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91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91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也是刚到的……”王承恩连忙回答道。皇帝一眨眼的功夫就“走神”了,他也不好打断皇帝出神,只好耐心的等待,至于其他,他王承恩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事情必定有个轻重先后,他自然是要优先考虑皇帝这里。
“到了就好,让他进来吧……”杨改革说道。处理一个国家的政务,其实就是一个词,“繁琐”。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
施凤来进来之后,恭敬的行礼。
“免了……”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何事吩咐?”施凤来道。
“其实,也没什么事,朕想问问,那人坛的事,忙得如何了?可有什么进展?”杨改革问道,这也是杨改革的烦恼之一,从孙元化那里得来的消息,人坛的修建,还要往后推,不是自己一开始料想的两三年,也不是三五年,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久。
随着技术验证的不断推进,论证出来的时间也越发的清晰,清晰的后果就是时间越来越长,人坛对于如今的明朝来说,实在是一个超级大的超级工程,不是靠人多磊一个土台子那么简单。各种技术的论证,各种难题的解决,对于如今的明朝来说,无一不是挑战,所涉及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这也是杨改革弄技术刊物的原因,不管是建人坛也好,还是其他各处的研究也好,都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需要这种“论坛”式样的科技刊物用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认知,对于他们解决各种难题,挑战各种困难无疑是很重要的,科技是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论证的,单一的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回禀陛下,如今,却还是在收集各处的谏议,陛下,我朝实在是太大了,从南到北,所需的时日,长的有半年之久,陛下,此人坛乃是代表了我大明,代表了我华夏,自然的,要让所有人都有参与进来,所以,这时日也就越发的久了……”施凤来连忙解释道。
杨改革点点头,人坛确实代表着华夏,那自然的,凡是华夏子孙,凡是大明子民,都该有权利参与,这明朝的交通也就这样,也不可能人人都走六百里加急,这一来一往的,所需要的时间也就长了。
“……嗯,确实有这个必要,必须保证每一处的华夏子孙,每一处的大明子民都对人坛有谏议的权利,征集谏议的时日,就放长一点吧,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整个华夏的事,必须要慎重……”杨改革说道。
“臣遵旨!”施凤来回答道。
“……对了,对于人坛营建,可有些什么好的,出彩的建议么?”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也是有的,不过,就是耗费的时日太长了……”施凤来说道,施凤来见皇帝问起这事,还以为皇帝是嫌他办事不力,用的时间太长了。
“哦,说说看?”杨改革正愁没有拖延时间的借口,原本三五年就可以建成的人坛,现在看来,只怕没有八九年,没有上十年,是建不成的,这就需要拖延人坛的开建时间了。
“……陛下,有人建议,既然这人坛来是凝聚了天下人望,那是不是这人坛的营建,也该天下人出力,该天下百姓出基石来,以此更显人坛的凝聚力?”施凤来说道。
“哦,卿家的意思是?”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这样的,有人建议,向天下百姓征集营建人坛的石头,这石头也未必要多大,也未必要多少,完全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意思就可以了,陛下想,若是这人坛乃是由天下百姓积聚的石头来修建的,若是百姓都有参与过人坛的营建,都为人坛的营建添砖加石,这不是更显人坛的人望?更显人坛的凝聚力?陛下,若是能如此,则天下人都视人坛为己出,焉有不爱护和仰望的?……”施凤来信心满满的说道。
