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71部分

极品少帅-第71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能居安思危,老臣欣慰之极。不过,元宵佳节乃是为了庆贺成功剿除乱党而设,是以老臣以为,此刻正应开怀一笑,与民同乐才是。此老臣之愚见,请圣上明鉴。”沈城略有些苍老而低沉的声音在静默中响起,他的声音清晰沉稳,动作恭敬而自然,不愧是当了数十年老宰相的气度。

顾恒此刻也反应过来,也微微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老相爷所言极是。既然元宵节来历如此,我等岂不正该庆贺天地浩然、正气长存耶?”

在沈城和顾恒说话的这段时间里,云铮发现到林曦的目光往自己身上扫了扫,然后又挪到沈城那边去了。他皱了皱眉,但却没有去看林曦,反而看了看太子林旭和九江王林晟。太子面色九分如常,其中还有一丝疑惑,好像不明白眼前究竟是在唱哪一出戏,他一会看看皇帝,一会看看沈城和顾恒,似乎完全不理解这一番对话中的机锋。

林晟虽然平时看上去有些鲁莽,但鲁莽不等于弱智,此刻的他正紧皱眉头,盯着沈城和顾恒,等顾恒说完,才把目光收了回去,重新作出一副“老子懒得理你们”的拽样。

万昌天子听完沈城和顾恒的话,笑了起来,似乎很开心:“二位爱卿所言,恰合朕意,朕之所以说起这出典故,便是想说这‘天地正气,浩然长存’八个字。”他笑起来很自然,一点都不像故意做出来的假笑,云铮不得不对此佩服万分,这位陛下若是能出现在自己原先那个世界,什么戛纳呀、奥斯卡呀,他都一定是常客。

万昌皇帝自然不知道自己在云铮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代影帝,他指着了这灯楼上悬挂着的各种花灯,笑着道:“今日乃是花灯会,诸位卿家俱是饱学之士,不若每人写上几个灯谜,众卿家相互猜谜,如何?”

猜灯谜,这对于这些读老了书的文臣来说,问题并不算大,就算某些人是读书读迂腐了的,但能在官场上混迹到今日还没滚蛋,总不是脑袋太呆板的人,所以文臣们自然都笑吟吟的接了旨。

可为难就为难到了随圣驾而来的这批高级武将们,京军将领云铮不熟,且不去说他,但看周濬和冷翔的表情就让云铮很想笑了。两个人面色尴尬,看样子很想回避一下,奈何身份显赫,溜也没机会溜,冷翔还能装出一副淡然模样,周濬却似乎满身不舒服一样,身子左动右动。

不过云铮也注意到,江涛似乎并不如何担心。这让他很好奇,军事世家的教导他清楚得很,除了武力的锻炼之外,书确实也是要读的,可那都是读些兵法和武经要略之类,顶多再额外听听圣人的微言大义,而至于什么诗词歌赋之流,则几乎完全没有涉猎。云铮估计,这会儿万昌皇帝要是弄个战局推演,这批武将如周濬他们定然一个个口若悬河,可是要他们来写灯谜……那不就是扯淡么?

云铮正想看周濬和冷翔他们出洋相,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万昌皇帝好像忽然想起什么,朝周濬他们一指,笑道:“朕差点忘了,这些灯谜之类,尔等武将怕是没什么兴趣,不打紧,朕不强人所难,尔等爱喝酒,今儿个只管放开了喝就是,朕先恕了你们君前失仪之罪,哈哈!”

周濬冷翔等人如蒙大赦,连忙谢恩不已。云铮也跟在里头打算蒙混过关,不了万昌皇帝眼睛尖得很,一眼就发现了他,笑道:“承风,他们谢恩,你跟着凑什么趣?你虽然是武将,可也是文臣——你可是今科探花呢!别给朕装楞,赶紧过来。”

云铮苦笑了一下,心说这诗词对联咱还比较拿手一点,可灯谜……不过既然已经被皇帝抓到了,也推辞不掉。要说能写出《牡丹赋》的小云探花连区区灯谜都搞不定,那不是叫人笑话么?所谓有本事要上,没本事装作有本事也要上,就是云铮现在的状况。

万昌皇帝走到群臣中间,朝云铮招了招手,环顾了一下群臣,笑道:“上次在金銮殿上,朕和诸位爱卿算是见识了一回‘小云探花’的才情急智,今日元宵节花灯会,便让他来出这第一个灯谜,诸位卿家以为如何啊?”

