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76部分

天朝之梦-第276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的共治,虽然这两者之间也有斗争、有矛盾。但是在剥削劳动人民的问题上,他们都是一致的——就算是现在的欧洲,也到处都充满着残酷剥削,连全世界最富强的大英帝国都是血汗工厂遍地,还能指望一只脚才踏进资本主义门槛的大明的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关心劳动人民的死活?

坤甸港码头外一处“劳力市场”的一角。一百几十个衣衫破烂的汉子正表情麻木的坐在地上,等待着富得流油的婆罗洲矿山主、农场主、工场主或是建筑商来“购买”他们。

几个穿着拷绸衣服,腰带上面插着柯尔特手枪,面目都有些狰狞的男子就在四下里面踱步,他们眼中满是贪婪和无情。

“这里的猪仔那么多,能卖得出去?”

“小胡。是第一次跑南洋吧?你知道南洋有多大?需要多少猪仔?坤甸这里可是南洋最大的猪仔市场,南洋甚至是澳洲的老板都会到这里来买猪仔,从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猪仔呢?现在都是大明天子当朝了。两江那里才遭兵祸又闹灾,有人活不下去要下南洋就算了,怎么天子龙兴之地的广东也有那么多人活不下去?”

“大明天子当朝又怎么啦?换一批人当大老爷发大财罢了,小老百姓该没得吃还是没得吃。有些人还不如过去呢。要不你个钱庄伙计也不会入洪门下海贩猪仔了……”

“唉,也不晓得咱们小老百姓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好过一些……”

这个似乎良心未泯的洪门小兄弟名叫胡光墉,还附庸风雅给自己起了个字叫雪岩,看这个字就知道这位以后肯定是要发大财的。不过眼下胡雪岩正走背字儿,他的老东家仁德钱庄在去年底的两江金融风暴中破产,后来被汇丰银行接管,和另外十几家钱庄合并成立了立信银行。而胡雪岩居然被有眼无珠的立信银行大班给裁了员。失业以后又做起了粮食买卖,从湖州收购粮食贩运去辽东,结果却遇上大明朝廷实行粮食出口管制而蚀了老本,没有办法,只好跟着一个参加了“红帮”的安徽同乡,合伙做起了伤天害理的猪仔买卖。

而那些被他们这伙人贩卖到婆罗洲来的猪仔都来自两江,大部分都是失业的漕帮船工,现在两江就属他们最苦,漕运断绝之后就没了收入,漕帮大佬还好过,寻常船工只有典卖度日,卖到最后就只有“卖身”到南洋来了。

所谓“卖身”,其实并不是卖身为奴的意思,而是先借高利贷支付下南洋的路费,到了南洋之后再做苦力赚钱还债。不过借钱给这些苦力的洪门社团可没有慢慢收账的耐心,所以一到南洋就把这些苦力集中到“苦力市场”转卖。下家通常是南洋的矿主、农场主、工场主,绝大部分都是华人——其实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祖先大多也是这样“卖”到南洋来的。

南洋之地,虽是疫瘴横行,却十分繁华富庶。坤甸周围都是水稻田,婆罗洲的土地算不得肥沃,但是气候温暖湿润,足够让稻米一年三熟,如果不求口感,单论产量,可不亚于江南鱼米之乡。而且婆罗洲的土地极广,人口有少,绝无地少人多的困难。现在的坤甸城外都是翻涌着的金黄色的稻浪,一眼望不到头。橡胶园、棕榈园,香料园,咖啡种植园更是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再远一点的内陆,则有许多金矿、金刚石矿和油矿,不计其数。可见此处的繁华富庶。同民不聊生的大明内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更要紧的是,南洋这里发财的机会太多,也没有太多的封建势力来压迫,同样的努力,在南洋这里可以收获的回报要远远大于内地。

就在将来要富甲南洋的胡雪岩在感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坤甸苦力市场的入口处来了十几个身着洋装的男女。被众人簇拥着的是个穿着西式裙装的中国女子,长得端庄靓丽,正是大明王后罗香梅。她身边还跟着一匹“大洋马”,长相很是妩媚,衣着更暴露到了有伤风化的地步,半个雪白的大胸脯和整个肩膀都露在外面,一手打着个遮阳伞,一手拿着把雕花象牙折扇在呼哧呼哧扇着,一副热坏了的样子,当然是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了。大胡子恩格斯挽着同居女友玛丽。白恩士的胳膊走在罗香梅和玛丽亚身后,一边走路,一边在和另一边的刘鹏低声讨论着什么。

“刘先生,这是什么地方?难道是个奴隶市场吗?你是不是又想从这里买一些女奴送给杰森?”

