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57部分

天朝之梦-第457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妄想从比他们强大十倍,已经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大明帝国身上割肉——一个弱小的封建农业国能从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身上割肉?这事情谁敢想啊。

从他们的“女公方”到普通武士,都一致认为,跟在大明帝国后面分杯羹才是最理想的发展方式!

因而桂小五郎今晚,也一样在带队冲锋,在为大明帝国而战!(未完待续。。)

8301938418851995

第803章攻破棱堡狂求月票

第一波攻击的部队扛着木板还有梯子,大声呐喊着前进,他们的出发阵地距离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直线距离不过五六百步。攻击部队一开始并没有全力冲锋,而是以散兵线的队形,用便步走的速度缓缓推进。此时,要塞守军也从刚才铺天盖地的炮火中缓过了神,开始反击了!

“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要塞司令巴甫洛夫中校撕心裂肺地吼声在城头上响了起来。他举目四望,借着月光,他只看到城头上面一片狼藉。横七竖八倒伏的人体,被气浪掀翻的大炮,破碎的石块或武器的残片,还有各种杂七杂八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散落的到处都是。

“该死!”巴甫洛夫骂了一句,部队的损失远远超过他的计算。虽然a油炸药和淀粉炸药已经出现了好些年,但是反应比较迟钝的俄军还没有学会挖个避弹坑什么的,把士兵藏在里面躲炮弹。在刚才明军炮击的时候,巴甫洛夫手下的士兵就傻乎乎的在城墙上挨炮炸!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剩下的战士还是很快进入了角色,一支支步枪架了起来,没有被摧毁的大炮也开始射击,不过火力并不显得如何密集,对以散兵线推进的明军没有太大的威胁。明军官兵们一口气冲到护城河边才停住脚步。

这座棱堡不是巨大而复杂的沃邦1式棱堡,而是个构造建议的棱堡,除了一道护城河之外也没有什么外围防御设施。至于铁丝网这种昂贵的物件,更不会被配置到不大重要的中亚战场了。

最先冲到护城河边的明军士兵。大都在军官的指挥下用后装击针枪向城头上猛烈开火。后装枪的射速超过俄军的前装枪四五倍。子弹好像雨点一样扫过要塞的两个实心棱堡的墙头。虽然没有机关枪。但是密集的步枪火力顿时让俄军的火线陷入了窒息。

在己方步兵火力的掩护下,扛着木板、架桥器材和云梯的士兵也冲到了护城河边上。一个冲在前面带着绳索和木桩的日本军官最先跳进那灌满了冰冷的斋桑泊湖水的护城河里,然后奋力向对面游去,才游了一会儿,他身上已经中了好几发子弹,哼也不哼的沉了下去。后面的官兵接着涌上,有些冒着俄军的火力向护城河对岸游去,有些则奋力将一根根木桩钉入了护城河边的泥土中。转眼间已经有不少官兵游到了对岸。同样开始钉木桩系绳索,几十个充满气的羊皮浮筒也被人运了上来,一个个穿上绳索丢进了护城河。几座简易的浮桥眼看就要成型了!

俄军这个时候都开始拼命射击架桥的明军官兵,正在架设桥梁的官兵死伤累累,不过在军官的指挥下,他们仍然忍受着敌人的子弹,像发疯一样的干活。剩下的士兵则以最快的速度开火射击,用后装枪的强大火力窒息对手!

就在第一波攻击部队的官兵正在架设桥梁的时候,第二波官兵也发出了大声呐喊,纷纷跃出战壕。这又是足足一个团的堂皇阵容。步枪全部上了刺刀,在军官的带领下便步前进。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沿着前面的兄弟打开的通道继续进攻。以巨大的兵力优势,一举突破俄军的防守,攻入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用他们手中的步枪,用血肉和白刃战决出胜负!

俄军已经尽可能在开火射击了,但是对方的火力实在太密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守军不过800人,在发现明军大队之后,巴甫洛夫中校派了50名骑兵去绥靖城报信。还剩下750人都被他赶上了城墙,结果在一顿淀粉炮弹的轰击下,现在还剩不到500。这些人操纵着6门大炮和400支滑膛枪还有32支老掉牙的贝克式线膛枪——这还是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人送给俄国的,射速慢得要死,不过打得倒挺准的。

而同他们作战的明军,不算后方的榴弹炮,也有超过1000支后装击针枪,它们火力相当于5000支前装枪!而且后装击针枪同时也是来复枪,精确程度远远不是滑膛枪可比的。在不过70步的距离上可以准确击中城墙的垛口,1000支步枪的火力就让城墙上的俄军抬不起头来了!

