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718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18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平静得很,见众人议论过了,议论的声音也逐渐的小了下来,知道议论得差不多了,两手压了压,这大殿的声音立刻就安静下来。
“诸位卿家也都议论过了,那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杨改革平静的说道。
众人有是互相的观望了一下,看看有谁是准备“跳出来”反对的,没人“跳”出来反对,那就是说,没有人会激烈的反对。
半响没人接话,施凤来也观望了一会,这才站出来接口。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是应该的,想京畿聚集了数十万灾民,确实应该加强人口的管理,否则一旦有个闪失,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施凤来说道。
众人暗地里一阵鄙视,果然不愧是皇帝的传声筒,皇帝说什么他就说什么,这话里就没多说一点东西出来。众人虽然鄙夷施凤来,可也知道,皇帝说的这个事,怕还真的不好说个不字,这几十万人,要是真的有个什么闪失,只怕会闹出大问题,这天子脚下,想瞒都瞒不住,一旦出问题,就是直达天听的大事,倒是没人愿意出来就这个事反对,这要是反对了,到时候出了问题,可是要倒大霉的。
“回禀陛下,臣以为,聚集在京畿的百姓,确实应该加强管理,如今大批百姓聚集在京畿,人员复杂,流动巨大,如不加强管理,一旦出了问题,只怕后果难料……”韩爌见施凤来说过了,又见孙承宗没有说话的打算,于是站出来说话了,他倒是同意皇帝说的,如今他自认是半个帝党,自然当仁不让的支持皇帝,再说,皇帝今日不是给了他偌大的好处吗?他也该回报回报。
“回禀陛下,臣也赞成……”更多的人站出来,同意加强人口的管理。
“那位卿家可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杨改革环顾了一圈,说道。
“回禀陛下,臣敢问,陛下要如何加强人口管理呢?”新任的左都御史陈于廷还是站出来说道了,他还是想体现一下自己的不同。
“这个……?……”杨改革听了陈于廷的话,似乎被问住了,拿起奏本又看了看,似乎这跟自己没关系,仿佛从上面找了一些字眼,又说道:“……加强人口的管理,这上面说的办法倒是有几条,刚才也念给诸位卿家听了,有行保甲法,……嗯,五户一保,五保为一大保……”杨改革念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在京畿行保甲法实在是不妥,这京畿乃是重地,焉能行这个保甲法?这岂不是说,京城随时要准备打仗?乃是四战之地?”陈于廷找到了一些值得说道的问题,说道。
“嗯,卿家说得不错……”杨改革点点头,貌似这个陈于廷有不小的进步,倒是能看到这里面的问题。
“……不过,这倒是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了,不是朕问的要不要加强管理……”杨改革倒是没太给陈于廷面子,先夸奖了一回,然后又说了陈于廷的不是。
“……”陈于廷一阵脸红,原本以为自己抓到了什么漏洞了,却没料到,皇帝会这么说。
“卿家如此说,想来也是同意加强人口管理的了?”杨改革问道,杨改革的目的是把加强人口管理的事给确定下来,为加强户籍管理开口子,至于怎么加强,怎么管,那是另外一码事了,杨改革的手段多得是,会逐渐的使出来,现在么,关键是搞定要不要的问题,所以,对于“擅自”歪楼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回禀陛下,臣也是赞成加强人口管理的……”陈于廷红着脸说道,今日他又出了一回糗,皇帝貌似还是比较针对他啊!不是说皇帝会看重他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于廷想不明白了。脑子里想起的是曹于汴那苍老的叮嘱。
“嗯,还有那位卿家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如果没有,那咱们君臣就讨论陈卿家提到的下一个问题,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杨改革倒是把加强管理和如何加强管理的概念给分开了,不让众人在如何加强管理的事上给自己拖延时间。
“回禀陛下,臣等赞成……”众臣都说道。
