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779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79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汗,正黄旗已经和明军交上手了……”立刻有人喊道。
黄台吉抬起头,望着遥远的地方,确实如刚才那个人喊的那般,多尔衮已经和明军交上手了,骑兵对冲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这大战之中,稍有犹豫,就有万劫不复的后果,他该怎么办?
……
多尔衮是知道黄台吉的心思的,知道黄台吉对阿敏不满,想除掉阿敏,他本来就该站在一旁看,看阿敏和镶黄旗被彻底的斩杀,看过了,想明朝也的精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应该不会再追他们了,他们可以有一天的时间,比较从容的退入草原。可站在他的角度上,他不得不前来支援。
黄台吉给他的命令是做镶蓝旗的后援,若是他坐看镶蓝旗被灭,他的责任是跑不掉的,他也是两头为难,不救,肯定对他极为不利,救,这损失只怕会更大,他自己说不准都还得搭在里面,如今,他也只能赌一把了,赌黄台吉放不下正黄旗被灭,赌自己的命大。
但,一跃马冲出,多尔衮就后悔了,这想归想的,可真的做起来,则格外的难。明朝实在太硬了,他这一冲,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呢。
还没杀入战场,就看见明军数股人马冲出,似乎是全线压上,多尔衮的心,彻底的凉了下来,明朝实在太狠了,一见面就是狠招,就是死手,完全没有留一丝余地。
看着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的明军冲过来,多尔衮那稍显稚嫩的脸上,带着一些惊慌和不甘,多尔衮在这种关键时刻,显露了少年的原型。
……
黄台吉还在犹豫,开始后悔吧正黄旗交给多尔衮带了。
“大汗,明朝右路大也动了,正在向中路和左路靠近……”有人大声的说着战场上的态势,这近十万人交战,所需要的地方,已经是无边无际,不借助千里镜,凭人眼,根本看不清。
“随本汗去救人……”黄台吉长叹一声,没有办法,他实在无法丢弃两个旗不管就这么走了,只怕他这大汗都不用当了。
“喳……”奴才们听到了,立刻答应。
……
多尔衮一进入战场,就觉得自己的呼吸困难,正黄旗的实力,本身没有复原,战力比不上明军,而明军又是自己几倍,打起来,格外吃力,一开打,他就有一种呼吸苦难,溺水的感觉。他开始后悔起来,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冲动,或许该按照黄台吉的意图办。
……
“主子,主子,正黄旗来救咱们了……”战场上,镶蓝旗的人已经所剩不多,剩下的,都是围拢在一起,做最后的抵抗,见援兵终于来了,士气终于是恢复了一些,又嚷嚷起来。
“正黄旗?正黄旗?”阿敏早已犹如厉鬼了,听见奴才们欢呼救兵来了,似乎是终于清醒了些,回头望去,求生的本能,让他觉得欣喜。厉鬼一般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形容的笑容,格外的恐怖。
……
毛文龙这次是右路军,说起来,应该算后援了。得秦良玉的命令,让他向中路,左路靠近,他立刻照办。
部将们见左路打得欢,纷纷羡慕。请战的倒是不少。毛文龙没有出声,只是严格按照军令行事。
……
“总指挥,鞑子大营似乎有动静!”秦良玉这边,立刻又人高喊。
“哦……”秦良玉的车营,正在前进,向左路靠近,听见有人喊,自己也立刻举起千里镜观察情况,确实,鞑子的大营里,冲出无数的人影,确实有着不小的动静。
“总指挥,莫不是黄台吉亲自出动了?就是不知,是要去就那两旗,还是要来打咱们中军……”满桂立刻兴奋地说道,他这中军当得,实在是没意思,一天到晚就要看着车营,根本没法去打仗,如今倒是一万分的希望鞑子来打中军,那样,他就有仗打了。
秦良玉也在急速判断着,鞑子的目的到底是中军还是去救那两旗?若是判断失误,只怕会损失不小,她倒是不怕失败,她还有右路军没动呢,不管怎么打,鞑子都别想赢。
