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12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12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领旨!”孙元化立刻答应道,记录试验数据,总结经验,这个是皇帝一直交代他做的事,他一直都做得很好。穷举法炼钢烧水泥,靠的就是穷举,靠的就是记录试验数据。
“……卿家也学朕,做几个这样的‘钢铁骨架’吧,待做好了几个骨架,再用铜丝把这几个骨架连起来,想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两眼充满着光芒,听见皇帝说,立刻答应道。
这暖阁里,很快就忙碌起来,不再是一个处理国家大事的办公场所,而是一个“扎钢丝”,“捆钢筋”,做手工活的工棚。
忙活了一阵子,就扎好了不少的钢筋架子。
这些钢筋架子扎好了之后,杨改革又带头,把这数个钢筋架子用铜丝扎在一起,于是,一个长方形的,用钢筋架子扎成的“钢筋体”就出现了,这个钢筋体,是个四方体,有三层架子。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了……”杨改革看着这个四方体的“钢筋体”不住的点头。
孙元化的眼睛已经快看直了,原本不过是几根铁棍子加一些铜丝银线,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几层高的“建筑”,一想到再在这个架子上用水泥灌注……孙元化已经是眉开眼笑了。
“……臣明白了,陛下,若是再在这些骨架的基础上灌注水泥,则这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建筑了……”孙元化的眼睛已经快看直了……
杨改革没有搭话,而是用手推了推刚刚搭建起来的“钢铁构架”,这个钢铁构架被杨改革推动之后,并没有倒塌,而是稳稳当当的屹立着。
“还是蛮结实的,若是再灌注上水泥,则更加牢靠……”杨改革说道,关于如何做工程,杨改革把自己知道的基本都掏出来了。
“……陛下,这几乎一定会更加牢靠,修建人坛纪念碑,不愁矣……”孙元化倒是笑了起来。
“不,朕觉得,还是有诸多问题,情况未必会有卿家想得那么简单……”杨改革见孙元化一脸的“星星”,又怕孙元化说大话。
“……就比如,这钢筋的问题,卿家可有把握制造钢筋?卿家看朕搭得架子就该知道,若是真的用钢筋来做骨架,只怕一根钢筋会有数丈长……”杨改革担忧的问道,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杨改革也不是技术专家,也只是对如今的冶金技术有个大概的了解,不敢把情况想得太过于想当然。
“陛下,放心,此钢筋,臣是有办法建造的,陛下忘记了,臣能一次铸造数千斤,乃至数万斤的红夷大炮,岂会造不出一个数丈长的钢筋,臣观这钢筋,也就是比较长而已,实际,也还没有多重,和红夷大炮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孙元化立刻解释道。
“哦,是吗?这就好,朕听说,铸造红夷大炮,会有沙眼,这钢筋是不能有沙眼的……”杨改革问道。
“陛下放心,不会的,臣自有办法,陛下忘记了,这大内造都可以造,这钢筋怎么就不能造了呢?”孙元化又解释道。
“这个倒也是……,对了,还有这螺纹,这钢筋要想绑在一起,还得有这种螺纹,不然,若是光溜溜的铁棍,怕是绑不稳……”杨改革又说了一个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这些都是杨改革觉得有疑难的地方,毕竟这里是明朝,不是后世,技术刚刚起步,很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陛下,这个不打紧,能在大内造的内部钻孔,这种在外币刻画螺纹的事,没有问题的……”孙元化倒是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轻松模样。
“这就好……”杨改革又松了口起,杨改革对建筑工程也不懂,对如今大明朝的工艺水准也不太清楚,一直瞎担心,听到孙元化保证没问题,这才放心。
“对了,卿家再看,这一根根的钢筋,做出来也顶多三五丈,而这碑,则可能高达数十丈,这一根根钢筋之间怕得连接起来,才比较结实,这钢筋的连接方法,卿家可有办法解决?”杨改革又问道,这就是一个焊接的问题,后世有电焊机等各种焊接的办法,也不知道明朝能不能解决。
“这……”孙元化倒是仔细考虑起来。
过了一会,孙元化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也不是没有办法,两根钢筋要想连接起来,可以采用锻接的办法把他连起来……”孙元化说道。
“锻接?”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就是用火将钢筋需要连接的地方烧红,然后用里捶打,使之连接在一起,就是锻接……”孙元化说道。
“哦,这样啊!那这好不好做呢?修碑的时候,那钢筋都是竖着的,要接的钢筋也是竖着的,若是要捶打,只怕不好办……”杨改革道。
“陛下,这确实有些麻烦……”孙元化想了想,就承认这是个麻烦,为难起来,平时是平放在铁砧上的,比较好捶打,可若是竖起来了,那就难办了。
孙元化想了想,又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将钢筋两头各折一截,然后将这两截放平,便可捶打了,或者在外面包一块钢管……”
孙元化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杨改革听了,道:“……那这钢铁的加热也是一个问题啊!”
