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82部分

天朝之梦-第782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举行的是一场让人有些尴尬的庆功大会,从太子府里面不太高涨的气氛就可以看得出来。北美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明本土,这是明军、日军、朝鲜军和东华军共同取得的一场空前大胜利。已经歼灭的美军就不下30万,另外还有不下50万人被团团围困。想来是要全军覆没的。但是这场空前的胜利却是在大明的另一位很有分量的皇子,东华国王朱胡安的指挥下取得的。

黯熟中国宫廷斗争历史的人们很自然就联想到了唐太宗和明成祖了。况且这位朱胡安的背景可是显赫无比,人家不仅有一个当大明皇帝的爹。还有一个当墨西哥女皇帝的妈。一个当法兰西大皇帝的舅舅。一个曾经让整个欧洲都不寒而栗的舅姥爷拿破仑一世皇帝,而眼下统治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的拿破仑四世皇帝也是他的表弟。相比之下,大明皇太子朱国雄就只有一个老爹是皇帝,而且他的母亲皇后罗香梅在过往也没少和朱济世磕磕碰碰,早就已经失宠于后宫。而那位样貌身材都不如罗香梅的马蒂尔德女皇虽然和朱济世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根据坊间传闻却是颇得朱皇帝喜爱,甚至不亚于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据说,朱济世还把未能将马蒂尔德纳入后宫称为人生一大憾事。现在马蒂尔德之子朱胡安立下如此大功。对朱国雄来说,恐怕怎么都不是好事情吧?

当然,这种想法都是人们背后的揣测,朱大太子可从来没有流露出分毫对弟弟的不安,今天更是颇为高调的在太子府大摆庆功宴,好一副兄弟相亲的和睦表现。不过来吃饭的文武官员们,却都一个个容色平静,既没有流露出喜悦,也不见什么忧虑。大家交谈的内容,基本上也和北美战场无关。好像根本不存在这个战场似的。

皇太子此刻正在太子府的书房内,旁边有他的母后罗香梅和贵妃冯玉娘。三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正一边喝茶一边在和朱国雄说话。

“太子殿下。现在东华国王已经立了大功,朝鲜国王、日本国王也有分润,北华国王出使黑非洲也有斩获,连安乐公主都在科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我大明皇家如今真是人才鼎盛啊!”

说话的是冯玉娘,这话在朱国雄听来总有些酸溜溜的,北华本来就是阿拉斯加一片冰天雪地,现在居然要加上加拿大西部的大片土地了。她儿子朱国光可真是亏大发了……

罗香梅接过话题,淡淡地道“雄儿,如今北美的大局已定,国家用兵的重点是不是该转向南方?你可有好几位兄弟、姐夫和妹夫在南洋从军呢,也该给他们一点立功的机会。”

这位皇后娘娘曾经几次担任摄政,表现的都中规中矩,在儿子摄行朝政后更加不过问政事,没想到今天居然有些沉不住气了。

“儿臣知道。”朱国雄回答道。他知道,自己的母后别的都好说,就是担心自己的太子宝座不保。原先猜忌朱亨,现在又担心胡安……她鼓动自己向南洋用兵,就是想让自己和其他几个兄弟有点军功,好分薄一些胡安的光芒。不过现在的确到了该向南洋用兵的时候了。其实南进计划也筹谋了很久,甚至比北美作战的准备更加充分。之所以一直拖延着不开打,就是因为大明海军的主力舰艇这几个月都在进行加装速射炮的改装。海军不能大举出动,南洋攻略自然无法进行。不过舰船的改造现在基本已经完成,南下作战自然可以开启了。

“不如就在今天的庆功宴上宣布开始南下作战吧。”罗香梅又建议道,“这样也能借着北美大胜的余威给南下作战壮壮声势。”

“儿臣正有此意。”朱国雄回答。这事儿自然不用老妈提醒,北美那边是朱胡安负责,南下自然就是太子爷在管,怎么也不能让兄弟一个人把风头占光吧?该争的功劳,还是要争的!

“雄儿,国光现在是巡洋舰的舰长,他的天津号已经调往南洋舰队了。”罗香梅又淡淡地道。

“儿臣知道了。”朱国雄点点头。他母亲的意思是让他想办法照顾一下朱国光……别让他去执行太危险的任务,冯玉娘可就这一个儿子!

