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99部分

天朝之梦-第99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老爷心情大坏,把眼睛一瞪,“你老爷我好着呢!滚滚滚,天大的事情也等我赌完这把再说!”

那家人心想,等你赌完这把,可就来不及逃命了。想到这里,就忙不迭地向王金宝报告“大澳村的李阿水遣人来报,说是有几百个凶神恶煞一样的海盗正在登陆,东涌城北面的海湾上还发现了三艘西洋武装商船!”

“几百个海盗!三艘西洋武装商船”王都司一下跳了起来,连赌桌都带倒了,筹码赌具散了一地。陪他赌博的几个老兵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呼起来,纷纷往外面就跑。王金宝喝了一声“慌什么!不就是几百个海贼吗?他们还能攻破这个东涌所城?”

话音为落,就听见呯的一声,远远的似乎有人在放枪。紧接着枪声就响成了一片。王金宝的两腿一软,就要坐倒在地,还是他的家人扶了一把,“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对对,一定要留住青山!”王金宝深吸口气,听了下枪响的方位,“海盗是从西面来的,海路也被封锁,咱们只能走南门,躲进大东山里去。”他手下几个老兵都大松口气,也不管撒了一地的银元,都飞也似的出了屋子就往南门跑去。

就在同时,东涌所城南门外的山坡上面,朱济世和苏玉娘带着三连步兵刚刚一路小跑过来。在大澳渔村登陆以后,十二个连的济世军便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在东涌所城之东一分为二,由韩四指挥三个步兵连、一个轻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在东涌所城的西面展开,亲率三个步兵连迂回到东涌所城南门外的山坡潜伏,又让老皮尔和左宗棠指挥三个连绕到东涌所城东门外潜伏。就等着城里的清兵被韩四吓唬出来。

“他们真的会弃城?”

下面的士兵还在列队,朱济世站在片树荫底下,伸着脖子望着东涌所城——城墙倒是不高,但却是一座石城,用大块的条石垒起来的,济世军这次带上岛的9磅加农炮只怕打不动,如果要搭云梯攻城,损失就小不了啦。守城的清兵只要不傻,是不会弃城往山里面钻的吧?

“公爷,您就放120个心,东涌城的清兵不会死守只会逃跑。”苏玉娘安排好了下面三个连的阵型,就恭恭敬敬守在了朱济世身边。这个女人现在是大明山的成员,宣誓效忠服从朱大反贼了。而且还是朱济世麾下的中校军官,这次攻打大屿山的作战计划就是她领衔制定的。在制定计划之前,她就上过大屿山,对东涌城进行了一番化妆侦察,早就把里面的兵力情况摸了个通透。

“东涌城里的守军不会超过200,管营参将、游击都不在这儿,只有个都司领着。武器除了6门老掉牙的大炮,就只有鸟枪和刀矛,而且大炮是对着海面,打不着咱们的。就算那些清兵吃错药要坚守,属下带人一个冲锋就能打下来,今晚上保管让您在东涌城内过夜。”

朱济世撇了眼穿了身灰色军服仍然遮不住婥约风姿的美人儿,心说,长夜漫漫,如有美人相伴就好了。

“出来了,公爷,清兵出城了!”苏玉娘的喊声,将朱济世的心思拉回了战场。他定睛一看,果然,东涌城的南门已经被人推开,几十个穿着清军官兵衣服的人正慌慌张张跑出来,大部分人都没有带兵器,看来这一战真是赢得轻松。

“别开枪,都别开枪!”苏玉娘嚷道,“上刺刀,冲上去,抓活的!”下完命令,她又扭头冲朱济世嫣然一笑,解释道“东涌城里的老兵都有些身家,捉了他们可以换钱的,一个老兵最少有一千两!”

还真是顾家啊!朱济世心猿意马地想到,这么好的女子不能让她一直守寡下去(苏玉娘是寡妇),自己一定要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弟兄们,跟我冲!”

苏玉娘不知道自己一心效忠的朱大爵士在打什么主意,她的全副精神都在战场之上,看到底下的三连士兵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开始向前,她也拔出军刀,快步走到队列之前,带头冲锋了!

“老爷,不好啦!咱们中计了!”

王金宝王大都司昏头昏脑的正往山坡上跑着,就听见自己的家人又吼了一嗓子,抬头一看,就见前方不远的树林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涌出三队大兵!一水灰色军服,灰色军帽(到了香港就不带草帽了),手里全都端着洋枪,还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老爷,往回跑吧!”家人抖着声儿道。“前面都是贼兵!”