云铮腹诽道:你个皇帝都发话了,谁那么白痴会不给面子?

果然,万昌皇帝的提议得到群臣的积极响应,云沈联盟这一派的见云铮如此受皇帝“宠信”,自然兴高采烈,连忙出声附和;看云铮不爽的那些,如“太子党”、“四爷党”的这一批,则是希望云铮夜路走多了总要遇到鬼,说不定今天会阴沟里翻船呢?

万昌皇帝见群臣都不反对,大声吩咐:“来人,文房四宝伺候!”

云铮一听,心头暗道:还好本少帅前几天用心练了练手,总算恢复了一些前世的水准,要不然这会儿岂不是要大大的丢上一把脸?

等笔墨纸砚就绪,云铮提起笔,刷刷刷刷,写下两行大字: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43章 花灯会(下)
万昌皇帝一看,顿时捻须微笑,颌首道:“小云爱卿,看来你年岁虽不高,但这楹联功夫却果然了得啊,一个灯谜,也能被你整成一幅联子?好,好,来来,诸位爱卿,都好好瞧瞧,看看咱们小云探花出的第一谜!”

沈城笑着道:“这联子倒是工整,不过这谜猜的是什么事物,承风还是要提点一下吧?”

云铮郝然道:“老相爷提醒得是,是承风忘记说了,这上下两句,各打一字。”

上下两句,各打一字。众人点点头,各自沉吟起来。

太子林旭左顾右盼,趁大家都在思索没人注意,不动声色地朝顾宪身边挪了过去,凑近他,压低了声音问道:“谜底是什么?”

顾宪小声苦笑:“这个……尚未解出。”

林旭一脸郁闷:“怪就怪这灯楼太小,不然多带几个人上来,大家一起动脑子,总会有一个猜到的,哎。”

顾宪听林旭无意间这么一说,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道:“有了!”

“什么有了?”林旭一愣。

“呃……不是有了,是猜出来了。”顾宪答得有点郁闷,怎么太子这一问,听起来总是怪怪的呢?

“哇,猜出来了?”林旭眼睛一亮,赞道:“果然不愧是顾家大少,才华都流出来了——赶紧的,给孤说说看,答案是什么?”

顾宪一脸黑线,什么叫才华都流出来了,又不是脓包里的坏水,真是的!他忍住心里的腻歪,小声道:“答案就是:猜谜。”

“猜谜?”林旭怔了一怔,忽然眼睛一瞪:“废话,我知道这是猜谜,我是问他这个灯谜的谜底是什么!猜谜,猜谜我还不知道么?”

顾宪急道:“不是不是,我是说,他这个灯谜的谜底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猜’,另一个是‘谜’。”

“哦,这样啊,你早说嘛。”林旭点点头,清了清喉咙,朗声道:“父皇,诸位大人,这谜底孤已经知道了。”

众人一齐朝他看来,一个个心里诧异不已:啥,咱们都还在琢磨,就凭太子殿下你肚子里那点墨水,居然就猜到了?

万昌天子也有些意外,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书是没读进去几句的,他哪里能猜出什么灯谜来,扯淡。再一看林旭身边一脸黑线的顾宪,才算明白过来了,原来是这样。不过万昌皇帝却不觉得林旭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臣子的功劳算在主子脑袋上,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

“说说看。”万昌皇帝笑着道。

林旭昂首挺胸:“答案就是:猜——谜。”

众人一听,顿时大悟。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显然是个犬字旁的字,但偏偏既不是家畜又不是野兽,那么“猜”字正好符合。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不用说,就是那个“谜”了。

“承风,这答案可对?”万昌皇帝虽然已经知道这答案一定没错,不过谜是云铮出的,总得问他一声才是正经。

“回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确是正解。”云铮原本就没打算用这一联难倒谁,这可是过节,又不是争锋相对的比试什么,他才不想自己坏自己的心情。

万昌皇帝哈哈一笑:“正解就好。旭儿,你答出了第一谜,那这第二谜就你来出好了。”

林旭一楞,他哪里会出什么灯谜,顿时支支吾吾起来。顾宪脑筋一转,在林旭身后小声道:“对影成三人。打一字。”

万昌皇帝见林旭支支吾吾不说话,估计他是出不了什么谜了,便想开口替他解围,却不料林旭忽然精神一振,大声道:“对影成三人!打一字!”

