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09部分

天朝之梦-第309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28725368275527

第543章教育法,为大明崛起而读书

朱济世的目光在大殿当中扫了一遍又一遍,将文武众臣的表情都尽收眼底,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无所谓的,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如果朱济世在当年刚到香港的时候,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将南宋和前明亡天下的责任归咎于士大夫无用,恐怕早就被反对的口水给淹没了。可是现在他已经平了满清、逐了太平,已然是大明复国之君,一代雄主了。威权堪比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下面的人还敢拿一堆歪理和他来辩吗?洋鬼子不是有句名言吗,公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现在大炮都在朱皇帝手里,这公理自然也在他手里了,谁要不服气,大可以辞官回家抱孩子……

没有人打算辞官,所以朱济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教育之事,乃是国之根本大事!宋朝、前明之亡,表面上看是亡于士大夫无用,实则是亡于教育,教不出有用之士大夫!现在大明复兴,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但可用之人却不多!看来还须在教育上面下功夫啊!朕打算制定一部《大明教育法》,作为指导我大明教育的根本大法。”

用法来管教育,真是闻所未闻!首席大学士骆秉章和鸿儒院大学士潘曾绶互相瞧了一眼,都是忧心忡忡的表情。

“《教育法》首先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而读书?朕觉得,读书之人当天下而读书,当为大明崛起而读书。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朕不要,大明也不需要!那种只知道关心国事,却不能为强国而读书的书生,要来也无大用!朕和大明需要的是既知道圣人的道理。又能为国家为民族出力的读书人。培养这样的读书人乃是大明教育的目的,所以今后大明公学、私塾所用之教材,必须由朕钦定,教育部、大学士府和鸿儒院可提出建议。”

朱济世这么说着,左宗棠、罗泽南心里却盘算开了。教材朱大皇帝可以钦定,但是教书先生呢?朱皇帝摆明要在传统儒家教学中加入更多实学和西学的内容,可是绝大部分的私塾先生能教的了?可往后的科举肯定又要考这些实学和西学的知识。所以那种能传授实学、西学的书院在未来肯定会有大量的生源,将来在官场政坛上面也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可是湘湖派将影响推广到全国的一个机会……

想到这里,左宗棠立即提出建议道“皇上,天下私塾不知凡几,塾师多由落榜书生充任,所学有限,恐难当教育英才之大任。臣以为当鼓励民间开办书院招募学识广博之士为师,同时广泛开设官办书院。每县至少开办一所官办书院,由官私书院教授朝廷所规定之经世致用之学。教材可由朝廷颁布,至于寻常小儿启蒙之塾,教些什么朝廷就不必过问了吧?”

这个时代的中国儒家教育体系其实也有高级、低级之分。高级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书院和官学,低级的则是乡下夫子自己开办的私塾。当然书院、私塾之间的界限很难分清,只是水平有高低而已。而左宗棠现在提出的建议。则是将书院和私塾区分开来。私塾提供的是低级的和基础的儒学教育,而书院则教授比较“高级”的经世致用之学——很显然,以后没有经过书院的教育是没有什么希望考上秀才的。

“这样……也可。”

朱济世思索了片刻。还是点了头。他本来是想从蒙学开始就加入些实学的,可左宗棠说的有道理,大部分乡下夫子的水平都很低的,看看洪秀全那样的也在教私塾就可想而知了。就是改了教材他们也教不了,教育改革还是先从书院开始吧……至于西式书院,当然还是要办的。

“今后书院教学当兼中西,通文武。学生当知道西方之地理、历史和政治之说,通算数、格致之学,还需有保卫社稷之体魄,还要会使用洋枪。会骑马,粗通战阵之术。”

朱济世的想法其实是开体育课,其实早期的体育课就是为了培养合格士兵的。而大殿里面的文武臣子也都频频点头。没有人觉得不妥。毕竟这天下刚刚经历了一番大乱,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还远呢。读书人要是一点军事都不知道,在乱世里面就是待宰的羔羊啊!

