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613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13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能想到,皇帝一上台就把不可一世的九千岁扳倒了?是谁能想到,皇帝大笔一挥,这就拿一千万两银子搞赈灾?谁能想到,皇帝一挥手,在明朝根深蒂固两百年的盐商就这么被皇帝连根拔起?谁又能想到,皇帝大笔一挥,每年就有几百万两银子搞教育……
如果没有这些事,几乎没人相信现在传出的这些“风言风语”,可把这些事都套在皇帝脑袋上,那么,如今这些只言片语,也就有了可信度了,皇帝做事,向来有板有眼,既然放出这种风声,……不跟着皇帝转的人,如今都在后悔……
“不错,此次筑路,我等应力劝皇帝,万不可相信商家能完成此事,此事,必定要交给朝廷自己做,这件事,本来就是以工代赈……”有人立刻总结道,一旦皇帝把筑路的事交给了商家,那么,筑路这事,就得分缴税和不缴税了,不缴税的人,是汤都喝不到的,想想皇帝那庞大的筑路计划,不管皇帝是吹牛也好,还是真的能做到也好,事先总得把该争取的争取到,至于以后到底是修也好,不修也好,也才不会受困,不然,好处全让那些缴税的人占了,这损失可就大了。
“不错,该当如此,我等应齐心协力,共促此事……”有人立刻出来赞成。
“对,该当如此……”更多的人赞成。
“诸位,就光光说这一件事?诸位难道以为,就这一件事分缴税和不缴税?即便是争取到了筑路,那么,那个建上海新城的事,诸位就没听说过?这般庞大的工程,陛下也是要分缴税和不缴税的,不缴税的,只能吃别人吃剩下的,缴税的吃不了,才能轮到不缴税的,这事,就不要说了?”有人立刻爆出更大的事来。
新上海的建设,已经逐步开始了,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艰难和充满争议的,首先,建造新上海所需的花费,就是很大一笔钱,接着,新上海和以往任何城池都不一样,没有城墙,这一点,一直是诸人攻击的要点,如今大明的地面上,即便是一个乡下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那还有一个堡子呢,这新上海投入了如此巨资,却没城墙,这无论如何,是可笑的,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当然,支持皇帝的人也说,不要城墙,可以节约银钱,可以安置更多的灾民。
“对!此事,得和筑路的事一起,陛下不能这么排斥他人,凭什么只让那些缴税的人赚钱,难道难道其他人就是后妈养的吗?难道其他人就没交过税?陛下这般划分彼此,确实不该……”立刻有人跳出来,对着这个缴税和不缴税痛斥,如今,这个原先看似好笑的事,逐渐,让很多人笑不起来了,逐渐的成了套在众人脖子上的缰绳了,而且越拉越近……
“按李大人的说法,莫非,还指望陛下取消税监?”有人忽然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话一出口,原本众人不愿意提及的事,让在场的人立刻尴尬起来。个个把脑袋埋了下去。
当初税监成立的时候,那个凄惨啊!那个被人嘲笑啊!什么缴税自愿,从不强迫,这事,可是去年众人嘲笑皇帝的笑柄,认为皇帝没事捣鼓出了这么一个破败的玩意,徒惹人笑,谁没事愿意自己缴税?银子多的没地方使吗?那里知道,转眼间,缴税的资格问题,成了一大难题,你要缴税,别人还掐你脖子,不让你缴税,缴税还得走后门,还得送礼,还得瞧别人脸色,还得让别人挑挑拣拣,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这事,如今,成了整个士林的笑话,原本嘲笑皇帝好笑的人,现在,没一个还笑得出来,也让人看到了皇帝的手段。
众人一副沉默,尴尬的表情。
“罢了,罢了,这话也就不再提了,要皇帝撤销税监,拿什么说事?税监扰民?与民争利?还是残害地方,祸害百姓?”一个人尴尬的沉默了一会,自己笑了一回,然后以好笑的口吻说到。
众人更是尴尬,如今缴税的资格都是问题,说税监与民争利,这扯得上关系么?别人又没强迫你缴税,如今可是你求着人家缴税,可让家不让你交……
“唉,张大人说得在理,税监这件事上,我等都疏忽了,上了陛下的当了,如今木已成舟,要撤销税监,不说皇帝不答应,那些能缴税的就能答应?没个拿得出手的说法,我等在这事上,还是别惹人笑了……”一个人羞愧的出来总结道,税监这件事上,算是拿皇帝没办法了,税监成了气候,要撤销税监,没有强大的理由,那是不可能的,先前和皇帝斗,可以把把什么税监扰民,税监祸害地方什么的帽子送到税监脑袋上,可如今的税监是啥?那是交税还得拉关系的主,整天坐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这些说辞,套在人家脑袋上,只怕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答应。
