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86部分

天朝之梦-第786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阿拉干大公国同暹罗并不接壤,也不如丹那沙林那样富裕,但是暹罗国王郑隆(历史上的拉玛五世)还是感到非常满意。在大明皇太子朱国雄率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抵达香港的当天,就已经统帅着他的暹罗近卫军团作为大明陆军第7集团军的先锋,越过了早已经在暹罗王国控制下的他念他翁山,英属缅甸的东部重镇毛淡棉的门户高加力。

与此同时,大理国王,年仅18岁的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在校生朱国卫,也在大理陆军总参谋长刘永福中将和明军第54山地师的护送下,抵达了已经属于大理王国管辖的眉苗府城。

虽然距离缅甸王城曼德勒不过50公里,但是这座眉苗城却是低矮破旧到了不堪的地步。城中唯一气派一点的宅院是原来贡榜王朝国王敏东王的行宫。现在这里已经升起了高高飘扬的大明日月同辉旗和大理王国的万字旗——不是纳粹的意思,而是象征着佛教。缅甸就是一个佛国,而大理古国则是儒佛并用,朱国卫受他的母亲郑妃影响,也是自小信奉佛教,现在当了国王自然要在大理崇佛,因而连国旗都选了佛教的万字。另外,儒学也是现在这个新成立的大理国的国学。

按照制定大理王国治国之策的大明皇太子朱国雄的说法,大理国将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释儒并用”的国策。顺便提一下,“释儒并用”其实也不是朱国雄发明的,是朱济世搞出来的政策,不过不是用于五华和日本、朝鲜、琉球这种完全入华的“诸夏国”,当然也不能用于太平国和西清。而是专用于暹罗、大理、阿拉干、丹那沙林、东辉、吉大、菲律宾等入华程度还不是很高的“诸夏国”——大明帝国在这些国家中实行的就是以枪炮攻城,以释儒攻心。

在小小的眉苗府城内,只有一条像样些的街道,这个时候街道上面行进的都是大队大队的军队,都是“妙香四侯”的人马,穿着比较有利于丛林作战的绿色军服,扛着老式的杰森式步枪,还有骡马挽拽着75mm口径的山炮,隆隆的在街头而过,在地上碾出了深深的两道沟。从军官到士兵,都走得满头大汗,但是丝毫没有停步。墨绿色的队伍,从城的这头一直延伸到了那头,仿佛没有止境。

这支军队的开进方向就是50公里外的曼德勒,也就是历史上永历君臣被囚的阿瓦——现在永历皇帝的便宜子孙要用大炮和刺刀为这位前明昭宗皇帝雪恨了。

年轻的大理国王,这时也是一身戎装,站在城外道左的一处高地上。举着望远镜向西面眺望,身边陪伴的除了刘永福中将,是背着图囊的参谋军官——都是一些三十多岁的大叔,是大明复国之后的军官培养体系经过十几年的严格训练和超过十年的军队服务,才造就出来的精英,当然是非常可靠的职业军官。

此时还不时有传骑经过,大声回报,参谋们就在图上写写画画,将及时的情报标注上去。

在朱国雄启程前往香港之前,就在南京下达了“灭亡缅甸”的命令,丝毫没有耽搁。在朱国卫和刘永福抵达眉苗之前,妙香四侯指挥的30000民兵就组成了大理王国陆军第一军,除少数部队留守眉苗之外,大部分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而且在之前的几年,妙香四侯一直在他们控制下的眉苗储备军粮和弹药,现在足够支持一场大战。所以朱国卫和刘永福到达后也没有迟疑,立即就驱使大军向缅甸王队重兵把守的曼德勒开进,并且还电告北线滇西府的第18山地军主力,请他们尽快沿伊洛瓦底江西岸进兵,可能的话还要分兵包抄阿瓦城西面的道路,切断阿瓦守军西逃英帕尔之路。

一个参谋这是接到最新情报,大声的向朱国卫和刘永福汇报“大王,司令官阁下,先头部队已经和缅甸军队发生接触,在阿尼斯坎一线,缅甸陆军稍稍抵抗之后,已经向曼德勒城收缩后退,据查是缅甸太子锡袍指挥的近卫军所部……现在先头部队已经占领阿尼斯坎,等待大军到来!”

年轻的连嘴上的胡子都没有长出几根的朱国卫有些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回头看着刘永福,“刘将军,初战告捷啊!看来我们明天晚上就能到阿瓦城的曼德勒宫去过夜了!”

