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就这样穿越 >

第4部分

就这样穿越-第4部分

小说: 就这样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情是被抓怕了,将我误以为是他大哥了吧! 
我耐心的等,n久之后,或许是因为等不到“大哥”的责骂,那闪着耀眼光泽(对我来说)的折扇后悄悄探出一双眼睛。 
我睁大了眼,不能怪我如此失态,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他的那双眼睛。灿若星辰莹光流彩顾盼生辉眸泛秋波‘‘‘‘‘‘总之,我想把所有好的形容词都往上面放! 
他眨了眨眼睛,扇子般的睫毛翻飞了下,眸中的疑惑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前好好安抚一番。 
“不是大哥啊?” 
他脚软一般滑坐下来,大口呼出气,拍着自己的胸膛。我到这时才看清了他的本来面貌,还是略显稚气的脸庞,约莫十二三的样子,月白的袍子裹在纤细合度的身上,与眼睛相比显得很是平凡的五官,组合在一起就是有股恬静至极的气质——前提是他把眼睛垂下,像现在这样。然,当那双神采飞扬的眼睛投向你的时候,你只能呆呆的注视其中,压根不会再注意他的长相了(真不知道这种样貌是好还是不好)。 
精品! 
我下了这样的定论,然后瞄到手中账册夹页上记载的“将相府秘闻修订成册可能性估计书”,更是确定了另外的一个可行计划。 
“弟弟,以后不要这么吓哥哥哦!” 
他回过神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笑盈盈的摸摸我的头,一付大人教导小孩的模样,忘了刚刚是谁把我这么稚嫩可人的声音听成自家大哥不住讨饶的。 
“大哥哥,我迷路了,你知道回酒楼怎么走吗?” 
我装可爱,先把他骗到十二那边再说。 
果然,小孩子就是惹人喜爱,眼睛哥哥二话不说带着我找到了正等得不耐烦的十二。我把路上拦下说要帮大哥哥负担重量的账册放在桌子上,上面愕然是那张“将相府秘闻修订成册可能性估计书”。 
十二不愧是十二,不动声色的扫了那张纸一眼,拉住正欲走人的眼睛哥哥“闲话家常”。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十二总是能把和他“谈天说地”的人家里人口住址年龄关系人情有无不良嗜好都打听得一清二楚,不去做审问员还真是可惜了! 
一盏茶工夫下来,我们已经知道这位眼睛哥哥姓应名天,家中老三,是这京城最大酒楼雁簧阁的少东家。方才楼下说书先生所说的关于宇文相府的文稿就是出自他和对方之手。而,据应天所说,这个是他和楼下甄颜先生的秘密主意(= =| | |已经不是了),为的是从他大哥苛刻的手中之间积累到他小小的私人财产。目前正在构思能不能将相府的人员,关系,经历大小事件什么的编汇成册,销售出去。可惜,就目前的探查水平和了解深度来说不大可能。 
于是,我和十二告诉了他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表示愿意与之合作,挖掘相府内部消息,将八卦风潮推向广大群众,打造新型都城流行典范,培养男女老少心目中的偶像,向着光明远大的“钱途”迈进‘‘‘‘‘‘ 
很久以后,十二告诉我,他当时就准备用五哥打前炮,二哥和霖王爷的关系做文章,并出卖家中各类“男色”换取耽美后援会的发展,扭转世人的观念‘‘‘‘‘‘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还真是‘‘‘‘‘‘成功! 
说到“钱途”问题,十二和应天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火星撞地球,两人眼中的光芒那个叫闪闪发亮啊,晃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好比狼见了狈,苍蝇见了臭肉,老鼠见了大米,完全把我撇在一边就商议起了那份东西起什么名字,几天一售,下期以什么主题打头,利润空间如何,推广方向为何等等等等‘‘‘‘‘‘ 
‘‘‘‘‘‘ 
看来,我们的事业要迈向长远的第一步了‘‘‘‘‘‘ 


