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87部分

天朝之梦-第287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见罗泽南不言语,又淡淡地道“大洋马不是什么问题,废嫡立爱也不至于……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大明之君是庸才还是良才,是昏君还是圣君!还有,就是什么样的人是良才,什么样的人是庸才!皇上心里面的那把尺子,恐怕和咱们是不同的!”

罗泽南手里的棋子啪的一下落在了棋盘上面“皇上要用西学为本?”

左宗棠坐在那里,声色不动“现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西学为本还是中学为本谁说了算!”

“立宪议会!”罗泽南什么脑子,被左宗棠稍一提点就都明白了。

朱济世和罗香梅真正的冲突的地方并不是后宫干政,也不是那匹大洋马,而是双方脑子里的伦理纲常根本不对路。罗香梅认为对的,朱济世却认为是错的……

可是罗香梅的伦理纲常肯定是符合名教观念的!所以朱济世的伦理观念一定和名教相悖!而朱济世喜欢骑大洋马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美色,在刘鹏买回来的西洋女奴当中,可有几人的姿色不在大洋马之下,可朱济世并没有把她们留在宫里面。这位朱大皇帝是将大洋马当成了知己,或许还当成了“床上军师”,一起想办法要改了名教的根本!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的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名教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下一道谕旨,说几句大话就能变的。得先拿掉名教维护其根本的两大法宝,一是话语权;二是教育权。

所谓教育权自然就是教书育人之权,中国人心中的名教伦理观念,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灌输进去的。而教书育人之人,自然都是信仰名教的士子。朱济世开设新式大学、书院,自然就是要夺教书育人之权。

而话语权则是名教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凡是与名教观念不符的君王、大臣,就会被抹黑,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这就是话语权!也是名教士大夫对君主的制约之权。而朱济世却在用议会、公局同名教争夺话语权。这议会、公局都声称是民意代表,是全国纳税超过一定额度的臣民选举出来的,自然可以代表天下士绅,在为民请命的问题上,比天下读书人更加理直气壮。

天下读书人不就是用为民请命的名义掌控话语权的吗?如果朱济世用立宪议会和公局这样的民意机构来掌控为民请命的话语权,名教在朱济世面前还有反抗能力吗?

“季高兄,咱们湘湖……须得争立宪议会!”罗泽南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断。立宪议会已经成了气候,而且又得到皇帝的支持,内阁想要关立宪议会的张根本不可能,只会造成湘湖党倒台。

而且湘湖倒台之后,别的信奉名教的派阀照样会出来组阁,名教士子是最喜欢当官了,连蒙元、清鞑的官都有人做,何况大明朝的官?所以湘湖一党要保持自己的政权,就必须争立宪议会。

左宗棠淡淡苦笑“争……就中了皇上的下怀,他以立宪议会为套,把我们湘湖给套住了,而且咱们再怎么争,恐怕也争不到立宪议会的三成议员位子。要是不争,湘湖的地位可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那也得争!”罗泽南忽然压低了声音,“为了名教、为了湘湖、为了天下百姓,我们必须得去争!季高兄,若我所料不差,待皇上扫北归来之后,很有可能会重选各地公局和立宪议会……我湘湖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6191504248235184

第505章大明保皇会

紫禁城乾清宫,另有一场长谈刚刚结束。

这次长谈的一方是大明天子朱济世,另一方则是大明右丞相刘鹏。而谈话的内容,也是关于立宪议会选举的。这位刘丞相虽然在谨身殿的会议上没有公开支持朱济世,但是谁都知道,他可是朱济世的心腹嫡系,没有在谨身殿上站在朱济世一边实际上是朱济世的意思——皇城公学是朱济世可以一言而决的,刘鹏没有必要出头,而真正需要他出力的,是未来统一全国后的立宪议会选举。

这个立宪议会虽然只有建议和弹劾权,但却是朱济世能否掌控内阁的关键。如果立宪议会不在朱济世之手,那他就要单独面对内阁,内阁既可以公开抗拒朱大天子的旨意,也可以阳奉阴违。在明朝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皇帝都拿内阁没什么办法,不得已只有依靠宦官和锦衣卫搞特务统治。

