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221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221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鳌拜一张大脸几乎笑开了花,他得意地回答道:“你用不着疑神疑鬼的,多尔衮这一次就算是不死,肯定也得去掉半条命了。图赖派人来说,那一箭射在要害,还没拔出箭头来就已经断断续续地淌了一路血,他站在帐前都看得清清楚楚地。再说如果只不过是一点皮肉小伤的话,又怎么会如此紧张,戒备森严的?连阿济格都挡在外面,还不是怕他这个粗人一张脸上藏不住丁星秘密?”

索尼知道图赖身经百战,不至于这点经验都没有,如果鳌拜的叙述没有错的话,那么如此看来多尔衮确实很有可能性命难保,这下热闹可就来了。这同时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委曲求全,战战兢兢,畏首畏尾地忍耐了一年多,终于熬到出头之日了。

“如果这样还真是好,老天有眼啊,这多尔衮得意不了几天就要玩完了,这可是我们翻身的大好机会啊!”索尼庆幸不已,喜形于色道。

“就是就是,等多尔衮一死,咱们就联合郑亲王,上书揭发他的种种罪行,比如结党营私,图谋篡逆,打击异己,擅作威福……看到时候还整不死他的那帮子亲信,还有那些个无耻叛徒。对了,还有上次检举诬蔑,把我和遏必隆图赖一起送入刑部大牢地巩阿和锡翰那两个畜牲,到时候咱们就好好折磨折磨他们,叫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毕竟去年整整五个月地牢狱之灾着实让图尔格心有余悸,眼下看着胜利的曙光即将出现在眼下,他开始兴高采烈地盘算着翻身之后如何惩治那些个仇人,越想越是心花怒放。

索尼比竟是这几个人中最为老谋深算的一个,因此他在起初地兴奋之后很快冷静了下来,他审慎地在心中琢磨了一番。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尤其看到这几位同僚得意洋洋的模样,他就感觉这些人着实是沉稳不足,难成大事。再说以多尔衮的诡诈精明,万一这是一出精心布置好的陷阱,专门等着他们被兴奋冲昏了头脑,傻乎乎地一头扎进去,可就是一网打尽了。

自从新皇登基以后,这位睿亲王果然不负他的名号,各种卑鄙狠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只轻轻松松地几下,就将他们两黄旗这些大臣们的结盟拆散,又将他们这几个不肯听话的打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同时豪格被收拾掉,正蓝旗被重组,而唯一能够与他对抗的郑亲王有被屡次三番地抓住了把柄弄得不得不低头让步。如今多尔衮独居摄政之位,大权尽揽,甚至将玉玺也拿到自己府里,召集众多王公大臣们到自己王府里商议国事朝政,可见已经以实际上的皇帝自居了。

如果多尔衮自身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那么肯定不出一两年,就会篡位自立,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也只有老老实实挨宰的份儿。由此可见,这个时候多尔衮突然受伤,的确是他们先咸鱼翻身的天大机会。

然而这个机会来得也实在太快,也太巧合了些,甚至有些玄乎,尤其肇事者又是多铎,这就令索尼不得不怀疑是不是个早已设置好的圈套了。想到这里,索尼禁不住皱起眉头来:“你们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也许是一出打草惊蛇的苦肉计也说不定!”

鳌拜满不在乎地说道:“苦肉计?我看你是读'三国'读多了吧?哪那么容易装出来?万一一个不小心弄巧成拙把他自己搭进去倒有可能。人家摄政王的命多金贵啊,怎么可能轻易去冒这种险?再说他怎么就能确定咱们一定会上当,让他这个计策奏效呢?”

“就是啊,尤其是眼下又在大军即将进关的关键时刻,多尔衮不是一向满口忠君为国,摆出一副大局为重的姿态吗?倘若果真要铲除咱们也不至于一定要选在这么个并不恰当的时候,为了收拢权利而放弃入关大事的。我看你是人忧天了吧?”图尔格也忍不住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索尼确实谨慎过头,优柔寡断了。

索尼只好将自己思虑之处一一摆了出来,说到结尾处,又特别强调道:“你们可别忘了,当年太祖皇帝再世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个多尔机锋内敛,心智过人。你们想想,先皇在突然驾崩之前,不是曾经对咱们这些自己人流露出想要铲除多尔衮的意思了吗?再联想那两道奇怪的谕旨,我总是怀疑不全是肃亲王所布置伪造,其中必然有些说不清的猫腻……