看到众人不反对,朱济世又道“我大明行的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因而书院也应该有本用之分。西人读书并不都为做官,工商之学,格致之学,乃是西洋列强富国强兵之本!我大明欲雄踞东方,称霸亚洲,也须熟知工商格致之学。因而书院当分儒学、格致两类,儒学书院重‘本’,格致书院重‘用’。儒学书院为国家培养官员,格致书院为国家培养商人、良匠。两类书院当采用不同的教材,毕业生经过考核皆有秀才功名。

另外,在儒学、格致书院之上再设立大学,为国家培养良才,大学生皆有举人功名。

此外,朕还决定设立一所学贯中西的贵族精英书院,名为皇城公学,分为男校女校,今后凡在京贵族子女,年满6岁者都要入读,学制12年,朕之皇子、公主也要入读皇城公学。”

皇城公学!听到这个词满大殿的儒生官的眉头都是一皱。早些时候因为皇城公学和皇子教育的事情就在朝堂上面起过争议。皇上坚决不肯让步,不肯让皇子特别是皇太子接受传统的帝王教育,而是要让他其他学生一起在这个什么皇城公学里面读书。现在更是要求勋贵子女都要入读这个皇城公学,这是要做什么?

当然是不相信你们这些笨蛋儒生能教出什么英主啦!朱济世看着群臣疑惑的表情心道,除了一些浅薄的权术之外啥有用的知识都不懂的皇帝能叫英主?

不过这话是不能在朝堂上说的,否则非伤了一票自以为是什么名臣的儒生官儿的自尊心不可。朱济世正容道“朕的皇太子将来是大明之君,尔等的子孙当中将来必有不少大明之臣,未来的君臣之谊是该从小养成,现在同窗求学,将来同心治国,岂不美哉?”

这个倒是不错!

朱济世这么一说,下面的大臣十之八九都动了心思。和天子同窗肯定是美事,将来的皇太子继了大位,肯定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看到这回没有人反对了,朱济世接着又说“皇城公学校长由朕担任,所有的学生都是朕的门生。”

天子门生!这个也是好事,谁反对谁是傻瓜。

朱济世又道“皇城公学设两位副校长,一位是济世大学毕业的容闳,一位朕想让郭嵩焘出任。郭卿在吗?”

郭嵩焘是湘湖派曾国藩一系的人物,才归附朱济世不久,现在官拜教育部的郎中,就是司局长一类的官。也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居然被朱济世看中要去当“上书房总师傅”了。

“臣在!”郭嵩焘连忙出列,冲着朱皇上拜了拜,心里那个高兴啊。

“好,皇城公学副校长就给你做了,不过在当副校长之前,你先要和容闳一块出洋考察,去见识一下洋人的教育。当今之世界,乃是被泰西列强所统治,这也是泰西列强教育的成功,我大明当取其之长为己用。郭卿,你去亲眼见识一下,再回来教朕的皇子、公主吧。”

6281110588275860

第544章新对手,穆拉维耶夫

就在朱济世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和殖民东北计划的时候,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耶维奇。亚历山大所乘坐的军舰终于抵达了大英帝国统治下的香港。

对于这位俄国皇太子的亚洲之行,大英帝国似乎采取了一种支持的态度。或许白厅街希望让俄国皇太子看到大明帝国的欣欣向荣,从而将主要精力转到东方——俄国在东方可有一大笔财富需要保护啊!相比之下,瓜分奥斯曼帝国的事业是不是应该缓一缓呢?

而让俄国皇太子领略大明帝国繁荣景象的第一站当然就是香港了,虽然大明帝国的首都已经迁往了应天府。但是这座英国人统治的岛屿和对岸大明统治下的九龙镇的经济发展,却没有因此而放缓,反而因为广九铁路的开通变得更加的繁荣了。

码头的栈房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输出和输入几乎同时在高速增长。输入的主要是欧洲生产的机器、呢绒、化学品。南洋出产的香料、木材、大米、石油。印度出产的棉花——由于使用机器的棉纺织厂大量出现在广东,现在的印度棉花已经取代鸦片成为中国从印度输入的最重要商品了。输出的则是丝绸、茶叶、桐油、黄连等原材料和农产品,还有瓷器、漆器、棉布、铁器、枪炮弹药等工业品和手工业品。

听说中国现在是军火出口国后,正在香港总督府做客的俄国皇太子立即来了兴趣,他问文咸总督道“中国人出口的枪炮规模大不大?质量怎么样?”

