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294部分

极品少帅-第294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妇两人各有所思,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宁婉婷有些坐不住了,道:“夫君,妾身想去冲和园一次。听今日一说,看来铮儿有很多事情我们还不知道,日后又要去洛阳了,这几日定要多和他接触一下,看看究竟。”冲和园就是云铮所住的院子,取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意思,极适合新婚夫妇,历来是云家世子新婚后所住。

云岚不禁莞尔,道:“反正无事,为夫陪你一同去吧。”

冲和园内的云铮忽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他摸了摸鼻子:“奇怪,难道我还会感冒不成?这什么病菌,这么厉害。”

小荷带着小莲和小梅从屋内走了出来,说道:“少……夫君,果汁已经准备好,过来歇息一下吧。”

云铮前世不怎么喜欢吃水果,但喜欢喝果汁。转世重生后把这习惯也带来了,他身具内力,摆弄起来自然方便,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将洗好的水果裹起来随手一绞,汁液便滴到碗中。小荷最近发现以后,见他喜欢,便和两个丫头没事也为他挤果汁,只可惜三人手无缚鸡之力,弄一小碗果汁常常累得香汗淋漓。云铮见了有些不忍,便劝她们不要做这费时费力之事。小荷明里应了,暗地里趁云铮不在时仍和小莲、小梅为云铮准备果汁。

云铮走到小荷跟前,伸手就要拿那碗果汁。小荷手一缩,嗔道:“公主还没有喝呢,这两碗是给公主和小钰儿预留的,等她们回来喝。”

云铮暗想公主是我老婆,小钰儿是我妹妹,老公和哥哥没喝呢,还跟老婆妹妹客气什么。心里想着,手腕却一抖,手背往上一抬,正好击中那碗底部,小荷只觉手一震,那碗脱手飞出,云铮右手托住,在空中划了个半圆收回,稳稳地送到了自己嘴边,一口饮尽,心中暗赞这折梅手小巧功夫的确挺好用,若用排云掌来抢这碗果汁,恐怕只有碎片可以舔了。

云铮享用舒服,却听云岚在身后说道:“铮儿,你怎么在自己院子里也动手动脚的。”

云铮回头一看,奇道:“父亲,娘亲,你们怎么都来了,难得难得。”

这边小荷三人一见,忙从屋内又搬了两张椅子出来。云岚坐下道:“有什么难得的,为父和你母亲来看你有何不对吗?”

云铮笑道:“孩儿不敢,只是二老同时来孩儿此地,的确甚少。”

平日宁婉婷最恨一个“老”字,今日听了却并不做声。云铮感到奇怪,扭头向漂亮娘看去。只见宁婉婷神色有异,正上下打量着他。

云铮浑身发毛,干笑道:“娘亲今天怎么了,好像初次见到孩儿似的。”

小荷捧着陶罐走过来道:“大人和夫人要喝点什么,桃汁还是梨汁?”

云岚奇道:“什么桃汁还是梨汁的,铮儿,你又搞了什么新奇东西?”

小荷抿嘴笑道:“这正是少爷教奴家的,很方便的,将新鲜的果子捣碎后用纱布将汁水挤出,喝起来别有风味。”

云岚试着尝了口,甘冽爽口,果子的清香沁人肺腑,使他精神一振,不由得赞道:“果然不错,夫人你试试看。”

宁婉婷喝了口也点点头:“是不错,看来我家铮儿会的事不少啊。”

云铮笑道:“这有何难,娘亲让人照着做是了,府内管事每天买的瓜果还少吗?”