“……这,回禀陛下,确实是个问题,这需要把炉火搬到在建的碑上去,这……”孙元化为难的说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炉子搬到碑上去,这实在是个累赘。
“是啊!若是把火炉搬上工地,这总是很危险,……对了,不知道酒精喷灯或者灯油喷灯能不能行,若是能将钢铁烧得能锻接,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喷灯的体积小得多,火也好比较好控制……”杨改革思索了一会,如此说道,这或许是不得已的办法了,或许行,或许不行。
“回禀陛下,这或许行,但也得臣试验一番……”孙元化惊讶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皇帝比他知道的更多,或许,会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良师益友……
“……也就如此吧,卿家可先试验一番,若是能行,就用这个办法做,若是不行,再想起他办法……”杨改革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好运了。
“臣遵旨!”孙元化答应道。道了此时,孙元化已经没有了先前那么“阳光”了。这钢筋水泥的设想,还是困难重重的。
“这件事,毕竟还是没有先例,还是得谨慎,……卿家先试,等验证了钢筋水泥的设想,然后建几个实物看看,通过实物来验证钢筋水泥到底行不行,也好为建人坛累计经验……,朕想好了,卿家可从最简单的钢筋水泥板开始建造,待有了经验之后,就开始建造钢筋水泥柱子,待水泥柱子建好之后,再开始用钢筋水泥构架更复杂的结构,比如房子,若是钢筋水泥证实了能修建高等房子,那我大明日后住房的方式,也是要大变,这其中的机遇,不可估量……”杨改革说道。
“臣明白!”孙元化赶紧答应道。用这种钢筋水泥框架搭建房子……,若是证实这种办法是可行的,那确实,日后这大明的建筑方式,要彻底的改写了。
“……朕想好了,卿家若是能建钢筋水泥柱子了,就试着以钢筋水泥的建筑方式,建灯塔,那天津的灯塔,朕让韩阁老建的,听说如今还在挖脚基,朕到时候通知韩阁老,让韩阁老改用钢筋水泥建灯塔……”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又道。
“如此一番试验下来,估摸着,少不得要一年以上,朕如今刚好也在向天下人征集人坛纪念碑的方案和建议,倒是可以为卿家争取到一年半载的时间,卿家要努力,争取一年半载之后,就正式动工这人坛纪念碑,在这之前,尽量争取把技术积累到位……”杨改革又说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又松了口起,皇帝还给了他一年半载的试验时间,有了这么长的试验时间,他又充足的时间来试验。


第740章 技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杨改革不得不早早的就起床,如今每天都得批改海量的奏本,不早起那是无法完成一天的工作量的。
睡得正香的杨改革,一睁开眼睛,就立刻进入状态,匆匆的洗漱,就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杨改革也没了以前的从容,以前,那还可以正儿八经的穿戴,正儿八经的洗漱,然后正儿八经的去和大臣们商议事情,或者正儿八经的端坐在暖阁里批改奏本,可如今,杨改革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事实在太多了。
匆匆的洗漱过,吃过几块点心,一些粥,杨改革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首先还是拿起一份邸报,看看邸报上都写了些什么。
邸报上罗列了已经确定的上碑的人和事,也罗列了一些还不确定的人和事,以及争论的焦点。
向天下人征求方案和建议这一点,邸报倒是一点不马虎。
但看到邸报上正儿八经的罗列能上碑的人和事的时候,杨改革倒是会心的笑了,这里面,倒是藏这一个很大的秘密,估计现在也没人看得出,等日后这人坛纪念碑建起来了,成了天下人膜拜的纪念碑,那这个上面的东西,可就有意思了,可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旦纪念碑建成了,这上面的东西也就有了“神圣”性,成为真理,再不可能轻易的更换,想到一些人理解这上面内容时候吃瘪的模样,杨改革很想笑。
