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33部分

天朝之梦-第133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啊……”赛尚阿闻言皱了下眉头,林则徐一口气买那么多武器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不相信官军能在广东打败朱济世!这个乱世。搞不好才刚刚起来!

“赛制台,广东藩库里还有多少银子?”僧格林沁默默算了下,又问赛尚阿道。

“大概有两百多万吧。”原本广东省一年的税收就四百多万两,不过去年开了海防捐,多收了不少,所以藩库里面的存银也多了许多。

“那就好!都取出来吧!”僧格林沁笑了起来。

“都取出来?僧王,你这是想……”

“不能让汉人白白卖命!”僧格林沁捻着胡子道,“虽然汉人的命不值钱,但是要激励斗志,就得大把撒银子!开战前,无论官兵都发5两纹银,取了一级贼首赏纹银10两,选锋的赏号也给10两!”

“嚯,僧王,您这派头不小啊!”赛尚阿吸了口气。

“胜负就这一把!要是败了,广州都是人家的,200多万两银子还能带走?”

“不至于吧?广州的城防……”

“没有用的。”僧格林沁摆摆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广州城虽固,但广州的人心不在咱们一边!”

这话真不错,广东200年来就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人心从来不在满清这边!如果打不赢,僧格林沁宁愿退守湖南也不守广州城。

“僧王,你我可是封疆之臣!”赛尚阿的脸色有些难看。

僧格林沁呵呵一笑,压低了声音道“皇上会明白你我的苦衷,为了这注定守不住的广州搭进去一万四千条八旗好汉的性命实在不值啊!”

……

此时此刻,九龙码头。

这里紧靠着被英人称为维多利亚湾的宁静海湾,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虽然才开埠不久,但却帆樯林立,繁忙异常。停泊在维多利亚湾上的华洋帆船数以百计,每日透过九龙码头进出的货物更是数以十万斤。

不过九龙的市面却还没有完全起来,码头之外,就是两条十字相交的长街。广州十三行在这两条街上都有商馆,大多是刚刚完工的崭新房子。还有许多高大的西洋楼房,都是各家洋行设在九龙的办事处。

另外,两条在街道的尽头,各有两家竖立着烟囱的工厂,已经大致完工了。但是工厂的大门却造得更衙门一样,上面挂着“九龙制造局”和“九龙官钱局”的牌子,字儿写得很漂亮,不知道是林则徐提的还是魏源写的?量白斯文也没有这等笔力。在九龙制造局边上还有一所刚刚落成的学堂,名叫“九龙洋务学堂”。现在这两厂一校的大门都紧闭着,也不晓得里面有没有人?

一个打着日月同辉旗的济世军步兵营从码头方向开了过来,480个棒小伙,都肩着上了刺刀的褐贝斯洋枪,呢子军装笔挺,排着三列纵队,跟着军官的口令,迈着整齐的步子,浩浩荡荡地前行。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没有一个人东张西望,除了口令声和踏步声,就没有其他声音发出了。

街道两旁的建筑物虽然大多没有最后完工,不过都已经有掌柜伙计进驻做买卖了。最近的风声不对,不少人撤回了广州,但也没有都走了。所以这会儿,每一扇紧闭的大门背后,都有好几双好奇而又紧张的眼睛在打量这个路过的连队。

这就是传说中海外天子的大明军队了!

这里到底是天地会多如牛毛的广东省,“h旗飘飘,英雄尽招,海外天子,来复大明”的口号谁人不知?更别说朱济世还透过洪门弟子到处散发他的《大公报》,整日宣传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广州庚寅之劫”的。只要有点见识的广东人,都知道我们这位朱大明公是要来反攻大陆,恢复大明的!

“真是精锐啊!”

见到这一营明军的人,都不由在心里感慨起来了。九龙城寨里面的大清经制之兵和眼前的明军比起来,根本就是一坨屎嘛!

“可惜少了一点!”

继而又有人想到。大清朝有天兵百万!明军能有多少人?

一个营的兵很快过去,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营,直到第二十四个营通过,然后则是一队穿得花里胡哨的骑兵,最后还有八匹马拉着的大炮和四匹马拉的马车隆隆地从街道之上通过。全都是一样的精锐,近两万的人马,只是依着军官的口令整齐踏步。无数上了刺刀的洋枪,在阳光之下泛着摄人的光彩。

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想道“这大明朝,终究是回来了!”