林旭的话一出口,万昌皇帝暗地里松了口气,却听见林曦笑道:“太子哥哥,若小弟想得不差,这答案该是个‘奏’字罢?”

林旭哪里知道是不是,他只是一副悠然自若的神色,呵呵地笑了一笑。身后的顾宪只好出言道:“不错,岳阳王果然文采了得。”

林曦呵呵一笑:“猜个灯谜而已,哪里说得上文采。”他朝万昌皇帝拱了拱手:“父皇,这次是否由儿臣出谜了?”

万昌皇帝笑着道:“自然。”

林曦笑了笑,走到先前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前,提笔写下了一个“主”字,笑着道:“打一成语。”

顾宪略一沉吟,道:“想是‘一往无前’吧?”

林曦见他很快猜出,倒也不气恼,因为这个谜底只是他为了表明一下态度罢了,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于是很自然地点了点头。

按惯例,这下轮到顾宪出谜了。顾宪想了想,道:“金乌西坠白头看。打一地名。”

“洛阳。”沈城身后走出一个三十左右的公子笑着答道,不消说,正是沈琚。

“沈大公子急才果然了得,佩服,佩服。”顾宪笑了笑道。

“哪里哪里。”沈琚稍微客气了一下,眉头一皱,说道:“轻描柳叶。打一飞禽。”

“画眉。”顾宪身后的顾宏首先说出答案。

“席地谈天。打《孟子》一句。”这是顾宏出的谜。

“位卑而言高。”沈家二公子沈玦答道。

……

不得不说,这花灯会的气氛还是不错的,至少这猜灯谜的一会儿,不论哪一派都表现得颇为客气,云铮虽然心里惦记着怎么赚钱养自己的嫡系新军和不久后十三公主笈礼的事,但看着一干大魏朝的栋梁们猜灯谜猜得不亦乐乎,倒也觉得有些意思。

此时花灯楼下的洛阳群众越聚越多,他们有的舞狮,有的耍龙灯,有些忘乎所以的家伙甚至举起花灯朝着灯楼的方向大喊“皇上万岁!”

今夜似乎已经成了洛阳百姓的一次狂欢夜,万昌皇帝在灯楼上看得也有些开心,心里想道:看看这些百姓,他们还是忠于我林家皇室的!

他心情一畅快,居然难得地起了一丝玩心,面带着微笑,随手在旁边拿了一盏花灯,朝着激动地人群扔了出去!

楼下的人们越发的激动了,那可怜的花灯享受到了御手轻抛的好处——被一群热情的洛阳百姓抢成了碎片。

人群太激动了,以至于保护着灯楼的御林军都快被挤到一团了,百姓离灯楼越来越近了。万昌皇帝是个警觉的人,他很快发现了情况有些失控,不过他想了想,觉得这不过是百姓见到自己这个皇帝太过于激动地表现,若是命御林军将之挡开,只怕有失民心,终于决定不说什么。不过,这样下去可不行,万昌皇帝可不想自己被一群百姓围着脱不开身,于是掉头朝里头走去,也顺便看看那些大臣们的灯谜猜得如何了。

只是,他瞧不见,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人群中忽然射出三道黑色的金属光芒,目标直指他的后心要害!

分割线

各位帅哥靓妹,看在无风更新一贯及时的分上,收藏下吧!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44章 未遂的刺杀
万昌皇帝已经转身,自然不知道有三道星芒朝自己背后要害袭来,而且就算知道也没用,他根本躲不开。大魏朝的皇族男子年少之时虽然都有开武科,但这个开国之时定下的祖训经过两百年后,已经有些浮于形式,毕竟直系皇族男子只要不犯大错,成年后至少都能混个郡王,武功这一道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作用。

皇帝瞧不见,不代表他周围的人也瞧不见。那三道光芒刚一亮出的时候,皇帝身边就有至少六个人清楚地看见了这一幕。

云铮就是其中之一。

他自从出了那第一谜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凑热闹,任沈家两位公子和顾家两位公子各率一批门下官员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他只在一边看一边微笑。自古文人相轻,沈顾两家都是文名鼎盛之家,就算是区区一个灯谜,也一定要争上一争。云铮对这个倒是没多大兴趣,之前几次他已经算是出够了风头,甚至连“目空天下士,只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