再看看,这一年多来,多尔衮铲除异己,收拢大权的本事多厉害?这么一个狡诈精明的主儿,岂能轻易被咱们钻了空子?我看哪,这事儿确实不简单,在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几个人听毕之后,总算是沉寂下来,不得不开始沉思这是否是件阴谋了,毕竟索尼的分析确实很在理,胜利来得太容易未免会让人觉得有那么些蹊跷。大家都是战场和官场打滚了多年才混到这个位置的,虽然刚才确实有些兴奋过头,却也不至于完全失去了理智。

这时遏必隆审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啊,咱们得做两手准备,谨慎些固然为好,可是万一咱们想复杂了,这其实并非是个阴谋呢?假如多尔衮真的在那边咽了气,临死前他会一点安排都没有吗?现在我大清几乎倾国之兵都在他那边,而且统兵之人大多都是他的亲信,如果阿济格或者多铎任何一人能够接下多尔衮的位置和大印来,可以号令大军立即停止入关,掉头回来直扑盛京。就凭咱们这么点兵力,恐怕三个时辰都抵挡不了就得投降,到时候还不得一块儿完蛋?”

索尼摇了摇头,并不认同遏必隆的意见:“不至于那么严重吧?我就不信那些统军将领们都肯听他们兄弟的,眼下是多尔衮自己镇着,所以很多人敢怒不敢言罢了;一旦他死了,难保不变乱起来。再说那阿济格也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如何能顺利地接下这个摊子?多铎倒是个深藏不露的厉害角色,确实有那么两下子,可关键问题是,如果不是他那一箭,多尔衮又怎么可能死?到时候他必然成为众矢击之,尚且自顾不暇,如何能够迅速集结队伍杀奔盛京来呢?”

第四十六节螳螂捕蝉

尼这一番话说得其余三人都一时间缄默了,因为索尼确实在理。本来目前服从多尔的王公大臣们确实有很多是出于畏惧,多尔在的时候谁都不敢乱来,个个忍气吞声;一旦多尔衮不在,那么群龙无首,很容易陷入树倒猢狲散的混乱之中。而要彻底控制住局面,接任摄政王之位,甚至统领大军直扑盛京,篡位自立的人,也只有多铎能够胜任了。可偏偏多铎又是误伤摄政王的罪魁祸首,如何能够服众?

想通了这一点,大家均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着就眉开眼笑起来,“是啊,索大人所言极是,看来咱们用不着如何担忧,就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互相内斗,倾轧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咱们就过去收拾残局,笼络愿意归顺之人,铲除与咱们继续作对之人就万事大吉了!”

索尼捻着颌下的短须,颔首微笑道:“正是如此,到时候咱们就和郑亲王联络起来,以皇上的名义来收拾残局,还愁大权不到手?那郑亲王并非贪恋权势之人,到时候朝廷大局还不是咱们几个掌握?”

几个人正得意洋洋地谋划着,忽然管家在外面通禀道:“主子,承天门那边的人赶来府上,有要事求见主子!”

索尼一愣,把守这道城门的军队正是自己的麾下,这个时间怎么会有紧急事务汇报呢?近来一切都太平啊?但是他仍然吩咐道:“叫他进来吧!”

很快,一个正黄旗护军服饰的下级军官迈入门槛。打了个千儿,禀报道:“大人,方才不知为何,摄政王地大福晋身着行装,带着数十名王府护军们骑着快马,匆匆忙忙地从承天门出城了,看神色似乎有什么就要之事,奴才们不敢询问。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过去了。奴才等不明因故。所以赶紧过来向大人禀报。”

这些守城的官兵们眼下都统归新任的步兵统领何洛会辖制。况且何洛会本身就是正黄旗的固山额真,位置在自己之上,因为他们不得不听从何洛会调遣。然而仍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忠心部下,因此见到蹊跷之事,就忙不迭地跑来禀告。

在座的几个人顿时一怔,索尼问道:“那何统领可曾知晓?今日是否有从前方赶回送达急讯者进京?”

“回大人的话,何统领并不在场。多半不知,已经有人同时向他传报去了。今日倒是确有正白旗的军士从前方赶回,进城之后没有多久就调转马头出城了,这些都是晌午间地事情。”

索尼得悉何洛会并不知情,而且摄政王地福晋也只不过带着自己府上地亲兵出城去了,应该没有两黄旗的人掺合进来,这让他稍稍放下了心。“哦,知道了。你下去吧!”