其中几个关键的人和事已经上去了,杨改革也就放心了,对该谁上碑,谁不能上,也就没什么意见了。看到官员们,文人们为谁能上碑,什么事能上碑争论不休,甚至吵闹,倒是有些笑看江湖的意思。
这个东西,这些人在这里争得起劲,可谁又能想到,这些如今费力争论的东西,日后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若是日后知道了这个原委,只怕会很想不通,估计不少人想跳楼。
“……该谁上碑的事,倒是争得很激烈啊!”杨改革笑着说了句。
“回陛下,佛都还要争一炷香呢,何况是这人坛……,那可是受百姓世世代代祭拜啊!这份荣耀,怎能不争……”王承恩说道。
“呵呵呵,那倒是的,就让他们去争吧,总之,这是好事…”杨改革摸棱两可的说了句。
“陛下说得是,争这个,总比他们说糜费糜费得好……”王承恩接了句。
“……呵呵……”杨改革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开始认真的批改“作业”,这里面的“后门”,也暂且不好说出来,还是等碑修好了再说吧。
确实是海量的“作业”需要处理。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处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处理,移民的,打仗的,人事任免,全国的吃喝拉撒几乎都需要杨改革揽总批复。
这暖阁,开始安静下来。
……
不得不说,身为皇帝,能动用的资源,十分的强大,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杨改革的设想,已经在进行验证了。
孙元化也没有离开京城,按照皇帝的安排,在京城里住了下来,开始为皇帝实验那疯狂的想法。
皇城内,已经腾出了一个地方,专门作为这种新式建筑建材的实验场地,如今孙元化正在测试这柱子要怎么做。
孙元化看着眼前这几个柱子,心里十分的激动。
这几根柱子,里面就用了钢筋,而且还是绑扎起来的钢筋骨架,孙元化觉得,一个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就要在自己的眼前实现了。
现在用的钢筋这东西,实际就是大内造的枪管的加长锻接,原本是要把枪管做成空心的,如今,倒是做成了实心的。
大小钢筋捆成的钢架子,不是很大,做成水泥柱子之后,也不过一个人的大小,丈余高。这算是实验性质的,水泥也是从天津拉过来的。
水泥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孙元化准备测试他的坚硬程度。
“砸……”孙元化看着这些柱子,终于是下令了。
“砰……”
“砰……”
工匠开始拿着大铁锤砸水泥柱子。大铁锤和水泥柱子撞击的声音,格外的响,敲打在了水泥柱子上,也敲打在了孙元化的心上。
“……砰……”
“……砰……”
水泥柱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硬,出现了裂隙。
孙元化看得那个心疼,莫非是理想破灭不成?
“停……”孙元化想死的心都有了,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建造出来的水泥柱子,难道就这么的脆弱?不过是锤了几大锤,就出现裂隙了。
孙元化跑到那柱子边上,仔细的观察着那裂隙,确实是裂开了。虽然是裂开了,但也没有彻底的断掉,藕断丝连着。
孙元化使劲的推了推这个水泥柱子,虽然有了明显的裂隙,但是依旧不是手能推断的。
“……断了啊……”孙元化嘘了口气,理想是好的,现实是可怕的,出师就不利。这钢筋水泥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坚硬。
“大人,这东西好结实啊!不愧是钢筋铁骨做的,虽然外面断了,但里面却结实着呢,用来做承重的柱子,可比木头结实多了……”一旁的工匠说道,虽然这柱子断了,可那也是在经历了很多次锤打下才断的,若是木头做的柱子,只怕根本经不起这么多大锤的敲打。所以,虽然柱子是断了,可工匠们仍然是惊讶于这钢筋铁骨的水泥柱子的坚实程度。
“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