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78部分

天朝之梦-第178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光之所以这么生气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今天军机处把林则徐、赛尚阿、陆建瀛、白斯文四人联名的折子《请办团练保满洲和朱明剿粤匪疏》递到了道光皇帝御前。

这份上疏里面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四条第一是重用汉臣大办团练,还不是一般的重用,而是要赋予汉臣全权,还要允许汉臣在本地当官——其实就是任由下面的地方汉官勾结豪强搞割据!甚至直接提出要让李文安当安徽巡抚,让潘曾绶当江苏巡抚,让孔繁灏当山东巡抚……这种事情是当臣下当奴才的可以提出的吗?

第二是大力开发和保卫满洲——呃,这个好像不错吧?可是折子里面却提出要求皇上亲自坐镇盛京指挥开发满洲事宜,还提出要给北京城里的旗人分配满洲土地,把京城里的旗人都安置到满洲去,还要允许这些得到土地的旗人把地租给汉族佃户耕种……用这个地租来替代原来的旗饷,把银子省下来办新军搞新政。这一条意见怎么看都像是建议朝廷跑路去东北啊!同粤匪和朱逆的仗还没打,就要逃跑,这大清朝还混得下去吗?

第三是同朱明讲和!还是割地讲和,请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等列强出面联合调停,以割让福建、江西、广西三个省为代价,换取同大明王国停战。好集中精力对付粤匪!

第四则是提出了对付粤匪的办法——逼其锋芒,让开大路,占据两厢,诱敌深入,最后死守京师与贼相持。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战而把粤匪放到北京城下……

这四条建议怎么看都像是投降路线加逃跑路线啊!要是道光答应下来,岂不是成了败坏祖宗家业的亡国之君?

“穆彰阿。你也是混帐!这样的折子你也敢往朕这里递!”

穆彰阿当即就是免冠叩头“皇上!咱大清真是大难临头了哇!林则徐、赛尚阿、陆建瀛和白斯文都是在为大清着想才上这种折子的!奴才觉得,他们提出的四条建议是大清的活路!靠现在朝廷的兵力,百万粤匪是打不过的,二十万朱逆精兵更打不过,如果硬要在河南、直隶决战,我八旗子弟就得把血流干了……到时候非但要亡国。而且还会灭族!皇上哇,您可千万要三思,要三思啊!”

说到后来,穆彰阿竟然大哭起来,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个奸臣的帽子。不过他的“奸”是对于中国而言,而非对满清而言的。对满清来说,穆彰阿可是大大的忠良!

看到穆彰阿痛哭流涕。道光的眼睛一酸眼泪也下来了“你也说打不过,林则徐、赛尚阿说打不过,僧格林沁和惠亲王也说打不过……这大清莫非要亡在朕手里了?朕到底做错了什么?穆彰阿,你说说,朕到底错在哪里啊?”

穆彰阿摇了摇头,哭着说道“皇上,您没有错,一点没错……而是咱们八旗子弟太不争气。悠游嬉戏了200年,昔日的血性早就消磨干净了!而且人也忒少,拢共才一百多万,实在禁不住消耗!自打朱逆在广东造反到现在,咱们八旗已经损失了快有五万人了!五万啊……在汉人连九牛一毛都不算,在咱们旗人,那就是百分之三四。咱们有几个五万可以损失?

皇上哇,现在咱们不能让八旗子弟去当粤匪的锋芒!挡不住,也死不起!”

道光跌坐在炕上,目光定定地看着穆彰阿“穆彰阿。你老老实实告诉朕,朕的20万八旗新军到底能不能战?能不能在开封城把粤匪挡住?”

听到道光的提问,穆彰阿倒吸口凉气,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道光皇帝不顾一切要和粤匪决战——那可是百万粤匪啊!

开封城守不守得住另说,可这旗人的性命肯定是要死上许多的。起码死个十几万二十万的……眼下扩编新八旗的进展缓慢,顶天只募集到十万各族青壮。少不得还要拿老八旗的命来拼!如果老八旗在北京周围再死个十万青壮,这个元气可就要大损了!八旗子弟拢共一百五六十万,但不是都聚集在北京。还有不少散在各地驻防——在20多万八旗兵中,驻防八旗差不多占一半,有十余万,算上老弱妇孺至少有三十几万八旗是在各地驻防的。另外,四五十万八旗蒙古大多散在内蒙草原上面。

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最多就五六十万,按说也应该能拉出至少十几万青壮。可是这五六十万人里面还有不少是亲贵子弟呢!旗人当官的路子多,满大清的文武官员里面至少一半的实缺是给旗人预备的,这么多官加上他们的家属的户籍都落在北京(八旗户籍都在北京),可是能把他们和他们的子弟拉去当兵吗?赛尚阿自己家里面也有一堆不成气的纨绔,让他们去当兵上战场?僧格林沁还不头疼死?

