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02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02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酷,不讲信用的地步,对皇帝的信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好了……你不用说这些马屁了,召你来,是想你的部落能给朕打听这蒙古的消息,看着蒙古有哪些动静,当然,好处也少不了你的,你的部落有五千人吧,其中能出一千勇士,很好,那朕就给这一千勇士每人每月给一两银子,让他们专门给朕四处打探消息,观察动静,这一两银子是保底的费用,对于能打听出各种消息的,另外给予奖励。奖励,从一吊钱到纹银百两,千两都不是问题,对于能打探出绝密消息的,官爵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消息重要不重要。”杨改革放出了诱饵。
能乞兔金歹青对于皇帝的诱饵,没有什么抵抗力,连忙问道:“皇帝陛下,什么样的消息才是重要消息?什么样的消息才能得到千两的纹银?能乞兔金歹青一定能给皇帝陛下打探到各种有用的消息。”
“比如,军事的集结,谁和谁又打仗了,谁和谁关系不和,谁和谁关系好,谁有多少兵马,谁的钱多,财产多,都有谁在草原上做生意,卖了些什么,这个都是重要的消息,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东虏那边的消息,东虏那边如果有什么消息,会比较值钱,明白吗?”杨改革淳淳教导着。
“能乞兔金歹青明白,东虏那边的消息比较值钱。只是陛下,这些都只是给勇士们的赏赐,不知道能乞兔金歹青能得什么样的赏赐?”能乞兔金歹青眼睛转了几转,见皇帝很大方,于是,立刻讨要自己的赏钱。
“你的赏赐,很简单,可以从中抽取二三成作为你的赏赐,弄到的消息越多,你的赏赐也就越多,不用外出,坐在家里就收银子,可好?”
“好,好,好!”能乞兔金歹青十分高兴,心里暗笑皇帝果然是个少年天子,不太懂事,不知道这蒙古那边的规矩,还一个勇士一个月一两银子,难道不知道蒙古那边都是首领头人说了算吗?那有到手的银子还分给别人的?那每个月一千两的银子,全都归自己了,这打探到消息赏钱,也归自己了,自己部落的那些贱民、奴隶,要银子干嘛?喔~倒是有些长老和小头目,不能吞了他们的钱,自己得让一点出来。
能乞兔金歹青已经沉浸在美好的想象当中了。幻想着自己什么事也不用干,每年净赚几万两银子。这样,要不了几年,自己的部落,地盘,就可以恢复得很大了,这个少年天子,还是很好骗的嘛,没有别人说得那样聪明啊!能乞兔金歹青心里洋洋得意,小眼睛咕噜咕噜的转。
能乞兔金歹青做了一回梦,想了想,又道:“皇帝陛下,如果日后皇帝陛下要进攻蒙古,小臣带路,可以得到多少赏赐?可以不可以赏赐一些陛下看不上的草场给小臣?”能乞兔金歹青觉得这皇帝好骗,钱多,以为这明朝的皇帝打探这蒙古的虚实,是为了进攻蒙古,所以,提出来自己带路能获得多少赏赐。
能乞兔金歹青的这句话,倒是让杨改革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带路党”出没?没想到这蒙古,根本没什么民国和国家的概念,也没有华夏的“汉贼”,“国贼”的概念,别人去打蒙古,他还笑呵呵的要带路,要赏钱。
“这个容易,只要到时候你能立下功劳,可以分给你一些草场,朕要这样多的草场也没什么用。”
这句话,能乞兔金歹青信以为真了,这明朝人,从来都不善于放牧,要这样多的草场干嘛?皇帝肯定会把那些以为“没有”的草场,赏赐一些给我的,心中美极了,却不知道皇帝打算“羊吃人”,这草场,日后都是皇帝的赚钱机器,都是皇帝用来利益捆绑的核心,怎么可能随便把草场给别人?
杨改革又道:“既然你肯给我大明朝刺探消息、带路,那朕就赐你一路编制,如何?日后你带路,也才好和朕的军队配合,不是吗?”
