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 >

第307部分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第307部分

小说: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说着,就到了共日拉村,众人口中齐齐发出惊叹之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无论看过多少,也是赏之不够。或许是由于火山原因,山体崩裂,巨岩突兀,众人眼前,凭空出现了一尊三足大鼎。鼎足约高两三百米,足与足之间相距足有上千米,鼎身略呈圆盘形,那鼎底少说也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一道飞瀑,因是从第三层平台奔流而下,注入鼎盘之中,再顺着鼎足蜿蜒漫下。乍一看上去,就像一个放大无数倍的上海东方明珠塔的下半身,或者说是一个掏空了内部,只剩框架结构的金字塔。据玛吉说,他们村子就在这大石鼎的下方,三足之内。
这个村子的外围防御和工布村大致一样,都是夯土打墙,土层里插满了尖矛。有所不同的是,墙根处和一些空隙间,布了一层有倒刺的铁丝网,看来是为了防止那些小型生物,诸如蟑螂一类使用的。
刚绕过夯土墙,好几人又发出惊叹之声。村子里的宁静美丽,和丛林里的危机四伏,简直有如天堂与地狱间的强烈对比。
整个共日拉村约有土地三百公顷,地势平坦开阔,自村口可望至村尾,一抹绿意尽收眼底,一道小河呈“S”状自上而下,拐了八九道弯,从村中穿行而过。真正令人惊叹的,是村中的屋舍。那些屋舍悄然散布在一片绿野之中,错落有致而又井然有序,与翠绿的原野宛如一体,浑然天成。矮一些的,就像西方童话世界中精灵所居住的住所,有着尖尖的圆顶和笔直的圆柱形屋身;高大些的,就像荷兰草原上的风车磨坊,突兀地拔地而起,背景就是天地一线翠绿,屋前有三两棵大树,屋后有一坪花园,再扩展开去,四周就是一片绿原。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房屋,都没有一丝人工建造的痕迹,那古朴简约的线条,像是大自然的风,将这些房屋吹拂成这种形状的。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将这种美丽与玛吉联系在了一起,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养育出玛吉这样水灵的可人儿吧。胡杨队长更是失声惊呼起来:“精灵烟囱!是精灵烟囱啊!”
“那是什么?”岳阳好奇道。
胡杨队长道:“是火山地貌的一种,熔岩冷却时,受热不均和外力作用下龟裂成柱,几千万乃至上亿年的风力作用,将它们雕磨成蘑菇形状,根据岩体的坚固程度,有些可以直接在下面凿出石室,成为天然居所。这可以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奇迹之屋。”
进入村口,只见一块石碑,字迹模糊不清,勉强可以辨认辛绕、月耀等字。经过亚拉法师推算,这个村落竟然是大约公元647年左右进入香巴拉隐居的,碑文记载,他们是大鹏国韦达族人的一支。如此推算下来,这族人应该是在象雄被吐蕃战败后,不愿归顺而避世的一族。
玛吉对他们的谈论很是迷惑,等到张立磕磕巴巴地用古藏语解释给她听了之后,她惊讶道:“你们竟然……竟然认识这上面的文字么?天哪,这可是迪乌大人也无法认全的啊!”原来,玛吉村落里的人会说古藏语,但是却没人认识这些古藏文符号了。
巴桑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村口旁边的一口大鼎,或是有些像大镬一样的金属器上。这尊金属器有两人来高,四足,圆腹,器身就像一口大的砂锅,锅底也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是煮什么会用这么大一口锅呢?这一锅煮下去,只怕足够整个村落的人吃了。
张立也好奇这么大口锅用来干什么,玛吉说,那是祭祀用的,祭祀之后,里面的食物确实是要分给全村人吃的。说着,玛吉笑眯眯地看着张立道:“不过,它还有别的用途哦。”张立追问时,玛吉似乎想起什么,脸上飞起红云,带着大家往村里走去,呢语道:“以后告诉你。”
卓木强巴环顾村落,近处大约有三五十户人家,每家都有圈养牲畜,有不小的田地,不过,村子里的人……至少卓木强巴能看见的,只有老人和妇孺。
这里的男女都缠着头巾,看那包扎的方式,显然他们常用头顶运货物。上衣是对襟无领无扣的长坎肩,下衣类似小围裙,有的老人穿着防寒小背心,还有的围着宽一米、长两三米的坎肩,在胸前交叉向后披去;小女孩都有穿耳环,像是木质或竹质的,胸前佩银饰,上穿窄腰小花袄,下穿长筒裙;小男孩则在左腰斜插一把小砍刀,砍刀套在木质刀鞘内,刀鞘上密密匝匝缠着彩线。
