是用英年早逝来成就自己将来地春风得意和飞黄腾达。“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

“呃,瞧瞧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又没叫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不过是小事一桩,你要是连这个都不肯爽爽快快地答应我,我以后还怎么敢给你担重任?”多尔衮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似乎非要个答案不可。

他正要答应,却忽而听到楼下传来了“吱呀”一声,显然是大门开启了,紧接着,是一阵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听着脚步声,显然来者是个女人。木制的花盆底鞋子走在大理石地地面上,声音格外清晰,渐渐地,朝楼梯这边走来。

“怎么,还没想好吗?”多尔衮并没有理会下面的脚步声,而是继续用期望的眼神询问着他,眼睛里,平静如深潭之水,似折射了阳光,表面灼灼灿烂,却让人根本看不清内里的深度。

那女人已经开始上楼了,从楼下到楼上,不过三十几级台阶,很快就可到达。不知道怎么的,多铎的决心又开始动摇,目光开始游离,忽而在多尔衮的腰间停下来,心头禁不住一震——那刀鞘和握柄的样式和花纹都似曾相识,好像前不久刚刚见到。哦,想起来了。这镶嵌着十二颗东珠的佩刀正是那日下午在京郊地牛车上,他持着对天发誓时的那一把。他当时郑重立誓,倘若以后再做什么对不起多尔衮的事,再打熙贞的主意,就死在此刀之下。事隔不到十日,誓言犹然在耳,一字字如同铁锤般地敲打在他的心上,让他脊背发寒。悚然动容。

马蹄袖下的手已经悄然地攥了起来。手心里满是潮湿的冷汗。他终于开口了。一字一句道:“不,我不能答应,她永远都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多尔衮似乎并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回答,显然地一怔,正要询问,却见多铎正死死地盯着自己地腰间。神情恍惚,仿佛迷失了心神。于是,多尔衮将手按在腰间地刀柄上,微微一哂,笑容里,带着不明意味。“想不到你喜欢兵器还胜过喜欢女人呢……”

我进门之后,就听到楼上传来了几句极其简短地对答,隐隐约约的。是多尔在和别人说着什么。看到周围连个宫女太监的影子都:+是紧接着。就传来了多铎的声音。他怎么会在这里?按理说他现在应该闭门不出才对,是什么理由让他可以在这个敏感时期来到这里,多尔在明知道他来这里的同时还派人传我过来,这究竟是怎么个打算?疑惑之下,我终究还是举步登上了楼梯。

刚走到一半时,就听到上面传来了“噌楞”一声轻响,很显然是拔刀出鞘的声音,我心底陡然一沉,这兄弟俩莫不是一言不合,竟然动起刀子了?“啊!”大惊之下,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去,力图阻止接下来要发生地危险变故。

到了楼上,还没来得及看清周围的景物,我一眼就看到多尔衮手里的那把钢刀已经拔出了一半,折射着窗外的阳光,格外耀眼,就立即失声叫了出来,“皇上!”

话音刚起,多尔衮就朝我这边看来,略显惊讶,手里的刀虽然没有归鞘,不过动作已经僵化住了。前来面君的多铎自然是手无寸铁,他也转脸朝我这边看,目光中有些呆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看他的反应,似乎对当下的情景有些迟钝,又完全不像是受到威胁地样子,这反而叫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了。

在忐忑不安中,我快步走到兄弟两人之间,面对着多尔衮笑了笑,说道:“皇上真是好雅兴,在这落英缤纷地时候找十五爷来鉴赏宝刀,我来得可是不巧?”

气氛很是尴尬,多尔衮略微一愣,忽而撇了撇嘴角,神情轻松地调侃道:“嘿,瞧瞧把你紧张的,还赶忙挡在你十五叔的前面,莫不是怕这刀上地光映花了他的眼睛?”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些失态,居然将整个身子挡在了多铎前面。局促之下,我转过身来,后退了两步,看着神色很不正常的多铎,讷讷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女人就是女人,胆子小到连刀子都见不得,呵呵。”多尔衮似乎心情不错,说着说着就将剩余的刀身缓缓抽出,一面低头看着上面耀眼的旋纹,一面语气轻松地解释道:“老十五刚才一个劲儿地盯着这把刀看,那眼神里就透着喜欢,我这才把刀拔出来让他好好鉴赏,也不知道被你想成了什么,我是那样的人吗?”

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且不说如今冷静下来的多尔衮怎么可能再对多铎起什么杀心,就算真这么想了,也不会愚蠢到自己亲自动手吧?然而多铎的表现实在有点反常,和平时那个惯于嬉皮笑脸,活泼开朗的他判若两人,这的确让我心底里七上八下,狐疑不已。不过怀疑归怀疑,既然多尔衮都这样解释了,我也没必要表现出质疑的态度来,惹得大家不痛快,于是,我顺坡下驴,“皇上说得极是,也怪我胆子太小,还不明所以就跑来打扰了你和十五爷的雅兴,还请皇上见谅。”

令人苦笑不已的是,若是我和多尔衮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