416717067842328

第239章鸦片!绕不过的坎第二更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罗罗顿首拜求,各位大大,看在天朝的份上再顶罗罗一把吧

“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九龙寨城上,从大鹏左营参将李士恩的眼中看去,一片刺刀的海洋已经在小小的寨城四周铺开了。他上一回见识到这个阵势还是在鸦片战争之中呢!而现在,这支打着日月同辉旗的军队,比之几年前的英吉利军,似乎多了好几倍!

“这大清朝的气数看来是真到头了……”

李士恩由衷地发着感慨,身边一个官服上打着鹭鸶补子的胖乎乎的六品文官吸了口凉气儿,扭头看着他道“李、李参戎,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士恩叹了口气,苦笑道“戴教习,咱们要不就一块儿弃清投明吧?”

“弃……清投明!?”这胖子眼睛瞪得老大,定定看着李大参将,一时话儿都说不出来了。

李士恩咂了下嘴,又道“戴教习,你老瞪我干嘛啊?你又不是什么科举正途上来的清流官儿,不就是个会算账的保举官儿吗?犯得着为大清朝殉节尽忠吗?现在林则徐和白斯文都没影了,咱们还充什么大忠臣啊?再说了,皇帝老子心里面哪儿有咱们汉员啊?”他一指寨城下面明军的日月同辉旗,“看见没有?日月为明,那才是咱们汉家正朔,您老一肚子的算学学问,还有您的那些学生,不正好为朱家天子所用!”

这胖子虽然看着一副恭喜发财的模样儿,但并不是捐班出身的财主,而是个数学家,名叫戴煦,字鄂士,钱塘县人。青年时期写成了《重差图说》一书,虽然读者寥寥,但却引起了魏源的注意,在后者成为洋务衙门总办之后,便聘请这位戴煦来当洋务学堂算学总教习,还请林则徐保举他一个六品顶戴——这回道光倒是很快批准了,这位要是这么对左宗棠,这大清朝大概还能多混几年吧?

“可是……可是我的家小族人都在浙江啊!”戴胖子真是急得都快哭出来了,早知道这大明朝那么快就打回来,他何苦去当大清朝的破官,直接去济世大学谋个差事不就得了!

“没事儿,没事儿的,朝廷的反应没那么快。”李士恩冷笑着道,“现在绿营官儿是成百成百往大明朝投靠,皇帝老子哪儿还管得了你一保举的文官?现在赶紧跟我一块儿投明,再请大明天子派锦衣卫的高手去浙江把您老家里人都接来广东就是。呃,这可得快一点儿。”

“为什么啊?不是说皇上,呃,建酋顾不了吗?”

听了戴煦的话儿,李士恩大笑了起来,“要不快些,这浙江就是大明的天下,到时候就该您老衣锦还乡了!”

……

“明公,九龙寨城投降啦……跟着一块儿投降的还有满清洋务学堂的总教习戴煦以下好几百个学生……”

军师左宗棠捧着一叠刚收到的报告,正跟着朱济世转悠。在汇丰银行九龙分行的大堂里,还拥着一堆人,正听着朱济世在那里指手画脚地安排任务呢。

“九龙的守备安排好了没有?这里可是咱们在大陆上的第一块地盘,还是个国际商埠!稍微一个不对,就要把人丢到国际上了!而且这里还存着金山银山,你们也看到了,汇丰行的银子多得连金库都塞不下,连走道里都堆满了钱箱,可不能有半点损失,知道吗?”

“九龙制造局、官钱局还有洋务学堂要立即接管,工人、学生尽可能挽留,不过洋人教习需要仔细考核,不能让他们浑水摸鱼!呃,这事儿让特里戈修士来做。”

“海关要立即接管!还有缉私队也要尽快成立!九龙是我们大明的第一个商埠,怎么能没有海关?没有缉私队?罗伯特,这事儿你先管起来。英国的海关是什么规矩,咱们大明的海关也是什么规矩,没两样!缉私队也归海关管理,谁的面子都别给,就是南洋行、兰芳行的船也一样!”