而现在,朱济世又有了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代表民意的议会。

至于控制议会的具体办法,说出来很不好意思,身为穿越客的朱大皇帝居然所知不多,只能靠他心爱的大洋马出主意——人家可是法国政界的名媛,对于法国议会选举的黑幕是门清的。而朱济世所在的后世,宪政已经走上了mz的邪路,所以先进国家都已经抛弃了mz宪政,朱济世当然所知不多了。而这个时代的议会宪政并不是mz的,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工具,当然不是邪路。所以大明帝国可以借鉴这套体制。

根据大洋马的办法。要控制立宪议会。就必须先成立政党——因为这个政党是保皇上的,玛丽亚建议就叫保皇党。不过“党”这个词,在此时的中国是有负面意义的,所以就改称“大明保皇会”。保皇会将是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当然不同于传统的朋党,有较为严格的纪律和规章,有党的领导机构“委员会”,可以通过募捐(主要是皇室捐款)获得充裕的政治资金用于选举、宣传或其他政治活动。当然不包括武装斗争这种“高级”政治斗争了。

而要成立政党,当然就要有党员了。保皇党也不是什么人都要,首先是要吸纳政客加入,不过加入保皇会的政客必须要宣誓服从保皇会的领袖大明皇帝,哪怕是旧时代的政客,只要服从皇帝,也可以加入。

其次要吸纳的则是工商界的精英,保皇会定位为资产阶级精英政党,自然要拉拢商人入会充当金主了。

再次则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是保皇会积极笼络的目标,他们现在虽然不怎么显山露水。但是将来必定会成为大明政、商两届的风云人物。

不过保皇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要。保皇会不吸收军人入会!根据《大明陆海军军人典范》的规定,军人不党!现役军人不能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和团体。已经加入的,必须限期退出或者退役。同样,根据《大明政党(会)法》,任何政党组织和团体都不得发展军人党(会)员。

朱济世这位枪杆子里面出来的皇帝,是想用他的余生来建立一个军政分离的金元政治体系,因为朱济世很有把握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超级财富帝国。只要建立起一个钱袋子里面出政权的传统和规矩,朱家王朝就可以国祚连绵了。

有了足够多的会员之后,自然就是搞宣传了。后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政党,都是要把宣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那些没有枪杆子资产阶级政党,都是靠忽悠人过日子的。大明保皇会也不例外,好在朱济世高瞻远瞩,已经办了《大公报》、《大明时报》、《洪报》、《工商报》等一大堆报纸,还成立了一个济世报业公司,专门负责这些报纸,现在这些报纸自然是保皇会的喉舌了。除了报纸,保皇会还可以组织演讲,茶会,酒会等活动,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支持者。

而宣传的目的,则是为了选举,各省公局和立宪议会的改选会在大明基本统一内地之后的两年内进行。大明保皇会必须赢得这场选举,成为各省公局和大明立宪议会的主宰。这样朱济世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指挥内阁,推动各项新政了。

而这个组织保皇会,备战将来的选举,帮助皇帝操控议会的使命就交给刘鹏了,为此朱济世还要求他辞去丞相一职,专力于保皇会这个中国第一个近代政党的活动。

……

“皇上怎么还不睡觉呢?再过几日就要亲征了,此去又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还不趁着现在好好休养一下吗?”

夜深人静,乾清宫中一片宁静,只是朱济世的卧室里还有人在说话,今晚上侍寝的又是皇后罗香梅。

朱济世侧过了头,对着这个思想还停留在19世纪(废话,现在就是19世纪)的妻子一笑,叹道“睡不着啊……此去北伐,当能收复山东、河南、直隶、山西和北京,就算暂时不收复陕甘之地,我大明天下也算基本恢复了。可是现在和太祖皇帝的时代不同了,恢复大明只是开了个头,后面要做得事情太多太多了。”

罗香梅微微皱眉,天下一统之后还有什么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与民休息吗?眼下的大明同历朝不同,皇家富甲天下,修皇宫修孝陵那么大的工程都不取民间一文钱,这样的皇家对天下人来说再好不过。而且大明现在行内阁制,朝中的琐事都由左宗棠领衔的内阁处理,皇上的政务真的不多。

以后天下安靖,百姓乐业,皇上的事情就该是和后妃们悠游嬉戏,同时在朝政上把一个大方向不就行了?还有什么事情要发愁呢?

