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131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131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我叩了个头,谢过圣恩,谁知正准备起身时,右侧的队伍里又有一人出列,款款地步上前来,在皇太极的马头前施了一礼,然后柔声说道:“奴婢愿随皇伴驾,一道出猎,还望皇上恩准!”

这次众目睽睽的焦点再一次转移了,集中在她的身上,的确,之前一直缄默不语的她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着实令所有人均大吃一惊,纷纷用目光交流着,疑惑着这庄妃为什么也要凑这个热闹。

我固然也是吃了一惊,但是脑子很快转到了一个关键点上,顿时明白了一半,莫非庄妃也是为了保多尔衮?我出面倒也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可是庄妃是什么身份?她此时能够站出来,的确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坚毅,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皇太极显然也没有料到庄妃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要求一道同行,但是按照狩猎的不成文规矩,各家的女人自然是归各家男人的队伍里一道狩猎的,他这次出猎,理应带上庄妃,而不是把她忘在一边不管,皇太极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今天,他也许准备和多尔衮单独“谈一谈”,甚至解决某些事情,当然,这其中也许有巨大的预谋,不足为人道的行动,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带任何女人碍事,所以对于庄妃,皇太极选择了暂时性的遗忘。

“玉儿,你也出来凑热闹?”皇太极的神情越发让人琢磨不透,他不置可否地问道,目光在大玉儿的脸上巡视着,似乎想从这位妃子的眼睛里和表情上捕捉到一点有价值的答案,用来解释她为何如此突兀地提出这个请求的真实原委。

尽管皇太极双目炯炯,眼神比锋芒还要犀利万分,一般人看了无不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不敢正视,而庄妃却截然相反,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丝毫没有一点慌恐和异样,语气温柔而关切:“本来奴婢也只是在下面想想,不敢直接站出来提的,但是看到方才熙贞妹妹尚且可以为了十四爷的身子而出来恳求皇上,难道奴婢侍奉皇上这许多年,连这个勇气,这份忧心都没有吗?毕竟皇上最近偶尔会有气喘发作,恐怕活动一烈,就多少有些危险,奴婢左思右想,还是放心不下。毕竟皇上身边的都是男人,照料方面肯定比不上女人细致,所以奴婢斗胆恳求皇上带奴婢一道同去!”

皇太极注视了庄妃良久,我顾不得偷看庄妃此时的脸色,而是把更大的注意力转移到刚刚起身上马的多尔衮那边,他此时正在皇太极的背后,也正一脸淡然地望着庄妃,乍一看上去,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心里打着小九九的我却看到他的眼睛似乎微微眯了起来,反而让人无法看清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哈哈哈……”皇太极大笑起来,然后突然转头望向多尔衮,后者在那一瞬间依然保持着不动声色,似乎是事不关己的漠然,多尔衮见到皇太极盯向他的目光,这才把漠然隐去,改换为平素的恭谨。

“十四弟,你看看,今天真是热闹啊!先是你的女人恳求随行,现在又换上我的女人了,你说说,我该准哪一个呢?”皇太极似乎在不着痕迹地试探着多尔衮。

多尔衮一个恭敬谦卑的微笑,然后回道:“回皇上的话,臣弟岂敢妄加建议?”

“你但言无妨!”皇太极的语气极是宽厚。

“以臣弟陋见,皇上圣躬平安,才是天下之福。”多尔衮与皇太极对话的从始至终,也没有再向庄妃望上一眼,心里有鬼的人,在这个时候能像他这样从容镇定的,恐怕没有几个,尤其是在皇太极那不怒自威,似乎能穿透人心的目光注视下。

“唔,”皇太极微微颔首,“那就照十四弟的意见办吧,朕恩准庄妃随行伴驾。”

“奴婢叩谢皇上恩准!”大玉儿伏地叩首道。

当皇太极的御马当先前行之后,我退回横列中恭送,在皇太极的背后,多尔衮和庄妃一前一后,谨慎地保持着半个马身的距离,策马行进。

我抬头望去,多尔衮和庄妃在经过我身边的一瞬间,两人互相迅速地交换了个眼色,然后一齐给了我一个宽慰的眼神,然后轻抖马缰,紧随皇太极而去……

第十五节冷水塞牙

透过斑驳树荫照耀进来的阳光已经越来越黯淡了,经过方才那一片光秃秃的落叶林,我和多铎并驾策马,缓缓地沿着被冰雪覆盖的小路行进着,马蹄落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声音,听到耳中,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烦闷。