文咸笑了笑道“中国的军火制造业相当发达,皇太子殿下,您应该知道中国皇帝是杰森行和兰芳行的大股东,这两家公司都是大军火商。特别是杰森行下属的杰森——丘吉尔公司还在彼得堡开设有炸药工厂呢。”

“这个我知道,可是生产枪炮并不容易,特别是来复枪。难道中国人能够大量生产这种先进的枪械?”

俄国皇太子皱了皱眉,俄国的兵工厂现在也开发出了使用底部扩张弹的来复枪,但是因为工艺较为复杂,所以产量总也上不去。

文咸微笑着点了点头,给了肯定的答案。他心里却道“来复枪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拉个膛线吗?加尔各答工厂的印度人都能干好,佛山那里有不少大型手工工场的技工也能使用车床加工出合格的枪管。你们俄国人的兵工厂做不出来还不是因为农奴制,让农奴在国营的兵工厂里面干活,这样能造出好东西来吗?这种国家还想要称霸世界真是个大笑话……”

一旁从应天过来的英国驻华大使罗伯特。丘吉尔笑呵呵的对俄国皇太子道“殿下,您大概不知道,中国人一直都很会造东西,在蒸汽机发明之前他们肯定是世界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不过他们不善于发明创造,呃,当然中国陛下是个例外。但是中国人真的很会模仿。他们的工人全都心灵手巧,而且非常非常的勤奋。在雇佣欧洲工程师和使用欧洲机器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做得和英国工人一样好。因为……他们都是自由人!”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的脸上一红,连中国的工人都是自由人!而且他们还有宪法还有议会,纳税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可以参与政治向皇帝提出建议。可是俄国却没有宪法没有议会只有农奴,45%的人口是农奴。工厂里面有40%的工人是农奴!真不知道谁是野蛮的亚洲国家,谁是文明的欧洲国家?

“另外,中国陛下知道该怎么发展国家的工业。”

丘胖子接着补充道。“他建立了一个相当强大而自主的金融体系,保证了工商业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同时采取了合适的关税保护政策,在国内则鼓励充分竞争,还制定了《民法典》和《专利法》之类的法规来规范市场。最近他还颁布了《教育法》,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中国落后的教育体系。对了,在颁布《教育法》的同时,中国陛下还开始大规模的向满洲殖民,采取了一种名叫‘集体农庄’的特殊殖民方式……”

“还在向满洲大规模殖民!?”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的脸上略微抽动了两下,中国人摆明了是想要和俄罗斯争夺东西伯利亚啊!

……

香港的远东饭店整个都被俄国皇太子带来的庞大使团给包下来了,底楼的会议室里面放上了大盆的冰块。但是屋子里面还是闷热难当。不过会议室的门窗还是紧闭着。在英国香港总督府出席完招待午宴之后,俄国皇太子并没有休息,而是穿着整齐的坐在这个会议室里面。汗水不断的从额头滚落下来,也不知道是因为香港炎热的气候还是严峻的东方局势。

“……是的,殿下,大明皇帝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陆军,这支陆军的防守能力尤其出众,他们采取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用铁丝网,壕沟,发射霰弹和开花弹的大炮,使用来复枪和手榴弹的步兵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野战防御体系。我在宁锦会战中亲眼见识了这种新式防御体系的威力,还给彼得堡送去了相关报告,并且建议俄国陆军模仿这种野战防御体系。”

穆拉维约夫也从西伯利亚赶来香港向访华的俄国皇太子汇报中国北方的最新形势了,他提到了宁锦会战的情况,特别是大明军陆军采用的新战法。

“俄国军队有没有办法打破这样的防御?”俄国皇太子掏出丝绸手绢擦了把额头的汗水,淡淡地问道。

“有办法,但是……必须要投入2倍以上的兵力并且做好承受重大伤亡的准备。”穆拉维约夫回答道。

“这就是没有办法!”俄国皇太子道,“中将,你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办法在远东打败中国人,对吗?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在远东投入大军……也许10000人就是上限了。”

“是的,殿下。”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