刘永福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笑着摇了摇头,“殿下,阿瓦城可没有那么好打,那是贡榜王朝的都城,也是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的首都,不仅有缅甸军把守,还有流亡的安南军守在那里……那些安南军的战斗力不弱,和咱们又有血海深仇。搞不好会有一场苦战,靠大理国的军队可能打不下来,还是等第54山地师上去再说吧。”

54山地师是第18山地军下属的一个师,长期驻扎在云南,精于山地战和丛林战,刘永福本人在担任大理陆军总参谋长之前就是第18山地军的军长。对于自己的老部队,刘永福还是很有些把握的,只要不遭遇数量一倍半以上的正经英军,在整个缅甸第18山地军完全可以横着走!

“那就给罗侯(妙香四侯之首,果毅侯罗安阁)下个命令,让他尽可能逼近阿瓦城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如何?”

刘永福微微皱眉,对于这个连军校都没有毕业的国王的指手画脚,他是很有一些无奈的。这大概是朱胡安在北美大显神威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吧?胡安大王的这位弟弟,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他哥哥一样的军事天赋了。

“好吧,就按大王吩咐的办。”刘永福还是不敢逆着国王的意思,想了想就决定照办。

“要不再让果毅侯试探着打一下,或许敏东王已经是惊弓之鸟,就等着开溜了。”朱国卫紧接着又道,“敏东王已经三面受敌,南下仰光已经不可能了,从阿瓦到仰光有630多公里,20天都走不到,郑隆的暹罗近卫军10天内可能能打到仰光城下。现在敏东唯一的退路就是西逃,不过不抓紧一点恐怕会给18军断了后路!所以缅人很可能已经准备逃跑了,只要我们稍加攻击,他们就会桃之夭夭,阿瓦便可轻取。”

朱国卫的分析倒有些道理。刘永福心想,现在郑隆已经率军翻越他念他翁山,很快就会占领毛淡棉,随后还会进攻仰光切断缅军南逃海上的道路。而第18军也应该正沿江而下,开始威胁阿瓦的西面。在这种情况下,阿瓦的敏东王和锡袍的确可能不战而逃。但是用兵打仗总该以沉稳为上,冒险激进的战略要少用为妙,这位大理国王的兵学显然有些冒进了。r1152

第1379章焦土战术

“万胜!万胜!”

在阿瓦城外的山坡上和通往城内曼德勒皇宫的道路两旁层层叠叠而立的大理王国的军官士兵们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音,缅甸王国首都阿瓦城已经被他们攻占,日月同辉旗和万字旗已经在曼德勒王宫上空飘扬!

攻占阿瓦的是大理果毅侯罗安阁指挥的大理陆军第一军,30000名官兵加上四十多门75山炮和临时征集起来的几千民伕组成的运输纵队。

在离开眉苗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876年2月18日,大理陆军第一军的先头部队就一路攻击前进到了阿瓦城下。稍加整顿之后,毕业于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今年已经35岁,在大明陆军当中服务15年的罗安阁,就根据刚刚才从军校毕业的大理国王朱国卫的命令,向阿瓦城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一击之下,竟然大获全胜!

缅甸国王敏东在一天前就带领着宫廷和大臣仓惶而逃,只留下太子锡袍指挥少量安南流亡军断后,似乎也没有什么战心斗志,稍加抵抗就弃城而走,连辉煌富丽的曼德勒王宫都没有来得及放火焚烧,完好无损地落入大理军手中,甚至连宫中的到处供奉的包金鎏金的佛像都来不及搬走,全都成了朱国卫的财产。

旗开得胜的大理国王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入城,和朱济世所有的儿子一样,他的长相也是相当英俊的,现在骑着高大的战马,身上穿着墨绿色的笔挺军服。胸前还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腰上系着宽阔的武装带。悬挂着装饰着宝石和黄金的军刀,显得雄赳赳气昂昂,一张显得有些稚嫩的面孔上全是飞扬的神采。

大理陆军总司令刘永福策马同他并辔而行,不过他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的表情。就在刚才,西南方面军总司令部发来了战情通报,暹罗国王郑隆指挥的暹罗近卫军同样取得了“大捷”,占领了毛淡棉,现在正向下缅甸的首府仰光急进。同样是势如破竹。但是对于刘永福这样一个读了十余年军校,参加过残酷的第一次北美战争,还在滇湎一带的战场上和缅人打了十年边境冲突的中年将领来说,这两场没有经过血腥战斗而来的大捷,根本没有多少意义。不,应该是根本没有达成目的——没有激烈的战斗就不会有大量的歼敌,没有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说明敌人的主力仍然存在!现在的胜利不过是因为敌人主动后退,他们的目的应该是在更有利的战场上决战!所以战争根本没有取胜,而是刚刚开始……

