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16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16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分配的东西,估计,都给自己包圆了啊!想到这里,杨改革自己也有点瞠目结舌了。
“这国子监,分为高、中、初三种班。正义,崇志,广业为初级,修道,诚心为中级,率性为高级。这通四书的可入初级班,就读一年半以上,如果文理清楚,就可就读中级班,再坐堂一年,经史兼通,文理俱优就可升入率性堂读书,这是太祖洪武时期制定的六堂三级,初级的有十八个班,中级修道,诚心则只有十个班了,这率性,就只有四个班。如果率性堂出来,各门功课都合格了,积分够了,则就参加历事,为三月一年不等,再依历事的成绩,推选优秀者入仕……”徐光启把这国子监从入学到入仕的经过,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国子监的课程,基本上还是‘六艺’范围,这礼仪,音乐,数学,策论,都在教授范围内,到最后是历事。”徐光启想着少说了点的东西,又添了一句。
“等等,徐师傅,你说这初级班有十八个,这高级班才4个,也就是说,淘汰率相当的高?基本上,会淘汰掉大部分的人?”杨改革发现,这明朝初年的班级设置,很有名堂,十八个班淘汰成四个班,这淘汰率,高的惊人,这样算下来,十个里面,有一个能经过国子监搞到国家分配,都是不容易的事啊!自己如果要开四万人的大学城,那岂不是说,至少要分配三四千人?杨改革对这个数字,也有点恐惧了。这人数,是在是有点多,大明朝,正式的官,恐怕也就这个数字啊!
“诚然,陛下,这要升入率性堂,靠的是积分,孟月考试一次,仲月考试一次,季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优秀者得一分,合格者得半分,不合格不得分,每年,积八分以上,就可以升入率性堂了,没到八分不合格者,仍做堂肆业。如陛下所说,这淘汰的肯定会相当多的,令缺毋滥,这是肯定的。”【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
杨改革晕了,这不就是后来的大学积分制度吗?怎么这明朝也就有了?还有一分,半分的,每年八分才算通过,不合格的就留级,这是那个穿越者过来出的主意啊?杨改革泪奔了,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位面啊!怎么听这些事,都这样熟悉啊!
杨改革麻痹了,这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没说错,一些人把几百年前的东西,捡起来,刷一刷,打扫一下,拿过来就用,就算是自己殚精竭虑想出的好主意。得,这个东西反正已经和日后的国际先进水准接轨了,自己直接用就是,还不用费心思,搞出一大堆的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来。
杨改革忽然觉得这穿越来明朝,也挺无聊的,自己想发挥一下自己穿越者的优势,搞一些夺人眼球的事,做一些开创时代的事,却没料到,明朝很多事,已经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了。自己白操那个心了。
……
“国子监也是教授的‘六艺’?”杨改革觉得,自己刚听徐光启说过,国子监也是教授六艺的。
“回陛下,是的,入国子监,子,经,史,集都是要学的,还要学习时政,策论,还要学习这,礼仪,音乐,数学,更是要历事,这些都是不可少的,所以,老臣先前跟陛下说 ,让陛下在这国子监里推广数学,没一点问题的,这国子监,本来就是要教授数学的,只不过,如今的国子监,成不了什么气候啊……”
“……”杨改革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的原点,自己是准备推广数学才来找徐光启的,结果,这“教育产业化”的话题太过于吸引人,谈了半天这重开国子监,重开“教育产业化”的话题去了,现在,徐光启,终于把这话题,又引回了原点,在这国子监里推广数学完全可行,需要考虑的就是,这国子监,现在的名声臭大街了,靠他推广数学,靠不住。
杨改革汗颜,自己是在有点会歪楼了。


第159章 重开国子监
说了一圈,杨改革发现,原来自己很会歪楼,原本谈的是这数学的推广,结果应该扯到“教育产业化”了,也不怪这跑题,这个明朝的“教育产业化”实在是太诱人,任谁被诱惑,也受不了。
“徐师傅,你说朕如果重开这国子监能行吗?能弄到多少银子,或者说,会有多少纳贡?例监?”杨改革觉得,这国子监的事,自己还是放不下,还得过问,这个,可是关系到数百,上千万两的银子的收入问题,岂能不重视?
