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300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00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你别说了!”多铎忽而转身,紧紧地攥着我的手,眼眶中已经隐隐地现出了泪光,“你不会死的,好人一定会平安的,我不相信老天就真的没有眼睛,让那些宵小之徒继续逍遥得意,不该死的人却……”

我朝他一笑,给了他一个宽慰的眼神,“好啦,那就不说了,搞得真像模像样,跟生死相别差不多,多没意思,自找难过——再说了,我哪里算得上什么好人?朝廷,后院,这两个勾心斗角最厉害的地方,就像口大染缸,我也早已经浸染得面目全非了。说什么‘质本洁来还洁去’,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说不定我死了,这世上就又少了一个坏人。”

多铎用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我,“都到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这些玩笑,你就真的不怕死吗?”

夏末的风本不应该是这么冷的,然而此时微风从窗口吹拂进来,却令我一个寒噤,禁不住地往上面拉了拉被子,“我怎么会不怕死?我很怕,怕自己一旦瞑目不视,就一切都没有了,这些都是我付出了许多才换回的东西啊,是不是很可悲?可是,我现在忽然明白了一点,就再也没有恐惧了。”

“你明白什么了?”多铎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睛,追问道。

我凝望着窗外,一片枯黄的树叶飘摇着随风远去,也不知道究竟掉到了哪一寸土地,万物萧瑟的冷秋,即将来临了。沉默了片刻,我黯然地说了一声:“爱,比死更冷。”

……

夜幕渐渐降临,在我的劝说下,多铎终于回去了,看着他一步一回头地走了,我终于放下心来。如果他一直守候在这里,那么绝对会阻止我接下来的打算。

其实我已经想清楚,想透彻了。我不怪多尔衮,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强迫对方的意志,他当然也有选择自己喜欢女人的权利;我也不恨他心里一直还装着别的女人,虽然爱情是自私的,但是我知道,命里有时终归有,命里没有毋强求;我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付出,毕竟我当初也可以选择和李淏私奔逃婚,既然我最终选择了做他的妻子,那么就算在这条荆棘密布的崎岖道路上割破了脚,也是我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我只是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多尔衮知道,他念念不忘的情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以前,我还可以用“因爱生恨”来替她开脱,觉得她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一直不能与心爱之人厮守终身,的确是最大的悲哀和遗憾,她有理由爱别人的丈夫,也有理由为自己的儿子打算。

可是,我现在终于明白,原来那葡萄酒里确实有毒,她的原意就是要毒死那个一直深爱她的男人,为了她的永享富贵,为了她儿子的皇位,她不惜用最决绝的方式来了断多尔衮的性命。哪怕这个男人曾经为了她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宁可辜负自己的妻子儿女,辜负了他自己这十七年来的隐忍和努力,还有那个英雄的梦想。

在政治的角逐中,胜利的往往是最冷酷无情的一方,如今,什么儿女情长,什么爱恨纠葛,就暂时抛诸脑后吧,我要利用最后仅有的时间,来给这场纷乱的棋局作一个最终的了断。

在微微摇晃的马车中,我斜倚着靠垫,整个人都沉浸在黑暗之中,静静地回忆着方才多铎那激越的话语和费解的表情:“你……你真是傻啊,你怎么不想想,比起自己的性命来,还有什么事情更重要呢?我真替你不值哪!”

“不值?这个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多了去,哪有尽如人意的?帮助王爷登上皇位,是我多年以来的心愿,无论如何,我都会将这件事彻底办妥的,否则,这就是我最大的缺憾。”

……

黄昏时分,代善正悠闲地倚在躺椅上,由侍女点上一锅烟丝,一阵吞云吐雾,着实神清气爽。自从他辞掉所有差事,回家颐养天年之后,就开始过起了优游自在的赋闲生活。除了每天早上起来舞几圈剑,下午听听曲子、逗逗画眉,晚上由几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们侍奉着抽抽烟,享受着一双双纤纤玉手的按摩,确实别有一番乐趣。

忽然,只听到“吱呀”一声,房门开了,然而却并没有立即进来人。代善不耐烦地问道:“是谁再外面,有什么事?”

“呵呵,连本宫都不认识了,”一个身穿便服的女人款款地走了进来,站定之后,顺手摘下了头上的帽子,微笑着问道:“礼亲王最近身子可好?”

代善猛然一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圣母皇太后?!”