“大王,臣等幸不辱命!”当朱国卫一行到达曼德勒皇宫门口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罗安阁等大理军将领,纷纷立正行抬手礼。

“开战两日就攻破一国之都城。罗将军果然是大理之柱石!本王当奏明大明天子,为尔请功。”朱国卫翻身从马上下来,走到罗安阁跟前,和他重重握了下手。“缅人的主力往何处退去了?派出部队去追击了吗?”

“大王,侦察部队刚刚派出去,目前还不知道缅人退往何处。”说着话,罗安阁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另外,阿瓦城中的存粮不足,所有的粮仓都空空如也。”

“存粮不足?怎么可能……阿瓦周围不是缅人的粮仓吗?”朱国卫一愣,“他们难道运走了全部的存粮?”

阿瓦城东临伊洛瓦底江,城西50公里开外就是妙香高原边缘,到处都是丘陵山谷,没有多少平地可以耕种。而阿瓦城周围,以西和以南都是大片的平原,是缅甸的粮仓所在,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被运送到阿瓦,然后再通过伊洛瓦底江的水道运往下缅甸用于出口。因而阿瓦城内有大量的粮商和粮库,只要夺取阿瓦的粮食,大理军和明军就不用为肚皮的事情操心了。可是这个算盘现在却落空了!

“是烧掉了大部分的存粮!”罗安阁更正道,“上个月敏东王就下令征集了所有阿瓦粮商和寺庙手中的大部分粮食,在咱们发动进攻的当天,就一把火全都烧了!至少烧掉了五百万石!”

“五百万石!”朱国卫和刘永福同时惊叫了一声。这可绝对是个坏消息!敏东王留了一座完好无损的阿瓦城给朱国卫,却放火烧掉了城里的粮库,而且还带走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

“渊亭,我们还有多少存粮?”朱国卫回头问身旁的刘永福。

“不到30万石。”刘永福回答。这些粮食都是妙香四侯历年屯积起来储存在眉苗的。妙香高原不是产粮区,能够集中起这些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

“暂时也够了。”朱国卫心里默算了一下,“我们的军队不到五万,加上民伕顶多就是十万人,再算上骡马的消耗,30万石粮食也足够支撑半年以上了。”

“还有第18山地军主力。”刘永福提醒道,“我们储存在滇西的粮食不多,而且转运不便,计划当中第18山地军主力南下之后就要由大理国供应。”

“也够了,至少够吃3个月。”朱国卫道,“阿瓦周边毕竟是产粮区,几十万石总能征上来的。而且暹罗军很快就能占领下缅甸,到时候让我表哥运点粮食过来就是了。”

朱国卫是暹罗国王郑隆的表弟,还是大明皇家陆军军校的同班同学,关系非常亲密,要点粮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就怕英人在下缅甸也一样烧毁存粮。”刘永福皱着眉头提醒。

“无妨,暹罗的粮食比缅甸多多了。”朱国卫知道暹罗王国有的是粮食,那里可是大中华贸易区的大粮仓之一。

这时一名大理军的参谋飞奔过来,将刚刚收到的战报递给了罗安阁。

“大王,缅人主力西撤了,可能是往英帕尔撤退。”罗安阁扫了眼战报,眉头突然拧起,“另外,伊洛瓦底江西岸有不少村庄正在起火燃烧!”

“起火燃烧?”朱国卫一怔,“我们的人在放火?”

“不可能,”罗安阁道,“我军主力才刚刚进入阿瓦,现在散出去的只是小股侦察兵。”

“缅人自己在放火?”朱国卫有些吃惊。

“缅人这是焦土战术!”刘永福阴沉着脸,“春耕在即,让他们这么一搞,春播肯定耽误,一季的稻子算是毁了。说不定缅军还会化妆成大理军行动,这些缅人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不能让他们胡作非为下去!”朱国卫冷冷道,“本王的国家不容这些贼人破坏!罗侯,你的人还能战吗?”

“自然能战,只是补给有些不足,需得等上两日,待眉苗方面的米粮运到。”罗安阁道。

“不能再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