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13部分

天朝之梦-第113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头了!

“皇上,洋务大臣林则徐极有人望,领袖士林,也可入值军机。”赛尚阿又奏道。

“极有人望?领袖士林?朕看是沽名钓誉才对!”道光咬着牙,脸sèyīn沉的可怕。自古贪官好财,清官沽名,林则徐是大大的清官,自然是喜欢名望之人。道光指他领衔卖国同英人达成“以鸦片换朱逆”的协议看来是毫无希望的!如今广东那里陷入这样的危机,归根结底还不是林则徐为了一己清名误国所致?道光如何不恨?

“皇上,林则徐同英人交涉不利,当革去洋务大臣一职,交部议处。”穆彰阿同林则徐是政敌,趁机给道光皇帝进言。

“穆彰阿,你也是糊涂!现在能开革林则徐吗?”道光皇帝横了穆彰阿一眼。林则徐刚刚同英人达成“以九龙易广州”的协议,正是名望最高的时候,能革职议处吗?这不是在明明白白和天下人说道光昏君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吗?万一这个忠良心一横也投了朱济世,到时候不是广东要乱,连福建都保不住(林则徐是福建人,在福建士林声望极高,历史上在福建养病的时候就领着福建士林把福建巡抚徐继畲踢走了)。

“那就让林则徐入值军机吧。”穆彰阿咬咬牙,也提出和赛尚阿一样的建议。不能贬,那就升吧!

“不行!”道光皇帝断然拒绝,林则徐这样名满天下又不大听话的汉臣想一想就讨厌,怎么能让他天天在跟前晃悠?

“皇上,如今已经是五口通商,同洋人打交道的地方不是广东一处,这上海的洋人也rì渐增多,不如让林则徐移驻上海如何?”穆彰阿又建议道,“九龙那里可由帮办大臣白斯文代理。”

同英夷的谈判着实不好办,就算达成了“以鸦片换朱逆”的协议,最后也难免被道光丢出去当替罪羊——鸦片战争中琦善不就是如此?所以穆彰阿不愿意让心腹耆英南下去当这个替罪羊,便想让白斯文来顶缸。

“这个白斯文可能任事?”道光皇帝问。

“能任事的,他是我满州正黄旗的人,是皇上的忠心奴才。”

“那就辛苦他了。”道光皇帝点点头。所谓“辛苦”可不是说说而已,道光皇帝是名君!名君怎么能开禁鸦片致使亿兆臣民被毒害呢?这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是jiān臣卖国,这个白斯文就是jiān臣!卖完国就得革职交部议处,一个斩监候没跑。当然不会真的砍脑袋,但是充军伊犁还是要的,过个几年风头过了才能复起……不过前提是道光皇帝这位名君能活到那个时候,要是紫禁城换了主子,这个白斯文极有可能要在伊犁呆一辈子的!

卖国的事情议好了,那就该讨论一下怎么收拾广东局面了——可不能都指望靠卖国解决问题。这朱济世能一举歼灭广东水师提标,显然已经坐拥强兵,英人顶天就是不允许他用香港为基地反清。这广东的乱子,还得大清朝自己收拾。

“僧格林沁,你是知兵事的,你说说这广东的乱子要怎么平?”

道光看了看下面跪着的三个军机,都是一水的文官,不会打仗的。将要去广东当钦差大臣的赛尚阿也是举人出身,虽然在鸦片战争时候督理过军务,但那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

“皇上,现在应当调遣八旗劲旅南下广东,同时……须得大力整饬两广绿营。”

调八旗劲旅南下是必须的。广东绿营摆明了靠不住,逆明反贼似乎也很能打。靠穆特恩的6000八旗新军是无论如何保不住广东的。可是整饬两广绿营却不大好办……

“祁寯藻,你说说看两广绿营该如何整饬?”道光皇帝把皮球踢给眼下唯一的汉人军机祁寯藻。

“皇上,臣以为当行以旗将驭汉兵之策。”祁寯藻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所谓将为兵魂,整饬绿营的关键还是撤换办差不力的汉员,替之以八旗悍勇之将。”

“穆彰阿、赛尚阿,你二人以为可行否?”

穆彰阿道“奴才以为可行,不过绿营汉员也不可尽撤,这千总以下的官还是可以给汉人当的。”

千总以下就是把总和外委把总,都是八品、九品的小官,又是武官,真是比芝麻官还不如。

赛尚阿却道“皇上,那些被开缺的汉员当如何安置?”

