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346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46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费在路上了。

直到年底,他才率师由山西保德州结筏渡黄河,进入陕北。榆林是陕西重镇,李自成令高一功镇守,准备阻止清军南下。这时,阿济格、吴三桂一时攻不下,眼看又误行期,两位心高气傲的王爷们也终于傻了眼,不得不上折来请罪。

我放下折子,苦笑一声:“这事儿确实令人恼火,贻误战机之罪,英亲王和平西王可是当定了,只是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处罚他二人?”

多尔衮正想说什么,却禁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我连忙下炕准备去替他拍拍后背,他一手按着胸口,一手摆了摆,示意我不必着急。好不容易停止了咳嗽,他的嗓音更加沙哑了,“……你说说,咳……说说看,我究竟该如何惩处阿济格和吴三桂?”

我不无忧虑地看着多尔衮,本想劝他不要动怒的,不过估计也没有什么作用。暗暗叹息一声后,回答道:“照我看来,倒也不急着治他们的贻误战机之罪,毕竟这个罪名起码也是要革职留任的,这样会大大影响他们在军中的威信,于眼下战局极为不利。况且,李自成那边已经被豫亲王所败,退入西安,相信坚守不了多久,就会弃城而去地。所以英亲王他们虽然耽搁了些时日,却也不会对整个战局起多么大地影响。”

“你的意思是,我单单在谕旨上训斥他们一顿,责令他们将功补过,迅速前往西安,与多铎部合围流寇。倘若再有差池,则严惩不贷?”多尔衮接着问道,“你怎么能猜测李自成在西安守不了多久呢?要知道他现在的光景虽然惨淡,却仍然有十多万军队,轻易放弃苦心经营了多年地根基之地,去当个实实在在的流寇?”

我总不能老实承认我知道后来的历史吧?于是反问道:“皇上这恐怕是心里清楚,却要故意试探我吧?”

多尔衮被我揭穿了意图。也并不尴尬,而是微微一笑:“好啦,算我没有诚意,确实是故意试探你来着,只不过你太聪明,并不上套罢了。”他征战多年,自然可以预知接下来陕西的局势:潼关险峻,是三秦之地地门户。一旦失守。西安失去屏障。已岌岌可危。所以李自成接下来在西安。就算是有能力守一段时间,也绝对不敢继续守下去了。

不管怎么说,尽管起初震怒,然而稍稍缓和一下后,多尔衮也意识到,虽然阿济格犯了不小的失误,然而这个消息毕竟让他好歹安心。不再为一个月来音讯全无的兄长担忧了;况且又于战局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也就勉强作罢了。

“呵呵,阿济格这么一个耽误,把一个大好的功劳拱手让给多铎了,比起拿下西安的大功来,他得到的那些驼马和女人们,实在是太微薄的收益了:;水不流外人田嘛!”

在折子上批示完毕之后,他这才将已经凉了一半地汤药喝下,然后重新躺回炕上。闭着眼睛似乎沉思着什么。我看到他即使在休憩中,也微微蹙着眉头,于是伸手摸了摸。果然,他地额头仍然很热,明显还在发烧。

“你的身子也不见起色,今天又是正月十五,那些前来朝贡的蒙古王公们要来宫里赴宴,你眼下这样,可如何支撑得了?再喝些酒,恐怕有得一段日子难以痊愈了。”

多尔衮仍然闭着眼睛,声音暗哑,“我不去,恐怕会令外人平添猜测,到时候又免不了流言四起了。”

我满不在乎,“那又如何?有什么事情比你的身体要紧?那些人愿意说就说去吧,反正也翻不了天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无奈地笑了一声:“呵,你再怎么精明聪慧,也终究还是个女人,改不了女人家的这些絮絮叨叨,他们是千里迢迢赶来进贡,顺便祝贺我荣登大宝的,只要还能爬得起来,我就不能不去。”

见多尔衮固执己见,我也没有办法再行劝阻,再说他说得也在理,毕竟这么重要地宴会他不去出席,肯定说不过去。所以,我只能指望着他到时候尽量少喝几杯了。

“熙贞,你晚上也一道过去吧。”多尔衮仍旧没有睁开眼睛,摸索到我的手,握住了,“家里来了些尊贵的客人,身为女主人,当然不能只躲在后堂。你到时候和我并桌而坐,也好让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草原莽汉们见识见识大清皇后的丰姿;让他们也知道,以后这大清的后宫,改成朝鲜女人掌握的了。”