能乞兔金歹青被钱,被美好的前景冲晕了脑袋,忙不迭的说道:“是的,皇帝陛下,是的,皇帝陛下,此乃正理,还请陛下赏下一路封号,如此,小臣日后给陛下的军队带路,也才好配合。”能乞兔金歹青已经忘乎所以,背靠大明朝,得一个明朝的封号,每年还有几万两银子收入,当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了。
“那你以为,这一路编制该叫什么名字为好?”给蒙古部落番号,编制,在明朝,也常有,这朵颜三卫就是明朝给的正式称号,受过明朝的册封。
“启禀皇帝陛下,小臣以为,小臣乃是给皇帝陛下办事,应该以‘皇’字为号,才显得庄重,小臣的勇士,乃是协助陛下探听消息,协助陛下带路,所以,应该带一个‘协’字,所以,皇帝陛下,小臣觉得,这个‘皇协军’,可能比较好……”能乞兔金歹青心目当中,这个“皇协军”就是最好的称号了,相当的给力,带个皇字头衔不说,还只用协助,不用浪费自己部落的勇士去拼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了,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小眼睛,咕噜咕噜的乱转。
“噗”杨改革忍不住,一口茶水喷得老远。“皇协军”,这个人够有才,居然想到这个名字,现在这个名字还是荣耀的象征,不过,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名字。那可是汉奸的代名词。


第143章 国贼
杨改革被这“皇协军”的称号,给逗乐了,没想到这个“蒙奸”倒是想得开。暗自思索,这皇协军的称号到底要不要给。在日后,这皇协军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就是一个汉奸的代名词。
“能乞兔金歹青,朕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对于帮助朕,给朕带路打蒙古,有什么感想?”杨改革很想知道,这“蒙奸”是怎么想的。
能乞兔金歹青欢天喜地的道:“皇帝陛下,小臣对于给皇帝陛下带路觉得很荣幸,这是天大的荣耀降临到小臣的头上,小臣必定誓死为陛下效忠。”不断的给皇帝表忠心。
能乞兔金歹青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也没有什么羞于启齿的,很自然直接把这带路的活视为荣誉了。
杨改革很意外,怎么这做“蒙奸”都做得这样直接和热烈?
“能乞兔金歹青,你真的把这为朕带路,打蒙古视为荣誉?”
“回禀皇帝陛下,蒙古诸部落都以能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为荣,都渴望到陛给予封号,都渴望为陛下办事。”
能乞兔金歹青的话让杨改革有点意外,这个“蒙奸”挂在这个能乞兔金歹青的头上,貌似不太合适,杨改革想起,这蒙古部落,比如朵颜三卫,就是因为受了明朝的册封,才称为卫的,才在蒙古草原上称王称霸的。所以,这蒙古,名义上,还是明朝的“地盘”,带着正主子打那些不听话的叛逆,天经地义,也难怪这能乞兔金歹青把“带路党”视为荣誉,人家原本就不是什么“蒙奸”。
其实,这蒙古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直都是诸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利益的组织形式是以部落为单位的,并不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蒙奸”的说法,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部落,如何上升得到“奸”的地步?
杨改革听了能乞兔金歹青的话,才觉得,自己蒙古的策略,可能要更改一下了,蒙古并不是一个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自己以前的策略,是按照对付一个国家的形式来展开的,现在看来,是错了。这事,还得找孙承宗商量一下才行。
脑子里考虑其他的事,也就没有心思和这个小部落的首领再蘑菇了。
“能乞兔金歹青,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回去,休息几天,会有专门的人和你专门谈这个事的,另外,大伴,赏赐五千两,作为朕预付的银钱。”杨改革伸出了一根胡萝卜,放在能乞兔金歹青这匹马的前面,用来吊这个蒙古部落的首领。
能乞兔金歹青欢天喜地的谢恩:“小臣多谢皇帝陛下的赏赐,小臣回去之后,必定竭力为皇帝陛下效力,……只是……陛下,这‘皇协军’的军号,还请陛下也赏赐给小臣吧。”能乞兔金歹青还是期望着,能把这明朝册封的封号弄到手,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了,日后,有人找自己麻烦,自己也可以把明朝搬出来做挡箭牌。
“皇协军”?杨改革思索着,这个称号,给他还是不给?想了想,道:“能乞兔金歹青,这个称号,朕不能胡乱的给,这一个‘军’的称号有点过于大了,想你部落的勇士,不到千人,称一路军,有点言过其实,还是给你一个‘皇协军第一协’的称号吧,等你日后队伍壮大了,再给大一些的称号。”
杨改革心中,猛的捉到一丝感悟,这蒙古部落其实很很好收买,自己既然可以很轻松的收买这个小部落,干嘛不收买更多的部落呢?后金都可以编蒙八旗,那自己这皇协军,为什么就不能收编蒙古各部?编成皇协军第一协,皇协军第二协,第三协?要比钱,野猪皮有自己多吗?要比势力?野猪皮可以和自己比吗?要比权利的正统性,野猪皮可以和自己比吗?杨改革自问,自己现在还是样样比野猪皮强的,只要勾勾手指,应该有大把的蒙古人给自己卖命的。嗯,等等,这野猪皮的蒙八旗,可不是光靠收买,还有武力的强行压制,嗯,这个得借鉴,自己还得有一只靠得住的部队对这些“皇协军”进行弹压,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作战能力,刀子向外砍。
心中有了打算的杨改革,觉得这“皇协军”,可是个好称呼,日后,给自己办事的,带路的,都称为皇协军,以蒙古人制蒙古人,岂不是相当的好?这个能乞兔金歹青的部落,也就只能给一个协的称号了,还得给日后其他的蒙古部落准备好番号。
能乞兔金歹青有点失望,这个皇帝给的称号,不过是皇协军的第一协,那岂不是说,日后会有第二协?第三协?能乞兔金歹青猛然感觉到了压力,有竞争啊!这皇帝,还是很精明的啊!