那些老人和妇孺都好奇地打量着这群陌生的来客,透过木制的窗户,从门板后面,从低矮的石墙缝中。
这里的人黑、瘦,人人都有着一种大病初愈的倦。老人的肌肤像干涸的大地,露出的面颊和手臂布满裂纹;小孩们头大身细,躲在成人的身体后,偷偷地看过来,那双黑瞳白仁的大眼,分外扎眼。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些人,卓木强巴等人心中都生出一股凉意,就像在沙漠绿洲中,却遇到一群蛮荒的饥民,显得如此不协调,给原本如画的村庄抹上一种大漠黄昏、残垣古堡的苍凉之感。
而且那些村民的眼神,老人们冷漠、警惕,小孩们无助、哀求。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被如此复杂的眼神盯着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感觉就像自己是怪物一样被人看着,连走路也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也不知是这种被一大群人逼视的感觉太古怪,还是那些看起来像非洲饥童的小孩太可怜,敏敏打算缓和一下这种气氛,从背包里取出一块高能压缩饼干,对着距离她最近的一个孩子招手,亲切地笑着用古藏语道:“来……来……”
那个面黄肌瘦的小孩瞪着一双惊恐的大眼睛,不但没有靠近,反而躲到一个老妪身后去了,只露出半张小脸打量着敏敏。
直到玛吉张开双臂,那个孩子才欢快地从老人身后奔出来,一头扎进玛吉怀里。玛吉抱起那个小孩子,告诉卓木强巴他们,因为战争,村子里的壮劳力大多战死了,要不就是充当王国近卫军,目前村子里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孩子。由于下戈巴族也被灭族了,所以不像以往,大饥荒爆发不久,就会有人送来种子。现在,村里的食物常常青黄不接,老人们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森林里捕食野兽或采摘果蔬。
亚拉法师问道:“不是十八年前那场战争早停了吗?怎么……”
这时,玛吉怀里那个小男孩刚在玛吉的鼓励下接过敏敏手中的食物,敏敏正在教他如何撕开包装纸。玛吉睁着大眼睛道:“十八年前那场战争是早就停了,可是六年前又和雅加打了一次,一直打了三年才停下啊!”
亚拉法师恍然,那时候工布村日志记载次塔尔闯祸了什么的,正自顾不暇,没有人出村,自然不会有六年前那场战争的记载。
“六年前那场战争,应该就是十八年前那次战争的延续……”似乎想起了伤心往事,玛吉神色黯然下来,看得张立又是一阵揪心的疼。听着玛吉娓娓诉说,卓木强巴等人对十八年前那场战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场战争,是在生命之海这端的朗布王国发起的,原因玛吉不清楚,但结果,发起战争的朗布却被打败了,雅加的军队渡过了生命之海,整个朗布国的大片村庄被雅加军队扫荡劫掠,玛吉的父母就是在那场战争中被打死了。
在玛吉诉说的同时,她怀中的小男孩吃到了从未吃过的压缩食品,发出兴奋的欢呼。敏敏也试着和那孩子更进一步接触,她从玛吉手中接过了那个小男孩。其他围观的小孩渐渐消除了警惕,纷纷围拢过来,要求敏敏分发那种好吃的食物。
敏敏一个人被围着脱不开身,孩子们又将目光转向吕竞男。或许女人天性使然,吕竞男开始和敏敏一起为孩子们分发食物。又看到大多数孩子营养不良或有小伤,那些小伤口,若不经消毒处理,恐怕很容易引起感染,她们干脆一边分发食品,一边照看起伤病儿童来。那些小孩拿到吃的,或是伤口经过那些古怪的小瓶子一喷就不疼了,纷纷奔走相告。消息一传开去,吕竞男和敏敏两人很快就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胡杨队长等人本也想帮忙,但村民一看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儿,就不怎么相信。
亚拉法师则希望尽快见到村里的迪乌大人,他们太想弄清楚这里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了,有太多的谜团渴望被解开。

第五十五章 喜马拉雅雪人,现在在哪儿? 【安吉姆迪乌】

安吉姆迪乌的屋子在村中心,屋身粗圆,从窗户看起码分了三层,四角拉有经幡,底层放有许多木雕鬼神像,以亚拉法师的见闻,也说不出来那些是什么像。玛吉一进门就大声嚷嚷道:“迪乌大人,迪乌大人,我给你找到认识马尔文的人了!”
