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4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了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都眼巴巴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会说出个怎么样的问题来。
“是这样的,昨日朕在梦中,梦见一神人告诉朕,只要朕能把随便一张纸对折三十次,就能折出五十个个泰山那样高,朕觉得很神奇,又不相信,但是神人告诉朕,这是可以的,朕觉得不可思议,想了想,决定和众位爱卿同享神人出的问题,有哪位爱卿能告诉朕为什么?能不能吗?”杨改革说道。
这问题一出,底下一片大臣就是傻眼了,这算什么问题,一张纸也能折出五十个个泰山那样高。不可能,绝不可能,如果是那样,那还要到泰山祭天干吗?直接在一张纸上祭天不就得了。
于是大臣们纷纷说不可能,胡说。
“诸位爱卿都说不可能,可是朕梦中这位神人告诉朕,这是可以的,并且千真万确。难道哪位神人错了?”杨改革作出不可能的样子。
“那位神人告诉朕,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信,可以自己用张纸试试。”说完,杨改革手挥了挥,小太监们立刻把准备好的纸张给众位大臣发下去。
“诸位爱卿,说实话,朕也不信这小小的一张纸折几下就能折出五十个泰山的高度,所以,诸位爱卿都自己动手实验一下吧。”杨改革又说道。
下面的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窥,一张纸能折出泰山的高度,还五十个,这实在是太难以令人相信了。有些大臣开始用手中的纸折了起来。
……
“启禀皇上,老臣折了一下,但是最多才折九次就不行了,诺,这就是老臣折的。”说完,这位老太龙钟的大臣还举了举手中的一小坨白色的东西,那就是一张纸折了九次之后的结果。
“启禀皇上,老臣也只折了九次,也只能折这样多了。”
“启禀皇上,微臣好像折了八次。”
“……微臣也是八次。”
“……七次”
下面的众位大臣也都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折的数量。
杨改革笑了笑,说道:“众位爱卿,你们说这有没有可能折三十次的时候会比泰山还要高?”
众位大臣傻眼了,纷纷看着自己手中的那一团纸,实在想不明白这团纸还能比泰山高?
“启禀皇上,老臣认为不能。”
“启禀皇上,微臣也认为不能。”
“……不能……”
“……估计不能……”
……
大臣们几乎都说不能。要不就是不语。
杨改革笑着说:“既然众位爱卿都说不能,可是那位神人却偏偏告诉朕能。”
“启禀皇上,可千万不要相信妖言啊!这怎么可能。那分明是一个妖孽在蛊惑皇上。”
“……是啊!是妖人……”
“……妖孽……”
“……对,是妖孽啊!”
……
底下群臣都附和说是妖孽的话不可信。
杨改革早有准备,准备在这个讨论国家大事的环境里讨论一下科学的东西,用科学来打击一下腐烂、狭隘、不知上进的官僚们,杨改革虽然对做皇帝一窍不通,却又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知识,不卖弄这个,难道卖弄当皇帝的权术吗?