“传令,命右路毛帅加速向中路靠近……”秦良玉立刻下令道,不管如何,先让毛文龙靠近再说,如此,即便是黄台吉亲自上战场,她也不怕,绝对交黄台吉有来无回。虽然这和皇帝的策略有些差别,可如今打仗,一切是以赢为前提,若是鞑子寻死,也怪不得她,她可不会留后手的,战场上,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得令!”一个校尉立刻答应道。紧接着,“呜呜”的号角声就立刻响起,这是在传递消息了。
“满都督……”秦良玉只稍稍的犹豫一下,又说道。
“末将在。”满桂立刻答应道,这回总该他出战了吧。
“命你率领车营马军,防备鞑子来攻车营,若是鞑子来攻车营,则阻拦鞑子,若是鞑子去救那两旗,则无需过问,依旧以护卫车营为主,待车营靠近战场再说……”秦良玉下令道。打仗的节奏,相当得快,一旦战场出现新的动态,做下决策,往往就是电光火石之间。
“末将得令!”满桂满心欢喜的答应道,这次终于可以伸伸腿,跑跑马了。
“来人,传令,车营加速向前……”秦良玉肃穆着下令道。这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电光火石之间,容不得她多想。
……
多尔衮从来没感觉到这么疲惫过,一入战场,他就觉得,这浑身疲惫,犹如在泥浆里行走一般艰难,以照面,他所率的正黄旗人马就人仰马翻,其情形,不必先前阿敏的镶蓝旗好多少。
正黄旗虽然实力比镶蓝旗强不少,可面对的明军,是镶蓝旗的几倍,这压力,猛然就变大,一照面,这人就扑扑到往下掉。
……
祖大寿对于战斗的结果,心里已经有数了,鞑子的实力,和他想象中的差得不是一点两点,和当初那个打得明朝丢盔弃甲的鞑子根本就不能算是同一个人,根本经不起他的砍切。
“呜呼……,大人,鞑子太面了,根本经不起咱们的冲,咱几乎没用什么力,这鞑子就成了这副德行了……”祖大寿身边的一个部将靠上来,兴奋的说道。言辞之间,充满了对鞑子的不屑,也充满了对自己战力的不相信。以前都是打斥候战,都是小规模的战斗,都是“点到为止”,大规模正面硬碰硬,今年还是头一次,没想到,打仗会这样容易,实在是出乎意料。
“是啊!大人,咋就觉得好像是在砍菜瓜一般容易,这鞑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弱了,和以前简直就不是一伙人……”另外一个围拢过来的将领也是如此说道,也是兴奋得很,看来,今日这场战斗给参战将领们的感觉都差不多,鞑子太菜了。
如今这战场上,鞑子也就剩几个围得比较大得圈了,他们这些主将倒是有机会说几句话,他们倒是不急,他们还有大队的后援,那几个被围起来的鞑子圈,莫非还能飞出去不成?
祖大寿也只能微微笑笑,这个答案,他也不好答,其中的原因,他虽然也明白一些,可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得清的。
杨改革不断努力,通过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优势,到了此时此刻,开始不断的发挥出效果,不断的显现出威力。


第713章 缝隙
多尔衮毕竟是个少年,还是有着不小的少年心性,冲动着杀入战场,冲入战场之后,立刻后悔起来。
战场上,犹如泥潭一般,铺天盖地淹没了他,视野所及之地,全是明朝的人。
“主子,咱们被围住了……”多尔衮身边的奴才说道。
多尔衮没有答话,明朝人实在太多了,多尔衮之希望黄台吉能来救他,其他的,就什么也指望不上了。
……
黄台吉心里已经在滴血了,镶蓝旗的战况他远远的早已看得明白,实力实在是下滑得厉害,根本不是明朝的对手,被明朝如同切瓜砍菜一般。
黄台吉也恨,恨明朝下手毒辣,根本不留什么余地,更不给他什么机会。以往和明朝交手,他们都要占编制上的便宜,可以用编制上的便宜消耗对手的实力,可以以较小的损失打败明朝,可以尽量的保存老兵精锐,而如今,这种事是想也别想。
如今明朝早已学乖了,早已不是先前那种打法了,为了专门对付明朝而设立的八旗制度,如今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在八旗编制下打仗,反而是累赘。