冯玉娘得到了个承诺很识趣的离开了,书房里面就只剩下朱国雄母子。

等书房的门被太子府的侍女关上,皇太子才清清喉咙,开口道“母后,如今大明实行王在法下,儿臣的继承权自由法律保护,而且父皇已经承诺,在大战获胜后即内禅给儿臣。母后不必担心胡安。”

“等这一战结束,胡安带过的兵总有三四百万,其中明军当不下一百五十万,从他手上提拔起来的将帅该有多少?”皇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你知道皇上为什么把韩四、罗军旗、刘炯这样的老帅都留在北美吗?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你父皇的从龙老臣,胡安根本笼络不了他们。就算笼络了,也未见得有用。因为你父皇的身体比谁都好。”

“儿臣……知道了。”朱国雄点点头。他接受的并不是传统的帝王教育,而是在西式精英教育。这让他眼界开阔,学识丰富。同时也让他不太黯熟宫廷权谋,更多着眼于法律和制度。在政治上可以算得上是朱济世的翻版。但他毕竟没有朱济世的威望,这一点让罗香梅非常担心。

“皇儿,你父皇现在已经在返回应天的途中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到了。到时候,你应该把政务交还给他,然后自请带兵出征去攻略南洋。”罗香梅又给儿子支了一招。在她看来,朱国雄身边还是缺人,没有几个可以当帝王师的人物,皇太子的幕僚大多都是济世大学法律、政治或是经济系毕业的高材生。对新学和大明的律法、经济还有国际上的事情,倒是了如指掌,但是却不大懂权术阴谋。所以她只能亲自指点儿子。

“母后,您要儿子带兵出征?”朱国雄看着母亲很有些哭笑不得,他又不是朱胡安,人家十岁就去读军校,十八岁就回东华带兵,二十多岁的人已经戎马十几年,当然会打仗了。自己就是一学法律的,去前线带兵……要是吃了败仗岂不是颜面扫地?

罗香梅看到儿子面有难色,轻轻一笑,“皇儿,就听母亲这一回吧,等你父皇回来,就和他去说,你父皇保管会支持的。”(未完待续。。)

1158011311164596

第1372章学习胡安好榜样

在汤山温泉镇火车站的夜色里,一列火车慢慢地进了站台。从上海前往南京的铁路线原本不路过温泉镇,但是在朱济世将这里当成大明朝廷的常驻之地后,中国铁路公司就修了这条连接京(南京)沪铁路的支线。

朱济世就坐在专列的豪华车厢上面,只是打量着外面的景色。天色黑得很,只有几盏路灯照耀,这是电力点亮的光芒,象征着大明帝国在全世界率先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在这微弱的光芒里,就看见大明近卫军第四师的士兵背对着火车,站得笔直的警戒。近卫军第四师是近卫军主力前往北美之后新组建的部队,南京城和温泉镇就靠他们负责保卫。

南京的文武官员和各界名流们并没有到车站迎接,这是朱济世定下的规矩,迎来送往要尽可能的节俭。倒不全是因为几个华元,而是不想应付那些毫无意义的繁琐礼仪,在他看来那种隆迎送礼仪太浪费自己和手下官员们的时间。

他对面的左宗棠手里正捏着一份电报纸一边看一边朝他笑道“皇上,太子和几位皇子看到东华国王建功立业都有些手痒,也想上阵表现一番了。”

朱济世微笑道“他们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只看着胡安在北美建功立业,没瞧见他整个人都熬得又黑又瘦的,更没有瞧见指挥百万大军与敌决战的那份责任有多重。”

左宗棠的笑容略微僵了一下,但很好的掩饰了下去。朱皇帝的皇子当中除了胡安,还有好几个是学军事的。有冯玉娘的儿子海军上校朱国光。有洪宣娇的儿子西华国王朱国轩。有奥云塔娜的儿子陆军少校朱国安,有皇妃郑诗的儿子陆军中尉朱国卫,还有皇妃周秀英的儿子陆军工兵少校朱国良。这些军校毕业的皇子请战是理所当然。但是学法律的皇太子也想亲征南洋,这可真有点沉不住气想要和胡安一比高下的意思了。

他虽然早已经是半隐退的顾问大臣,但是他的外孙女是朱国雄的侧妃,说起来也算是朱国雄的长辈,总归要帮他说两句话的。眼见朱济世对皇太子过分热情战事隐约有些不快,不由得心下有点担心皇家的父子兄弟之情了。

他微笑道“皇上。太子也需要熟悉一下军务,结交一些军中的年轻将领。虽然我大明实行王在法下,但终究还是实君立宪,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岂能不通军务?依老臣看,让太子挂一个南方军总司令的名义去香港坐镇就是了。太子的为人老臣是知道的,极为老成持重,也能听得进他人的意见。再说了,太子不也挂着大明帝国元帅的军衔?”