看到皇后一脸不解,朱济世微微苦笑,果然只有和大洋马有共同语言。他语气深沉“现在的形势有多险恶你还不明白,现在已经不是太祖皇帝那时候了,将来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不能再用旧思维了……可是在咱们的国家,旧思维根深蒂固,两千年的制度下来,某些毛病已经入了骨髓,将来的几十年如果不纠正,不弄出一个可以长治久安的新制度,等到雄儿接班的时候,可就要面临腥风血雨了,搞不好我的大明也会倾覆掉!”

罗香梅被他的话说得有些发愣,不解地问道“那皇上何不将雄儿培养成一代英主……”

朱济世从床上坐了起来,轻轻地将妻子环在了自己的胸口,耐心地解释道“不是英主不英主的问题,而是两千年来腥风血雨的权力争斗规则必须要变!旧时的英主都是杀伐果决的狠辣之辈……但是时代不同了,明智将开,西风东渐,君主制度在全世界都已经式微,想要靠杀伐狠辣来成就一代英主根本不可能。朕必须要为雄儿,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新的规则。如果这个新规则不能在朕的有生之年建立,朕宁愿放弃帝国改行共和!”

“皇上,您在说什么……”罗香梅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毛病。朱济世却认真地声道“皇后,你放心,朕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成功,我们的后代一定可以长久统治大明这个国家,不过你必须要听从朕的安排,必须要听,为了雄儿未来能不能安安稳稳的当皇帝。听着,待朕亲征之后,你就是摄政,可以光明正大召见左宗棠、罗泽南这些人了,也可以向他们提供资助了……”(未完待续。。)

6191946568236352

第506章徐州城破了?

“杀猪妖!保天国!杀啊……”

震天动地的口号声又一次响彻徐州前线,太平天国第一悍将,鲁王曾天养的王旗已经插到了徐州城外围防线的那道胸墙旁边了。三天血战,太平军几乎是用尸体一路填下了这堵四五尺高的夯土墙。

曾天养在太平军中是以身先士卒打排队枪毙出名的,他的嫡系洋枪左军也是太平军中头一号能打硬仗的部队,虽然该军当中三分之二的老兄弟都被抽调去扩充新军了,但是骨干还在。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自然也是徐州前线的太平军中最强的。

因而今天的徐州攻城战他们就上场了!北王韦昌辉当然也不好一毛不拔,拿出了他的北殿前军,也是一等一的精锐。武器装备也是一水的洋枪洋炮,都是英国人早些时候卖给太平军的。

曾天养是今天总攻的前敌总帅,就看见他手中握着把宝剑,黄袍龙冠站在自己的王旗下面,振臂高呼“洋枪左军,前进!”

点鼓的声音响了起来,这大半年里面,为太平军服务的洋兄弟也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来东亚闯荡的冒险家,其中有些还在西洋军队中服役过。在他们的帮助下,太平军洋枪军比之滑县会战的时候又进步了不少,会敲着点鼓浩浩荡荡开进了。而且队形变化也更加灵活迅速,队列也真正达到了严整的程度了。

“前进!前进!”曾天养也拎着宝剑开始向前,他的几个亲兵都用身体护在他的周围,免得他被流弹所伤。

同洋枪左军一起发动攻击的,还有顶着盾牌,扛着竹梯大声呐喊着“上帝保佑,刀枪不入”的口号向前的炮灰兵。在那道做为出发阵地的胸墙到徐州城墙的距离不过三四百步左右,中间还有一道护城河,不过已经被之前进攻的太平军用尸体和泥土填平了。这一波冲击可以直达城下!进攻部队分成明显的两个波次,第一波是“炮灰兵”。被身后的洋枪队押着全力冲击。太平军的大炮也运动上来了,就架在那道胸墙后面,瞄准徐州城头猛轰,打得城墙上烟尘抖乱,碎石飞扬。苗家军也开始反击,一支支步枪伸了出来,开始射击。城头的大炮也用霰弹向下轰击。但是似乎显得不太密集,太平军的攻击部队一口气冲到了城墙下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