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69部分

极品少帅-第69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割线

书开这么久以来,别的不说,至少从没断更过,希望大家收藏一下,顺便给点鲜花,也算是无风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了。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38章 集训地:扬州
被江涛这个岔儿一打,不论是万昌皇帝,还是云铮、周濬和冷翔都被扰乱了思绪。原本按照万昌皇帝的意思,他是打算把集训地定在鄂州(今武汉或武汉附近)的。因为鄂州地处朝廷控制区的腹地,云周冷江四家要把物资运过去,都不算近,损耗自然就少不了。他们损耗得越多,自己这个法子也就越有作用。

云铮的意思,则这个集训地最好是在齐州(济南),要不干脆就在洛阳得了。当然,齐州还算有点希望,洛阳则完全不可能——哪个皇帝会放心这么十几万边镇军就呆在京里?即便京军和皇室新军加起来比他们多得多也不成。

周濬想了想,觉得郑州和唐州都不错,不过他自己也明白,这两地方都离洛阳太近,估摸皇帝是不会同意的。而且别说皇帝不同意,就算冷翔和江涛也肯定不干,这离他们太远了。

冷翔则觉得最好的集训地莫过于江陵。江陵原本就是大城,在江陵或者江陵附近驻扎下这二十万新军并不难办,而且江陵是离成渝最近的大城,可以降低物资运送的损耗。

可是现在这些想法全都被江涛的一席话给打乱了。

龙翔、凤舞、鹰扬、虎翼、狼牙,这五个新军大卫步骑如何分配暂且不论,但他们肯定属于“陆军”,可现在江家的“鼋甲”军却忽然意外的改成了海军,这样一来,还说要让六大卫新军一起在内陆集训就属于扯淡了。江家的水军可不比朝廷在长江上晃悠的那只水师,他们可是真正的海军,其战舰也必然是为海战设计的,跟内河水师完全就是两码事。所以,只要皇帝陛下还坚持六大卫必须在一个地方集训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就只能挑在一个有着海港的城市。

“江爱卿,你这‘鼋甲’军忽然从步骑改成水军,士兵如何而来,战舰的建造可来得及么?是否会影响到训练和成军?”万昌皇帝忽然问道。

“启禀圣上,臣以为,无论鹰扬、虎翼、狼牙还是鼋甲,其兵士必然都是从我们四家边镇所属的军户中选拔,正如云家军户养马者众,是故燕云骑乃天下锋锐一般,臣所辖军户之中,水手极多,是以调拨三万组建水军并无阻碍。至于战舰,自然没法速成,不过训练倒是无妨,臣在广东还有一些旧船,这些船出征作战或许差了些,但供新军训练之用还是绰绰有余的,请陛下放心。”

万昌皇帝点点头:“嗯,这就好。”他站起身,踱了两步,又道:“现在‘鼋甲’军确定要练成水军,那么这集训之所也只好就着来定了……嗯,必然要是一个海港城,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云铮道:“臣以为,登州历来是我大魏朝水师驻地之一,既有成型的港口,又有现成的水师营地,正是集训的好处所。”

万昌天子“嗯”了一声,却没有下文,扫了周濬和冷翔一眼,却见这两人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心里不禁有些恼火:周濬也就罢了,毕竟年纪轻。可你冷翔莫非也看不出云铮提出登州的目的么?登州位于山东,乃是离云家辖地最近的一处港口城市,集训若是定在登州,云家就能节省一大笔钱!

冷翔当然知道云铮说登州适合的原因,他之所以还没有出面反对,其实是因为他脑子里还在计算,以冷家的地盘位置看,但凡港口城市,离他都远,根本就没一个近的。所以在他看来,登州就登州呗,反正咱也没法少亏一点。

但是他干,江涛却不愿意干了。可能是被“漂没”搞怕了,江涛忽然开口道:“圣上,登州虽然有云少帅所说的这些优势,可是其劣势也殊为明显:其一,登州出海乃是北洋,北洋海况与南洋有别,鼋甲军在北洋训练,日后却要在南洋作战,难免有些差错。其二,登州地处有些偏僻,各项物资的运达相对难办不少……”

“爱卿所言甚是!”万昌天子听得连忙点头:“那爱卿以为何处合适?”

江涛略一思索,扬眉道:“杭州。”

万昌天子眉头一挑:“为何?”

