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 >

第283部分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第283部分

小说: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近处,只见那些碎石堆,小如土丘,大若高塔,鳞次栉比,远远铺开,竟似一眼望不到头。巨人脚背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碎石堆。越是靠近,卓木强巴越是感觉,这就像是一片乱坟岗,他不知自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感觉。
近了,只见那些碎石块皆呈红褐色,显然是就地取材,石形千奇百怪,但很重要的一点,无数石块的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灰垢,那明显是被火烤之后的痕迹。
还没走到近处,岳阳已经高举着一块碎石,朝向卓木强巴的方向道:“上面有字!”
卓木强巴更为惊讶,忙奔过去,询问道:“能认吗?写的什么?”
张立在一旁道:“当然,是古藏文。‘我,没有……我有,不存在?’这写的什么啊。”
卓木强巴接过石头,仔细辨认,只见红色石头上,被用刀歪斜地刻着竖写的古藏文,就像中国的古体诗一般,一共四竖行。按照字面意思解,全写着真我无我一类怪异的偈语,让人难以参透,只知道四行排头的字都是一个我字。石块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看来它们被放在这里有些年头了。卓木强巴喃喃道:“这是什么啊?”
岳阳道:“每块石头上都有,都是这些内容,完全是一样的。”
亚拉法师从乱石堆中走出来,肃穆道:“是玛尼。”
“玛尼,玛尼堆!”卓木强巴心中一震,他曾有所怀疑,但是不敢肯定。首先这里的玛尼堆是红色的,其次上面的碎石各种形状都有,与常见的扁平玛尼石也完全不同,而且它刻下的字体和字符也完全与常见的玛尼不同,倒有些像在地狱之门看到的两处玛尼堆。
亚拉法师解释道:“上面刻的是偈文,如果用现代的话翻译过来,应该这样解释:我站立着!我存在!我骄傲!我是唯一!”
胡杨队长忍不住道:“我思故我在?”
亚拉法师微笑道:“不错,这也可以说是古人一种质朴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但它更是一种誓言,它表达的是不惧死亡的决心,这些玛尼堆,便是墓碑。”
“墓碑?”卓木强巴一时无法理解这样的解释。
亚拉法师道:“没错,与你印象中的玛尼堆不同,是吗?不是白色的,只写有六字大真言的玛尼石……”亚拉法师叹惋道:“其实,你可知道,藏民的白石崇拜,来自于远古。在六七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他们就使用白色的石头作为工具,两千多年前有了文字之后,他们便已在白色的石头上写下思念的话语,祈求神明的祝福。而玛尼石上的六字大真言,则是密教在藏区广为传播后,才形成今天人们看到的玛尼经石堆和经墙的。”
法师接过卓木强巴手中的玛尼石,神情肃穆地说道:“而这种写有密语的玛尼石,则是古人为纪念勇士刻写的墓碑。当他们因为战争而死亡,无法辨认尸体,或者根本找不到尸体,人们便将统计人数,以没有刻写名字的墓碑作为对英灵的悼念。人们深信,勇士的灵魂便蕴藏在坚硬的白石核心,在白石上镌刻下勇士的格言,以超度亡魂,所以这每一块石头,代表了一条性命。”他庄重地将玛尼石放回了玛尼堆,口中念诵经文。
“你怎么知道的?法师?”岳阳好奇问道。
亚拉法师道:“强巴少爷家传的宁玛古经中不是记载着吗?先哲们渡过暗无天日的地狱,十中存一,活着的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向圣地的深处,他们找不到同伴的尸骨,便用血染的玛尼石,刻下了生命的格言:我站立着,我存在,我骄傲,我是唯一。”
“我站立着!我存在!我骄傲!我是唯一!”那四行古文中隐藏着怎样的慷慨激昂!卓木强巴再次放眼望去,那密密麻麻的玛尼堆,已是成百上千,而每一处玛尼堆,又都是由千百块石头堆成。这里究竟堆积了多少无名烈士碑啊?刹那间,矗立在这些玛尼堆中的人们,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卓木强巴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千年前那幅画卷,为了埋葬黑暗而从地狱冥河中漂泊过来的人们,十中存一,活着的人们相互搀扶,他们登上了这片高地,放眼这片充满死亡的森林和那埋葬了无数同胞的黑色海洋。他们还将继续前进,只能将自己对死者的哀思寄托在这如同被血染红的小小石块之上,将心中的思念镌刻、堆放。随后,他们又相互搀扶着,向着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前进,前进……
张立道:“哇,那这里不是死了好多人?”