我点头答应了。尽管身为后宫的女人在外藩们面前抛头露面不太合适,然而多尔衮却有深层打算,他这是给蒙古诸部地王公们提个醒,如果他们不识时务,不能令他彻底满意地话,朝鲜将会升格为大清的头号属国兼小兄弟。所以这个宴会我必须要去,并且还要以高调的形式堂皇露面。

这次隆重奢华地赐宴,摆设在武英殿后院的仁智殿。入夜,明月初上,一片银光,雪色皎皎,然而偌大的庭院里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不见一丝雪沫。地上的红毯从室内一直铺到院门口,在颇有节日喜气的奏乐声中,一个个蒙古王公们鱼贯而入,陆续跪在阶下,恭恭敬敬地给多尔衮行君臣大礼。

带头的自然是科尔沁的博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他刚一进门,就低着头,诚惶诚恐地跪地叩首:“奴才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紧接着,又言辞流利地说了一连串的恭维话,着实诚意十足。

多尔衮看着给他叩头的吴克善,嘴角弯出一抹讽刺而嘲弄的微笑,然而声音却威严而不失和蔼:“哦,博礼克图王爷,你赶快起来吧,你的诚恳之心朕已有数,就不必耽搁后面的王爷们进来叩拜了。”接着一抬手,“还请王爷率先入席吧。”

我心中大乐,几乎笑出声来,多尔衮显然心中很是介意吴克善的谋反行径,虽然不便立即处置,却也不会给他太好的脸色看。而吴克善,则尴尬不已,讪讪道:“奴才谢皇上赐坐。”

然而他抬头之后,一眼看到了我,顿时脸色一变,显然是惊愕不已。首先这样的宴会上我一个女人能够出席,就很破天荒了;再说去年秋天时他被多铎所败,甚至极不光彩地做了我的阶下囚,这绝对是一个莫大的耻辱。眼下又见到我堂而皇之地坐在多尔衮旁边的席位上,这是不是能说明多尔衮的什么深意呢?

我懒得猜测吴克善此时的心态,只是暗暗琢磨着,他经此严重挫败后,肯定不会轻易认输或者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尽办法来翻盘,或者起码讨得多尔衮宽容,暂时保的自己的位置和科尔沁的安危。可他究竟能想出什么高明点的招数来呢?

多尔衮的名头,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蒙古草原上响当当的了,一提那个能征善战,韬略过人的墨尔根代青,几乎没有一个蒙古贵族不是肃然起敬,或者是既恨又怕的。如今多尔衮又轻易地剪除了蒙古在大清政局上的暗存势力,废黜了蒙古的外孙,自己公然篡位当了皇帝,就更加让蒙古诸部畏惧不已了。

这些王公们个个都表现出一副老老实实的臣服模样,丝毫不见他们的祖先横扫欧亚大陆时所表现出的威风煞气。他们无不将多尔衮奉若神明,用近乎于敬仰的目光仰望着这位雄才大略的大清皇帝,所以宴席之间,阿谀逢迎之音不绝于耳。然而他们毕竟只是粗鲁不文的莽汉,哪里懂得那些文绉绉的汉话,就更别说巧妙绝伦的变相马屁了。

不过多尔衮似乎丝毫不介意这些人的粗鄙可笑,仍然保持着得体的仪态,和颜悦色地用着熟练的蒙古语和这些王公们交谈着,看样子,似乎谈得还很愉快。

我觉得颇为无趣,毕竟在这些语言不通的男人们面前,我充其量不过是个摆设。这些蒙古王公们很多只会蒙古语和满语,对于汉语一窍不通,我坐了许久终于烦了,于是就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尽管外面很冷,然而比起烟熏火燎,酒肉腥膻的殿内,这外面要清静舒适许多了。

庭院里,侍卫们都各安其职,为了表示大清的亲善态度,所以其戒备也不算过于森严。倒是门柱的转角处,有两个人站在那里低声交谈着。看服色,倒是一个满人一个蒙古人。

很快,那蒙古人做了个谢礼,随后离去了。那个穿一品武官补服的满人转过身来,我一眼认出,这不是英鄂尔吗?