相府导报 

“正在这时,马文才跳将出来,一声大喝,扯住梁山伯,怒道:‘我看你俩能跑到哪里去!’‘‘‘‘‘‘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奋笔疾书,在纸上写下最后一个字,我满意的收笔。然后套好信封上好封带,在上面写上“相府导报之风华异志专栏第103期”。 
没错,不才我正是《相府导报》风华异志专栏的执笔,专写各类小说。说白了就是把各类经典小说“改头换面”以耽美形式写出来,作为“风华异志”专栏的连载小说每期刊发出去,以赚取我“微薄”的薪水。 
这次正轮到《梁祝》,将祝英台写成男儿身,被家中长辈担心养不大而当成女儿来抚养,结果在书院遇到梁山伯后两人一见倾心,花前月下私定终身(着个朝代就是好,女孩子也可以上学堂)。县令之子马文才看中英台美色杀出来,鼓动自己父亲向祝家提亲。可祝英台实为男身,祝家看事情到了不得不说清楚的地步才将一切说了出来。而后,一直以为自己是女儿身的祝英台受不了这个打击欲离家出走,永不见梁山伯。苦恼不堪的梁山伯这时看清了自己的内心,闻讯追了过来,表示不论祝英台是否是女儿身,自己都只要他一个。终于互吐心声,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地位,交心的两人相邀离开,欲找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度过下半生。结果,偷偷跟踪而来的马文才跳了出来‘‘‘‘‘‘ 
然后就是“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了。想知道结果啊?敬请期待《相府导报》第104期‘‘‘‘‘‘ 
直到《相府导报》是什么不? 
不知道? 
真是孤陋寡闻,告诉你,它是近两年风靡京城的一份“报纸”。不知道报纸是什么?没关系,直到有这么一样东西就好了! 
它是每周一期(周刊= =| | |),每期介绍一些以相府为主要角色的世事。要知道宇文相府家的人每一个在朝廷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基本上就是整个朝廷重要事务了。看这京城,谁家不和相府多少扯到一点啊?每家每户饭后闲谈十有八九就围绕着相府这个话题。 
就有这么一份东西,详细记载了相府的一些趣事,大事。 
其中概括了相府和这个皇朝千丝万缕的关系,个人在朝廷扮演的重要角色,还有发家的原因。 
这些都是京城中人耳熟能详的东西,没有什么稀奇。可它关键在于对相府中人的详细剖析,个人的性格喜好,专长,平常的衣着佩饰,从小到大的经历什么的。更甚至,每隔几期就会一幅相府中人的画像作为“随刊附赠”。而众人的衣着佩饰在那期也都会有详尽介绍,包括样式,布料,应怎样搭配饰品什么的。 
要知道相府宇文一家男子俊美女子妩媚,宇文夫人更是京中贵妇争相模仿的对象,这就成功带动起了京城的时装风尚。那一期的导报一刊发,接下去一个月就是这类服装的天下了。因此,《相府导报》还专门辟了一个专栏,每个月做一个服装专题报告,使之走在了时尚的最前端。 
而对相府在朝廷那几人性格喜好的描写,就给了那些欲拉拢这几位的人一个很好的参考价值。 
对于那些有些闲时的老百姓小市民,里面的相府大事趣事记就给了他们发挥八卦的案底,怀春少女则对着隔几期附赠的美男像流口水。 
另外还有每期的故事连载‘‘‘‘‘‘ 
所以说,《相府导报》的针对对方是无差别的,全方位的,面向广大人民的同时也不忘针对各大达官贵人的! 
因此,它也分为好几个档次,又用上等纸墨撰写金线装订的“豪华版”,面向大众用普通纸张装订的“平装版”,还有便于携带,无装订的“轻巧版”(就是现代的报纸),方便生活匆忙的人们——比如来往的商人——这一版通常都会在前面将相府及众人进行简易介绍,每期必有。 
《相府导报》大大的带动了各类服务业,酒楼业,衣饰业,胭脂香粉业等等等等。 
随之兴起的还有另一个行业——报童。 
呵呵呵呵,知道我们的伟大了吧!凡是订购了我们《相府导报》的人都能享受“服务到家”的便利。满大街跑,吆喝着“《相府导报》第XX期”的报童也成了京城的一大特色。 
什么什么,你说哪有那么多人看得懂字? 
我没说吗?这个金寒王朝崇文尚武,大兴私塾学堂,京城更加是基本消灭文盲了! 
啊,没听说过这个朝代? 
我没告诉你这是架空历史么? 
也没啊?那算了,现在你总知道了吧? 
真是,没看到我前面都没有说自己到了什么朝代么?还有,谁知道哪个朝代有宇文相府的? 
现在都搞清楚了吧,不说了,我要交稿去,我的薪水啊‘‘‘‘‘‘ 
我乐飘飘的拿着“相府导报之风华异志专栏第103期”向十二的“逸乐居”走去。 