江涛道:“杭州有三利。便利、发达、安宁。所谓便利,乃指其为大运河之一端,可以运河直通京师洛阳,如此天下物资尽可经运河而至,不多费民力财力;发达,指杭州商贸之利极高,乃是我大魏朝繁华之地;安宁,乃是说这杭州一处,已经颇有些年头没有闹出过大案要案来了,可谓民生富足,百姓安居乐业,新军在此处集训,最是方便。”

他其实本想说泉州,不过这时候泉州虽然海外贸易兴起,但福建毕竟没能全面开发,道路不是十分畅通,如果说泉州的话,冷翔和周濬一准不敢,只有云家还能考虑一下由海路运送物资。不过有两家反对的话,这话不说也罢。

万昌天子听得点了点头:“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他嘴里说甚合朕意,心里却飞快的转了几个念头,最后忽然一笑:“不过,爱卿所言杭州的三大优势,似乎扬州也是同样如此?那为何不定在扬州呢?”

万昌皇帝的话一出口,云铮立即明白过来。皇帝和妍儿的那个隐凤斋,出口的东西就是从扬州出发的,可见皇帝在扬州一定有不少的安排和布置,也就是说皇帝对扬州的控制能力必然比对杭州要强,他说这话的意思显然就是打算把集训的地点定在扬州了。

扬州?嗯,不错,妍儿马上就要册封到淮安了,淮安跟扬州原本就是连接成一块的,若是在扬州练兵,那些军用物资的事,应该能让妍儿帮帮忙。

“陛下圣明,臣也以为扬州之佳,尤胜杭州。”云铮连忙表态支持。

万昌皇帝若有所思地看了云铮一眼,忽然一笑:“承风也这么想,那就最好了。周爱卿、冷爱卿、江爱卿,你们三位觉得如何?”

对于周濬和冷翔来说,杭州也好、扬州也罢,根本没区别,既然皇帝喜欢扬州,那就扬州好了。于是两人也一齐道:“陛下圣明,臣等亦以为然。”

万昌皇帝转眼看着江涛,江涛心头苦笑了一下,面色却不动声色,恭敬地道:“陛下圣明,臣亦无异议。”

【请收藏!】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39章 少帅需要班底
从宫里出来后,在回府的路上,云铮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万昌皇帝虽然早有雄心,希望做一个英明神武、一言九鼎的圣君,不过此人一贯习惯于“厚积薄发”,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轻易出招的,就像前几年支持周家对西夏发动攻击一般,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动。这样一个很能隐忍的皇帝,为什么最近这段时间却连连出招,甚至开始设计像自己这样的后生小辈来了?

当然,他自己也明白,在实力面前,没有什么前辈后辈之分。只不过万昌皇帝最近的表现的确与以前接近二十年皇帝生涯中所表现出的隐忍差别太大,以至于让云铮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情况下,一个习惯隐忍的人会变得咄咄逼人起来了呢?排除他本人性格大变的可能之后,无非两个可能:一,他已经无需再忍;二,他已经忍无可忍。

若是无需再忍,那就是说明他手里的实力已经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但这在云铮看来是不可能的。虽然朝廷握有的兵力确实充足,足有六十万大军,光是关东三十六卫京军就有二十万之多。可是眼下万昌天子是同时向四家一齐出招,要知道四大边镇的军力加起来也跟朝廷差不多,而且万昌也知道光说打仗的话,中央军现在的战力不一定靠得住,他怎么也不会认为中央军能一力剿灭四大边镇不是?再说了,天下毕竟是林家的天下,就算中央军个个都吃了蓝色小药丸,生猛非凡,真把四家打趴下了,可是这天下也一定会打烂,那时候算起账来,他万昌也一样是个亏。

至于忍无可忍,云铮也觉得理由不充分。四家可并没有做出逼宫这样的事来。就算最跋扈的周晔,也不过是在自己的军营里非议一下中央军的战斗力罢了,在平时,不论是奏折里还是言语中,大家对皇室还是十分尊敬的。按理说万昌皇帝是不应该生出“边镇必反”的想法,然后一心削藩才是。

那这就怪了,皇帝究竟怎么回事呢?