“众位爱卿都说不可信,不过,哪位神人却证明了给朕看,让朕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杨改革只顾着自己说,却不知道说错了话,皇帝那里有五体投地的,那不是给别人磕头下跪么。
好在大殿里的人也都没太在意,都在想看看皇帝口中的那位神人是如何证明的。
杨改革挥了挥手。
几个小太监匆忙的把一些东西抬进了太和门,上面用丝绸盖着,不知道里面是何物。
一个小太监揭去了丝绸,露出里面的一大叠宣纸。
杨改革说道:“众位爱卿请看。这是一叠纸是常用的宣纸。注意是压严实的。大约有一尺高,共有大约两千张宣纸,所以,每章宣纸大约有两千分分之一尺高。如果对折一次,那么,这堆纸它就会变成二尺高,一张纸的高度也就是两千分之二尺高。第二次对折,那么一张纸的高度就是两千分之四尺高……”
“……第十一次的时候它大概就有一尺多高了,准确点就是两千分之二百四十八尺了。”
“第二十次的时候就已经有大约两百六十二尺之多了。”
……
“第二十五次的时候大概有八千多尺了。”
……
“第三十次的时候已经大约有二十六万八千五百六十六尺,合约有两万六千丈那样高。泰山有多高?大约有四五百丈高吧,就算有五百丈高吧,大约有五十多个泰山那样高了……”
杨改革的话已经让那帮子大臣们震惊的无与伦比了。在他们心目中,泰山就是高的象征,没想到一张小小的纸却有它五十个那样高,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接受了,当然你要能把纸对折三十次。
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题,一张纸的厚度连续乘以30次2,别看一张纸薄,但是当你连续30次乘以2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恐怖的高度。
沉默,绝对的沉默。
沉寂,绝对的沉寂。
死寂,绝对的死寂。
一帮子大臣都已经被杨改革弄得目瞪口呆,死死的站在原地动弹不得,今天这事,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众位爱卿,你们还认为朕梦中的哪位神人是妖孽否?”杨改革面带微笑着问道。
底下大臣一片死寂,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个人开口。
杨改革心里得意想,你们这帮死货,小爷我一个数学问题就把你们搞得头晕眼花,跟我斗,玩死你们,以后还是要多听我的,不然玩死你们。
半响,大臣们才醒过来,神灵才回体,都站在大殿里默不作声,眼睛看着前方地面,似乎能看出花来一般。
“散朝吧,诸位爱卿回家找个帐房先生,再用朕的方法仔细算一算吧,看朕是否算错了。”说完杨改革头也不回的走了,至于政务,下回再说吧。
于是,天启七年的最后几天里,大明朝的心脏,京城之内,许多上朝的大臣都在家里找人堆宣纸,然后找一打的帐房先生在那里算。算盘打得那个啪啪作响,下人们都不知道老爷要干什么,后来才知道,皇帝梦中有神人教授,告诉皇帝一个奇怪的办法,这个办法能让一张宣纸变得比五十个泰山还要高,天啊!五十个泰山。不是说泰山是天下第一高山吗?
皇帝。
梦中。
神人。
传授。
这个话题,在天启七年最后的日子里,成了大明朝京师最热门的话题。


第5章 准备练新军
(图:孙承宗像)
文华殿里,崇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枯燥的太监声音响起。
“巡抚宣府右都御史秦士文报:插汉儿即虎墩兔憨争哈喇慎所分部落,谋犯塞……”
太监的声音不急不慢,徐徐道来,如果不是声音中参杂了一丝的尖锐,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太监在朗读。
杨改革只觉得头晕,只一个上午,就觉得头晕眼花,这奏折里的话实在是太难懂了,深奥,生僻,摇了摇头,问道:“等等,这杀胡堡在那里?归化城又在哪里?那个什么插汗儿又是什么?”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皇帝的话。
杨改革摇摇头,说道:“地图呢?上大地图,把他挂在朕的前面,朕才知道那个什么归化城在那里,还有杀胡堡在那里。”
内阁大臣连忙叫人找来地图,匆匆忙忙的挂在了文华殿的柱子上。
杨改革走到地图边上一看,地图虽然粗糙,也画得不是很准确,但是好歹也知道了大致在那里,绝对的纯手工。想了想,估计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那里了。
“怎么蒙古这种废柴都可以打劫我大明朝吗?众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杨改革无语,连蒙古那种废柴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打劫,实在是叫人无语。真的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纯粹的比烂。
内阁大臣都不作声。没人知道该怎么办,组织大军杀回去?一没钱,二没人,没钱就不用说了,没人,广宁之败,把大明朝拿得出手的精兵都耗空了。这才几年?根本就没有拿到出手的官军来。
看样子内阁大臣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都默不作声,杨改革叹了口气,道:“这个事就跳过吧。下一个话题,记得用简单的白话把事情尽量简单的说清楚,不要老是把事情搞得那样复杂,朕伤脑筋啊!”