“不是死在这里的,应该是和我们一样。”岳阳遥指大海的方向,张立顿时缄默。
卓木强巴漫步在这如塔林一般的玛尼堆中,心情犹如踏入墓地一般,凝重,肃穆。每一块石头,便代表着一条生命。古人拥有的勇气和决心,让卓木强巴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他在心中默念:“沉睡于地下的先哲们,你们可知,一千年后,同样有一群人,踏上了与你们相同的路?”
张立突然道:“既然有玛尼堆,说不定这附近就有人居住,我们就要找到戈巴族人了!”
“不。”岳阳指着最上层的玛尼石——上面的古文已风化剥落——道,“地下海的洋流,保持着同向的稳定性,它将穿越地下海的船只,送到相临近的地方。一千年前的古人,也是从这里,踏上了他们的香巴拉之旅。别忘了这些玛尼石可是至密的火山岩,它们比花岗岩更为坚硬,从它们的风化程度看,这些石头在这里,已经被放了一千年了。也就是说,那些古人走进森林深处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卓木强巴在玛尼堆中静默片刻后,低声道:“我们也立一个玛尼堆吧,顺便把王佑葬在这里。”
大家齐动手,打眼埋药,准备炸几块红岩当作原材料。张立一边打眼一边抱怨道:“这些岩石这么硬,古人是怎么取下来的?他们又没有炸药?”
胡杨队长道:“你没看到,那些玛尼石有被烧过的痕迹。古人先将岩石烧到很高的温度,然后用冷水一泼,岩石便会自动裂开,那就是古人的智慧。”
安好引线,大家退避到远处,胡杨队长担心道:“响声会不会惊动这里的其他动物?”
肖恩道:“不会,如此巨大的响声,别的生物都会被吓跑,按吧。”
“轰”的一声巨响,红岩被炸裂一个坑口,他们也取到不少红色岩石,他们将王佑放入坑中,又盖好那些碎石,并选取了其中形状较工整的、足够大的红色岩石,准备为那些葬身在黑暗世界的人搭一座玛尼堆。
“我站立着!我存在!我骄傲!我是唯一!”一样的古文被刻上了玛尼石,每个人都认真地雕刻着,虽然那些字歪歪斜斜,但他们依然一丝不苟地用心雕刻着。
“战友李宏长眠安息于此!”岳阳看见,赵庄生在刻下了古文之后,又刻了一排字,刻完之后,拿在手里长久地端详,神情戚然。岳阳碰了碰赵庄生,询问他发什么呆。
赵庄生苦笑道:“今天,我们为他们立碑,明天,谁又为我们刻字?”岳阳拿着玛尼石的手微微一抖。
李宏、黎定明、褚严、张翔、严勇、孟浩然、王佑,七条生命,如今是七块石头,红色的石头。至于塔西法师,亚拉法师并未为他放上红岩,解释说如今他们各自信奉的宗教,仪轨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所以不为塔西法师放玛尼。
大家围成一圈,默默为逝者送行,祈祷他们的灵魂安息,早入西天极乐,早入轮回。香巴拉的风送来了千里之外的耳语之声:我站立着,我存在,我骄傲,我是唯一。这是他们留在这个世上的唯一宣言,活着的人相信,他们的同伴会永远与香巴拉相伴。
做完这一切,大家又望向了卓木强巴。如今,他们算是站在了香巴拉第一层平台上,这巨人脚的一侧,一直与山根相连,向里走,可直抵瀑布下方,再往里,就是第二层平台下的凹陷处,里面是黑色的森林。森林也分左右两侧。如今他们只在路的入口处,而地图显示,从第一层平台上到第二层平台的唯一通道,是在香巴拉偏右侧。但是那密光宝鉴图形的缩微比例实在太大,诸如巨人脚这一类地形特征在密光宝鉴上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有可能在通道右方,也有可能是在左边。如果密光宝鉴的地图比例和地下河系统图比例相当的话,这香巴拉每一层的横向距离有好几百公里,如果走错了方向,一来一回,可不是说着玩的,更何况天知道那黑森林中有什么样的生物存在。
在这不辨方向的香巴拉里面,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确定他们目前的位置,他们必须要赌一把,和命运对赌。岳阳站在卓木强巴的旁边,恳切道:“强巴少爷,我们需要你的手,为我们指明方向。”
张立也道:“强巴少爷,你说吧,我们跟着你走。”
“你是队长。”
唐敏睁着一双大眼睛,吕竞男也在轻轻点头。