众人又尴尬了一阵,这事,可真的是上了皇帝的恶当了,现在搞的如此被动。
“税监的事,暂且就别想了,待日后再好好谋略谋略吧,如今,还是好好的把筑路和建上海的事好好说说吧,一定要阻止陛下以商号筑路,如这般,那些不能缴税之人,可就没有活路了,建上海也是这般……”有人总结道。
“说得不错,筑路之事,当以朝廷为主,以工代赈,万万不可交予商号,自古就没有这样的道理,想来即便是陛下执意如此,我等也有足够的理由反驳,理在我们这边,至于上海那边的事,其实,也不是没把柄可拿,那上海不是号称不要城墙吗?我等就拿此事做文章,陛下不准我等参与建上海,那我等就天天拿这事说事,那里有城池不要城墙的?这还叫城池吗?花那么多银子建的上海,莫非,是准备打水漂的?”有人说到。
“对!我等当苦谏,谏议陛下多读圣贤书,亲君子,远小人,少和工器打交道……”几个人开始人人闹闹的盘算着,好好的教育教育皇帝。
正说着,茶楼下面远远的就传出的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远远的,好似及其热闹,这盛夏的七月,好似就给这么一阵锣给敲醒了。
“……辽东三岔河大捷,辽东三岔河大捷……”远远的,就有人高喊道。
“哐……”边喊,这个人,还边敲锣,喊的声音是充满了激情,声音那已经是竭力了,这锣,也是敲得震天响,估计再用点力,这锣就得敲破了。
“……我大军杀敌两万,自伤一千……”
“哐……”又是一声震天响的锣声。
“……我大军杀敌两万,自伤一千咯……”
这个敲锣打鼓传递消息的人,是用最大的力气高喊,用最大的力气敲锣,一边让更多的人听见。
这一路走来,这条街上,已经是水泄不通,人群纷纷的上街,看个究竟,听说了辽东大捷,纷纷叫好,有些人,甚至是手舞足蹈,声浪,一下子就盖过了所有的事。
……
茶楼上。
几个聊天的老者是面面相窥,十分震惊!听这喊的内容,什么杀敌两万,自伤一千,这是什么战绩?神仙出现了吗?大明什么时候这样厉害了。
“这是怎么回事?诸位,老夫可听错了?杀敌两万,自伤一千?我大明何时这般厉害了?”王姓老者震惊的瞪着眼睛,问自己周围的人。
周围的人也是目瞪口呆,正商量着给皇帝上眼药,让皇帝多在国事上多用点心,少把心思花在和他们争利的事上面,忽然就出了这么一出,如此罕见的战绩,这……,这事一出,皇帝的声望,那得涨到什么程度去?他们在这里做的这些打算,怕只是一厢情愿了,皇帝要是不关心国事,能打出这战绩?说出去谁信?
“王老,不如把那人叫上来问个清楚,这份战绩,李某是委实难以相信……”李姓的官员也在那里目瞪口呆的不相信。
“应该不会,这次辽东之战,乃是孙阁老督师,如没有这般战绩,如何敢虚报?即便虚报,又如何敢虚报至如此不可思议?”有人比较冷静的分析,同时也是冷汗淋漓,这种战果一出,皇帝的威望,那得到什么程度去?和皇帝斗,这份压力……
众人的脸色更加的不好看,按照这话的理解,这份战绩,绝对是真得,否则,即便是瞒报,也不可能瞒报到如此离谱的地步。
“店家,快去把敲锣之人请上来,我等要问问到底是如何的。”一个人立刻起身,大声的朝着楼下吩咐。
店家在楼下,听见上面的高声吩咐,远远的道了声,就去请那个大锣传递消息的人了。
不一会,敲锣的人就被请了上来。
那敲锣的也是个懂事的,见过阵仗,就知道这些人都是些大人物,立刻含笑,弓着背,鞠躬问好。
“这位老者,我等想打听一下,此消息可当真?”一个人稍稍的点头算是回礼,然后以严厉的口吻问道。
“回这位老爷的话,这事千真万确,小的那里有胆子敢在这事上说谎,送捷报的骑士,这回,估摸着刚进宫呢……”这个大锣传递消息的人立刻躬身笑着回答道。
“……唔,那我问你,可还有详细的情况?到底是如何打的?怎么会这般离奇?怎么鞑子死伤两万,我大明才死一千?……”这个人实在是不相信这离谱的战绩,当下就问了出来。
这话一出口,就有人听出不对了,这话一出来,好似他们都是鞑子一伙的,都指望着鞑子获胜,大明损兵折将呢,立刻又人咳嗽起来,打断这个人的说话。
刚刚说话的那个人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语病了,又说道:“……须知,此事撒谎,可是死罪……”为自己刚才的话补了句。
“回这位老爷,小的确实是这么听来了,确实是鞑子死了两万,我大明才伤一千,这绝错不了,小的刚开始也不相信,还仔细问了我家老爷,我家老爷说,好像是烧死的……”这个敲锣的人立刻说道。
“……烧死的?”这个茶楼上,众人更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起来,这得是一把什么样的火,才能烧死这么多的鞑子啊?