所以这京旗兵里面是没有八旗亲贵和中高级官员子弟的(除非是当高级军官),一水儿都是出身贫寒的旗人子弟。这样一来,五六十万北京的八旗子弟里面能挑出十万精壮都是带引号的!而且这十万“精壮”也不可能都上前线,还得有不少保卫京师、保卫皇上、保卫各家亲王、郡王、贝勒爷……

最后发给僧格林沁的八旗兵,都是老幼参差不齐,年长的都够给僧格林沁当爹了,年幼的就十三四岁,都还没发育好呢!让他们上战场去和粤匪拼命?看着也没戏啊。

不过穆彰阿的气还没抽完,道光皇帝又来了一句“至于开发满洲的事情容朕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穆彰阿这个心都要凉透了,再考虑,百万粤匪就打过来了!皇上,您当几十万八旗子弟移居关外是朝夕就能办好的事情?

“和朱逆可以先谈起来……”道光皇帝又道“荆州八旗是祖宗之民,总要想办法搭救的,那个什么延恩侯的可以给他们,还有郑家的人,去找找看,有的话也给他们。不过衍圣公不能给!就封孔繁灏当山东巡抚兼团练大臣吧。”

穆彰阿闻言却没有领旨,却愣愣看着道光“皇上,就封孔繁灏一个?还有潘曾绶、李文安、曾国藩和林则徐呢?最要紧就是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怎么都要给的!”

“给……给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道光皇帝又跳了起来,狠狠瞪着穆彰阿。

穆彰阿重重磕了个头“皇上,这个总督一定得给!林则徐手里有四万兵!没有两江总督的差事,怎么给这四万兵筹饷?这兵无饷自乱,如果江南一乱,朝廷的岁入起码要减少一多半!而且江南现在才多少兵?赛尚阿的八旗兵顶天能凑出两万,杂七杂八的绿营加在一起最多三四万,而且都是不能打的。再没了林则徐的四万练勇,朱逆打过来怎么办?”

531452557923828

第316章朱济世和阿里第四更求月票

还有月票吗?各位大大能再拉罗罗一把吗?这个月初可是双倍啊,大家有保底票也别留到月底了,现在就往罗罗身上砸过来吧!罗罗经受得住。

“朱逆要是打过来,凭林则徐的四万练勇就能保住江南了?”

道光皇帝的咆哮几乎快震塌了屋顶。下面跪着的几个军机大臣,除了穆彰阿全都不发一言,只是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好一副忠实奴才的模样儿。

眼下的大清朝,真是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儿了!自朱济世在广东沿海举兵至今,满清已经丢掉了二十多万军队,其中还有好几万八旗劲旅!而且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已经是朱明的天下。这样的形势比之当年的三藩之乱已经差不了多少了。不,不是差不了多少,而是差了很多!

因为除了朱明,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号称百万人的大军已经到了襄樊,恐怕不日就要进军中原了!当年明亡清兴的形势再度上演,只不过明清换位,大清成了两下夹攻之下即将溃决堤一方。

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有什么话好说?还能给皇帝老子出什么能力挽狂澜的好主意?想要同时剿了朱明和太平天国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法子也只有拉一派打一派。可是……这个主意真那么好出吗?自古在国难之时主和者,可都是要落下千古骂名的!这大清朝的秦桧还是让穆彰阿一个人去干吧。

“皇上,如果当年的明朝崇祯皇帝与我大清议和,然后专力围剿闯逆,不知可否避免甲申之祸?”

穆彰阿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气得道光皇帝差点吐血。

“朕不是崇祯!我大清也不明朝,朕还有20万八旗新军,朕要……御驾亲征!”

道光皇帝这番表态一出,下面跪着的几个军机顿时就没有办法再保存沉默了,全都扑在地上叩头呼喊起来。

“皇上去不得!”

“不能亲征……”

“皇上可不冒这样的险啊!”