王金宝带着哭腔道“跑不了了,老爷我这回真要为朝廷尽忠了……”说着就要伸手去拔自己的腰刀,这意思是要抹脖子自尽啊!

“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家人一把按住王大都司的胳膊,哭喊道“这朝廷对您没多少恩,把命搭上不值啊!”

“我等投降!我等投降!好汉爷爷,我等投降……”就在王大都司要死不死的时候,跑在前面的老清兵们一个个都乖乖跪在地上求饶,听凭济世军的好汉上来拿绳捆了准备“卖钱”。还有几个济世军端着步枪就冲王金宝这边过来,这位都司大人见状,也不闹自杀了,一样乖乖跪在地上做了大明的俘虏。(未完待续)

第181章弃清投明

公元1846年11月8日,大屿山。

东涌城内外,已经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原来守在这里的几十名大清绿营兵将,已经悉数当了济世军的俘虏。刚刚结束的战斗,只能用兵不血刃来形容,交战双方,除了几名在逃跑时崴了脚的老清军,再无一例伤亡。东涌所城之内,本就有监牢,所有被俘的清军,都被押了进去。韩四带了几个手下,对他们一一审问,弄清了身份官职报告给了朱济世。

朱济世正和苏玉娘还有左大军师一起在东涌所城的库房之内点算缴获,除了数量不多的粮食和十几箱子银元就是军火了。东涌所城毕竟是“抗英前线”,虽然兵丁大多外出谋生了,不过所城内储备的武器倒是不少的。根据绿营兵制,士兵需要自备一部分武器,但是大炮、鸟枪、弹药,还是由朝廷提供的,东涌所城库房里面的武器,主要就是这些。

“这些火绳枪太过陈旧,而且枪管的制造工艺不佳,很容易炸膛,不能使用。”

为朱济世服务的法国炮兵军官雷耶已经指挥部下,将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检查了一遍,现在正好向朱济世报告。

“还有这种……很大的‘长枪’(其实是抬枪)也没有任何价值,正不知道谁能拿得动这种枪?”

左宗棠在一旁插话道“这是抬枪,要架在一个人的肩膀上使用。”

雷耶耸耸肩,“真是挺有创意的,等会儿找两个人试用一下,看看这抬枪的射程和精度怎么样。”他又指了指另一边架在手推车上的六门火炮笑道“这是我们法国的大炮,1826年式12磅铜炮,比我们现在使用的9磅铁炮要好很多,只是没有合适的炮架,估计是海军型的大炮。我建议立即将这6门大炮配上炮架装备部队。”

“这些大炮不是林穆翁在中英开战前购自澳门,便是这两年由耆英购自法国的。”左宗棠苦笑道,“可惜,满清的八旗、绿营都朽坏了,只晓得购械,却不会使用,这6门铜炮只怕运来东涌城后就一直扔在库房里面吧?”

雷耶又道“明公,这里的黑火药有大约三四千磅,不过都受潮无法使用,需要晾晒一下,然后实验一下看看能否使用。炮弹有一千多枚,都是实心弹。我想,我们可以用这6门大炮替代城楼上的古炮,用来对付从北面靠近的满清战船。”

“嗯,可以,尽快把它们挪上城楼吧。”

朱济世心说,这6门大炮估计就是买来替换那些古炮的,不过东涌所城的清兵却懒得把它们搬上城楼,就一直扔在库房里了。

正想到这里,韩四和苏玉娘一起进了库房。

“明公。”韩四行了个抬手礼——看上去有点像纳粹!不过却是几个法国军官带到济世军的,这个军礼其实是罗马军礼,眼下欧洲许多军队里面还在行这样的军礼。

“俘虏都审过了,有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一个把总,还有三个外委把总,其他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

“还有一个都司?太好了,这可是大清朝正四品的武官啊!”左宗棠拍了拍手笑了起来。

“军师,咱们是不是要宰了这个姓王的都司祭旗啊?”苏玉娘柳叶眉一竖,摩拳擦掌似乎想要亲自操刀的样子。

“不用宰,不用宰。”左宗棠笑吟吟地道,“应该要招降,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四个把总,最好都招降成大明的武官。”