孙承宗想了一会,道:“陛下,重开国子监,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朝廷没有多余的官职给这些人作为入仕之用。不能入仕,这国子监,也就没什么吸引力啊!朝廷想考国子监纳贡来缓解国库压力,难……”
“这个问题,朕觉得,不是问题的关键啊!想这这刚开始纳贡的时候,这仅仅是在国子监挂个名,连国子监都不能去的,可是照样有人愿意纳贡啊!朕觉得,似乎并不是徐师傅所说的那样,尽是为了官职而去的。”
杨改革对于这个没办法分配的事,想来想去,还是抓住了一点关键,这刚开始,可是不分配工作,甚至连国子监的大门都不让那些纳贡者入的,可照样有人趋之若鹜。
徐光启听皇帝一说,眉头紧锁,半响,才道:“陛下所言有理,这刚开始,这国子监,确实管理严格,虽然纳贡,但是仍不准纳贡者进国子监就学,即使是如此,朝廷每次,依然可以输不少的纳贡。这个,臣倒是思考的不周,有些偏颇了,只是这恐怕远远达不到这数千人的规模。”徐光启觉得皇帝的话也有点道理,立刻承认自己想得不够周到了。
“嗯,规模可能会小一点,朕还会想其他办法的,但是,先把这国子监重开,才是大事啊!朕觉得,这吸引众人对国子监趋之若鹜的,恐怕还有这国子监的待遇吧,虽然不能入仕,但是地位,身份也是改变了,这士农工商,所谓的四种阶级,从下三个阶级到士这一阶级,恐怕,很多人对这个,仍然是很感兴趣的。”杨改革忽然明悟,这明朝的四种人,这士人的地位最高,农工商人群对于这进入士这一阶级,恐怕仍热有着很大的热情。就如同这日后,买也要买个城市户口。后来农村户口值钱了,又想尽办法搞到农村户口一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陛下所言有理,想当初,开这国子监纳贡的时候,世人都是向往这国子监的士人待遇而来的,也不能入监就学,更不能入仕,如此,陛下重开国子监,这规模,恐怕不宜过大,千人为宜,这纳贡的数量,恐怕,不是陛下想得那般多。”徐光启想了一下,就总结出来,重开国子监,不给仕途,人数也就在千人左右,想要再多捞钱,估计难了。
“呵呵,这个不要紧,先把这国子监重开,把名声弄好,朕再研究一下这国子监的待遇,争取把这待遇弄好一点,想日后,希望入监的人,必定会很多的,……那徐师傅可为朕讲解一下,这当时的国子监有什么待遇?如果朕如今重开国子监,该给个什么待遇为好?”杨改革忽然有发现,这不能分配工作,其实,这国子监,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最开始那 会,也就在国子监挂个名,就很值钱了。
“……呵呵,陛下真是好算计,这国子监的待遇嘛,以前,还真的不错,最重要的就是这监生,可以直接做官,不过这条,如今,是不大行得通了,这次要的,监生,按照朝廷例,入学就读期间,可以免除一家二丁以上的差役,这个,在地方,免除差役,也是要花钱买的,其他的比如,这廪(lin)粮会馔,冬夏衣,灯油,课纸;有节假日休息,省亲,侍亲,结娶皆可请假,甚至有红板仓供养历事生的妻儿,倒是无微不至。说起这红板仓和监生们的诸般待遇来,还和我朝太祖洪武的皇后,马皇后,马娘娘有关……”
杨改革听了半天,觉得一句很现代广告可以概括:“挖掘机学校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其他尽在这一句话当中。
徐光启八卦精神爆发,忽然八卦起这太祖洪武皇帝的八卦起来,忽然想起和自己谈话的人是当今的天子,这谈话的内容涉及到了太祖皇帝,这个,实在是有点不应该,八卦到别人家的祖宗上去了,更何况,八卦的是帝王之家,当下,脸色就变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徐光启可是吃定了,这也怪徐光启和杨改革谈得忘性,忘记了眼前这位,还是一位皇帝,徐光启连忙住嘴,不安的拿眼神瞟皇帝。坐在床上,又不好下来,只好鞠躬拱手道:“臣无状了,冒犯太祖皇帝,实在不该,请陛下惩罚”。
杨改革倒是没觉得有多冒犯,这位马皇后,可是历史上的大名人,在后世,可是看过这位的电视剧的,是一位贤德的好皇后。这八卦精神,也爆发了。
“哦,还有这等事?徐师傅快说说这其中有哪些缘故?”杨改革的八卦精神也爆发,和徐光启研究起这马皇后的八卦起来。