“好,朕对此事,也是十分赞成和支持的,此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说起来,京城聚集数十万逃难来的百姓,朕给了他们希望,就不能抛起他们不管,任他们自生自灭,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朕的过错,说起来,朕之所以大肆在京城大修沟渠,也就是想给这些逃难来的灾民一个求生的活计做做,让他们有事做,能自己养活自己,不至于因为饥饿而铤而走险,做下什么不可原谅的事,京城也才安宁,天下也才安宁……”杨改革解释道。
皇帝的这个解释一出,不少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好似才刚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陛下实乃是圣主明君,陛下实在是仁慈……”立刻又大臣把马屁送上。
“陛下圣明,天下百姓能得陛下庇护,实乃是几百年修来的福气啊!”更多的马屁送上。
“诸位卿家也不用给朕戴高帽,给他们活计,那是最基本的,但也不能保证就不出问题,这人口的管理,还是应该加强的,诸位卿家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杨改革小小的发了一下威。
“回禀陛下,臣等都赞成加强人口的管理……”众臣皆道。皇帝拿出了这么高的一顶帽子来,更没什么要说的了。
“那就好,既然诸位卿家都赞成,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那就说下个问题,该如何加强人口的管理……”杨改革说道,大前提定下来了,这就好办了。
众臣又是一阵议论,这个问题貌似也挺难的,刚才的那个保甲法,貌似比较不靠谱。
议论了一阵,杨改革又让众人发言。
施凤来依旧是当传声筒,完全照搬皇帝的话,没有任何新意。
其他的几个大臣也都没什么新意,无外乎不赞成使用保甲法,说道出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倒是众多朝臣的短板,众人倒是磨叽起来。
“启禀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户部尚书毕自严终于站出来了。
“哦,卿家有话只管说。”杨改革道,见毕自严站出来了,终于是松了口气了。
“回禀陛下,加强人口的管理,防止出现意外,这确实因该,但如何管理的事,臣觉得,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用什么办法加强人口管理,总之,这户籍是不能绕过的一个东西,臣以为,加强人口管理,该当从户籍入手。”毕自严也是酝酿了许久,才说出这话。
户籍?众人又是一阵惊讶,难道皇帝的意思是说的户籍?加强人口管理实际就是加强户籍管理?这……,不少人是惊讶的看着皇帝,这就搞不懂了,皇帝这是要闹那样啊?
韩爌也是有着不小的惊讶,以他对皇帝的了解,知道皇帝不会没事随便乱说,见皇帝提到了户籍的事,想的是,难道皇帝还准备在户籍上有所动作?这可是个难度不小的事啊!不过想想,也不至于吧,即便是要对户籍的事动手,可未必就会有什么好结果,朝廷也不是没清理过户籍,不过那有用吗?还不是把以前的人口册抄一遍,应付了事,莫非皇帝还能亲自一个一个的查?但又想想以皇帝的精明,必定不会随口乱说,也不会随便乱动,一旦要对某事有所动作,只怕会铺天盖地,或者是层层叠叠,在别人还没搞清楚状况就把事情办下来了,或者不得不按照皇帝的路子走,皇帝既然说到了户籍,莫非,皇帝真的有了清理户籍的心?真的有了清理户籍的能力?韩爌不敢说看好皇帝做这个事,可也绝对不敢说轻视皇帝。
不仅韩爌这么想,更多的大臣也是这么想的,不相信皇帝是真的要清理户籍了,可也绝对不敢怀疑皇帝又清理户籍的能力。
“卿家说得倒是有点的道理,继续说,继续说……”杨改革高兴的说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不管如何加强管理,总之,不能绕过户籍,如果加强人口管理能和户籍之事联系在一起,则事半功倍,管理就能比较轻松了,也不用行什么保甲法,只需灾民到何处做工,出示户籍并在当地官府登记即可,如此朝廷就对何处有多少百姓,从哪里来,有什么底细一清二楚了,又如陛下所言,知道了有多少百姓,就可以从容的给百姓安排活计,该放粮的时候就放粮,即便是出了什么事,也容易找到事主,朝廷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茫然不知……”毕自严认真的说道,皇帝和他说的是户籍的事,今日皇帝却说的是人口管理的事,事有些不对,毕自严琢磨了半响,算是琢磨通了,立刻将人口管理和户籍联系起来。


第664章 修钟楼