“恩格斯先生,这里是南洋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呃,那些人都是自由人,也没有女人可以买,真的,你自己看吧。”

恩格斯看着刘鹏的眼色稍微有些不善。因为他知道刘鹏带来的几艘奥斯曼式样的帆船上面装满了奴隶!而且都是漂亮的女奴!有白皮肤的,也有黑皮肤的,有成熟妩媚型的,也有年幼萝莉型的,都是从伊斯坦布尔的女奴市场上买来的精品。

更让恩格斯难以接受的是,刘鹏购买这些女奴居然不是送给生活向来腐化的朱大天子的,而是拿去腐蚀太平天国的革命领袖洪秀全的!这个用心实在是太险恶,实在太反动了……

6141952308210104

第486章殖民的动力是穷?

“小哥,你这里的苦力都是什么价钱啊?”

“大洋……呃,洋大姐,咱们这里的苦力都是两江运过来的,原来都是运河上跑船的壮汉,力气比牛还大,也能吃苦。就是价钱稍微高一些,谁让从两江过来的路费比从福建过来贵一些呢?每条汉子要汇丰行银元50块,可以签5年的契,这50块钱可以从他们的工钱里面扣的,还可以加点利息……”

坤甸的苦力市场里面,人贩子胡雪岩正瞪圆了眼珠子在向一匹大洋马推销猪仔,这大洋马可真壮啊,个子比胡雪岩还高半个头,胸脯鼓得好像两座山峰,眼珠子又大又蓝,鼻子又高又挺,皮肤比白玉还白,头发则是金黄色的。而且最让胡雪岩吃惊的是,这匹大洋马居然还会说广东话!

“那他们每个月需要多少工钱?饭食又怎么算?一天工作几个小时,一个月需要休息几天,住宿又怎么解决……”

大洋马的问题还真多,听着也是个大外行,不知道是哪个洋行大班的老婆心血来潮跑来逛苦力市场?估计是不会真买的。

不过胡雪岩还是非常仔细地回答“他们的工钱是跟南洋这里的行市走的,在南洋,无论开矿、开厂还是开农场,赚头都是很好的,各种各样的工程也多。所以大家都急需苦力,所以这工价是不低的。即便是新来的苦力,每个月也有8块银元。饭食是东家供应,南洋的吃食便宜,有些东家就不向苦力算钱,要算的话,每个月能扣一块半。这些苦力每天能干洋人的12个钟点,再多就要另外加赏钱了。休息日是没有的,不过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不上工的,但还是要给工钱的。至于住宿,让他们自己搭个窝棚就可以了。铺盖被窝什么的都用不着,给张席子就行……”

这匹大洋马就是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她听得颇为认真,还不时点头。她是会做买卖的,塞古尔行和汇丰行在欧洲也雇有工人,她当然知道欧洲的工价是多少。这8块银元差不多就是2。7英镑,一年是32。4英镑。在欧洲来说。都是高薪了,在英国和法国,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工,日薪不过几个便士,而这些中国苦力可以赚到21。6个便士,足足高了几倍!应该是足够养家糊口了。

“夫人。这是在下的名片,夫人若有什么需要可以差人到安徽会馆找在下的。”胡雪岩见大洋马要走,忙递上自己的名片,这匹大洋马的气质比他见过的所有洋婆子都要高贵,脖子上挂着的珍珠项链,手上的钻戒和象牙扇子可都不便宜。这女人一定非富即贵,要是你巴结上就发财了。

“胡光……”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微蹙秀眉。她不认得“墉”字。

“墉,在下叫胡光墉,是顺风船行的东家之一。”

“哦。”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笑了笑,也摸出一张名片递给了胡雪岩,“我将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塞古尔,是塞古尔行和汇丰行的东家之一。”

塞古尔行和汇丰行的东家之一!!!真的假的?

胡雪岩愣愣地看着眼前这匹大洋马,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玛丽亚微笑道“胡先生,你是船行老板。那么你有船可以出租给我吗?”