“候补着就是了。”道光皇帝思索了下,又问僧格林沁,“可愿领八旗劲旅南下广东?”

“奴才愿意,此外奴才还有一个建议。”僧格林沁道,“广东的八旗、绿营向来由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将军、广东提督和广东水师提督分领,若在平时可收互相牵制之效,如今已是战时,应设一大营,统领广东诸军,严加训练,统一指挥。”

道光道“设立粤海大营,两广所有的八旗、绿营都由该大营管辖!赛尚阿兼任粤海大营管事大臣,僧格林沁任广州将军兼粤海大营管事大臣,穆特恩调任福州将军负责督率福建八旗、绿营……福建绿营同样需严加整饬。”(未完待续)

第205章三十八烈士第五更啦!

雄浑的军乐声响起,之后便是三千虎贲齐声高唱,唱的是朱济世其中“谱曲”并作词的济世军军歌——《济世复中华》。不过这调门听着怎么和后世的《国际歌》那么像呢?

“起来,满清压迫下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尽灭鞑虏八旗,复我中华大明。莫道吾等生来卑微,将相王侯宁有种?海外天子已归来,带吾等灭虏兴中华,汉家江山方重兴!

八旗膏粱,绿营汉jiān,岂可阻我中华重兴,岂可挡我大明百万兵。普天下的汉人,还不奋发而起,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汉家江山方重兴!方重兴……”

这曲子自是照着《国际歌》谱的,朱济世倒是稍通音律,但还没有到了可以谱新曲的地步,因而只能抄袭了。虽然是西洋进行曲的调子,不过听来确实激荡人心——这歌本来就是用来煽动造反的!不仅唱起《济世复中华》的三千济世军官兵,人人热血沸腾,周边新来大屿山的数千新兵也觉得快要抑制不住心中的气血,一股股炎炎斗气更是灌入体内,翻腾着肺腑。

“这是自1845年来,跟随我朱济世转战南洋、广东,血洒疆场的英烈,每一人的名字都将永存我大明英烈祠中……”

《济世复中华》歌终,昂扬之气还在半空中萦绕,朱济世便放声高喊起来,让自己的声音能传到东涌城寨校场中每个人的耳中。

今天是新兵入营的rì子——大屿山之战结束后,朱济世便通过大明山、广义堂、小刀会和所有能够联络到的洪门会党下达了征兵令。号召志在复明的洪家兄弟,速来香港相投。不到一月,便聚拢起了将近8000壮士,全都集中在了大屿山东涌城。

而新兵入营之前,高唱军歌,然后拜祭忠魂,都是凝聚军心树立威望的重要步骤。当然,还可以激发起所有济世军将士的士气。因为这一年半来,济世军上下牺牲的忠烈不过寥寥三十八人!

“这三十八位忠烈的名字,永远在吾等心中,他们将会永垂不朽!”

打了一年半的战争,摧破的南洋土兵、会党和大清经制之军的总合已经将近三万,击毙斩杀也过了万人。而自身的牺牲不过38人,伤亡总数还不及100人!这就是近代西式军队同腐朽的封建乌合之军的差别!

当然,济世军现在遭遇到的对手,可以说都是极品的乌合之众了,如果换成rì本的武士军队或阿富汗的m斯林军阀甚至是当rì刚刚入关的八旗兵,以眼下济世军的实力,不打败仗就不错了。

这世界上任何一位统帅,任何一支强军,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太早遭遇强敌,都不免有夭折的危险。就这一点来说,朱济世和他的济世军可算是幸运儿,有一堆豆腐渣陪练同他们一起不断成长。

而对今天新入营的8000新兵来说,这个轻微的伤亡数字让他们知道了济世军的强大,也给了他们战胜满清的信心。再加上之前雄壮的军歌,和朱济世开出的每月3块银元,吃饭管饱,衣裳管暖,还有服役十年后每人二十亩好田的优惠待遇,这军心士气,又如何不高涨呢?