石达开这时已经到了前沿,就在俄军大炮的射程之外,死死地盯着前方的战场。第一座浮桥已经成功架起来了,是日本佣兵建的功。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这些“武士工兵”掌握施工技能的速度比明军的文盲兵要快得多!不过明军的表现也不差,在第一座浮桥架设成功后不到半炷香,他们也成功架起了一座浮桥!

“成了,成功了!浮桥架起来就好了!”

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位于斋桑泊北岸和额尔齐斯河东岸,几乎三面被斋桑泊和额尔齐斯河包围,只有东北可供进攻部队出入。不过俄国人在一面挖掘了宽达10丈的护城河,可以说是整个要塞最大的屏障。

看到进攻的道路已经被打通,第一波冲击的两个营的士兵中的一半人,咆哮着呐喊着顺着这两座桥梁奔涌而过,子弹在他们的耳边呼啸,刺刀在他们的头顶涌动。这样的巨大冲击力,根本不是俄军的前装滑膛枪可以阻挡的,这个时代的战争很多时候就是将胜负变成了一道道简单的数学题,甚至还有专门计算排枪战术中中弹概率的攻势!而在攻城战中,则是火力密度和兵力密度之比。兵力密度超过火力密度,则达成突破的概率较大——而明军的作战参谋们现在又提出了一道新的“应用题”,攻击方需要几倍的火力优势,才能抵消棱堡的防御?

就在明军冲到要塞城下的时候,从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城墙上,几十个黑不溜秋的圆球同时掉了下来,这是俄军滑膛炮使用的圆球形开花弹!

轰轰轰……

炮弹炸裂!城墙下面血肉横飞。站在城墙下面指挥部队的几名军官,顿时就被炸得血肉模糊,哼也不哼一声就仰天栽倒。猬集在一处的明军官兵被炸得东倒西歪,到处都是一片血雾弥漫,惨叫声响成一片!仿佛受此鼓舞,俄军的步枪火力反击也突然密集起来,要塞城下,尸体转瞬间铺成了一片。也许是被突如其来的火力打懵了。过了护城河的明军一片混乱,略略后退。几十名亡命的俄军从保护城门的凹面堡后面冲了出来,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乌拉!乌拉!”的呐喊着打起了反击!

刚刚过了浮桥的石镇吉已经双眼血红,一把拔出自己的柯尔特手枪,大呼道“大明万胜,死战不退!不怕死的跟我冲!”

桂小五郎则举着一把太刀第一个迎着俄国兵冲了过去,跟在他身后的竟然是刚刚晋升小队长的岛崎胜太,另一个时空的仇敌现在竟然并肩而战。历史的蝴蝶效应还真是神奇啊!不过在这个改变的历史中,他们两人仍是剑道高手,两把太刀上下翻飞,居然挡住五六个身高马大的毛子。战场上的中官也有身先士卒的,不过他们用的不是指挥刀而是柯尔特左轮手枪,迎着冲锋的毛子就噼噼啪啪一阵乱枪!顿时就撂倒了十好几个毛熊,剩下的也知道左轮手枪厉害,不敢再冲锋,灰溜溜败退下去了。(未完待续。。)

831758548857120

第804章驰援狂求月票

在石达开所在的战线后方,一大票明军的高级军官和参谋都举着望远镜看着那一场舍生忘死的攻坚战。也看到了那一个个巨大的火团。军参谋长西乡隆永轻轻摇头“锐气已挫,俄国人坚守的到底是一个棱堡,而且地势险要,打上个把月都是正常的。先撤下来整理吧,派两个连守住浮桥,再用火力准备,之后接着再攻。”

长相文质彬彬的石达开已经渐渐成长为明军的尖刀,而看上去很有大将风度的西乡则在向天才参谋的方向发展。今天夜攻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作战计划就是他的手笔。要攻克一个棱堡当然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反复争夺才能分出胜负。现在能够在第一波攻势中搭起几座浮桥,冲到城墙底下,已经是不小的胜利了。所以石达开虽然脸色铁青,但还是点头同意了他的建议。

石达开叹了口气,就想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攻坚战果然是不易打的,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不过是一座小型棱堡,就已经这么扎手。如果换成买卖城那样的吞兵几万人的大型棱堡,真是得用尸山血海去填啊!怪不得贝加尔军团会在买卖城下顿兵好几个月。

就在撤退的军号将要吹响的时候。火线上督战的石镇吉却仍然在进行最后的奋战,他左手一支手枪,右手一把军刀,广西口音的呐喊响彻整条战线“大明万胜!有进无退!我等万里而来,岂可为土城所挡!”

