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58部分

天朝之梦-第58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眩,这就要去养心殿面圣啦!想想都好像在做梦一般,见过皇上,自己的从四品广州知府就算落到实处了。“恩铭,想什么呢?还不跟上?”耆英看到白斯文在发愣,忙拉了他一把,两人一同跟着穆彰阿的脚步,出了朝房,来到养心殿的门口。这里顺便提一下,大清朝这里的皇上比较尊贵,外臣觐见照例是要给太监红包的,不像英伦那里,女王陛下“免费”让朱济世见了好几回。白斯文现在已经激动得快晕过去了,自然忘了给红包,好在耆英早有准备,给了双份,这才没有坏规矩。“两广总督爱新觉罗。耆英,广州知府白斯文候见。”穆彰阿在门外躬身报名。由领班军机大臣亲自引见,这份荣宠在道光朝可算是绝无仅有,耆英和白斯文的恩眷之荣可见一斑。当然,白斯文可以有现下的荣宠,不仅是因为朱济世的“提携”,和他会做官说话的本领还是分不开的。他是旗人出身,虽然落魄,但是对官场上的那一套却是从小耳闻目睹,再明白不过了。如果换成朱济世本来回国投靠,多半都不会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进来吧。”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从养心殿里传出。白斯文知道这是大清道光皇帝的声音!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这一声“进来吧”,白斯文就紧张到了汗流浃背,连步子都险些迈不动了。最后还是耆英又拽了他一把,才勉强按照礼仪迈步进殿,在一个事先摆好的垫子上面跪了下来,然后摘下顶戴花翎,叩头请安。“奴才耆英恭请圣安!”“奴才白斯文恭请圣安!”这二位都是旗人,自然要口称奴才,他们也的确是大清皇上的奴才。事实上,整个中国,凡是吃朝廷饭穿朝廷衣的,无不是皇帝的奴才。“抬头说话吧。”这一句,仍是沙哑低沉。“谢皇上。”白斯文把帽子戴好,这才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十分消瘦的上了岁数的男子,正无精打采地坐在铺满明黄缎子的御案之后,用毫无神采的眼神打量着自己——这就是当今天子,一代英主的道光皇帝?“耆英,这次和法夷交涉的差事办得好,你的折子上说,同花旗国的交涉还有反悔的余地?不会惹出什么事端吧?”“回皇上的话,奴才有十成的把握,想那花旗国距离咱们大清有数万里之遥,在西洋又不算强国,而且花旗国水师的力量不强,没办法把大军运来咱大清。之前奴才是被花旗国的使臣蒙蔽,好在白知府和法兰西公使拉萼尼侯爵及时提醒,才不致酿成大错。”“嗯,”道光皇帝极是满意,臣下办差哪有不犯错误的?知错能改才是忠臣,比起那些一味掩盖的臣子,不知道好多少倍,这个耆英到底是爱新觉罗家的,就是靠得住。“同花旗国的交涉就这么办吧。”“奴才领旨。”道光问完了耆英,又瞅瞅白斯文。“白斯文是吧?”“奴才正是白斯文。”“你也不错,行十数万里路,周游西洋十数国,不错,不错,很不错。”“谢皇上夸奖。”道光皇帝点点头,“白斯文,朕问你个事儿,西夷那里最普通的洋枪卖多少钱一杆?”这个问题让白斯文一怔——他不晓得道光皇帝有关系各地物价的癖好,经常在召见大臣的时候问这一类的问题,再把得到的价格和内务府报上来宫中采买物品的价格比较,然后被气个半死,回宫去画圈圈诅咒内务府的贪官。久而久之,在官场上混久了的大官在见皇上的时候,都会有意把外面的物价报的高一些,免得得罪内务府那帮爷。不过白斯文不知道这个规矩,听到道光发问,就如实回答了。“大约是2到3英镑,具体价格要看枪支的型号,如英夷的褐贝斯滑膛枪在英国本土和印度的出厂价就在2英镑4先令,折合成白银大约是7两。”“才7两?”道光皇帝心里那个气啊,昨天内务府报上来仿造西洋滑膛枪的大概成本,是每杆100两银子——其实也不算贵,还不到俩鸡蛋的报价,这回内务府真是有良心的。“如果大清要买的话,这个价钱能拿到吗?”道光皇帝咬着牙问。“这个……”白斯文想了想,摇摇头道“怕是拿不到的,毕竟咱们和英夷关系不好,而且那是在英伦和印度的出厂价,万里迢迢运到广州,两倍之利总是要的。”两倍之利就是乘三,二十一两银子,也比内务府的价钱低八成。如果全国的二十多万八旗兵都换装洋枪,有六百万两银子就足够了,要让内务府去折腾,恐怕两千万两银子都拿不下来!“给你50万两银子,一年之内能把2万杆洋枪送到北京城吗?”白斯文献上的《泰西兵略》、《泰西政略》、《西行漫记》等书,道光皇帝已经拜读过了。