这里顺便一提,朱济世现在开出的军饷,比之道光皇帝的绿营兵自然优厚了不止一倍。不过同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相比,却是薄了不少。毕竟随着rì后济世军的规模不断膨胀,过高的军饷是很难承受的。

于是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济世军便开出了“每人赐地二十亩”的期票。另外,所有在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无论在婆罗洲服役,还是在广东、香港或是南洋贸易公司的广船船队上服役,一律晋升士官。军饷仍是8块银元,服役十年后也可再得二十亩土地。至于土地来源是不发愁的,大清朝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和八旗亲贵,哪一家不是超级大地主?而且关外的土地眼下还都闲置在那里呢!

“军师,主簿,这功勋田章程必须尽快制定好了,等咱们打下广东省后就要开始颁布施行。”

新兵入伍仪式刚一结束,朱济世便回到东涌所城内的司令部里同军师左宗棠、主簿陆培芳商议开了功勋田的事情。

朱济世许诺给济世军官兵的土地便是功勋田,然而整个功勋田制度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攘扩了全中国半数以上的土地!根据朱济世的设想,这田土必须和效忠大明挂钩!全中国凡拥有二十亩田以上之家,男丁必须剪辫以示效忠!否则,田地充公!凡拥有五十亩田以上的人家,不仅举家男丁要剪辫子,还必须出一丁参加济世军当兵,否则,家中田地同样要充公!

另外,所有有科举功名在身的男子,只要剪掉辫子,并且向所在地县衙报备,他们的科举功名便得到承认,有资格当大明朝的官!如果不肯剪辫子,那就只能永不叙永了。

至于满清朝廷官僚家庭的土地,如果在济世军占领其家乡之前,该官僚还没有弃清投明,那么家中土地就要被充公!家人也要被圈禁于指定地点,自耕自食。

“明公,这么搞法是不是太严苛了?”

说这话的是主簿陆培芳,所谓主簿其实就是秘书长,位在左宗棠、刘鹏之下,是朱济世的文胆。此人到底中过举,文章非常不错,当个主簿倒也称职。就是思维还有些保守,不似左宗棠那么放得开。

“哪里严苛啦?”左宗棠将一叠写满字的文稿递给朱济世,笑道,“英士(陆培芳字号)兄,如今是明清死斗,绝不可存妇人之仁!”

“剪个辫子还好说,可强令田主之家出丁当兵,”陆培芳皱着眉头道,“似乎……有些不妥吧?”

在眼下的中国,拥有五十亩土地以上的人家,不是豪商就是书香门第,前者也多半捐有功名,后者家里至少有个秀才在撑门面,否则是保不住家业的。要这样的人家出丁当兵,真是有些困难。因为当下汉族武人地位低下,为士林不耻,普通的兵丁在士人眼中更是猪狗一样的地位,他们如何肯让子弟从军当兵?

“不肯使子弟当兵可使子弟包括济世书院和济世军校,只须被入取,便如同遣子弟从军。”

朱济世笑了笑又道“不过对于这些地主商人的子弟,济世书院是要收取学费的。”

他又对陆培芳道“英士,济世军校的搬迁计划要及早拟定,待广州光复后便立即迁往长洲岛,济世大学军学院也一并迁往。另外,济世书院也要开广州分院。这些事情都由你负总责,需尽快办妥,你可是我大明将来的教育部尚书的首选之人啊。”

现在朱济世还未公开打出大明的旗帜,不过未来的大明朝廷却已经在草创之中了。将要建立的大明朝廷并不沿袭前明的体制,而是模仿西方国家zhèngfǔ的模式,没有六部九卿的设置——相对于近代国家,六部的设置有些权属不明。比如没有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这等对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而言非常重要的部门,再要勉强实行已经不大合适了。

另外,前明虽然有实际上的首辅,但是却不立宰相名号。起初是为限制相权,但却给君主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最后懈怠政务的明朝皇帝还不是实行了事实上的内阁制?所以在朱济世将要建立的朝廷当中,也是要设立丞相一职的。

至于明朝盛极一时的宦官体系,朱济世当然不准备恢复。他虽然号称复明,但实际上不过是以此名号,在中国恢复汉家山河,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罢了。并不是真的要把历史上那个同样腐朽的明王朝原封不动搬到19世纪来。

(未完待续)

第206章天国之梦

就在朱济世筹谋着取攻取广东大计的时候,在西江浩浩荡荡的江面上,一艘义安行的大木船正缓慢地逆流上行。天气正是凉爽晴好的时候,西江之上风平浪静,木船挤开江山,悠悠而进。

义安行是西江船帮行首,也是天地会的背景,称义安堂,是字号相当古老的山堂。早就对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