等报讯者退去之后。索尼将询问的目光瞟向几位同僚,他们也是同样疑惑不解的目光。沉思了一会儿,索尼的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答案:“我看啊。多半是那位福晋得悉了摄政王受伤的消息,所以忙不迭地赶去探望察看去了。”

几个人纷纷点头,“没错,应该如此。今日上午摄政王福晋带领宗中子弟们去郊外地山林间放鹰,想必那赶回报讯的人并不知情,于是先去了王府,没找到人之后方才掉头赶往城外的。如此看来,她应该和咱们差不多时间知悉了那个消息。”

遏必隆倒是多想了一层,他犹豫着说道:“我看今天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既然是多尔的手下赶来向她报讯,那么究竟多尔衮伤势如何,她一定比咱们清楚得多。倘若多尔衮只不过是轻伤的话,那朝鲜女人也不至于如此匆忙地赶去,而且并没有知会任何人,又只带了数十名侍卫,大概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其中变故吧?”

索尼一惊,“你的意思是,莫非摄政王已经危在旦夕,因此急令人召他的福晋前去,莫非是吩嘱后事?”

此言一落,在座几人一齐变色,他们很难想象多尔衮会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对自己地妻子隐瞒,如此看来,地确是要发生大事了。

遏必隆点了点头:“正是,唯独奇怪的就是,为何隐瞒所有在京大臣,独独让他的福晋一人知晓呢?可见其中必然有不可为外人所道地秘密。”

索尼把玩着手里的鼻烟壶,沉思了良久,方才将之前所有的疑惑和对各种可能的分析串连起来,隐约得出了答案。

他的脸色渐渐阴沉,“若果真如此,事情就复杂多了。摄政王的这位福晋绝非等闲女流,光凭前年崇政殿上立储之争的那一次,要是她早半刻率兵赶到,那么现在皇位上坐着的就肯定是多尔衮了,可见这个朝鲜女人的狡猾和指挥布局的本事,着实是深藏不漏啊!如今多尔衮既然召她赶去,那么很可能是有所托嘱;况且她应该有说服阿济格与多铎联合一致的能力,一方面安抚原来的部下继续听从他们的调遣,另一方面安抚诸位王公贝勒。别人不说,她对正蓝旗的岳托曾有过救命之恩,岳托是重情谊之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理的……”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吧?我就不相信她一介妇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本事!”鳌拜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我看你是谨慎过头了。”

索尼脸色郑重地回答道:“我并非在危言耸听,我们先前预料他们之间会内讧,是因为缺了一位统领大局的领军人物。倘若要是多尔衮召集群臣,宣布将自己的幼子托付给多铎,并且不计较多铎的疏失,令这些下属和亲信们一道推举多铎来继承这个摄政王的位置,这样一来多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任了吗?多铎可不像他哥哥那样还知道谨慎保守些,他可绝对是个惹事的主儿。不论是直接造反,还是过一两年再篡位,咱们都拿他没办法,毕竟他也是太祖武皇帝地嫡生之子,列入那份诏书之中的。”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难以想出什么样的法子来应对如此这般的难题。沉寂一阵后,鳌拜“呼”地一下子站立起来,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道:“别的先不管了。咱们当务之急就要先铲除掉那个朝鲜娘们。现在派兵追过去还来得及,追上了二话不说,一刀杀了就是。这个消息只要一传过去,保准多尔衮死得更快,到时候哪里来得及布置那么多花样?”

几位同僚均是不以为然,这是万不得已之策,况且太过凶险。倘若多尔不死,一旦追究起来,很容易就会查到他们头上,到时候这么个罪名恐怕不会轻易妥过,估计掉脑袋都差不多。别衮平素一贯以温和面目示人,然而真的到了杀伐决断一点都不会含糊,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最令群臣畏惧的主子。

“好啦。你这招还是放一放吧,如果出了岔子,咱们死得更快才对。还是商议商议。有没有更为妥当地对策才是。”索尼一面说着一面从鼻烟壶里倒出了些许烟土,凑在鼻子前深深地嗅了嗅,用来提精神,毕竟这样紧要地图谋,确实需要花费不少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