“什么?海关禁止私自进出口的物品名录,呃,先参考满清的规矩吧!毕竟咱们大明政府还没有成立呢……鸦片?当然一样的规矩了,既然满清不许进口,咱们也不许!”

好容易等朱济世精神头十足地分派完了任务,左宗棠才将报告递上,然后低声提醒“明公,这禁止鸦片进口怕是不妥吧?”

这鸦片背后可牵扯着好多的利益,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一帮子做海外贸易的英商都指着鸦片的厚利发财,如果朱济世要实行禁烟政策,恐怕会引起明英冲突……

“鸦片是必须要禁的!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你也读过的,你说要是放开了鸦片,咱们还能在两广福建立国吗?”

放开鸦片无非是放开种植和不放开种植但放开进口两条路子,前者一定会造成鸦片在朱济世的地盘上面泛滥!现在广东吸大烟的人顶天就是百十来万,并不伤及民族根本,要是在短期内翻个几倍,朱济世可就没有“可用之兵”了,而且对广东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将构成致命的威胁——银子都被鸦片吸引过去了,劳工都被鸦片毒害了,这民族工业的发展自然会迟滞。至于单单放开进口也不行,那样一来广东白银外流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这样就会造成广东的白银短缺,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通货紧缩。而且是严重的通缩,朱济世可就没有“可饷之银”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天下民心,大部分老百姓对鸦片都是深恶痛绝的,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儒家清流,同样憎恨鸦片!如果朱济世在这个问题上向英国屈服,那么一顶“汉奸卖国”的帽子可就没跑了。

所以朱济世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禁烟!

“明公,可咱们现在就打出禁烟的招牌是不是早了些?万一英吉利要干涉……”

“左先生,你就放心吧,英吉利不会干涉的!”朱济世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他们大英帝国并不属于几个鸦片贩子,只要我们采取合适的贸易政策,向英国商品充分开放市场,鸦片贸易商在议会下院中的声音肯定会被纺织业、钢铁业、造船业、机械工业和医药业的声音淹没的。”

看着左宗棠皱着眉头,似乎还想说什么,朱济世扬了扬手道“军师,外交上的事情我自有打算,你就别再操心……对了,你刚才说满清洋务学堂的总教习戴煦以下好几百个学生都投靠我们了?”

他眉毛一扬“这真是太好了!这些学生咱们得接手过来好好培养,将来都是栋梁之材!军师,你先去好好安抚他们一下。我还得见洋商代表,完事以后我请他们所有人到九龙的远东饭店吃大餐。”

左宗棠只有点头,他也知道英吉利不大可能因为朱济世的禁烟政策就派兵来攻打。但是他们支持朱明的政策肯定会变化,至少会转向中立,甚至可能阻止朱明北伐,要知道满清的禁烟政策已经全面松动了……

朱济世看到左宗棠的脸色,淡淡笑了笑,拉着他的胳膊到一边,低声道“军师,我明白你的想法,先用开禁鸦片拉拢住英国,在他们的支持下迅速北伐把满清的江山夺了,然后再和英国翻脸……可是这样是糊弄不住英国人的,他们可以称霸世界,并不全靠坚船利炮,玩阴谋诡计也不在咱们之下。所以即使我们放开鸦片贸易,他们还是会千方百计阻止我们统一中国的,因为削弱和分裂中国是他们的根本国策!”(未完待续。)

4161101567843091

第240章朱济世的命脉第三更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虎门威远炮台周围,层层叠叠而立的济世军士兵们又一次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音。站在炮台之上的这万余大军的统帅朱济世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明陆军第一军是1847年7月25日在广东九龙上陆,先是不战而克九龙寨城,招降了尚在寨城之内的三百余清兵和数百名洋务学堂的学生。随即又北上攻占宝安县城,继而又在以兰芳号巡洋舰为首的水师配合之下,沿着珠江往西北而进,于7月28日攻占了广东水师提督衙门所在地虎门,以及扼守珠江口的沙角炮台、威远炮台。

而驻守虎门的广东水师的香山、顺德两协的千余官兵,在稍加抵抗之后,便和九龙寨城之内的清军一样,向北上的大明军投降了!随同他们一起归顺大明的,还有保存在沙角、威远两炮台上的两百余门大炮,其中约一半是耆英高价购自法国的洋炮。此外,虎门东湾港内,还整齐排列停放着包括广东水师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