“敢问陛下,为何是第一协?那岂不是说,日后还有第二协?小臣是忠心为陛下办事的,还请陛下……”
杨改革打断了能乞兔金歹青的话,道“好了,能乞兔金歹青,不要再说了,朕怎么安排,自然有朕的打算,不用你教,回家好好等着朕派去的人和你接洽吧。”杨改革也有点恼火,一个鼻屎一般大小的部落,也敢对我罗哩叭嗦的,没完没了,当下就不客气。
能乞兔金歹青见皇帝语气不善,才记得这是紫禁城,乾清宫,天下权利之源,吓得连忙闭嘴,惊恐中退出殿。
……
“大伴,去吧孙师傅和曹化淳叫来吧,朕有事要办。”杨改革揉揉额头,真的是麻烦啊!
“遵命,陛下。”
等了一会,孙承宗倒是先到了。
“孙师傅来的正好,朕正为这蒙古的事烦恼呢,还请孙师傅为为朕参谋参谋。”
“请问陛下,是何烦恼之事?”孙承宗开口问道。
“是这样的,朕今日收买了一个蒙古部落的小首领,让他给朕打探这蒙古和东虏的消息,这蒙古、东虏那边有什么消息,朕可以马上知道,日后和东虏打仗,东虏的行迹,也就无所遁地,朕叫这个叫做战场透明,朕想听听孙师傅的意见。”
杨改革将自己的打算给孙承宗介绍了一番。准备听听孙承宗有什么好意见。
孙承宗想了想,道:“战场透明?这个,陛下,倒是挺贴切的,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陛下言简意赅,更是贴切。”孙承宗称赞了几句皇帝。
“呵呵,孙师傅就不要奉承朕了,朕的水平,自己知道,不过是半吊子而已。还请孙师傅多多指点。”杨改革当真是个半吊子,军事知识,什么战场透明多半来自于后世看网络小说。
“请问陛下具体的是如何打算的?”孙承宗见皇帝说得很笼统,准备问下详细的情况,好作出判断,提供意见,提供参考。
“朕一开始的打算是收买这个小部落的首领,他们部落不过五千人,很好控制,朕用金钱购买他们刺探到的消息,收买他们,想他们,必定会为了钱而努力的打探消息的,到时候,这蒙古草原上的风吹草动,朕都会知道,日后东虏要入关,朕也会第一时间知道,可以从容应对。”
“陛下,此事,只可一试,不可作为依靠,只能当作参考,军国大事,还得有自己的细作,还得派自己的夜不收去打探才靠的住啊!”孙承宗听了皇帝的话,当下就给了这样一个建议,如果是打探消息,军事上,明显不可能靠外人,还得靠自己。
“嗯,孙师傅说得是,……朕的打算是将满桂掉回来,将满桂的六千人,分成六个千人队,布置于长城之外广大的蒙古草原上,然后每个千人队一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进行扫荡,将那些对我大明有敌意的人,都清理干净……”杨改革皱着眉头,说着自己的打算。不过这刺探消息和这分六个千人队,显然,挂不上任何关系。
孙承宗没听明白,很疑惑,道:“敢问陛下,这是为何?为何要将满桂的六千人分成六个千人队呢?这样,力量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