“英大人怎么在这里?”我诧异道。因为这次宴席,不但我和多尔,还有十多位朝廷重臣和王公们陪宴,所以身为正白旗都统的英鄂尔自然也在此列。

英鄂尔的脸上倒也并没有什么异色,而是给我打了个千儿:“回娘娘的话,适才博礼克图王爷的人来找奴才,所以奴才在僻静处同他说几句话罢了。”

“哦?”我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却并没有直接发问。

英鄂尔倒是很直率地回答了:“奴才不敢有瞒娘娘,博礼克图王爷希望将自己的妹妹献与皇上为妃,所以提前找奴才打招呼,希望奴才届时能帮他进几句美言。”

第十四节旧日承诺

后,顿时怒气上涌。这个吴克善,还真是贼心不死,多尔为妃,无疑又是一个筹码,起码当了多尔衮的小舅子,沾光且不必说,那么日后多尔衮若是想发兵征讨他,可就不得不有所顾忌了。

“这个消息是否确切?博礼克图王爷打算什么时候将他的妹妹送来燕京?”尽管心中恼火,然而我表面上还没有相关情绪的流露。

“奴才不敢对娘娘有半句假话,这个消息千真万确,并且,博礼克图王爷已经将其妹携来燕京,准备临走之前就将她献给皇上为妃。”英鄂尔十分肯定地回答道。

我冷笑一声,“这位王爷,性子还挺急的嘛!还没等皇上下聘礼,他那边就急不可耐地将妹妹送来了,从太祖皇帝到现在,也没有过这样的例子,还真是破天荒了!”

显然,吴克善知道多尔衮深恶自己,绝对不会主动下聘书向他求亲的,因此才用了这招先斩后奏,径直将女人送来,然后当众请求多尔衮收下。有这么多王公们在场,出于表面文章和笼络蒙古诸部的目的,多尔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拒绝的。以科尔沁郡君的身份,这个大玉儿的妹妹,必然将是一宫妃嫔,甚至很有可能位列诸妃嫔之首。

英鄂尔居然能将我心中的忧虑猜测出来,他略显谨慎地说道:“娘娘,奴才以为,皇上固然可以收此女为妃,却绝对不会此女过于宠幸。甚至有可能故意冷落。”

“哦?”我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毕竟皇上对吴克善极为厌恶疑忌,所以这完全是面子上顾全满蒙之间的姻亲关系;又会因为吴克善地关系,对其妹也心存嫌恶。”说到这里时,他看了看我的脸色,然后继续道:“况且,当年太祖皇帝娶高皇后而灭叶赫;娶武烈皇后而灭乌拉,以一无足轻重之女子而容忍昔日的叛逆者,不是皇上的性情。”

“嗯。英大人所言有理。”我点了点头。确实。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女人。然而以吴克善和大玉儿的相貌看来,他们的妹妹估计也不会是什么绝顶美人。况且多尔现在深深厌恶这兄妹俩,就算是勉强接受那个女人,也不会施之以宠爱,估计不过是给后宫增加一个人口罢了,多尔的侧妃们,这么多年来都是些摆设。所以我也不必没有自信。

可是当我返回宴席间时,又经不住后悔起来。毕竟自己的男人又要娶新妇了,心里面总归难免醋意翻腾,虽然有那么多理由可以勉强平息一下这熊熊妒火,却终究意难平。

我呆呆地看着正在和一位王公亲切交谈着地多尔衮,一阵怅然,如果他是个不错地丈夫,那么想也不用想就会婉拒吴克善地“贡献”;如果他是一个万事均以国事为重的君主。那么自然会毫不犹豫地笑而纳之。经历过了这么多事情。他还是以前的他吗?也许,妻子如衣服,旧不如新。而多尔,在穿衣方面永远都不会懂得“简朴”二字。经了年的旧衣服,他是不会回头再穿的,因为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衣送来,他又何必待自己太薄?

渐渐地,视线转向吴克善,心中的百般愁绪却陡然化作了万般仇恨,几乎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上去给他捅个透心凉。我开始后悔,为什么当时不一刀宰了他,落个利利索索呢?难道自己终究还是个仁慈地人,不适合玩政治这种不能有任何感情的游戏?他的妹妹,那个我素未谋面的女人,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在博得一丝多尔衮的宠爱吗?她既然是大玉儿的妹妹,是否又会是一个阴险之辈?……

“熙贞,熙贞?”我正在走神之际,多尔衮发现我的苗头不对,所以急忙唤道。

“呃,”我醒悟过来,立即打起精神,浅浅一笑:“太无聊了,不小心打了个瞌睡,却被皇上笑话了。”

多尔衮应该是不知道吴克善地打算,所以绝对不会看出我这方面地心思,于是关心地说道:“今天也晚了,你忙活了一整日不累才怪,这样吧,你回宫休息去吧。”

听到他这温柔的话语,我的心中一阵莫名地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