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891部分

天朝之梦-第891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行为已经踩了大明政坛的红线,东林党、青年党还有某些财阀自然想要给社会党敲敲警钟了。

“李卿,大逆不道之人自有司法裁判……不过社会党组织的罢工抗议,却是很难用司法打压的。”朱国雄冷冷地看了眼内阁左相张之洞。

他如何不明白张之洞将民意党恐怖活动和社会党的罢工抗议放在一块儿说是什么目的——虽然社会党的很多活动同样违法,但是违法是有轻重的,在皇城广场前非法集会和朝大明高官的汽车丢炸弹可不是一回事儿!后者逮着是可以判处死刑的,前者却极难用司法制裁。

一方面,请愿抗议本来就是大明公民的政治权利,紫禁城外还立有请愿钟,就是给大明公民敲的。按照以往的惯例,就算在抗议请愿过程中有过激的言行,也不会被严厉制裁。至于未经允许组织游行抗议和妨碍交通两项罪名对个人有些麻烦,但是对政党却不是回事儿——根据大明的相关法律,凡是政党组织的游行抗议,负责任的都是政党法人——顶多就是罚款、登报道歉和党魁辞职。

另一方面,大实行的是议会宪政。游行抗议并不是社会党一家的政治斗争方式,济世青年党和东林党都玩过这一套。所以大明议会根本不可能通过什么严惩游行抗议组织者的法案——这种法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用来对付自己,大明的议员怎么可能那么愚蠢?

而唯一能把社会党彻底打压下去的办法,就只能请出大明皇帝和太上皇帝这两尊大神。然后发动皇室系统的财团、情报机构和军方的力量,将社会党抹黑成民意党一样的恐怖组织,然后就能大张旗鼓加以围剿了。不过看这位大明宣武皇帝的反应,显然不赞成用非常手段打压社会党……毕竟社会党的存在,对大明国内日益庞大的财阀势力也是一个制约。(未完待续。。)

。。。

32314171912907134

第1541章让步政策

“皇上,现在国际上并不安定,罗马帝国恐有内乱,德意志帝国又蠢蠢欲动,美利坚和斯拉夫也传出缔结密约的消息,我大明需早做准备。只是欲攘外,必先安内,此乃千古不变的正理。”

右丞相张之洞这时接过李鸿章的话题,换了个方向接着劝说起来。社会党当然是反战的,实际上,社会党的反战主张的确也代表了大明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现在已经不是20多年前了,占有了半个地球的大中华帝国已经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和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地盘造福国民,而不是不顾一切扩张下去直到统一全世界。

不过,大明帝国的重工业巨头们却大多主战,毕竟上战场去送命的不是他们,而他们的工厂还会从军方手中得到不计其数的订单。上一次世界大战可是打出了不少工业巨子!另外,大明帝国的海军、陆军军官也都是主战的——不打仗军官们就只能拼爹熬资历,大部分人熬白了头发也就是个校官而已。要是一开战,光是陆军就要扩充几倍,晋升的路子可就一下子宽广起来啦!

“攘外必先安内!”朱国雄思索着说道,“不如同意社会党的某些要求?”

“万万不可,此先例一开,恐怕会助长不劳而获之风,使懒惰顽劣之刁民平白得益!”张之洞立即低声劝阻。“朝廷为政,当奖勤罚懒,而非反其道而行。

张之洞的这个观点倒是和康有为针锋相对——后者认为资本家在剥削劳工是不劳而获。而劳工斗争只是为了拿回应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劳动果实。是完全正当的。

“朕和太上皇帝的子女中也有不少人在不劳而获吧?”朱国雄瞥了张之洞一眼。幽幽地道,“大中华诸国拿年金的贵族加在一块儿有好几十万,他们似乎也是不劳而获?”

“这个……”张之洞被朱国雄问得哑口无言,完全不明白这位皇帝老子在说什么——大中华的贵族的确挺多,有封号和年金的就有三四十万!大中华诸国政府每年发放出去的贵族年金(包括皇帝和国王的年金)加一块儿都有好几个亿了。不过相比大中华诸国现在的财政收入,这些年金也不是太大的负担,而且其中不少拿年金的都是功臣或功臣之后,没有人家或是人家的老子。哪儿来大中华诸国今日的强盛?