知道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怎么成了英人的附庸,知道了奥斯曼大帝国是怎么一步步衰弱到连藩臣埃及都可以随便欺负的地步,因而真的有了那么一点改革军事的心思。不过道光毕竟不是彼得大帝和阿里帕夏那样的一代雄主,舍不得一下子掏出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往新军里面砸,就想给那帮八旗大爷们换上洋枪,而且还不舍得一下子全换掉,只肯掏50万两银子先换装2万。“50万两银子的话……”白斯文心说,50万两银子要都落到实处,当然是够的,问题是大清官场上的规矩不能坏啊。“银子就这点了,给你个武备院采买主事的衔,驻广州专门负责采买西洋兵器。”道光皇帝道,“另外广州知府的差事也别做了,去当粤海关监督,协助两广总督耆英办好洋务。”粤海关监督!白斯文听到这个任命,都有一头碰死在养心殿的心思了!这个差事,要是搁在鸦片战争之前,那是大清国头一等的肥差!不是八旗亲贵,根本别想染指。因为当时是一口通商,粤海关通过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关监从十三行那里拿到的孝敬,每年都是以百万两计的!而现在已经是五口通商,虽然道光二十四年的关税收入还创了新高,但是走下坡路不过是早晚之事。等到上海那边的市面起来,长江流域的进出口可就不用透过广州转口了,所以这粤海关的风光就快到头了。可是粤海关给京里面那些京官大爷,八旗亲贵的孝敬都是有成例的,他这个没什么背景的海关监督上任之后,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奴才叩谢天恩。“虽然心里面欲哭无泪,可是面子上还得感激涕零的磕头。道光皇帝笑了笑,他不知道粤海关就快不行了,只当给了白斯文一个肥缺——官场的陋习他当然知道,50万两的拨款,能有七八成落到实处就谢天谢地了,不足部分就用粤海关的油水填补吧!“白斯文,给朕说说那个朱济世的事情吧,他的信,朕已经读过了,你送来的那几本书,也都署着朱济世的名,还是他翻译的,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把知道的都告诉朕。”

第106章兰芳罗家求收藏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俗话说,术有专攻。朱济世是后世的基础医学硕士,微生物学和化学方面的学识是非常高明的,所以他可以“发明”铵油炸药,也知道怎么制造苦味酸和TNT炸药这两个猛炸药。然而他却不懂步枪、不懂冶金,发明不了原理极为简单的米涅弹,也无法改良目前非常原始的炼钢工艺,因而无法让一场军事革命提前到来。另外,他也不是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更不是一个久经考验的造反派。虽然在欧洲接触到了许多政治和造反理论,但是顶多只算是刚刚入门。如果让他现在立马制定一个推翻满清王朝或是帮助满清王朝进行改革的可行方案,他根本做不到,所以只能按照他自己设想的办学——宣传——建立组织——训练军事干部——造反的路线进行下去。同时,也利用这个过程提高自己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水平,这个世界上,想来也没有谁是天生的军事家、政治家吧?当1845年8月12日,朱济世率领的7艘武装商船,卷着雪白的浪花,缓缓地驶进新加坡港的时候,他已经算是粗通西洋军略,军事家什么的还差得很远,但是上了战场,总归是能分清楚东南西北了。由于肩负着出卖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利益的使命,所以新加坡是朱济世的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根据计划,他将和罗伯特。丘吉尔、杜兰夫人、刘鹏、韩四、威尔。海明、几个法国佬等,在新加坡停留至少一个月,以便同兰芳、沙捞越王国,还有在南洋的英荷殖民者接触。至于、特里戈修士和工程师贝色麦,还有一些跟随朱济世来东方的教师、英国军官和工程技术人员,则会先期前往香港。朱济世和刘鹏、韩四,现在就站在“大明山”号的船尾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看着眼前的一切。新加坡港就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水蓝沙白,港口宽阔,高大的海岸炮台耸立在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雄伟壮观,不可冒犯!