番外 小米的京城游记 

“公子,我们到京城了!” 
我撩开马车上的帘席,看到都城的城门近在眼前,忙回头向着车厢里面喊。 
“小子,喊什么喊,怕人不知道你是乡下来的土包子啊?” 
驾车的李叔对着我的脑门就是一个暴栗。 
“哎哟,痛啊!” 
我捂住脑袋,想要缩回车厢却被李叔扯住。 
“你说说你这小子,你这样我怎么放心把少爷交给你照顾啊?” 
李叔不依不饶的对着我进行每日数次的洗脑,千篇一律的内容,我早几百年前就能背诵了。 
“好了好了,李叔,我一直把小米当自个的弟弟看的,你就别欺负他了!” 
温良的声音从车厢里传出来,带着少年特有的音质。 
少爷,就知道你疼小米‘‘‘‘‘‘ 
“‘‘‘‘‘‘再说了,要是我落到要小米照顾的地步,那也差不多废了!” 
声音一转,说出来的话让我几欲吐血,李叔听了倒是哈哈大笑着松开了我的手臂。 
“少爷,我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我抗议,我严重抗议,我小米,才不是一条只会吃喝的米虫! 
“好好好,你还是有点用处的‘‘‘‘‘‘” 
少爷带笑的声音,怎么听都没有说服力。 
还想再争辩下去,已经在城门口了,被李叔瞪了两眼,我只好缩在角落不说话了。 
顺顺利利的通过检查,这次我就从拉开的帘幕向外不时发出“哇哇哇”的惊叹,再次让人清楚了解什么叫做土包子进城。 
慢慢的,车子离开了繁华的街道,路旁的景色也由一个个琳琅满目的摊位变成了朱门玉府。 
我一个一个的数着那些宅院门口的匾额,大大小小的什么官衔都有。然后马车拐了好几个弯,在一条宽敞的大道上驶了好久,都只看到长长的围墙。 
“少爷,这是什么地方啊?” 
我疑惑,发挥有疑必问的良好精神。 
少爷但笑不答,伸手一指,只见马车缓缓停在一府宅门口,远高于其他宅院的朱门的匾额上书“相府”两个大字。 
啊啊,这就是宇文相府啊! 
开眼了,难怪,难怪!难怪在这天子脚下还有这等豪宅,单就这个气势,就不比皇宫相差多少。 
少爷下车亲自上门求见,我也知道现在不是自己出头的时候,就和李叔老老实实的跟在少爷后面等候。 
不多时,一个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 
“是紫玉么,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 
他笑盈盈的招呼着,看着少爷的眼神中满是长辈的慈爱,却又一股自然而然散发的气势。 
“宇文伯父,家父让我一进京城就来拜会,匆忙之下,见笑了!” 
少爷向他行礼,不愧是我们家少爷,在眼前之人的无形威压下还能这样淡然处之‘‘‘‘‘‘ 
咦,这么说,这位就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大人了?怎么跟我们老爷相差那么多啊? 
我满脸黑线的想到自家老爷一把年纪还老是围着少爷团团转的样子,真是叫人感叹不已,还亏他是前任六部尚书呢! 
不过也是当然的吧,我家老爷五十才得了少爷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少爷又是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想不宠爱都难,难怪老爷还特意辞官还乡专心教子了。 
“小米,你小子还呆着干嘛,还不过来!” 
又挨了一下,我护住接二连三惨遭偷袭的脑袋,用泪汪汪的大眼控诉李叔。 
“咦,少爷呢?” 
我转头东找西找,还是没有看见少爷的身影。 
“早和丞相进去了,叫我们留在这里等,你小子也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 
“嘿嘿嘿‘‘‘‘‘‘” 
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回到车上,静静的等候。 
半晌,少爷被丞相大人送了出来,他婉拒了丞相的留客之举,说要见识一下父亲恋恋不忘的雁簧阁的佳肴。于是,不久后我和少爷,李叔就跑到了京城最大的酒楼里。 
点了几个老爷一直挂在嘴边的菜肴,我们三个就呆在楼上窗边细细享用午膳了。京城最大酒楼果然名不虚传,几个菜点吃完之后是口齿留香,附送的茶也是上好的君山银针。唯一奇怪的就是随着茶水一起送上的一份东西,小二介绍说那是“相府导报”,第101期的轻巧版,凡是在雁簧阁用餐的客官都会有一份。 
他还说,这次正好有庆祝刊发到101期的特别附赠,相府从来神龙不见尾的十一十二两位少爷的画像。我是没看出那张画着两人背影和半侧面的画像有什么啦,少爷倒是感叹作画之人心思巧妙,欲遮还露间又能掩藏好真实面貌,只留那一丝气韵让人回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