“皇上,年金贵族都是有功于国,他们的年金是拿功劳挣来的,不是不劳而获。”李鸿章淡淡地说道。

“不错,”朱国雄点点头,“现在劳工阶级也在替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争福利,他们能争到手的,就不是不劳而获。”

“争”和“挣”当然是两个意思,但是在朱国雄看来却是一回事儿。功臣们之所以可以坐享富贵不仅是因为于国有功,还因为他们手里有枪杆子。如果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太吝啬了,屁股底下的宝座怕就不稳了!

“此外。大明的各大财团每年都会拿出两三千个事少钱多的职位给退伍的海陆军军官,这些退伍军官是不劳而获吗?”朱国雄接着又问。

大财团拿出职位安排退伍军官是个潜规则,议会并没有通过相关的法律,但是哪家财团要是不肯拿出职位或者随便开除退伍军官,那就别想拿到任何政府或军方订单!

“皇上,这个是为了安抚军心。”右相张之洞皱着眉头说。实际上,拿出职位的还不仅是财团,青年党和东林党也会提高一些从政的机会给退伍的高级军官当黄金降落伞。

“花钱买平安而已。”朱国雄笑着说出了这个潜规则的本质。有功劳的军官们可以当贵族拿年金,可是和平时代呢?真能让千千万万的中低级军官辛苦一辈子啥也捞不到,最后靠几个“微薄”的退休金过完余生?真要这样,朱济世一死,朱国雄和他的国王兄弟们有几个能睡得着觉?

“皇上的意思是要花钱买个安内?”张之洞似乎明白了朱国雄的意思,眉头皱得紧紧的。“只是大明的劳工有几千万,一人涨一块钱薪水就是几千万出去了,一年怕是要多花十个亿啊……”

“张卿还有别的办法?”朱国雄瞅了眼张之洞。

别的办法当然是有的……比如派出神盾卫的特工去刺杀社会党主席康有为或者给康有为按个什么叛国卖国的罪名逮起来严办!只要除掉了康有为,社会党就算不树倒猢狲散,起码也能消停几年。

可是这个话张之洞是不敢跟朱国雄说的,更不敢把爪子伸进神盾卫。他不过是个大明有产阶级投票选出来的内阁右相,不是能操纵特务机关置对手于死地的独裁者!神盾卫要真的听了他的话去杀人放火,且不说朱济世和朱国雄会怎么想,就是大明的那些财阀头头们也会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谁敢保证张大右相的特务不会跑到某个亿万富翁的家里面抄家拿人?这样的右相可比康有为还危险!

所以这个恶人只能由大明天子来当了……这可就不是王在下,而是王在法上了!那些富的流油的大明财阀们,真的会拥护一个随时随地能把他们抄家灭门的天子?

“我大明帝国的政治应该是有底线的,任何人都不能突破,包括朕本人!”朱国雄的声音已经放沉,“张之洞,朕知道社会党提出的都是不合理要求,这一次朕会将他们提出的所有请愿要求推到议会去讨论,现在东林党和青年党还占着80%以上的议会席位,否了它们就是。”

张之洞和李鸿章互相对视一眼,有皇帝的这番话,他们也算达到了一部分目标,对于各自背后的财团也能交代。不过谁都知道,社会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组织起新一轮请愿,就如当年英国宪政运动时那样,拖拖拉拉闹上十几年都没有一定的!

