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350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50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后来,史可法对皇帝的这种做法是大加赞赏,无他,经过这些人教了几天唱歌之后,灾民的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也变开朗了,这灾民堆里,也不再是唉声叹气,麻木夹杂绝望,也有了些欢声笑语。
史可法站在河滩上,看着远处那几个京城里什么“合唱团”的人又在安排那些小孩子唱歌,觉得温馨得很,观众就是那些小孩的大人,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老掉了牙齿,笑得合不拢嘴的老大爷,有默默含笑注视自己孩子唱歌的母亲。
那个“合唱团”的人,相当的和气,一脸的微笑,指挥着孩子们站成几排,小的就在前面蹲着,稍高一点的就站着,然后高一些的就站在土堆上,这样,就有了几排。
那个“合唱团”的人笑着道:“好了,‘昨天所有的……’预备…唱……”
那群小孩子已经练熟了歌曲,听见号令,立刻用那稚嫩的童声唱起来。
“昨天所有的……,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期待的眼神……”
歌声一起,看着那些孩子唱歌的母亲,爷爷们,笑容依旧在,只是眼中多了些泪水,这分明就是唱的他们自己。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唱到这里,一些大老爷们也受不了了,跟着孩子们唱哼起来了。整个场面,感人至深,动人之极。
等唱到第二遍的时候,整个河滩,无数的灾民已经自发的跟着孩子们唱了起来。
场面变得壮观浩然起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声已经从稚嫩的童声变成了厚重的合唱。
史可法早已熟悉了灾民们的生活,听见灾民们动情的唱着歌,也跟着吼起来,好在这歌不讲究什么韵律,只要把内心的声音吼出来就行。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两句,灾民们唱了一遍又一遍,这句写到他们心里的歌,只有不断的唱出来,才可以把心中的酸涩表达出来。
“合唱团”的人见灾民们把这两句歌词唱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舍不得停下来,知道这是灾民们动情了,虽然宣泄情绪是好事,但是,时间也不宜过长,于是想了个办法,立刻拍掌,打断灾民的歌唱。
“啪啪啪……”几个掌声的响起,灾民们才从苦涩的心绪中回过神来,跟着拍起来,虽然这个规矩怪怪的,但是,河滩上,很快想起一阵“剧烈”的掌声。有的偷偷的抹眼泪,有的红着眼睛,有的眨了眨眼,把眼泪挤下去……
合唱团的领头见史可法过来,连忙喊道:“乡亲们,我们请我们的史大人说几句话好不好?”合唱团的人也算是见过阵势,知道煽情、造势的重要性,见灾民已经动情,正是煽情的好时机,于是,立刻把灾民们都比较信任的史可法拉了出来。
灾民们一听是要史可法这个好官讲话,一个个都高喊起来:“好,好噢……”
史可法感慨起来,这几个人,果然是有几把刷子,简单的几首歌,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当真是厉害。听见要自己去讲话,也不含糊,于是走上前去,就准备开讲。
“乡亲们,这首歌,是唱到本官的心里去了,也唱到大家的心里去了,陛下说过‘不抛弃,不放弃’,只要大家相信陛下,陛下就一定会救大家的,这一点,大家毋庸置疑,如今,陛下已经准备了一千万两银子来赈济陕西,为的就是把大家都运到南方去,到那边去重新开始生活,也就是这首歌里唱的,‘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只要大家坚信还有未来,只要大家如歌中所唱,再苦再累也要坚强,那么好日子就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看到了吧,那边那些羊皮胎,就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