宁婉婷点点头,却不答话,对小荷三人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小荷知道云岚夫妇亲自前来,定然是有事情要与夫君说,连忙带着小莲小梅下去了。

见众人都走了,云铮立即觉得有些不安,问道:“娘,你和父亲找孩儿何事,孩儿怎么觉得你们……有点怪怪的。”

 

呼,承诺的6000字,总算搞定了,没有食言,厚颜请诸位兄弟鲜花支持下。

另外,今天看了下书评区,看到上个月有朋友说兄弟剧情走得不是很快。剧情走得不是很快这句话,单独说起来,就是质问作者是不是故意拖字数了,所以兄弟要解释一下。

相信兄弟们都是从一开始就看起来的,《少帅》四十万字才上架,前四十万字全部是免费,那么大家可以看看,前四十万字的剧情进展速度跟现在有没有区别。答案是没有,意思就是说,这个剧情速度,不是兄弟故意拖延,实在是风格问题。我相信兄弟们是能分辨得出的,但如果兄弟们真要是觉得这样订阅书不划算,那么兄弟建议,可以用包月,这样就无所谓了。

最后,顺便感谢各位兄弟一如既往的支持,少帅即将掌权,故事正在进一步铺开,逍遥了这么久,云家这个旧机器即将维护更新,然后……嘿嘿。





卷四 海雨天风独往来 第8章 大权交接(三)
请有能力支持无风写作的朋友来订阅本书,坚持正版阅读,谢谢了。

 

宁婉婷目光炯炯,看得云铮一阵心虚,干笑道:“娘亲,儿子莫非突然变成妖怪了,您怎么这样盯着看?”

宁婉婷轻哼一声,收回目光道:“你最近还真有些多智而近妖。”

云铮心里一咯噔,面上却是笑嘻嘻地,涎着脸道:“娘亲,您这是夸儿子还是骂儿子呀?多智可是好词儿,但近妖就有些……嗯,难道儿子聪明了,娘亲也不喜欢?”

“少贫嘴。”宁婉婷伸手在云铮头上敲了一下,问道:“听说你在淮安那边的时候,把东方丫头叫过去了,给她安排了一大批研究计划?”

“这个呀……呃,计划是有一些,不过也算不上是一大批,再说也不是给东方小姐一个人的,儿子的鹰扬卫里头,军师祭酒李墨李显阳也是个格物人才,儿子把他也留在淮安了。”云铮一时搞不清老妈为何忽然问到这个事,不由得瞟了云岚一眼,却见云岚在一边好整以暇地品着果汁,似乎根本没听他们母子二人对话一般。

宁婉婷道:“那些研究,为娘也有些了解,有些东西,还是不太适合在淮安做的。”

云铮立即明白老妈的意思,眼珠一转,笑了起来:“正巧,儿子原本便打算待父帅去洛阳履新之后,便将淮安的研究人员一并撤到燕京来的,既然娘亲也有这样的意思,那就更好办了。其实儿子有一个设想,就是在燕京建立一个科学院,专门招揽这些对于各类格物有着一技之长的人才,让他们负责创新发明以及改善一些已有的工具器械,只是我大魏开口闭口不离孔孟,一提到这些就拿奇技淫巧来说事,好像他们平日里所穿所用就不是这些奇技淫巧做出来的一样,倒是很让人恼火。”

云铮关于搞科学院的想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冒出来的,他知道中国儒家文化对于统治阶级的好处,但也知道数百上千年的封建专制压制了科技创新的热情。在前世的历史中,其具体的表现有这样几点:

一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面对西方科学启蒙思潮和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中国固步自封,把工业革命成果拒之门外,沉湎于传统落后的东方文明和农本经济,偏安一隅,闭关自守,拒绝与西方国家交往,主动放弃海上远洋活动,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直到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世界强国推入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

二是重文轻理,八股取仕。封建统治阶层重农抑商、重文轻技、八股取仕、闭关锁国、文化专制,鼓励柔弱和温顺,反对冒险和暴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提倡通过多读书来做大官。

三是“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从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观念上来看,西方人崇尚武学、重视技术、喜欢挑战和发明创造。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礼让、谦卑、求和、忍辱负重,认为“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统治阶级“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认为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是“奇技淫巧”,从事科技的人只能列为“方技”之列,科技处于十分低下的地位。尤其使中国军事文化出现了重道、重谋而不重器、不重技的怪异规律。“学而优则仕”,“半部论语治天下”,只要把四书五经八股文背熟了,就能当官,走入仕途,就能够制人;而一旦落魄到“技”的地位,就只能受制于人。