杨改革扶了扶额头,看文言文的繁体奏本,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二十一世纪宅男来说,确实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
那位负责宣读奏本的太监又继续说到:“户部主事刘鼎卿劾大学士黄立极。”
杨改革又有点头疼了,这户部主事是干嘛的啊?这大学士黄立极是谁啊?好像我也不认识啊!不过这尚书下面好像是侍郎,侍郎下面员外郎了,再下面才应该是主事吧,这好像差了好几级,嘿嘿,有意思,处级告部级,胆子挺肥的。算了,既然都不太懂,那就跳过了。
杨改革挥挥手,内阁的大臣们算是松了口气,知道这表示皇帝不讨论这事了。杨改革不知道这其中的那一位是黄立极,奏章上面就是弹劾他的。
接下来比如什么释放蓟镇总兵备道耿如杞,官复原职。
杨改革之觉得头大:“这个问题你们内阁自己考虑吧,给你们三天时间,限期完成。如果有不同意见,就投票,少数服从多少,明白?”
对于这个问题,杨改革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臣等明白。”一干大臣对皇帝的放权行为表示十分的赞同。
“下一个。”杨改革又挥挥手。
一个上午下来,杨改革有点想死的感觉了,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知道自己这是头几次,不太熟悉的缘故,慢慢的就熟悉习惯的。
和孙承宗学习兵法,按照杨改革的说法,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杨改革认为,自己怎么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了,兵法在他眼里那就是渣啊,在杨改革看来,打仗胜利的关键就是怎么将更多的攻击力投送到敌人的身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再先进的兵法也是渣。
孙承宗对自己的这位皇帝学生也是惊叹中带着哀叹。真是个天才,可惜是位皇帝。不然驰骋沙场,也是一员能流芳百世的名将。
“孙师傅,这些兵书朕基本都大致的看了一下,也听您给朕讲解了过了,朕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了,似乎不用再学了……”杨改革这样说到,杨改革实在是不想再学什么兵法了,太痛苦了。
“哦,陛下,有什么心得吗?”孙承宗问道。
“孙师傅,在朕看来,一只军队能打胜仗的关键因素在于三点,纪律、意志、组织这三种要素,这三要素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更多的杀伤力作用于敌人身上,直到敌人崩溃。”杨改革大胆的用未来的观点忽悠孙承宗,杨改革要的是尽快的组建新军,而不是和孙承宗学习什么兵法,正儿八经的学习兵法,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会出师,可惜崇祯二年野猪皮就要进关了,这绝对等不起的。
“陛下,说说您的看法。”孙承宗有点疑惑,带着凝重的问道。
“这三种要素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目的就是把军队的杀伤力投送到敌人身上,先说说组织吧,十个普通的小兵由一个小旗管理着,五个小旗上面有一名总旗,总旗上面有百户,百户上面有千户,千户上面有参将,指挥使。这就是组织,没有了组织,任何军队都不叫军队了。”
“纪律吗,一只军队纪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比如岳家军的纪律就非常强,宁可睡在街上,也不会进百姓家里,比如本朝的戚大帅的戚家军,可以站在雨中一两个时辰不动一下。纪律就非常的强,强悍的纪律可以使他们在战场上忘乎所以,只记得纪律二字,可以在敌人的铁骑冲锋之下仍然按照规定列队,搏杀,只管向前,他们的战斗力也将非常强,例如安营扎寨,守城冲锋,这些都是纪律的一种体现,可以视为战争纪律。”
“意志,一只军队的战斗力(杀伤力)靠的是战斗意志来释放的,尽管是一只很强的军队,但是如果没有很强的战斗意志,那也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最强的意志是信仰,愿意为某种信仰,信念去自愿牺牲,例如保家卫国,这样的意志力是最强的,接下来才是金钱,物质方面的,充裕的物质保障,比如月钱,烧埋钱,赏银,荣誉,升官,这些都是增强作战意志的手段,强烈的作战意志,能保证一支军队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依然在战斗。有了这三样,这只军队已经是一只强悍的军队了,如果再配给足够杀伤力的武器,将会是一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
……
孙承宗沉默了好一会,才道:“陛下果然是天纵之才,对于兵法居然有如此的看法,实在是令老臣汗颜,老臣已经没有多少东西教陛下了。”孙承宗也挺郁闷的,皇帝才读了几天的兵书,好像比自己读了几十年的兵书还要厉害。天才?
“孙师傅,朕准备练新军,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想请孙师傅帮忙。”杨改革道。
“新军?难道陛下认为现在的军队已经不能用了吗?”孙承宗问道。
“孙师傅,难道你觉得现在还有那个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