等这些羊皮胎干了,你们就可以坐着这些羊皮胎顺河而下,以每天四百里的速度,只要几天,你们就可以出陕西了,出了陕西到了河南,那边,陛下已经准备好了大船接你们,你们会被分到洞庭湖,鄱阳湖,这些湖泊都是相当的大,可以围出无数的良田供你们耕种,在那鱼米之乡,你们再也不会为这干旱烦恼……记住,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陛下的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史可法越说越兴奋,一边大声的为灾民们打气,一遍用手指着不远处那个晒皮胎的场子,那里,全都是羊皮胎,都是用来做皮筏子的,有了皮筏子,史可法就不怕灾民运不走,这是他信心的来源。
“从头再来!从头再来!”不知道灾民当中那个忽然高喊了一声,灾民们跟着一起呼喊起来。
“从头再来,从头再来。”呼喊声,久久不能平息,府谷县的城外传出的这阵慷慨而激昂的声音,震动了府谷县,震动了府谷县的沟沟坎坎,震动了从府谷县流经的黄河水。
……
“好了,孩子们,今天你们唱的非常好,都有奖励……,来,排好队,都来叔叔这里领奖品……”一个“合唱团”的人在孩子们面前宣布着什么,然后这群孩子快活的排好队,在几个“合唱团”那里领取奖品,有的是颗糖,有的则是一块肉干。
看着孩子们“疯狂快乐”的玩闹,一边的大人们则是欣慰的看着,有的则高声呵斥孩子们不要抢,场面一片温馨。
史可法再一次感慨,这几个“合唱团”的人果然是厉害,一首歌,就把这些灾民唱的安定下来,几句话,一点小东西,就把灾民的心拉到皇帝这边来,灾民的情绪现在变得非常的稳定,即便现在有人叫这些人造反,怕这些人也不会跟着去了,现在,这些人,都一门心思的要到南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真的是厉害,史可法对皇帝,那只能是深深的佩服。
史可法一个人朝着东方,深深的鞠躬遥拜。
官和老百姓,还是有距离的,尽管史可法已经很“亲民”了,不过,灾民们还是和他有着距离感,看到他,都会不自禁的留出一定的距离。
一个老大爷看着自己的孙子分到了一小块糖,笑得合不拢嘴,见史可法就在自己身边,于是,深深的鞠了一躬,局促的问道:“史大人,……小老儿有个问题想问大人,南方真的有那样多的田等着我们过去分?”然后
一个老头满脸局促,不好意思的问自己,史可法稍稍的鞠了一躬还礼,道:“老丈,你可是问南方田地之事?”
那个问话的老头很局促,和这样一个官老爷说话,他这一辈子也没有过这事,见这位官老爷和气的和自己说话,更加的局促,干涸、黑涩的脸上一片通红,道:“回大人的话,是的,小老儿想问一下,南方真的有那样多田给我们耕种吗?”老头的这个问题一问出,周围的人就自动的围观起来,这和他们日后有极大的关系,自然很关心。
史可法微微一笑,这是他在灾民堆里听到过的无数次的问题了,几乎每一波灾民都会问他这些问题。
“老丈放心,田地绝对会有的,不过,还需要自己动手围垦出来才有,老丈可听说过‘八百里洞庭湖’这句话?”史可法不厌其烦的给一波波的灾民普及知识。
“回大人的话,小老儿也活了一把年纪了,这句话也听过,说的是洞庭湖大。”老头局促的回答着。
“那就对了,老丈,这次陛下就是要把你们用船运到洞庭湖去,八百里洞庭湖,是可以围垦出几百万倾良田的,那洞庭湖更不会有旱灾,水源充足,一年两熟是没问题的,勤快一点,三熟也不是不可能,除了洞庭湖,还有鄱阳湖,呵呵,老丈,还是那句歌唱得好,心若在,梦就在啊!~一切不过是从头再来,就看自己愿意跟着陛下走哇!”史可法微笑着解说道。
“大人如此说,小老儿心里就有底了,我们庄稼人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力气,只要有地给我们种,我们庄稼人不怕下力的。”那个老头虽然局促,但是也很满意,这回,他是彻底放心了。
周围“旁听”的灾民也满意了,这回,是亲耳听这个大官说的,应该不会是骗人的了。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灾民们怀着梦,准备开始美好的新生活。


第366章 选择
夜晚。
府谷县城外,安置灾民的河滩,稀拉几堆篝火堆在燃烧。
一个壮汉隔着老远坐在火堆前,目不转睛的盯着火焰,似乎在考虑什么,时隐时现的火光照在这个壮汉的脸上,可以看出,这个壮汉的精干。