四是重道轻器,以巧补拙。当科技和装备沦落到世界二流或三流水平之后,当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凶器不凶、利器不利的时候,又被迫重新回到“道”上找出路,企图以谋制胜、以巧补拙,以艺制人,通过战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各种花花点子来制敌于死地。这种重道轻器的传统思维逻辑往往会偏离正确方向,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中把人的作用提升到完全能够取代装备、抵消武器作用的地步,最终距离科学精神越来越远。西方重器也重道,但器为首要,道为次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云铮觉得正是这四点造成一个这样的结局:中国虽然有技术创新却没有科学发现。中国虽然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创新的思想火花,虽然也有过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一些发明创造,但由于多是技艺和技巧层面的发明,缺乏理性思维和规律的把握,所以缺乏指导价值和推广前景。因此,西方科学家多重科学理念,认为技术仅仅是实现科学构想的一种技巧和手段。

云铮当初就特别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央电视台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很多也是娱乐性节目,但是仔细一看,人家的娱乐性节目是让观众参与其中的科学实验节目,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让观众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青少年如果经常观看这样的节目,就会产生科技创新的萌动和联想。而我们的电视节目很多都是傻乐呵,臭贫嘴,这有什么意思,一点科学内涵和高品质的幽默都没有。当你看完一场娱乐节目之后,就感觉白白浪费了时间,一无所获。什么叫寓教于乐?外国人做得很好,而我们连学习都不感兴趣。科技素质,这是中国崛起最需要的素质!

而在这个世界,云铮刚刚穿越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但到他逐渐习惯并且开始享受在这个世界的新生之后,他便萌动了建立一个科学院的想法。他希望改变中国“一贯只有技术,却没有科技”的怪异现状,为中华文明加上一些更积极进取的思想,使今后即便仍然会改朝换代,仍然会有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但中国却不会在这浪潮中被打得头破血流。

这,也许就是一个穿越者最基本的民族情结。

宁婉婷没料到自己的主题还没说,儿子倒是开始兜售起他的想法起来了,不禁问道:“我们不是已经有东阁负责研究武器了吗,还要弄这个什么……科学院做什么?再说,科学是什么东西?”

云铮愣了一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见双亲听了都有些困惑,连忙决定岔开这个话题,因为这一时没法给两个古人解释明白。他飞快地继续道:“至于东阁,不错,东阁可以为我们改良或者甚至制造一些新式武器,但东阁的创造是依赖于一个或者几个聪明人物的能力而进行的,但儿子希望的是,能够培养一大批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越多,我们可能得到的收获也才越多。再说,光是武器创新,那也不够,按照儿子的设想,我们要把更大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农业、工业等民用产品的创新上面去,只有我们把这些实力搞上去了,才是真正的强大了。”

这回云岚也疑惑起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农业和工业上?怎么花?再投入更多的人和钱开垦荒地和矿山吗?”

“那也不尽然,其实农业要发展,不仅要大面积开荒,还要兴修水利和注重农具改进,这样农业发展才会迅速。比方说国朝这几十年来,许多新形田地开始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就是过去历朝历代所没有,但是经过新的农业思想创新,被开垦了起来,而且各有用途,产量不低,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田地面积,增加了收入,这就是科技的好处。其实不仅是开垦各类田地是如此,使用新型农具也有这样的效果。比如国朝建立不久,推广了踏犁,后来又使用拔秧工具秧马。这些东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很好的作用。前次儿子在淮安的时候,发现一个铁匠,他是辽地汉人逃乱南下的,他发明了一种使用分立起垄、中耕趟地的趟头,原本无人重视,但儿子看过之后却发现此物大妙,特别适合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也包括我们北疆在内,儿子粗略估计,如果农民们都使用这样的新式工具进行新式耕种,则光这一项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发明,就能让整个北疆年农产品收获提高一成左右。一成听起来是不多,但如果这个提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