卓木强巴缓缓抬起右手,食指由曲伸直,终于伸得笔直,有如钢筋一般遥指远方,其余的人,一句话不说,各自背起沉重的行囊,朝着卓木强巴指出的方向大踏步前进。不管强巴少爷的手指向哪里,他们都将坚定不移地朝那里前进,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第五十二章 被遗忘的古藏戈巴族村 【会动的植物】

密林深处,到处是看不见的陷阱,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世间蒸发。唯有千年的风,依旧吹得树林沙沙作响,平静地看着每天发生的一切。
一头约有一米长的蛞蝓般的软体生物,正沿着粗壮的树干慢慢往上爬,“啪”,由于自身太过沉重而掉在树底。一只约有三十公斤重的大蜘蛛形动物一见有机可乘,大力扑跳上去,按住软体生物就是两口。如同现代蜘蛛一样,先用腭下毒腺麻痹对手,然后注入消化液从内部消化对手,接下来,就等着享用美餐了。但它运气不好,另一只大型生物也看中了这条软体生物,这是一只约有一人高的大螳螂,它从高处跃下,将那大蜘蛛一刀斩作两段,但它还没反应过来,地上的软体生物已经腾空而起。巨型螳螂瞪着三角头两侧的眼睛,眼看着自己的猎物被一只体长一米有余的蜻蜓抓起飞走了。
巨型蜻蜓刚刚飞了没多远,另一只也有约一米的巨蝗从天而降,一下子把蜻蜓按在地上。跟着是第二只、第三只,那巨型蜻蜓挣扎了两下,很快就不动了。至此,已经有二十余只巨蝗叠在一起,争抢美食。就在此时,地面的草皮泥土一齐松动,一张大网腾空而起,将那些贪吃的蝗虫一网打尽。
一人从树梢倒挂着双脚绞绳从天而降,正是张立。他哈哈笑,对树上的人道:“一只没壳蜗牛,就引来这么大一群蝗虫,这下不愁吃了。”
岳阳在树梢道:“肖恩大哥说过了,是蛞蝓,不是蜗牛。”
张立道:“还不都一样。把我放下去点,把网收高些。”
他们深入丛林,已经十五天了。在这十五天里,他们正以吕竞男教会的独特的生存方式,逐渐熟悉、了解这片真正的原始森林。
森林里长满了高达百米的蕨类植物。这些植物只有一根主杆,没有分支,到了顶端,陡然伸展开叶片,像伞一般遮住一片天空。这些植物的叶子也与常见的树叶不同,主干上辐射出去的其实是一条条茎,无数卵圆形薄片好似鱼鳞般附着在茎上,那些便是叶子。每片叶子的卵圆形中心有一个梗。其实,那些叶子也就是这些蕨类植物的种子,每片叶子飘落在地,便又会长成一棵巨大的蕨类。除此之外,在密林深处,还生长着一类更古老的原始植物。它们没有根,没有枝叶,只有茎,远远看上去,和一条条巨型蚯蚓一般,弯曲盘绕在巨型蕨类植物上,绕了一匝又一匝。起初大家还以为是一种动物,吓得不敢在巨蕨上荡过去,几番试探下来,才发现是一种植物。巴桑也说不是他见过的缠人的植物,那些缠人的根茎没有如此粗壮。
至于密林中的动物,大多是体大无脑的原生动物,按各自的本能行事。一旦了解清楚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对这群探险者构不成什么威胁。相反,在这十五天内,他们见过的动物,大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而且按照肉质高低,还被分为三六九等。
诸如那条巨型蛞蝓,肉的质感虽然不错,但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大大降低了它的品级,但它却是密林中其余生物的美味,特别是那些巨蝗。巨蝗在密林的沼泽边缘群居活动,什么都吃,虽然长相狰狞,但它们的肉质非常可口,尤其是那一双后腿壳里的肉,感觉和螃蟹肉有些相似。只是这些巨蝗难以捕捉,它们常常是一群群活动,活动范围非常大,能进行低空飞行,搏斗时甚至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后腿直立起来。当它们直立起来时差不多有一人高,而那带着尖刺的前腿和硬腭一般的嘴,也能给别的生物造成极大的伤害。当卓木强巴他们第一次遭遇这些巨蝗的时候,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搏斗,巴桑还负了伤。不过后来就搞清楚了,这些飞虫最高飞行距离不过十米,几乎和那种巨型古蜻蜓一样。他们便在高处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