“呵呵,是小阿米回来啦,声音这么大,又在外面闯祸啦?”
玛吉又羞又急,忙道:“迪乌大人乱说哦,有尊贵的客人呢。”
“噢。”老者这才转过身来,注意到卓木强巴他们:“下戈巴族人?怎么可能?”安吉姆迪乌年岁在六七十岁之间,看上去比亚拉法师还要苍老,一张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头上包着头巾,但显然没有留发,倒是有两缕长髯和下颌的胡须汇集到一起。
玛吉笑道:“迪乌大人也有不灵的时候!他们可不是下戈巴族人,他们是外面来的客人!”当下将卓木强巴等人一一作了介绍,又径直从迪乌大人里屋拖出许多坐垫,让大家坐下。
知道了卓木强巴他们的身份之后,这位迪乌大人开门见山地说道:“说说你们的来意吧,远方的客人。”
亚拉法师道:“我们追寻着光明的帕巴拉足迹,来到了这个地方,我们……”
“啊!”虽然知道这样很不礼貌,这位迪乌大人还是忍不住打断道:“戈巴族,帕巴拉神庙!我明白了。”他站起身来,不安地走了两步,道:“似乎所有从外面来的人,都是为了帕巴拉。那里可不是那么容易去的。”他看了玛吉一眼,叹息道:“好吧,我可以告诉你们帕巴拉神庙和戈巴族的事,不过,我知道的也不多。”
老人整了整衣衫,重新坐下来,缓缓道:“我们韦达族人很早很早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了,只比岩穴人和雪山人来得稍晚。”
“雪山人!”岳阳一听这个发音就惊呼起来。安吉姆迪乌对“雪山人”的发音类似于“沙司玛桑米”,或是“哈斯夸昂矣”,岳阳用“雪山”和“人”的古藏语发音拼接,却发现不是那样的。亚拉法师解释说,“雪山人”的发音应该是象雄语,或是比象雄语更早的古老语言,发音一直保留至今,所以不能用古藏语去拼读。
安吉姆迪乌停下来,岳阳不好意思道:“我……我是说,能跟我们说说你们传说中的雪山人吗?”自从上次亚拉法师提到雪山人之后,岳阳就从方新教授的资料中查找了关于西藏雪人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从十九世纪末至今,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寻找雪人的官方明文记载,就多达上千条,各种名义的寻访雪人考察团进山次数,比珠峰科考次数多多了。
而且,他们还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科研学者认为,人类与雪山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两百万年前,古猿从树上下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南方巨猿身材高大,其中的一部分向着人的方向进化,而另一部分则分化成纤细种、粗壮种以及鲍氏种。最初南方古猿进化成能人,就是能制造简单石头和工具的人类祖先,开创了人类的旧石器时代。
一百万年前,冰河时期降临,非洲的荒漠沙化进程加速,一支留在非洲的能人又进化成直立人,他们学会了用火,语言更明朗。非洲土地的沙漠化扩张,导致直立人不得不离开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中国有名的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都属于直立人;直立人抵达欧洲稍晚一些,它们进化出德国海德堡人,进而又演化出尼安德特人。
约二十五万年前,非洲环境进一步恶化,停留在非洲的一支直立人进化成智人,智人开始了第二次全球迁徙。其余分散到各地的直立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化,他们与智人共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期。直到六万年前,又一次冰河期到来,全球生存环境恶化,智人在劳动中,智力不断进化,终于诞生了晚期智人,或称新人、现代人,其外形和大脑容量几乎与今天人类相当,并渐渐取代了未能继续进化的直立人。人们将晚期智人分为四个种属:中国、东亚、美洲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称蒙古人种;欧洲、北非、南亚属白种人,又称欧罗巴人种;此外还有非洲黑种人、澳洲棕种人,自此形成今天的人类格局。
让那些人类学家和藏学家感兴趣的是,很多西藏的远古传说,竟然与人类进化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藏族人类起源传说,由猿猴进化成人;还有雪山人与岩居人的战斗传说,几乎就是智人和直立人战斗的翻版;甚至连雪山人,也暗含了大冰河时期的内容。因此,那些人类学家推断,今天仍流传在雪山各地,被许多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