事有反常必有妖。云铮心里暗暗地道:不行,皇帝的心思这会儿是猜不出来了,可是咱也不能就这么一步步被他牵着鼻子走,得要做点什么才是。他不是想要练新军拖垮咱们四家边镇么,行,本少帅就想点办法搞钱,只要把这事撑住了,咱们老云家可不是又平添了三万精锐?

不过说到搞钱,云铮就有些郁闷了。自己的班底几乎全在燕京,身边没有可靠的人办事,而且在燕京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班底还清一色全是武将,根本就没哪一个是能玩转商场的。没有人,别说搞什么海外贸易,就算接手三宝楼都是个麻烦事。

唉,这武将世家啊,硬实力倒是有了,可软实力还真是差了点。瞧瞧人家沈家,哪里会缺这些人!

咦?不对,不对。云铮忽然眼前一亮,沈家的生意虽然打理得很好,不过打理生意的也不是那些读书人啊,那些生意可不都是那些依附沈家的商人打理的么?这样说来,咱们老云家也是可以这么干的咯?只要聘请几个职业经理人——也就是大掌柜,咱们只要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的大老板不就是了?

他奶奶的,坏了坏了!云铮忽然心里哀叹起来:难怪咱们老云家良田啊、矿山啊那么多,却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上呢,我靠,就那一群只会打仗的军官们懂得个屁的经营!难怪收益这么差!瞧瞧人家沈家,人家的地远没咱多,矿完全没有,就靠名下那些行商的产业就活得滋润万分,这就是差距啊!

云铮一时间感慨不已,恨不得马上赶回燕京向老爹请命主持家族产业的整改。当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只好退求其次,决定先物色几个行商的人才,一来是解决接手三宝楼之后无人经营的燃眉之急,二来也是为日后整顿云家产业做准备。

云铮在这一刻,忽然感觉到自己原先的那个小班底实在太局限了,根本没法完成自己的设想,不由得在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升起了招揽人才的念头。

大魏朝因为边镇实力颇大,所以武将虽然经常被文官私底下瞧不起,但在商人这个社会最底层的集团看来,还是十分高贵的。尤其是云家这个武将第一世家,更是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商人的目光,使得他们前来投效或者寻求庇护。可惜的是,云家对此并不怎么在意。

云家毕竟是世袭罔替的国公贵胄之门,对于商人,他们也是瞧不上的。惯于战场厮杀的汉子们对于为一两个制钱都能斤斤计较老半天的商人总是有一种心理优势,就像豪迈的汉子大多瞧不起小气鬼一样。他们对于把家族产业交给一群商贾经营完全不予考虑,甚至下意识的觉得这些人如果沾手云家的产业,就一定会从中刮掉几层油。所以云家在晋冀两省的偌大田产和矿山,历来都是由帅府派出人品可靠的将领监管的。

人品可靠不可靠云铮不知道,不过这些人根本不会处理相关的事务云铮是知道的。在他继承来的记忆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将领因为家主的信任而被派去监管矿务,结果呢?该亏的照样亏,并无什么起色,甚至亏得更多的时候都有。

云铮回到府中以后,正好接到云岚送来的信。他看了信之后,知道自己这个鹰扬卫都指挥使已经到手了,至于云岚要他自己负责这支三万人大军的军饷,他居然并不是很担心。相反还颇为满意:既然是本少帅出钱,那这支鹰扬卫可就一定要练成标准的少帅军了。

他一个人来到书房,自己研了一砚墨,开始提笔向云岚回函,不仅把京中最近发生的事情向他一一陈述,也附上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再提了几句有必要对云家家族产业进行整改的话。并且很肯定的保证,只要按照他的法子整改,云家一定能摆脱“经济危机”,全军上下奔小康。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40章 给铮儿全权
“王爷,咱们这是真要去打云州(山西大同)了吗?”萧天佑身边的中年副将有些担忧的问道。

“当然。”萧天佑神色一点也没变,淡淡地肯定了他的话。

“可是要打云州,必须先经过新平堡、黄泽关一线,可是据探马先前的探报,云家军至少出动了六个太原卫部署在这一线,当时我等还曾误判他们要围剿夏州……”

“北院大王早说过,云岚是不会真的去救周晔的,顶多做个样子。”萧天佑骑在马上,冷笑了一声:“他的反应是很快,当时听到六个太原卫聚集在新平堡和黄泽关一线的时候,的确连本王都差点动摇了,不过最后他却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