“唔!这倒是有道理……”杨改革一听说,就下了这么一个评语。向天下人征集石头,这个消息要经过讨论,然后把讨论过后的消息递送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再收集每一个角落里送来的石头,这个过程,没有一两年,只怕是搞不定,杨改革觉得,很好。
“……这人坛就是为了聚集人望,若是由天下人来添砖加石,则天下人都是这人坛的基石,确实是有必要,由此,可更加凝聚天下人之人望,此正是朕修人坛的初衷,想将来,只要是我华夏子孙,只要是我大明子民,不管走到哪里,这根、这魂总还被人坛牵绊着,就还是我华夏子孙,就还是我大明子民……”杨改革立刻赞成道。


第806章 铁轨路
午后的阳光,有些耀眼,人们似乎都在躲避这火辣辣的太阳。
聚集在茶馆里喝茶打法时间,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一辆马车叮叮当当的直奔这座茶楼,到了茶楼,立刻下车,直奔楼上。
“鲁兄可来了……”在二楼的人,早已听见了马车的声音,早已有人起身来查看,见来人正是自己所等的人,立刻在楼梯口来迎接。
“呃,可热死了……”那个被称为鲁兄的人立刻嚷嚷道,额头上的汗却是细密的,上楼了直接就奔茶壶,抄起一个大茶壶就灌起来,看得出,很急,很忙,很渴。
“……如何,鲁兄?可真的见到了?”迎的人带着一些焦急问道。
那个被称为鲁兄的人“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壶茶,似乎是舒缓过来了。
“呃……,却是亲眼所见,亲眼所见啊!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会把那上好的钢铁就那么放在地上?”那个被称为鲁兄的人立刻兴致勃勃的讲解他的所见所闻。
“……真的?传闻是真的咯?那这得多少铁啊?……这……”刚刚问的人楞了一下,很是惊讶的说道。最近一直在传闻西山那边,帝党,皇帝跟前的红人孙元化孙大人把大量上好的钢铁铺在地上,要做什么铁轨路,这件事,在京城引起了轰动,据说是要修从西山到京城的铁轨路,这么三四十里路的铁轨铺下来,实在是算不过来帐,这得多少钢铁?所以,这件事一出来,不轰动都不行,跑到西山看铁轨路的不在少数,打听内幕消息的也不在少数。
“千真万确,那可真的是把真金白银往地上铺啊!李兄啊!你是没看过,那可都是上好的钢铁啊!我可是亲自试过,不比百炼钢差……,可就这么往地上铺,任他风吹雨打,唉……,这世上要说气魄,唯我大明皇帝陛下为最……”鲁姓的人感慨的说道。
“……这,这实在是看不透啊!这一趟铺下来,得多少银子啊?圣明天子这买卖做得,看不透啊!这不是烧钱么……”李姓的人有些迷茫了,传闻他还不信,如今听见刚从西山赶过来的朋友说,他不信也得信了。
“哎哟喂,我说,兄弟,你这话可说到哪里去了,圣明天子亲自下令修的这铁轨路,你说他会亏本?这话你可别再给兄弟我说了,如今就算陛下要上天下海,咱也跟着干了,您前几次可把兄弟给坑苦了,若是当初胆子大一些,不听你的……如今这身价……”鲁姓的人立刻瞪着眼睛一副不相信的模样说道。
“这……,嘿嘿嘿,这,呵呵,鲁兄见笑了,见笑了……”李姓的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鲁兄,既然这是真的,圣明天子真的要把这真金白银往地上砸,那总得有个名目吧,想陛下做事向来有板有眼,不会无的放矢,这肯定是有正经生意要做的,那鲁兄可听到什么风声?”一旁的其他人也跟着问道,这西山的铁路确实在修,可一般人不让看,没有点品级和能耐的人,也见不到那传说中的铁路,故此,细节方面,倒是还要打听和钻研。
“……呃,听王大人提起过,说是为了修人坛,诸位想想,这人坛据说要修五十丈那么高,这得多少石头,多少水泥和钢铁?这可都得从西山运出来,这运费的开销可不小,想大概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那个鲁姓的人立刻认真的解释道。他自己本身看不了那铺铁路的场景,还得有人带着才行。
“……这倒是……”
“……这倒是……”
这个茶楼里的其他人立刻附和道,人坛的事,一直都是京城热议的话题,修五十丈高的人坛要多少石头和钢铁,虽然他们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大致也知道,至少要搬空一座山,听说专门修一条铁路来运建材,倒是也能理解。
