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73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73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养着。
“孙师傅说得对,这个,朕一定会注意的……朕也总结了先前宝钞的弱点和差处,准备做一些改进,准备把这纸币做得结实,耐用一点,印刷尽量做得精美一些,也尽量的不怕水,以免不小心洗衣的时候把这钞票报废。”杨改革又解释着,准备先把自己人搞定,然后再想办法搞定其他人。
孙承宗,徐光启,毕自严听皇帝说话,都各自用手捻了捻这纸币,发觉,确实比以前的宝钞厚得多,印刷得也比以前的宝钞精美,以前的宝钞,那纸张比草纸好不了多少,这印刷,也就和老百姓家过年贴的门神没啥区别。现在手里的这“宝钞”,一来比较厚实,二来,印刷,确实如皇帝所言,比较精美,不过,这纸面上的一捻,这颜料就沾手了,有点掉色。
“启禀陛下,这印刷得确实比较精美,不过,这颜料怕是不行,怕是还不能遇水吧。”徐光启现在还只是用手捻一下,就在手指上沾了不少颜料,要是放水里,怕更是不行。
杨改革对这件事,也是没办法的,虽然已经交代下去,让人研究了,可惜,这件事,不是想做成就做成的,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研究时间,才能做出这基本不怕水,耐磨,不褪色的纸币来。如今,也就是图案印刷得不错而已,这颜料问题没解决,这更不能说遇水。
“呵呵,是啊!朕已经让人研究了,不过才开始没多久,怕暂时,这纸张还不能见水,这颜料,怕还是会褪色啊!这是个难题啊……”杨改革也叹息,这东西,自己就没法弄了,这个只能依靠自己的那位“人才”,不断的摸索出来。否则,要想在明朝使用后世的那种纸币,除非自己能把日后的印钞厂给搬过来。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印日后的那种钞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这钱的号码问题,印刷机器问题,这个,都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都还在研究当中。
几个人听了,都不作声。
杨改革又道:“这件事,暂且,还只是和几位说一声,想听听几位的意见,真正的要发行纸币,朕还得等这纸币的研发工作做完了,才能发行啊!这时间,怕是还早得很呢,唉……”杨改革唉声叹气了,自己想发行的那种接近后世的那种纸币,可惜,暂时还没有这个技术。想法是好的,可惜,要实行,技术条件不够啊!
“启禀陛下,其实臣觉得,陛下这种纸币,已经非常的好了,远比以前的宝钞好得多,陛下,何不直接用以前的宝钞模子印呢?还省事一些,反正这印得数额也比较小,再则,这次发行的宝钞还有储备银,想发行宝钞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陛下大可不必为这印刷宝钞的事烦恼……”毕自严半天没说话,见两位帝师都不说话了,才找到一个说话的机会,也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了,见皇帝纠结于搞出高质量的“宝钞”,烦恼得很,于是给皇帝出了个主意。
在毕自严看来,皇帝的心是好的,一心要搞出耐水,耐磨,不褪色的纸钞,可惜,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还不如直接就用以前户部那套发行宝钞的模子呢,起码,还节约了不少钱呢。还不用把钞票搞得花花绿绿的。以前没储备金都发行了,现在有储备金了,还怕个啥啊?
用以前发行的宝钞模子?杨改革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来,薄薄的一张纸上面,用以前老百姓家过年买的财神那种印刷水准印刷出来的“钱”,这种钱,……杨改革觉得,也是在是太掉价了。对不住自己这穿越者的身份啊!日后考古,别人一看,我靠,这名垂千古的饷帝当年做的钱也不咋样啊!完全就是一张白纸嘛……
不过,如果不用现有的那套宝钞模具,使用自己心目中的纸钞,现在怕没个几年,怕是不会研究出大致可用的钞票来的,杨改革的心思,又动了起来。原本这件事,还只是打算是说一说,现在给毕自严这个主意一闹,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反正这明朝以前也是发行过宝钞的,用以前的宝钞模具,并无不可啊!关键的是这宝钞他是有储备金的,这个,怕已经就够了啊!明朝的老百姓,怕要求不高……
杨改革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发行纸钞了,这发行纸钞,用纸去买东西,应该感觉很爽快的吧。杨改革大为心动。要不要试一试呢?