“有有有,夫人,在下的顺风船行有一艘800吨的广船。您要租用?”

“能运动物吗?”玛丽亚眨了眨眼睛,笑着说,“是大洋马,是真正的马哟。”

……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卖身到南洋来吗?”

“没得吃。朱皇帝一来,俺们这些漕帮船工就苦了,没法再跑船,又不会别的营生。只能来南洋闯一闯了……”

“你也是失业的船工?”

“不是,我原来是湖南种田的,被长毛掳了去,好不容易逃回家乡,田产却官府分给了别家,也没地方说理,只好来南洋找活路了。”

“那你呢?你是哪里人?你为什么要来南洋?”

“我是桂林府来的,咱们那里都是山地,贫得很,好不容易得些粮食,交完绅粮(租子)再还了印子钱就没有什么多的了,听人说南洋容易过活就来了……”

“你呢?你原来是做什么的?”

“回先生的话,小的原来是给扬州大盐商曹三老爷抬轿子的,朱皇帝一来,咱们扬州的盐业就垮下去了,曹家也养不起那么多人,小的还想给别人去抬轿子,可是新朝的大人们都喜欢坐马车,小的不会赶车,就没了生路,只好来南洋闯闯了。”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是只问不“买”,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却“买”了几个看着聪明伶俐的苦力。他来东方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和研究中国革命现状,并且在济世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西方的哲学、政治和历史。由于他是《泰西兵略》和《泰西政略》的原著作者,他在中国和日本的名望比在欧洲大了许多,这也是他愿意到东亚一游的主要原因。

二是来当欧门——恩格斯公司亚在东亚和南洋的总经理,由于朱济世和恩格斯关系密切,因而在成为大明王国国王之后向欧门——恩格斯公司采购了许多纺织品,现在明军制式军服所用的呢绒就是欧门——恩格斯公司的产品。而欧门——恩格斯公司也在1848年时在坤甸和广州开设了工厂。恩格斯就是被派来管理这些工厂的。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父亲的工厂“买”一些工人。

在“买”完工人之后,恩格斯又顺便考察起了中国革命的真实状况。当然这些问题不是恩格斯亲自去问的,他的中文还没那么溜,是由欧门——恩格斯公司驻兰芳办事处的买办去问好了,再翻译成英语告诉恩格斯的。

“首相阁下,看来您治理下的国家情况并不太理想啊。”

在塞古尔行开设的兰芳大饭店的咖啡厅里面,恩格斯一边品着兰芳本地产的咖啡,一边和刘鹏还有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讨论起了国家大事。

刘大丞相皱皱眉,他虽然挂着个丞相的名头,可是一直呆在欧洲搞外交,内政是左宗棠在管,天知道那头湖南骡子是怎么管事儿的,居然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好像比大清朝那会儿也强不到哪儿去!

“弗里德里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大明的情况没有什么不理想的,恰恰相反,这种国强民穷的状况,是最符合大明帝国利益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基本上算是一个政治家,一路上过来就时常和恩格斯、刘鹏讨论政治问题。无论是外交、内政,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就是军事上的见解也不差多少。

她轻轻摇着象牙扇子,笑吟吟道“恩格斯先生,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您不应该忽略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凡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就是决定国民生活水平还有国家安定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现在,大明帝国很可能已经拥有3亿到3。5亿人口,至少已经达到了其基本国土可以承载的极限。所以杰森无论采取什么国策,都不可能让数量超过整个欧洲总人口数的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既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农民富足,那么还不如通过剥削农民让国家强大。在国家强大之后,用大明的剑为大明的犁夺取更多的土地……而与此同时,贫困恰恰又是人类进步、开拓和探索的最大动力,只有大明内地的农民生存艰难,他们才会不畏艰险去南洋,去满洲,甚至去澳大利亚谋求富足的生活。如果他们人人都安居乐业,谁会来兰芳呢?”

615807468214089

第487章有人欢喜有人愁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伶牙俐齿在法国贵族圈子里面都是有名的,甚至不在她的美色之下。大明国内出现的民不聊生,经她一番辩解,似乎不是朱大天子治国无能,而是朱济世高瞻远瞩,有意为之了。

而实际上,大明国内的“民不聊生”,固然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