“……不对啊!鲁兄,据咱所知道的,陛下就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这即便是为了建人坛,也不至于要把真金白银往地上扔吧,这必定还有其他的缘由在里面,……”立刻又人叫嚷着,如今大伙算是看出来了,皇帝做买卖,投的钱越多,那买卖必定做得越大,这个铁路,虽然大家不知道要投多少钱,可也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百万级别的大动作,所以,整个京城里的北方人,南方人,都算是闻到了腥味,都在想,这个买卖是个多大的买卖,都在想,怎么才能跟着皇帝的路子走,怎么才能沾边。
茶楼里的人一阵嚷闹,按照传统,若是皇帝在股票交易所里卖股票,那这可就属于可以投资的一个好行当了。
“……静一静……,静一静……”鲁姓的人显然也是听到切实的消息了,立刻得意的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茶楼这才安静下来。
“诸位,听我说,此事,有可靠的消息,圣明天子对此事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据可靠消息,这绝对是一个赚钱的大买卖……”鲁姓的人立刻得意的说道。
“鲁兄,还是别吊我等的胃口了吧,就直接说这是什么买卖吧,我等心急……”有人立刻嚷嚷道。
那鲁姓的人又等众人嚷闹了一阵,和才准备摆开架势说。
“既然诸位都想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个赚钱法,那咱就细说一下吧……”鲁姓的人立刻带着无比荣耀说道,这些“内部”消息,都是要钱,都是要关系才能弄到的,普通的大路消息可没这个准确和细致,做生意,特别是有些闲钱投资买股票的人,相信的就是关系,就是内部消息,对于大路消息却是不屑一顾的。
“……这个铁轨路,头一个,自然是为了修建人坛所需,这人坛的事大家都知道,乃是我朝的神迹,若是真的造出来,仅仅是让四方蛮夷来看一眼,就能让四方的蛮夷臣服我朝,却是比什么兴兵杀伐都要强……,这是我华夏的头等大事,自然的,别说一百万两,就算是两个,三个一百万两砸下去,也是值的,圣明天子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诸位可能不知道,如今每年耗费的军饷,可是有十个百万那么多,所以说,圣明天子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诸位说是不是?”鲁姓的人立刻将这内部细节说出来,得意洋洋,说得还头头是道。
“是极……,是极……”
“那是,那是……”
众人一阵点头称是,很多人嘴里也不是滋味,也有些想不通,这前几年,整个大明朝一年的税入也不过两三百万两,可如今,仅仅是一年的军费,就耗费千万两,这变化实在是有点大,至于那里来那么多钱,他们也算不过来帐,他们也不明白,反正只知道,皇帝越来越有钱,大家也跟着越来越有钱,这钱似乎是花得越多,他们挣得越多,总之一句话,大家都有钱,大家都在赚钱,大家都在发财……
这种奇怪的事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以前他们手上也不是没银子,谁家的地窖或者藏宝箱里没点长霉的银子?谁家手上没点田地?可即便是手上有成千上万亩地的人家,他也过得没如今这么滋润,也没这么发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至今都想不明白,反正只知道,跟着皇帝干,总能赚钱,家里总能过得滋润……
“……再说说和这人坛没关系的,这就和咱们有关系了,大家说说,咱们北京城里有多少人,多少人靠着西山的煤过日子?这一年下来,每家每户,就算是花一两银子,这得是多少钱?”那鲁姓的人继续卖弄道,显然,这内部消息很翔实,很让人放心,至于来路么,反正来路绝对正规,据说到现在还没出过差错。
茶楼里一阵骚动,众人开始计算起来。
“……诸位再算算,这京城所需的水泥,是不是也要走这铁轨路,这所需的钢铁是不是也要走这铁轨路……”鲁姓的人卖弄道。
众人又是一阵算计。
“……如此说来,这铁轨路确实是比一般马车的运费便宜了……”有人道。
“确实,正是如此,这也是耗费如此之多银子做这事的原因,若是不能便宜,谁会往这里面扔这么多的银子?普通马车可以运一千斤的,这铁轨路据说可以轻易的运两千斤,三千斤,而且不怎么耗马力,着实比普通马车便宜……,诸位可能还不知道,这铁轨路,因为是固定的,日夜都可以走,不似普通马车,到了晚上就不好走了,这铁轨路,却没这方面的烦恼,所以说,这是一门赚钱的买卖……”那鲁姓的人继续卖弄着,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鲁姓的人说得头头是道,这一旁的人却是受不了,高喊道:“……鲁兄,这些大路消息咱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