第212章 更纠结的储备银问题
杨改革纠结的钞票纸张等问题,毕自严给皇帝出了个依旧用以前那套宝钞模具的主意,这个主意,让杨改革大动,以前都是用它,现在再用它,貌似应该是可以的,自己和以前不同的是,自己现在有储备金,难道不比以前的好?明朝的NPC们,你们的要求也不要太高了。
“毕爱卿说得有道理,如果使用以前那套宝钞模具,应该没有问题的……”杨改革虽然决定了用以前的宝钞模具,但是还是忍不住对以前的宝钞质量嗤之以鼻,质量实在太差了。
下面的三个人,心里远不如皇帝的心思那样纠结,对于使用原来的宝钞模具患得患失,都认为,这宝钞只要能及时的兑现,那就是好宝钞,都不解为何皇帝一直纠结于这宝钞的质量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把宝钞做得花花绿绿?做得那样厚?这完全是浪费。
杨改革最终还是决定,使用以前的宝钞模具了,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自己赶时间,等不起,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得走出去,不能什么事都要等待万无一失了再走,那样是不行的。
“……既然几位都觉得用以前那套宝钞模具没有问题,那就用吧,……大伴,拿些以前印制的宝钞?……”杨改革决定用以前的宝钞模具,那就得把以前的事物拿出来看看,研究一下怎么印制自己的“崇祯大明宝钞”。
“是,陛下,陛下稍等,奴婢这就让人去拿。”这种东西,皇帝如果要,别说是宝钞了,就算是宝钞的模子,也可以搞一个来,当然,这得需要时间。
没多久,王承恩就拿着一叠的纸张回来了,递给皇帝,道:“陛下,这个就是以前户部监造的宝钞,陛下请过目。”
“嗯,好,不错,给两位师傅,毕爱卿也拿几张瞧瞧吧。”杨改革接过王承恩的宝钞,细细的瞧起来。
我乃个草,杨改革不住的在心里暗骂,这哪里是什么钞票,这简直就是一张入厕时候的纸,如果入厕的时候没纸,用它,还得说声,好纸……,那纸张差得,没法说,和后世那种印制精美,经久耐用的纸币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杨改革刚刚定下来的心思,又忍不住翻腾起来,这种钞票也是在是太掉价了,而且,这种钞票它超大,怕比以前中学上课的书本,差不多大小,这样大,实在是浪费纸张了,而且,面额不是随着纸张的大小变化,都是一样大的,只是印刷得图案有变化。
杨改革拿得这一张,上面就印得是“大明通行宝钞”,这是抬头,下面一点,印的是“壹贯”两个字,再下面,是图案,是十堆铜钱,估计是想表明,这壹贯有十提钱那样多。
当然,虽然这宝钞印刷得不咋样,不过,下面还很清晰的印了一些很给力的字,杨改革虽然认识的繁体字不多,但是,里面简体字居多,杨改革还是能认出来。
“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 年 月 日。”
虽然以前杨改革也见过这种宝钞,但是,从来不觉得它是多么的给力,如今想自己发行宝钞了,一看这行字,才觉得给力,我乃个草,这简直就是一个悬赏令啊!谁要敢伪造宝钞,我靠,谁告发就给谁二百五十两银子,还给犯人家产,怕整个大明朝的人都指望着那一天发现一张别人伪造的宝钞吧,要是那样,可就发财了,这二百五十两,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了,何况是在银子相当值钱的明朝。
杨改革现在是彻底的明白了,为什么这明朝的人敢把这纸币印刷得如此的粗糙,防伪措施如此的差了,原来,就是这句给力的话在起作用啊!以前没印纸票子还没觉得,现在轮到自己造纸票子了,对这个自然就是极为上心。
看到这里,杨改革才觉得这种很适合如厕的纸钞它是多么的亲切,这宝钞虽然质量不咋样,可惜,它里面包含的话,它里面包含的法律,却实在是太给力了,这句话要是搁到二十一世纪,把这句话印到人民币的上面,怕全国人民都盼望着有人造假币呢。
杨改革现在是越看这“破纸”越觉得亲切了,道:“这大明宝钞,确实不错,不错啊……”
面对皇帝莫名其妙称赞这宝钞的话,几位听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样说。这大明宝钞的印制,那个粗糙,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还不错?