徐光启心中擦了一把汗,这位天子,当真是和常人不同,徐光启相信,换作是其他帝王,自己如此说话,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是跑不了的,轻的就是从此不受帝王待见,丢官免职,重就要下狱充军。
“启禀陛下,臣身为人臣,不该谈论这……”徐光启可不敢再谈这中间的八卦了。实在是危险,日后被人翻出来作为把柄,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
“嗯,这样吧,你直接念史料上记载的资料就是,朕也不怪你就是,朕倒是想知道,这其中有何关系。”杨改革的八卦精神可是浓厚得很。
“这……那老臣就放肆了,还请陛下见谅,据史料记载:太祖幸太学回宫,后问:‘生徙几何?’,帝曰:‘数千’,后曰:‘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让这监生可以有粮养妻子,养家。这监生自此开始,也才有了后来的赐衣,赐粮,赐银,这诸般的待遇。”徐光启学聪明了,再也不敢说马皇后的名字了。这可真的是要人命。
这搞个国子监,还得皇后出马?杨改革也是诧异,没想到,这诸般的规矩,倒是和一位皇后有关,这个,难道自己重开国子监,也把皇后拉出来?打温情牌?
“徐师傅,如此说,这国子监能成功,倒是要多谢朕的祖祖祖奶奶了?”
“陛下,确实如此。”徐光启说话,也不敢像刚才那般,毫无顾忌的想说什么说什么了,说话前,还得想一会。
杨改革琢磨着,是不是把自己的皇后拉出来,也打打温情牌。这个,貌似日后从政的倒是挺时髦的,不知道现在效果如何,听徐光启八卦,貌似是可以的。
“徐师傅,如果朕也同太祖一样,让朕的皇后也出来打温情牌,赐衣,赐粮,赐银,效果会如何?”
“陛下,恕臣不敢说,陛下,还是不要为难臣了。”徐光启也被皇帝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给吓住了,吓得再不敢说了。这一个不好,就下不得台啊!
杨改革无语,这皇帝还得注意身份啊!不能像两个平等人的身份那样毫无顾虑的交谈。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先搞个奖学金制度,可能比较靠谱。
“徐师傅,朕打算重开国子监,给这些待遇够了吗?或者加一条,朕立一个奖学金制度,专门给成绩优异,家境贫寒子弟发放奖学金,让贫寒之家的子弟也读得起国子监,也让这国子监,成为贫寒子弟的一个进身之门?”
徐光启想了一会,道:“陛下,这个奖学金,倒是好事,如此,这贫寒之家的子弟,能进过自己啊你,成绩必定是优秀的,倒不失一条进身之路,想这国子监,必定可以招到不少的成绩优异者入学,这对国子监的水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国子监的名声,才会好起来啊!肯入监学习的人,也才会多起来,陛下倒是大才。”徐光启也觉得这奖学金不错。当下就称赞其皇帝来,这个可比那个八卦太祖皇帝强多了。
“那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徐师傅看还有什么补充的,朕,准备重开国子监了。”杨改革是想到了就去做,这每年可能会有千万两的收入,必须尽快“立项”“开工”。
“陛下,此事,还是在朝堂之上议论一番比较妥当。”徐光启连忙劝皇帝把这事弄到朝堂上讨论一番。
“这个……”杨改革思索了一会,觉得即使在朝堂上讨论,也没问题,毕竟,这是有先例的,不过是管理得不够严格,才造成今日的局面,相信只要严加管理,重开国子监,不是问题。
“这个,徐师傅说得不错。是要在朝堂上议论一番。”杨改革又道:“大伴,把朕打算重开国子监的意思告诉刘吉善去,相信他会明白朕的意思的。”既然要上朝堂,这就得事先只会一声刘吉善这个自己的“圣斗士”,想刘吉善很会揣摩上意,必定会猜到自己想要干什么,必定会在这朝堂之上为自己呐喊的。杨改革可不想和众大臣打口水仗。
徐光启见皇帝已经有了对策,对这件事,也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