“不过挡得住一时挡不住一世,现在社会党提出的这些不合理要求,在东华、北华大多已经实现,在新日本和西华也已经部分实现了。”朱国雄淡淡的说着。

东华、北华和西华还有新日本的兵役一直很重,那里的人民随时要准备拿起武器参加战争。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仅是东华一国在战场上伤亡的官兵就高达一百多万,占到了战前东华总人口的10%左右!这样的人民自然是有资格得到一张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劳而获”权力的选票和各种福利。

而且这几个地广人稀的大中华诸国的轻工业并不发达,工业消费品都进口自大明,经济支柱不是依靠土地的农牧业,就是高度依赖资源的矿业、重工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高,自然能够承受较高的人工支出。但是大明的轻工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人工开支占到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果工资福利大幅增加,工厂的成本就会大增,如果不能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工厂主的利润自然会下降。

“皇上,其实这些年我大明的工价已经涨了不少了。”右相张之洞低声道,“根据劳工部的统计,现在的平均工价比宣武初年涨了快有一倍了,再涨下去,工厂就要承受不住了……”

20多年工资上涨一倍,同后世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下的中国是不能比的。但是考虑到这20多年大明的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来自北美、澳洲的农产品和长期低迷不振的房价,还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都大大拉底了大明的通胀——这样的增长也不算太低了,不过还是远远比不上大明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增长幅度。以大明皇室基金所属的产业为例,1899年度的净利润总额已经突破了25亿华元,其中在大明本土实现的净利润就超过15亿元。比之20多年前翻了好几倍!而且皇室基金的利润增长,在整个大明来说也只算是平平。所以工厂承受不住工资上涨的话,朱国雄是根本不会相信的。

朱国雄挥挥手,打断了正一个劲儿替资本家诉苦的张之洞,“好了,好了,商人们的生意好不好做,朕还不知道吗?他们不想给工人涨工资,不肯负担工人的退休金和失业保险还有医疗保险,朕都是能理解的。工人多拿一点,老板就少拿一些(工人收入增加会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形成什么的都是宏观方面的,就微观而言,自然是将用工成本压低较为有利)。不过,大明朝廷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依法行政,议会如果能通过什么压制工运的法律,朕是不会阻止的。”

这言外之意,就是议会通不过那种得罪人的法,大明皇帝也不会出头当恶人。就只能让资本家慢慢的向工人阶级让步,多给点工资和福利了……(未完待续。。)

3247572312935795

第1542章不大和谐

从19世纪的最后几天开始,应天府市中心的皇城广场上面,再一次聚集起了社会党组织的游行请愿群众,人山人海的,把紫禁城的正门洪武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一辆在眼下的大明帝国已经算不上新奇事物的天马牌小轿车沿着应天府的正阳门外大街,穿过正阳门,进入了人山人海的皇城广场,然后就没有办法再向前开了。驾车的司机只能回过头,对后座上一位穿着灰色呢子军服的三十来岁的男子说道“爵爷,前面走不通了。”

中年男子摇下车窗玻璃,还没有等他探头出去张望,怒涛一般的口号呼叫声音就席卷而来“王朝社会主义万岁!普选权万岁!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实行最低工资!”

那中年男子身边坐着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少年,只有六七岁的光景,肩膀上斜挎着书包,眼睛很大,看上去极其聪慧,似乎也被外面的口号声吸引。

“爹爹,外头那么多人,都是做啥的?”

“都是在瞎胡闹!不好好读书做工,就知道闹事!”那中年板着面孔对儿子说,“三伢子,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和他们一样,没得好工作,没得好房子住,只好在厂里面做苦工!”

“晓得了,儿子一定好好用功,期末考试一定要考个前10……呃,前20名!将来要像太爷爷、爷爷和爹爹一样出人头地。”少年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做苦工,不过还是向老爹保证好好读书。他出身在军人世家,曾祖父毛仲民是开国功臣。祖父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在是大明皇家陆军的一位中将军长。父亲也是大明陆军的精英,现任陆军部军事科少校科员——这可不是没有前途的小官,而是陆军精英晋升过程中必由之路,都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才能出任的。

“好的,为父可记着你的话了,全年级第20名!”中年军官严肃地看了眼儿子,然后推开了车门,“下车。我们走着去皇城。”

“晓得了,父亲……”少年的脸色却有些哭丧起来了。他想说的是全班第20名——是在一共有40名同学的班级中,而不是在皇城公学一年级的四百多名少年中排到前20名——皇城公学里面从来不乏天才少年,朱济世的那些后代们大多挺会读书的,还有不少诗礼传家的勋臣的后代也都是读书料子,想要在那么多读书料子当中排到前20,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