“六哥,我看史大人的皮筏子怕是晒得差不多了,要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坐着这批皮筏子下河南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到洞庭湖了,我们就可以开始新生活了。”杨七坐在自己六哥边上,高兴的跟自己的六哥说话。
“是啊!六哥,我看这次朝廷的赈济还是相当得力的,在这种大灾之年,居然还可以吃到羊肉,这多少年没听说过这事了,如今这羊皮筏子又快晒好了,要不了几天,就可以脱离这苦海了……”火堆边上,另外一个人也跟着说到。
这种火堆,是用来做晚上照明用的,在整个府谷县的城外,点了不少。一圈人,远远的围坐在一起这个火堆前面,正是杨六和他的一些兄弟们,一些老伙计们,他们在府谷县呆了一些日子,看着这羊皮胎慢慢的晒干,知道留在府谷县的时间不多了。
众人见头领杨六沉默不说话,有人于是便开解道:“六哥,我看那事,怕官府是不会追究了,如今这样久了,都还没消息,怕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朝廷当作不知道,我们也不用害怕,圣天子百万移民都移了,还多我们几个?有了地可以种,谁还造什么反啊?何况那事毕竟还没做不是吗?六哥,我看,过两天,我们就走吧,老是呆在这府谷县,怕会被人怀疑呢,老是以让别人先走这个借口,怕史大人也会生疑心的……”
杨六的一个老部下劝解道,他们就是本来要举旗造反的那拨人,不过,在最后关头,这反,没造起来,官军提前得了消息,封闭了城门,有了准备,让这本来就没什么成功希望的造反,成功的希望更加接近于无了。所以,这群人,在杨六的带领下,在最后关头,放弃了造反,而是顺着河到了移民点,不过,他们心中也是害怕的,害怕官府追究这件事,到了府谷县更是盘桓了许久,就是要看看这朝廷到底是如何对待他们这些人的,看看官府会不会追究那事,如果追究得厉害,这些人聚在一起,也还可以反抗一下,如果顺着河漂下去了,一分散,那可就是砧板上的肉,没一点反抗的余地了。不过,这样一直聚在一起,盘桓在府谷县不走,也不是办法,史可法造的那些皮筏子已经快造好了,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大批量的转移灾民了,如果那时候他们还不走,那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走还是不走,成了摆在杨六面前的一道难题。
杨六面无表情的把一根树枝投降火堆,枯枝在空中飞行了一段时间,才落到火堆上,然后开始燃烧起来。火光,更加的明亮起来。
“六哥,要不,我晚上悄悄的把那些皮胎扎破,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走了……”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说到。
“住嘴!!大毛,不许胡说,羊皮筏子是灾民的救命的东西,扎破了羊皮胎,到时候史大人没了皮筏子转运灾民,这得饿死多少灾民,你这是在造孽知道吗?我们不做那伤天理的事,会天打雷劈的,会下地狱的……”杨六尽量的压低了声音,严厉的呵斥其刚刚这个出馊主意的毛头小伙子。
那个叫大毛的毛头小伙子连忙把头底下。
杨六似乎是想开了什么,道:“老伙计们,兄弟们,我杨六这些天也想了许多,也想通了,如今,遇到一个千年一出的圣天子,我们要造他的反,怕是不可能成事的,所以,我杨六奉劝大家,日后只要圣天子在世一天,这造反二字,就莫再提了……唉……”杨六说了几句话,长叹了口气。
杨六的这句话,大家都听到心里去了,要不是这大明出了一个圣天子,这陕西怕已经是遍地烽火了,看这移民的架势,要造反,怕是不可能的了,没有大灾之年的灾民可供裹挟,说造反,那真的是笑话,你就是挑明了旗帜造反,官府还不见得就把你当造反呢,还当你是那路占山为王的毛贼,没功夫理你呢,岁月蹉跎,过了几年,老婆媳妇,儿子女儿弄出一大堆来,什么造反称王的心思都没了。
杨七见自己的六哥这样说,于是道:“那六哥,我们安安心心的去移民吧,到了洞庭湖,我们开他几百亩田,每年打他两几千石粮食,吃都吃不完,每天都可以有白米饭吃,这日子,岂不好过?”
杨六继续把一根枯枝投向火堆,枯枝在空中飞了一段距离,跌进火堆,燃烧起来。
“唉……说实话,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