炮台之上,米字旗和海峡殖民地旗高高飘扬,象征着大英帝国是马六甲海峡的主人。新加坡是1819年,被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斯坦福。莱佛士从马来半岛的苏丹手中夺取,现在是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府所在地。除了新加坡,海峡殖民地还包括马来半岛上的槟城和马六甲。另外,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现在都接受英国的“保护”,不过当地马来人的苏丹大多被保留下来,成为英国人的傀儡。而在马来半岛的北部,则是拉玛三世统治下的暹罗王国,和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不同,暹罗王国一直实行开国政策,国王拉玛三世本人也投资海外贸易,并且同英国、美国缔结了相对平等的条约。马来半岛以东,隔海相望的便是婆罗洲岛了。婆罗洲岛的情况非常混乱,如果要简而言之的话,就是华人、马来人、欧人三方相互争斗。欧人的势力主要是英国和荷兰,不过都没有在婆罗洲下大本钱。英国人在婆罗洲的据点是沙捞越王国,不过这个国家不是英国官方建立的,而是一个名叫詹姆斯。布鲁克的英国冒险家靠着一艘武装商船的实力,从汶莱苏丹手中夺取的。这位詹姆斯。布鲁克国王陛下,也同样是朱济世近来准备结交的对象。同西婆罗洲的兰芳公司和其他华人势力的接触,当然是重中之重了。眼下的南洋华人,总数已经有两百余万,其中又以西婆罗洲华人的势力最强,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日后无论是办学还是谋反,都会事半功倍的。刘鹏已经告诉朱济世,现在的新加坡虽然还是一座小城,但却是南洋的权力中心,包括暹罗王国、兰芳公司、汶莱苏丹、荷属东印度总督府、西属菲律宾总督府,都有代表长驻于此。另外,根据计划,济世行也将在新加坡开设分号,专营苦力贸易、洋酒、西药、橡胶制品和炸药等等。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开出来?如果已经开业,朱济世一行人等倒有个不错的落脚点了。就在朱济世观察着一百多年前的星州风光的时候,刘鹏在他旁边突然道“爵爷快看,那几条就是兰芳公司的船,挂着荷兰人旗帜的广船。”说着就是一指,朱济世的目光也转了过去。果然看见码头上面靠着三艘很显眼的大号中国硬帆木船,上面正挂着奥兰治的旗帜。再看其中当先一艘帆船后甲板上,正站着位妙龄少女,十七八岁模样,鹅蛋脸庞,肤色稍黑,脸颊上面仿佛敷着一层薄薄的红润,樱桃小最微微翘起,乌溜溜的双眼正流波转动,显得有些俏皮。看她的打扮,身穿一袭灰色西式裙装,裁剪得体,将一副凹凸有致的女儿家身材完全衬托出来,不过这少女的右手中却拎着一把好像是宝剑的凶器!怎么看都有点变扭。“那是兰芳罗家的船队,”刘鹏也看到了那姑娘,放下望远镜笑了一下,“那姑娘应该是兰芳罗家的小姐。”“兰芳罗家?是罗芳伯的后人?”朱济世问。“没错,罗家现在是兰芳四大家族,罗、陈、江、刘之首。”刘鹏笑着介绍道,“可惜罗芳伯当日没有建立王霸大业,而是搞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共和国,要不然罗家现在就是兰芳之王,那位罗小姐便是兰芳的公主了。”“罗家当主是谁?”朱济世放下望远镜,淡淡地问。“应该是罗香梅吧?”刘鹏道“罗芳伯虽然英雄了得,但却子嗣单薄,早年在国内有个儿子,却英年早逝,芳伯公死时只有一个5岁的儿子送终,名叫罗雄奇,这罗雄奇名字不错,长相也酷似乃父,却是个绣花枕头,一辈子便是守着老爹留下的家业过日子,人家推举他做兰芳太哥(兰芳公司老大)也不肯当,大约是1840年前后故去的,没有儿子,只遗下四个女儿,取名香梅、香兰、香竹、香菊,江湖人称兰芳四秀。”“江湖人称?”朱济世不大明白地看着刘鹏。刘鹏笑道“罗家本就是江湖中人,洪门兰芳堂的堂主,后来同天地会闹翻,自立兰芳会,再后来改称兰芳公司,自称大唐总长,不过仍是江湖中人。现在的兰芳四大家族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堂口,罗家的堂口叫‘四秀堂’,罗香梅就是堂主,人称阿妈,罗家另外三秀并列副堂主,人称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