朱济世只是笑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自己再怎么限制皇权。大明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变成后世那种君主立宪的国家。实际上,这种君主立宪国家也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眼下就算是英国。皇室依旧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所以未来的大明必然是皇帝和议会共治的局面。可能还需要上百年的演变,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君主立宪国家。所以让皇太子多几分威望,在军中有些人脉其实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南方战场的形势非常复杂,甚至超过了北美。北美战场是七分军事三分政治,军事就是硬碰硬的陆上决战。胡安打得非常出色。至于政治,有马蒂尔德一世帮忙,总归不会出太大的篓子。就在朱济世回到上海的当日,北美方面有消息传来,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在同一天宣布退出美利坚联盟国,前者宣布成立新法兰西王国,邀请法兰西和罗马皇帝拿破仑四世为国王,并且向美利坚联盟国的其他各州发出邀请。而后者宣布成立德克萨斯大公国,墨西哥女皇马蒂尔德成为了德克萨斯女大公。

可是南方战场的形势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且也没有一个墨西哥女皇和一般波拿巴兄弟可以来帮衬朱国雄。

火车才一停稳,大明皇太子就态度恭谨的走上了火车,几辆豪华马车一直停到了站台前面。朱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亲自来接,就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客气话,将一顶皮帽子合在头上。一摇三摆的走下了火车。现在已经是1876年1月初,正是冬天,车站上还有很深的积雪,他的小牛皮靴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作响。他并没有马上上马车,就在雪地里信步走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朱国雄跟在他的身后,也不说话。他知道朱济世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而且他也早就在幕僚的帮助下准备好答案了。

“你对南方作战有何想法?”朱济世站定了,斜睨了气定神闲,似乎胸有成竹的皇太子一眼。

“儿臣对战事没有想法,军务之事自有陆军部、海军部派出的将领负责,儿臣不是胡安弟,不会去直接指挥作战的。”

“回答的不错,人贵有自知,决机两阵之间的本事,你不仅比不上胡安,就一名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少尉也比你强多了。”

这个话可不是在泼冷水。现在大明军队的科班出身的少尉可是很不容易的!通常要经历五年以上的少年军校培养,再加上三年的陆军军官学校,以及一年左右的军中实习,才能得到陆军少尉的军衔!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绝对不比一名成功的律师要少——这个时代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军官们所要经历的培训过程也是如此,这大概就是19世纪的欧式近代军队在战斗力上远远超过传统封建军队的原因,两者的军官素质相差的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你不直接指挥,那么由你领导南方军又有何用处?”朱济世淡淡地问。

“儿臣可以做将帅们做不了的事情,比如招抚和联姻。”皇太子微笑着回答,“儿臣觉得,南方之役和北美之战是不同的。战于北美,靠得是实打实的军事,而取南方的南洋、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则是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如果能招抚南洋和印度诸国的地方势力,军事上就稳操胜券了。”

“说得不错,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儿臣研究南方局势已非一日,已经有所心得。”朱国雄道,“儿臣发现,南洋和印度诸事都是离不开宗教的。譬如缅甸就是佛国,欲取缅甸,还需得到哆达磨、瑞景、达婆罗等缅甸三大僧团的支持。”

“要如何取得和尚们的支持?”

朱国雄笑道“儿臣是经常同和尚打交道的,深知有钱能使僧推磨的道理。”

“哈哈,倒是有意思。”朱济世笑了笑,“有了和尚的支持,取缅甸应该易如反掌了吧?”

“取缅甸本就易如反掌,不过该如何治理缅甸却需要费些心思。”朱国雄看了一眼父亲,“父皇,缅甸之地想来不是大明直辖之地吧?”

“唔,缅甸王国该是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