道光皇帝又不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等开国创业之君,都是熟知军务能够指挥作战的。同粤匪一战,如果让僧格林沁去打,总有三四成的把握,若让道光自己去打,只怕连一成胜算都没了。

看着众人在地上叩头如捣蒜,道光皇帝还是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先战粤匪,再讨朱逆,誓要活捉朱逆,踏平广州!”

还要先战粤匪,再讨朱逆!?

听到这话,下面几个军机却同时松口气,嘴角都露出一丝释然的轻松。

皇帝还没糊涂,先战粤匪还好说,再讨朱逆是不现实的。打完粤匪,这八旗新军能剩一半人就是祖宗庇佑了。没有十几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甭想恢复元气,如果再南下去找朱济世的麻烦,这八旗真是要绝种了!

既然先战粤匪,再讨朱逆是不现实的,那皇上就不是真心想这么干,这御驾亲征也是说说而已。

可比较现实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是拉一派打一派了。粤匪是没有办法拉的,人家千里迢迢拉着百万之众北上就是来灭亡大清的,然后好抢下北京定都再和朱逆玩南北朝。而朱逆倒是有可能拉一下的,毕竟朱逆的地盘在南方,又是英吉利扶植起来的。现在英吉利的领事已经发话,准备促成明清和议。

这可是个挽回局面的机会啊!

穆彰阿这时瞅了身旁跪着的耆英一眼,这个洋务大臣马上给道光磕了个头,说道“皇上,奴才曾听闻西方有国名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者,原是西方强国,曾经兵临中欧,围困奥地利帝国京师维也纳,后来因为因循守旧而衰弱。其藩臣埃及总督阿里却锐意改革,勾结西洋,实行新政,练就精兵二十万。在咱们道光十年和十九年的时候,这位阿里总督两度造反,一度击灭奥斯曼土耳其朝廷的重兵,兵锋直指其京师伊斯坦布尔。可就在这个时候,西洋列强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联合出兵干涉,迫使埃及总督遣散军队,回归埃及,继续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称臣纳贡。”

阿里帕夏的改革和后来的遭遇在济世大学出版的《埃及和奥斯曼帝国改革史》中有过详细介绍。不过在大清朝廷里面,知道这事儿的人却寥寥无几,耆英原先也不知道,是白斯文托人千里迢迢给他送来了《埃及和奥斯曼帝国改革史》,他读了以后才知道西方的土耳其帝国里也有一个如朱济世一样的人物。

“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为什么要干涉土耳其的内乱?”道光皇帝当然明白耆英是在拿阿里比喻朱济世。不过他不大明白那些列强为毛要帮奥斯曼土耳其的朝廷?

“因为这个埃及的阿里总督太能干了,短短十余年就将一个又小又穷的埃及变成了强藩,如果让他当了土耳其的皇上,这土耳其恐怕也会变得强大起来,到时候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在西亚和北非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了……”

这个话听着怎么那么变扭呢?道光皇帝愣了一下,脸色阴沉下来。合着耆英是在说朱济世太能干了,而自己是傻*,如果中国落在朱济世手里一定会强大起来,威胁到列强在东方的利益,而自己当皇上中国就只会越来越弱最后被列强瓜分?所以列强一定会支持大清压制朱逆?

“皇上,奴才以为若能循奥斯曼土耳其之例,让朱逆当中国的阿里总督也无不可……”耆英说完这话,就给道光皇帝重重叩了个头。

穆彰阿也叩头道“皇上,奴才附议!”

“皇上,臣(奴才)附议!”

下面跪着的另外三个军机大臣也都异口同声地道。

道光皇帝却还拧着眉头,好像是千般不愿的样子,最终才长叹一声道“也罢!事到如今,朕也只有当一回罪人了!为天下万民,为大清江山,朕可以封朱济世一个王!许他领有两广、湖南、云贵之地,一如当年的三藩。不过须得剃发易服,向我大清称臣!”

这个……当然不是在做梦!至少在道光皇帝看来,这个条件是极有可能达成的!

而下面五个军机大臣也松了口气,只要能开始议和就好。剃发易服,向大清称臣什么的都是可以商量的,朱明的地盘也可以商量,现在要定下的是谁去和朱明商量……

“皇上,奴才建议任林则徐为两江总督兼议和钦差大臣,同朱逆之使臣谈判。”耆英又提出了让林则徐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