多铎勒住了马缰,在一大片红松林前停了下来,似乎在侧耳倾听周围的响动,我心下也在疑惑:为什么这样久也没有再次传来消息呢?自从中午时分一名跟从多尔衮出猎的侍卫寻到我们这边的队伍里,秘密地对我们报知了一切平安,请我们尽管宽心的消息后,一连两个多时辰过去了,眼下黄昏将至,我们这边的队伍似乎已经同其他各旗的队伍失去了联系一般,没有任何动静传入我们的耳朵。似乎这整片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就只剩下了我们这百余人的队伍在孤零零地行进着。

“他娘的,李淏这小子去打听消息这么久,怎么一点回来的动静都没有?我看他是走迷路了吧?”多铎的心情显然压抑至极,以至于将脏话脱口而出。

本来我们这支队伍按照以往狩猎的规则,照旧是两白旗和朝鲜军士组成,李淏与我们行进了几个时辰,三人均是心不在焉,一心两用,惦记着皇太极那一路的动向。半个时辰前,多铎终于忍不住了,打算亲自找去探探,李淏认为他的身份与多尔衮过于亲密,这个敏感时刻,万一率着镶白旗的军士们找去时被皇太极诬为妄图兵变谋反,挟持君上,可就大大的麻烦。于是李淏决定自己前往,我和多铎想想也是,就让他带了一部份侍卫走了,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

“我看不是他迷了路,而是我们迷了路才对!这片围场从去年开始一再扩展,到了方圆二十多里的大小,又道路纵横,丛密林茂的。眼下冬季雪后,听不到远方的马蹄声也不算奇怪,我看我们也不要再要更多的猎物了,已经不算少了,还是趁着太阳没有落山赶快回去吧!”虽然我知道有这么多人保护,任何野兽也伤害不了我们,但是出于对未知前途的紧张和对多尔衮那边的关切,我还是决定提前赶回营地,哪怕违反皇太极申时返营集结的命令。

多铎略一沉思,然后点了点头:“这倒也是,这深山老林的,李淏说不定探听回来之后,也找不到我们了,所以我们还是尽早下山的好,管他什么猎物多少,集结时间的,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有心思争这个?”

于是两人调转马头,在众多侍卫的簇拥跟随下踏上了返回的路程,尽管我们对于围场新扩展出的地盘不太熟悉,不过辨清了方向,顺着来时道路上的马蹄印记,还是可以勉强找回去的。刚刚在一条小溪的冰面上经过,就隐约听到了前方远远地传来了一阵猎犬的狂吠声,仔细分辨起来,应该不在少数,我顿时一喜:“看来前面应该是哪个旗正在狩猎,我们派人到那边去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皇上那一支,也好知道王爷眼下究竟如何状况。”

话音刚落,多铎就一抖马缰,从我身边掠过,话音顺着北风飘了过来:“我看还是亲自去看看吧!现在我谁也信不过了,别再弄了个迷路!”

我心中一急,也策马追上前去,紧紧地跟在多铎的后面,一大帮侍卫连忙挥鞭紧跟,但是由于几乎每个人的马上都横担着逐渐僵硬的猎物,行动起来很是不便,于是渐渐地落在了后面。

忽然一阵野鹿的哀鸣之声,我抬眼看去,只见从右前方的丛林里跃出一头已然中了箭的麋鹿,它快到我这边时渐渐没了气力,蹄下蹒跚起来,最后终于倒下。

本来我也没有太加注意,毕竟这离前面的行猎队伍也不算遥远,这头鹿被哪个猎手射中后坚持着奔到这里,只能说明箭矢入肉不深或者是未直接中要害。但是当我的坐下的骏马扬蹄跃过这头横倒在道路正中的麋鹿尸体时,一瞬间我的目光瞟到那鹿尸上插着的箭矢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一个激灵,我猛力勒马,待骏马长嘶一声止蹄之后翻身下马,赶回那鹿尸旁边,俯身朝那羽箭看去。

果然,我的眼睛并没有花,那羽箭的箭尾并没有任何标识,而是用牛皮细绳绑着一块白绢,看到这块白绢时,我心里顿时一惊:这是谁在传信呢?连忙扭头望了望四周,并不见任何人影,大概那暗中传信的人已经悄悄遁去了。

等我从箭尾将白绢解下,刚刚扫了一眼,落在后面的大批侍卫们就已经陆续赶来,到了近前纷纷下马,为了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我接到了神秘传信,于是故意把他们支开,“你们先去把豫亲王找回来,就说我有事与他相商!”