余音缭绕当中,他已经带头和十几个战士一起扶起云梯架上了一座实心棱堡的城头。又有几个点燃的开花弹丢了下来。石镇吉却毫不理会。用嘴衔着军刀攀着木梯就往上蹿去。这个时代的炮弹并没有触发引信。而是靠实现点燃的内部引线引爆。所以掉落在城墙脚下的炮弹并没有立即炸开,这就给了下面的官兵两种选择,一是跳入护城河里避弹,二是沿着云梯向上爬!

“大明万胜!有进无退!”

更多的云梯搭上了城墙,更多的军官当先攀着云梯往上冲,士兵们接着跟上。那些挤不上云梯的勇士,则纷纷拾起马上要爆炸的炮弹奋力丢向护城河!在后方,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举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西乡隆永赶忙阻止号手吹号。明军的第二波攻击队伍也蒙着头。冒着不断打来的炮弹冲上了浮桥。明军的颓势竟然瞬间逆转!

对于坐在干净整洁的总参谋部办公室里制定计划的参谋,或者是手握万人生死的将军们来说。莽撞、冲动、无谋都是最恶劣的品质。但是对前线拼杀的士兵的中下级军官而言,这种悍不畏死,一往无前的精神却是最宝贵的战斗力!拥有这种士兵和军官的部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也只有以久经战阵的近卫军官兵和日本武士为基础组建起来的草原军团,才有这样的军官和士兵。

在大家充满期待的目光中,明军草原军团的勇士们已经爬上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1号棱堡的墙头!第一个登上去的是石镇吉少将,和那些高大的好像狗熊一样的俄兵比起来,他不过是个矮小瘦弱的小个子。可是当他冲上城头的时候,那些大个子的俄兵或许是被吓住了。竟然没有人冲上来与之搏斗。就是这一霎那的机会,更多明军已经上了城墙,有的人握着手枪,有的人举着手榴弹,还有人挥舞着寒光闪闪的武士刀,最先上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军官!

“杀啊!”

“板载!”

“乌拉……”

短暂的沉默过后,喊杀声就响了起来,惨烈的肉搏在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城墙上展开了!

西乡隆永最先放下望远镜,语调激动“敢当兄,十七号,最晚十七号我们就能拿下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这座要塞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只要留下一个团,就是五万俄兵也休想破城!”

他的分析不错,800名俄兵守不住的要塞,不等于2500名使用后装击针枪的明军守不住,要知道后者的火力足足相当于一个俄军步兵师!

石达开回答的声音也极为兴奋“我知道,拿下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整个额尔齐斯河中下游就都被我们所控制了。”

西乡隆永摸摸下巴“新疆的局势不知道怎样了,不知道太平天国有没有打下新疆,不如派人去准噶尔草原侦察一下,如果太平天国还没有打下迪化州,我们不如派一个师去占领那里如何?”

石达开也放下望远镜,思索着道“还是先搞清楚当下新疆的局势再说吧。如果……如果能有用不着电报线的电报机就好了,省得我们一连好几个月什么消息都不知道,好像一群瞎子聋子在大草原上胡乱转悠。”

用不着电报线的电报还没有发明,明军没有,俄军同样没有。所以好像瞎子聋子一样的不仅是石达开,还有身处200多里外的俄军少将切尔卡斯基。后者已经知道大队明军从额尔齐斯河下游推进到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座有800名俄军官兵驻守的棱堡会在不到半天时间内陷落,这实在太不符合常识了。

虽然明军的武器装备有极大的优势,但那毕竟是一座棱堡啊!坚守一个星期或是十天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吧?

所以现在,他正指挥着一支大约六万人的杂牌军,浩浩荡荡的行进在北上斋桑泊的途中。这支杂牌军的主力就是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