第五十六节两个说客

看代善年事已高,不过身体还很健朗,他一眼认出这的身份时,先是大惊,然后迅速跪地叩首,“微臣不知圣母皇太后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圣母皇太后降罪!”

大玉儿微笑着伸出手,将代善扶了起来,和颜悦色道:“哪里哪里,深夜贸然到访,倒是打扰了礼亲王的休憩,倒是我应该请礼亲王不要见怪才是。”“我”为自称。

代善忙不迭地道谢起身,然后回头朝那些同样跪了一地的侍女们不耐烦挥了挥手,这些女人们都悄无声息地退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他和太后两个人。

大玉儿在主座上仪态端庄地坐了下来,然后向代善微微颔首,代善这才在客座上落座,然而心中着实琢磨不透,这圣母皇太后怎么白天不来,偏偏要捡晚上宫门快要下钥的时候才来呢?“圣母皇太后屈尊降贵,驾临蔽舍,微臣实在惶恐之至。”

“礼亲王不必如此客套,虽然你我地位有别,然而若论亲戚算起,我毕竟也只是您的弟媳,再说咱大清哪有一个无论声望还是辈分资历都比您高的呢?就算是摄政王见了您,不也得……”说到这里时,大玉儿故意停顿住了,这弦外之音,代善不可能听不出来。

然而代善虽然心里明白,表面上却在装傻,姜是老的辣,这句话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他不动声色地回答道:“太后言重了。微臣已经年迈老朽,哪里及得上上摄政王风华正茂,锐意进取呢?为了免得摄政王见了微臣还要尴尬,所以微臣也就顺水推舟,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了。如今这赋闲在家,也别有一番乐趣,再无朝野之事烦忧,再无争斗之事劳心。真是悠闲自在。”

大玉儿知道代善正在和她打太极拳。想要试探她地底细和意图。于是她也不急,就来了个循序渐进,“明日就是礼亲王的六十整寿,想必定然是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哪!想想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哪,天命十年时我嫁给太宗皇帝,第二日的敬茶认亲时。看到当时的大贝勒也正是年富力强,英雄伟岸,如今算算,都过去快二十年了,真叫人不得不感慨岁月无情啊!”

代善被她这么一说,也禁不住感慨万千,花白的胡须微微颤了颤,几乎动容。不过。他虽然是个争夺汗位的失败者。然而毕竟眼下还可以平安终老,安度晚年,如果他在太祖皇帝驾崩之时按照原本的遗诏。辅佐多尔衮登上汗位,自己当摄政贝勒的话,那么他现在还能平平安安地坐在这里吗?恐怕早已经连骨头都烂光了,或者像舒尔哈齐和阿敏一样,在暗无天日地囚笼中木然地等死。他早在当年,就已经看出多尔衮这个孩子绝非寻常庸碌之人,其城府阴沉和野心之大,在这两三辈地族人中都是极其少见地。如果他真的辅佐这样的人登上宝座,等到多尔衮成年亲政之后,那么他必将是鸟尽弓藏的下场。

“唉,那些都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如今长江后浪推前浪,微臣这样的老朽也该回家歇息着了,免得不中用不说,还挡了年轻人的路。”尽管心中很多感慨,然而代善却只字未提。

大玉儿像是仍然沉浸在回忆中:“记得崇德四年时,王爷陪同太宗皇帝前往叶赫山狩猎,因为马失前蹄,所以摔伤了脚。太宗皇帝见了大惊,赶忙下马来亲自替王爷敷金创药,当时连眼泪都下来了,说:‘二哥,你年纪高了不方便骑马,就直接同朕讲一声好了,又何必强撑着前来侍驾呢?你这样子叫朕如何安心?’然后立即下令停止狩猎,换了马车护送王爷回去,一路上小心缓行,一天才走二十里路,生怕颠簸而让王爷地足伤严重……现在想想,你们虽是君臣,却仍然兄弟情厚啊!”

这话听在代善耳朵里面,他却忽然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谁还看不出来皇太极这是惺惺作态,故意演戏给群臣们看的?别看皇太极平日里脾气暴躁,不过那虚伪做戏的功夫可谓是炉火纯青,眼泪比'三国'里的刘备还要多,说来就来:莽古尔泰死了,他哭;德格类死了,他哭;萨哈死了,他哭;海兰珠死了,他哭……连自己不小心摔伤了脚,他皇太极都好一顿抹眼泪。代善当时都不禁怀疑,这么多眼泪究竟是怎么来的?看来这皇太极还真是个当皇帝的料子啊!