小朝议上,关于加强户籍管理的事,倒是没什么人反对,虽然众臣心里都怀疑皇帝这是要清理户籍,可都觉得这事实在太难,基本不可能成功,可又觉得不该轻视皇帝,皇帝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众臣的心思倒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皇帝不要清理户籍,毕竟如果真的清理出户籍了,那是要多交税的,但又想这件事成真,都想看看,皇帝到底有什么手段做成这件事,都想看看,皇帝怎么解决这个大明二百年都没解决的问题。说实话,到此时,众臣也没什么心思和皇帝对着干了,通过这么多的事,似乎逐渐的得出了一些结论,皇帝不好忽悠,和皇帝对着干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也没什么事能难倒皇帝,要和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斗,没点魄力和能耐,还是别站出来的好,否则给皇帝三天两头的打脸,也是在没什么意思。连交税这件事都无法阻止皇帝,天下还有什么事能难倒皇帝?反对交税的人多不多?可如今天下人还不是乖乖的给皇帝交税?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实在是没什么胜算。
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情,众臣也没阻拦加强户籍管理这件事,倒是都静静的看着这件事如何发展,如果皇帝无心清理天下户籍,此事也就到此为止;如果皇帝有心清理天下户籍,必定还会有更多的手段使出来。学乖了的众臣,倒是都当起“观众”,当起了“酱油派”。
朝局倒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一切平静得波澜不惊,杨改革虽然也欢喜加强户籍管理这事成了,可也觉得,这事实在是太平淡了,没有一点刺激,没有一点压力,这人、这生活可真的是乏味,没有了以前那种为了前途、胜利而战的激情。
……
日子依旧是过得乏味和平静。
依旧是新的一天,依旧是乏味的。
杨改革也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可惜,总找不到“饷帝岁月”的激情,也找不到斗盐商,斗地主的“欢乐”。
“大伴,今日可有要紧的事?”杨改革有些懒散的问道。
“回禀陛下,正一真人张显庸求见。”王承恩见皇帝似乎闷闷不乐,也挺为难的,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听皇帝问起,连忙回答。
“哦,张真人啊?他可说了为何事来见朕?”杨改革稍稍来了一些精神,朔造一个“圣人”出来,这是杨改革如今可以玩的不多的“游戏”之一,说起来,这个游戏也快“通关”了,能玩的地方已经不多了,张显庸的事已经成功了大半,走上正轨,如不出意外,迟早会出成果的,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游戏就会“通关”,没得玩了,杨改革稍稍提起的一些精神,又迅速的萎靡下去了。
“回禀陛下,似乎是关于建钟楼的事……”王承恩赶紧回答道,上次皇帝也问他这样的问题,他说不知道,这次,他长了心眼里,还是在张显庸那里套了一些话出来,如此,他也好在皇帝面前回答,免得皇帝问起的时候自己说不知道,这是服侍皇帝的一种态度问题,服侍皇帝的态度,一定要专心,诚恳。
“钟楼?呵呵呵……,莫非,张真人也想建钟楼?”杨改革有些意外的说道。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个事。想了想,就说“……见。”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
……
乾清宫暖阁。
“臣张显庸参见陛下!”张显庸工工整整的行礼。
“免礼,坐吧。”杨改革示意张显庸坐凳子。
“谢陛下!”张显庸连忙谢恩。
“真人来见朕,可是有事?”杨改革问道。面对着这个想修钟楼的张显庸,杨改革倒是想笑,也有些得意,自己不过是稍稍的给基督教一点颜色,张显庸就忙不迭的上套了。
“回禀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张显庸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他也是逼不得已才来的,琉璃斋广场上夷人教修了一座教堂,这不算什么,可偏偏还有一座钟楼,可以指点时辰,搞得如今路过琉璃斋的人无不要抬头看那夷人教的钟楼,看看什么时辰了,这无疑,夷人教一下子就聚集了天下人的目光,这对于传播夷人教是极为有利的,而他道教虽然得皇帝支持,可在这个方面,他觉得,还是比不上夷人教,夷人教能有的,他也该有,更应该力压夷人教一头,夷人教修一个,他就要修十个,百个,夷人教在京师修,他就得在整个大明修,一想到当初他和那个夷人一同在皇帝面前接受皇帝挑选的情景,张显庸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他必须力压夷人一头才行。
“哦,真人有何事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