“这些废物有什么用?”苏玉娘一脸不解地问。

“废物自有废物的用处。”左宗棠唇角露出冷笑,“绿营虽然俱是废物,却是汉人晋身做官的一个门路,也是满清朝廷笼络汉人武者的手段。虽然满清的武官是以行伍出身为正途,但是武举出身者数量也不少,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武举制度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武举出身的武官又被科举出身的文官所重视,所以比较容易升官,民间也有不少习武之人趋之若鹜。如之前在虎门殉国的关忠节就是武举出身,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五十三岁做到江南提督。虽然绿营武官在官场上的地位比不了科举出身的文官,然而绿营官职众多,得官、升官都比较容易,因而给了许多孔武有力之人晋身为官的路子,免得他们聚众扬旗,同大清朝为难。”

这左宗棠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对满清那里做官的路子却是门清儿,而且还有一整套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满清便是用一个“官”字笼络住汉人精英,以维持自身的稳定。对读书人用科举牢笼,对习武之人则用武举拉拢,总归让想做官的人,都有个盼头,不要去造反。

“现在大屿山往外的交通已经完全封锁了吧?”左宗棠忽然问韩四道。

“岛上的渔港都控制起来了,延平侯的船队还在四下巡弋,说不上密不透风,却也能封锁住消息传递。”

“这就够了,”左宗棠笑道,“满清的反应慢得很,如果没人去虎门向赖恩爵报信,过上俩月他都不会知道大屿山丢了,这就给了我们用计的机会了。”

“军师的意思是?”朱济世问。

左宗棠捋了捋胡子,笑道“要把咱们攻占大屿山变成大屿山的大鹏右营弃清投明!”

“弃清投明?”韩四晃了晃脑袋,不屑道,“这些废物要来作甚?”

左宗棠看向朱济世,朱济世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笑道“一个营的绿营兵丁,由一个四品都司,三个千总,十四个把总领着集体背清投明,这个消息传到北京,道光老儿怕是连肺都要气炸了吧?”

左宗棠捻着胡子笑道“这下道光该知道汉臣终是靠不住的!”

……

吱呀一声,东涌所城的牢房大门被轻轻打开。

牢房里面缩成一团的十几个沦为阶下囚的大清武官一下被惊动,阳光从门进来,那位四品都司王金宝眯着眼睛,一手遮光,同时把心提到嗓子眼,朝门口看去,生怕来人要拉他出去问斩。

“谁是王金宝啊?”一个黑漆漆的汉子在几个端着洋枪的兵士簇拥下走了进来,沉声问道。

“本官……便是。”王金宝颤着声儿道。他已经知道攻占东涌城的不是什么海盗,而是逆明反贼济世军了!所以也晓得生还之望渺茫。

“本官是大明锦衣亲军指挥使韩四!”韩四阴沉着脸道。他其实不是什么锦衣亲军指挥使,不过锦衣卫在清朝的名声不好,比较有威慑力,所以朱济世便嘱咐他用锦衣卫的名号吓唬人。

锦衣卫!王金宝倒吸口凉气,心中叫苦,这逆明反贼怎么还建起锦衣卫了?不知道有没有东厂……

“儿郎们,把这建夷反贼拖出来。”

几个大兵如狼似虎一样就冲上前,捏小鸡一样拎着王金宝就往外走。

“好汉爷爷饶命,好汉爷爷饶命,小的上有八十老母……”王金宝见到苗头不对,经典的求饶词儿顺口就出来了。

啪的一声,一个大耳刮子就上去了。

“胡说什么呢?老子是锦衣卫指挥使!知道什么是锦衣卫吗?”韩四的手重,打得王金宝满嘴是血,继续吓唬道,“大明十大酷刑咱们兄弟只是在秘籍上见过,没有机会练手,今天就便宜你了!你可是二百年来,第一个死在大明十大酷刑下的反贼。到了下面,记得给顺治、康熙他们报个信,就说咱们早晚要把爱新觉罗的子孙都捉了来和你一样剥皮抽筋的!”(未完待续)

第182章离间之计第四更!

听到要剥皮抽筋,一牢房的大清武官都不约而同嚎哭起来,还有几个匍匐过来,哀求道“韩大人,我等该死!求韩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放我等一条生路,我等愿献家产以充军资,今生今世,都做大明的顺民。但求免一死,就是世代为奴,咱们也心甘情愿!韩大人公侯万代,咱们后代,生生世世给韩大人您上长生牌位!”

王金宝被两个大兵架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