“喳!”他们刚刚下马,就又忙不迭地接令重新上马,到前面去追几乎不见踪影的多铎去了。

我重新展开白绢,只见上面用满文写着短短的一句话:“上谋九王,欲于今夜酉时会宴之际行非常之事,望及早准备。”落款是一个“彤”字,当我看到这个字时,立即明白了是何人通风报信——多尔衮告诉我,他与阿达礼约定,一旦需要传信,就以“彤”字为落款,喻为两红旗的颜色。

确凿无疑了,昨晚岳托受到监视,派来阿达礼传信,当时他还不十分清楚皇太极准备何时动手,不过此时我接到这封飞箭传书,从内容看来,皇太极在行猎之时已经暗派密使到两红旗那边下达了命令,甚至安排好了步骤。由于不方便直接向多尔衮送信,所以转而送给我和多铎,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没多久,多铎已经调转马头赶了回来,到了我面前翻身下马,疑惑着问道:“嫂子究竟有什么事情要我赶回来啊?本来离那边也不远了。”

“你们先下来清点一下这次收获的数目,未得传呼不要过来。”我冲着那些侍卫们吩咐道,然后低声说:“我们过去一点说话。”

由于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我生怕皇太极的探子细作已经悄悄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手下人当中,所以揣了一万分个小心,不能让除了多铎之外的任何人听去。到了一棵大树后面,我从袖口里抽出那条白绢,递到多铎手中:“阿达礼的密信,皇上已经准备今晚下手了。”

多铎倒没有太大的吃惊,毕竟昨晚阿达礼已经来过帐中,通告了大概消息,如今也只不过是终于确定了时间,但是既然上面没有说明具体行动步骤,那么说明皇太极的计划并没有变,这样我们反而放心起来。

看毕之后,多铎从鼻孔里哼出一声,带着不屑的嗤笑,从怀里摸出一个火折子,晃亮之后将那白绢点燃焚烧了,最后用靴子拨了拨脚下的积雪,将残余的灰烬也掩盖起来。接着拍了拍手,一脸轻松的笑意:“来得正是时候,今晚正好叫他皇太极尝尝搬起石头砸中自己脚的滋味,如此一来,我们就大可安心了。”

我点点头,赞同道:“没错,如果皇上已经确定了这个布置,那么至少我们现在不必担心王爷的危险和皇上会不会在猎场周围埋伏精锐甲士来围剿两白旗的军士们了。”

“如果皇上准备邀请我哥哥夜晚赴宴,参加聚会的话,自然不能这么早就把我们这帮人统统缴械了,那不是给我哥哥提了醒吗?”多铎略微有所疑惑,“他干吗不直接叫两红旗暗中埋伏,趁围猎之际,将我们统统都包围剿灭了,这样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为什么直路不走偏要绕远,非要等到晚宴的时候再动手呢?是不是皇上已经准备了什么我们兄弟‘谋逆’的罪状和证据,等到猎后聚会,众人到齐之际才正大光明地宣谕将我们拿下治罪呢?”

我低头摆弄着悬在腰里的蒙古弯刀,猜测着回答道:“也许皇上在行猎之前确实曾经作那般打算,才会特别叫王爷与他同行,便于控制的同时也是为了将他与自家的队伍隔离起来,然后派两红旗将我们悄悄地一网打尽,最后再处置王爷,岳托那边也会遵照皇上的指令将十二伯拿下,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瓦解你们的势力了。不过皇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大概是他不曾料到庄妃会突然冒出来,而且举动似乎有些不合常理,所以……”

多铎的脸色骤然一变:“你是说,皇上很有可能开始怀疑庄妃和我哥哥的关系,所以临时改变了主意,将下手时间推后,先看看他们两个究竟有什么猫腻再说?”

我点了点头,微微蹙起眉头:“也许是这样的,不过皇上的心思也不是我们能够轻易猜测出来的,不过如果真如你我所料,那么倒也不是一件坏事,说不定还是另外一个契机呢!”

“什么契机?”多铎显然不能理解我心中的玄机,他做着最坏的推测:“要是真被皇上觉察出来他与庄妃有什么不对头的话,不亲手杀了他们才怪!皇上那个脾气你又不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