“敢问陛下,陛下所言的不错是指?”徐光启很好奇,皇帝指的这不错是什么。
“嘿嘿,朕说他不错,是说它的那句话不错,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这句话,这句话实在是给力,给力啊!朕觉得这句话,很能解决问题,很能解决问题啊!”杨改革笑呵呵的解释着,为什么一定要用新的钞票,原因就还有这新钞票它除了美观,耐用之外,可以有一部分的防伪的功能,这是宝钞所没有的,大明宝钞,可以说,几乎没有防伪措施。不过,现在杨改革看清了这上面写的字,对这宝钞的“防伪”功能那是相当的满意,准备把这句给力的话,依旧印制在自己钞票上面。作为一种防伪的功能。
给力?几个人头一次听到这个词,一时也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从皇帝说的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来看,大概是夸奖这宝钞上面印的那句话很有威力,很得劲。
“这样,朕决定,依旧使用这宝钞的模子印新钞票,不过,这新钞票,不能跟宝钞一样大,大概只有这样大,这样大……,嗯,根据这面额的不同,新钞票的大小也不一样,就如同几位现在拿在手上的这几张钞票一样,朕是把它的面额做了划分的,不同的面额有不同的大小,这样可以有利于分辨这钞票的面值……”杨改革边用手比划,解释自己新钞票的不同。
孙承宗几个人又拿起自己手中的钞票,看了起来,然后又互相的对比,发现,这花花绿绿的新钞票,确实不一样大,有的上面写的是一分,还有一角的,有的是五角,有的是一元,还有的是拾元。
“陛下,臣看这新钞票上面确实不一样,标注的数字也不一样,不知道和银钱是如何兑换?”徐光启问道,打算看看皇帝准备如何划分面值。
“这个,一分,等于一个铜钱,一角等于十个铜钱,五角等于五个铜钱,一元就是一百个铜钱,等于十角,这拾元就是一千个铜钱,等于一两银子……”杨改革解释这自己的兑换关系。
下面陷入了沉默,皇帝这次虽然也是印宝钞,不过,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最低的是从一百文起,但是,和现在皇帝这种一文钱起印的宝钞相差甚远,这连一文钱都要用宝钞,那这宝钞的造价可就不便宜啊!
徐光启考虑了再三,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哦?什么话要说?”
“启禀陛下,以前户部印的宝钞,都是从一百文起印的,陛下这从一文钱起印,这……成本,怕是不菲啊!”
“这?……”杨改革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知道,日后的国家和人民用的都是纸票子,金属硬币,只是作为辅助钱币来使用,至于会不会亏本这个问题,杨改革还真的没考虑过,要是纸币比金属货币还贵,那后世吃饱了撑了,尽发行纸币?
犹豫了再三,杨改革还是觉得,这发行纸币从一文钱发行起,应该问题不大,一旦人们都接受这纸币了,形成习惯了,这大额的交易都使用纸币了,自己赚钱的时候就来了,这个,一分钱会不会亏本的问题,就不在杨改革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这个,朕觉得,就从一分钱起印吧,这一分钱亏本,这可以从一元钱上面赚回来的,这个,把新钞票稍微印好一点,也让老百姓觉得,这一文钱也有这样大一张纸,也算是物有所值,更能增加这新钞票的可信度,不是吗?”杨改革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专行,要干,就干彻底一点,要干,就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徐光启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皇帝这种做法,实在是想不通,要说皇帝是为了敛财,可是,这连一文钱都要用纸币,而且还要把纸币印制得如此精美,怕成本都不止一文钱吧,这纯粹就是亏本的生意啊!还指望着印宝钞,从里面赚一笔钱?这个,都实在是想不通了。
杨改革则考虑的是日后的国家,那个不是用的纸币?要是用纸币会亏本的话,那日后的那些国家都是白痴么?自己也要跟着日后那些国家的步伐走,想来,是不会错的。
平台里,沉默了许久。
几个杨改革信得过的人都在考虑皇帝这样干会有什么得失,而皇帝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