先前的明朝,虽然看上去队伍很庞大,动辄数万,十数万人马,可实际上,凑数的多,真正能打仗的,不过是将领的家丁而已,而即便是明朝武将最高级别的总兵,手下能战的家丁,一般不过一两千人而已,这还是很能打的战将了。所以,八旗的设立,实际就是针对明朝的这种状况而设立的,打仗的时候,某一级编制,总是强于明朝的某级编制,总是在局部可战人数上占便宜。
以前的明朝军队的内部各种规则,早已被他大金摸透,吃透了明朝内部情况的大金,可以从容的应对明朝,总是能在局部实际战力上压倒明朝,所以,造成了一种后金很能打的假象,实际他八旗也是精锐夹杂辅兵作战,并不是完全一等一的精锐。
而明朝,因为制度早已僵化,面对专门为了对付明朝打仗方式而设立的八旗,往往就只能吃亏,往往被压制而无可奈何。【这也是明朝军队关内镇压农民造反和关外对付后金两种战果之间极大的反差的原因之一。缺乏在军事上的改进能力,即便是军事牛人一波接一波,也只能不断折翼。而军事上的改进和变革,实际,又必须由政治强人来进行,必定涉及到政治上的变革,明末缺的就是能在政治上变革的人。既然明末没有这种人,也只能任由僵化的制度继续僵化下去,直到灭亡。】
黄台吉满嘴的苦涩,不知道该跟谁去倾诉。
明朝一波就出动至少五千人,而五千人,刚好是如今一个旗的全部可战兵力,这种一波上来定胜负的战法,逼得他八旗再没腾挪的空间,只能也一波全上,这样,设立八旗的作用也就没有了,八旗制反而成了累赘,八旗之中,不可能全是可战之兵,必定有辅兵,有战力较差的兵。以往和明朝打,因为明朝那边某一总兵的可战兵力一般不过一二千,所以,八旗中的某旗,面对明朝总兵,可以从容对之,以弱对弱,以强对强,局部上,总是胜过明朝,总是可以腾挪。但如今,明朝一波全上,将局部可战战力的优势反转过来,八旗之中战力较差的辅兵立刻现了原形,根本不是明朝精锐的对手。
所以,战况根本就是一面倒的局面。
黄台吉很是怀念以往实际一波出动几百人,一两千人打仗的好日子,憎恨如今动辄数千,上万人打仗的局面。
看着战场上密密麻麻的明朝官军,黄台吉知道,这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有了,明朝那边,估计也早已摸透了他八旗的特点,故意用这种一拥而上的战法。
……
祖大寿和镶蓝旗的战场,成了整个战场的中心点,交战双方,几乎都是围绕这个点在动。
多尔衮欲救镶蓝旗。
洪承畴立刻全军压上,不给多尔衮任何可乘之机,大有将多尔衮也吃进去的架势。
黄台吉不得不救,也是倾巢而出。
而秦良玉,则是急速的朝左路军靠拢,同时驱动满桂防备黄台吉冲击车营。
毛文龙则不断的向秦良玉靠拢。
整个态势上,明朝占了极大的优势。
……
整个战场的中心。
镶蓝旗实际已经剩得不多,即便是有多尔衮的救援,可在整体战力上,依旧弱明朝很多。多尔衮加入战场,实际,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仅仅是延缓了镶蓝旗的灭亡。
多尔衮发现,自己实在是冲不动了,明朝全是硬扎。他也被迫的围拢成一个圈子,不得不自救。明朝的人马,实在是太多了。
“主子,怎么办?明朝的人太多了……,主子,咱们……”多尔衮身边的额真,不住的问多尔衮。
多尔衮毕竟是个少年,遇到如此之大的压力,也是措手不及,原本是要救人的,如今,只能等着被人救了。多尔衮慌张起来,只不过,如今的大战掩盖了他慌张的表情。
“主子,主子……,似乎是大汗来了……,大汗来救咱们了……”一个奴才犹如发现了珍宝一般,狂热的喊起来。
多尔衮回头看去,远处,确实似乎是黄台吉的旗帜。多尔衮这才稍稍的安心,黄台吉确实没有舍弃他,还是来救他了。
“呜……呜……”看见黄台吉亲自来救,正黄旗的人马欢呼起来,似乎有了些希望。
……
……
“总指挥,鞑子莫非真的是倾巢而出了,出来了这么多人,这大营,莫是不要了……”车营向前推进着,将领们随时关注着战场上的态势,见大批鞑子源源不断的去救左路战场,大有不顾大营的架势,立刻有将领说了出来。
“黄台吉这是想要也没法要,再说了,鞑子那大营,能有什么东西?除了几顶破毡房,还能有什么?”一旁有将领出言说道。
“就是,总指挥,鞑子那大营里能有什么?除了几件破烂……”有更多的人附和道,如今这些将领大手大脚惯了,倒是看不起鞑子那点东西了,当然这就是说笑一下,众人都知道,取敌大营的功劳是怎么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