震惊!这茶也别喝了,赶紧进宫问个明白去,这可是天大的事啊!这事一出,很多事都不用再谋划了……


第582章 辩论
北京城里。
这官场上,在准备和皇帝斗,准备捞取更多的利益。
这士林,读书人之间,或者说,年轻的读书人之间,却是在热热闹闹的争论着儒字新解。
黄宗羲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人之一。
……
这座茶楼上,如今,依旧是双方辩论的战场。
“我倒是要请教太冲兄,太冲兄口口声声说,人需就是儒,儒生,当以解决人需,国需为己任,那么,如果现在有一老农,因为无力种地,太冲兄是否给他去种地?如以工匠生病了,不能做工,太冲兄可否代替那工匠去做工……?”这个姓黄的士子,倒是这次辩论的主辩,一上来,就对黄宗羲问道了核心问题,如果儒家以人需作为新解,那么,也就是说,这做工,做农,经商之间的界限,也就没有了,因为按照人需“儒”的解释,有人需要你就去得去做,工人需要你就得去做工,商人需要你就得去经商,算是彻底的颠覆了以往儒的解释。
这个问题,确实是把黄宗羲难住了。黄宗羲走了一趟来回来,也没什么好答词。
这个茶楼,坐满了人,几乎就是座无虚席,都是来参加这次边路的年轻士子,让这座茶楼,充满了活力。
黄宗羲这边,自然不能让黄宗羲落败,见黄宗羲为难,有人立刻为黄宗羲解难。
人群中,有人开始有节奏的鼓掌。
“啪啪……,啪啪……”拍掌声不断的响起……
“捂住嘴巴,……啪啪……”一群年轻人,兴高采烈的高喊着,辩论到激烈之处,这种为各自双方叫好,起哄的事就出来了,年轻人们一边用手鼓掌,打着节拍,另一边,则是热烈的向着对方高呼,每拍两下手掌,就猛烈的喊一句话。
“捂住鼻子,……”
“啪啪……”紧接着上一阵整齐拍掌的,是一声高喊。
“不准呼吸,……”
“啪啪……”
“……哄……”最后这句有有力而整齐的叫喊和拍掌之后,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一声的哄堂大笑,使气氛到达了顶点,这次辩论,其实,是黄宗羲处在下风,不过,当支持黄宗羲的年轻人们一起高喊这些号子的时候,这气氛明显的就不一样了,胜利也就到了黄宗羲这边了,因为这一句一出,对面的就往往无言以对了,除了尴尬,就是尴尬了。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也可以一天不喝水,唯独不能片刻不呼吸。
“呵呵呵……”黄宗羲在这一阵欢呼之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轻笑了起来。
“……诸位,你们可以不认同我的观点,可也不能不呼吸啊!如果你们反对我的观点,大可不呼吸就是,那么,我黄某立刻就跪地求饶,承认输了……”黄宗羲笑着问道。
和黄宗羲打对台戏的年轻士子们,一个个红着脸,任黄宗羲这边羞辱,这是没办法的事,黄宗羲拿呼吸说事,谁能不呼吸?呼吸了,那么,就被黄宗羲逮到把柄了,你既离不开呼吸,又不同意呼吸是人之第一需求,这不是矛盾吗?
“黄太冲,你这是狡辩,我等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