然而他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露,只得连连点头,附和着:“是啊,太宗皇帝对微臣可谓是关怀备至,恩深义重啊!只可惜微臣年迈体衰,终太宗皇帝驾崩,也未能报答其恩之万一,每次想到这里,微臣都深感愧疚哪!”

大玉儿等地就是这句话,看到代善终于识时务地上了道儿,她紧跟着趁热打铁道,“王爷对太宗皇帝地忠心,我一直记在心里,当初崇政殿里的皇位之争,倘若不是王爷一心忠于先皇,力持要立先皇之子的话,九阿哥如何能坐上皇位?相信王爷眼下虽然告老休养,却依然对皇上一片忠心,断然不会看着任何狼子野心之辈觊觎皇位地。”

代善的眼皮猛然一跳,终于明白大玉儿来找他究竟是为了何事了,原来是让他这把老骨头继续为皇帝保航护驾,然而说法却很冠冕堂皇,没有给他留丝毫缓和的余地。于是他也只能顺着大玉儿的话,回答道:“太后可以放心,微臣年纪虽老,却仍然对皇帝忠心耿耿,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心。”然而却并没有提到自己会不会出面去阻止多尔衮篡位图谋的问题。

大玉儿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我就知道。王爷是咱大清对皇帝最忠心耿耿地臣子了,王爷虽然身不在朝廷,心却依旧为国家大事忧劳,皇上年纪幼小,自己没有半分权柄,我这个身为太后的,也被一条‘不得干政’的戒律弄得不得过问朝政,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多尔衮利用手中权力。在朝中大肆安插异己。在军中大力培植亲信。这不。都进了燕京三个月了,连半点要接我们娘俩去的意思都没有。听说,在他的暗示下,那些个亲信们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准备上劝进表,支持他篡夺皇位啦!”

接着,大玉儿绘声绘色地将那些半真半假的传闻和由探子汇报来的消息。详详细细地对代善讲述了一遍,最后,禁不住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她一面用帕子擦拭着眼角,一面神情哀戚道:“现如今,他多尔衮都欺负到我们孤儿寡母头上来了,如果再没有人站出来制止多尔古这种野心,或者勤王护驾的话,那么多尔衮日就将篡位。到时候。皇上可就性命难保啦!”

她知道。她和儿子地死活,代善并不关心,更何况皇太极不但没有半点恩泽于代善。反而再三打击代善地势力,如果代善不是韬光养晦,缩头做人地话,早就和阿敏等人一个下场了,他恨皇太极还来不及,如何能感念皇太极的恩德从而帮助她们母子呢?代善关心的只不过是他是否能够富贵终老,还有他的身后名声,或者是子孙后代的功名利禄。要想打动一个人的心,必须要先触及他的根本性利益,只有让他发觉利害所在,才能悚然动容。

“王爷是眼下大清最为德高望重之人,倘若坐视不理,任由多尔衮篡国谋位,横行朝野,那么日后不论是史书,还是天下人悠悠之口,该如何评说呢?待王爷百年之后,到了地下该如何面见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倘若多尔衮果然篡夺了皇位,就必然会大肆清除异己,这样一来定然会弄得朝野上下血雨腥风,而忠于先皇之臣也必然不甘心引颈就戮,肯定会奋起反抗。若如此,太祖太宗,还有王爷众兄弟子侄们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打下来江山,可就四分五裂啦!”

一连串问句之后,大玉儿又适当地缓和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多尔衮早年在吏部时,就经常给王爷罗织各类罪名,甚至栽赃诬陷,屡次欲置王爷于死地,若不是太宗皇帝极力回护,如何能只一些轻微地处置?可见多尔衮一直对当年大妃殉葬的旧事耿耿于怀,伺机打击报复。他这个人城府阴沉,容易记仇,现在是还没有当上皇帝,所以还不敢轻易对王爷下手,一旦他有朝得志,如何能不一雪当年之恨?别忘了,肃亲王就算是争位失败,也并无罪过,如何能因为几句抱怨的话就被他逼迫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呢?这些前车之鉴,王爷定然不会忽略。”

这最后一句话倒是打动了代善的心思,禁不住陷入了沉思之中:没错,豪格的下场的确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