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鏖兵西北 >

第51部分

鏖兵西北-第51部分

小说: 鏖兵西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师宁夏。

左路克甘肃的景泰后,北渡黄河,挺进宁夏重镇中卫;中路挟黄河而
行,向中卫前进,途经枣林子,包围敌第81 军1 个团,迫其投降;右路由
固原、黑城、海原一带出发,直扑宁夏另一重镇中宁。

军长郑维山,政委王宗槐,率第63 军;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率第
64 军;这两个军,作为兵团主攻部队,赛跑一样在前面齐头并进,直驱宁
夏腹地。

政委王道邦,副军长肖应棠,率第65 军,作为兵团的第2 梯队,随后
跟进。

三路大军,摆开阵势,很快进入宁夏境内,如同江河行地,风卷残云,


其势锐不可当。

9 月中旬,第19 兵团突破敌人第1 道防线,很快进逼敌人的第2 道防
线中卫和中宁两大重镇。这时,郭南浦老人便带了几个精明干练的工作人员,
离开大军,先一步前往中卫和银川,去做马鸿逵和马鸿宾的工作,争取宁夏
和平解放。

宁夏的马家军,主要有两支部队。一支是马鸿逵的儿子马教静为司令
的宁夏兵团,统辖4 个军:马光宗第11 军,卢忠良第128 军,马全良贺兰
军,马敦厚骑兵第10 军,马敦静是整个宁马的总指挥。另一支是马鸿宾的
儿子马(忄享)靖为军长的第用军。

马鸿逵同马步芳一样,都是顽固透顶的死硬分子。他是甘肃省临夏县
人。他的祖父马千龄早年是个跑买卖的,后来得了一大笔横财,便不再出远
门跑买卖,前后娶了4 房妻室,窝在家里享清福。他的父亲马福祥在清朝光
绪26 年承袭了战死在沙场的、同父异母兄长马福禄的官职,在八国联军打
进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向西安逃跑途中,因护驾有功,被慈禧太后封为将
军,官至宁夏护军使,共有5 个妻妾。马鸿逵是马福祥的长房长子,从小就
是个顽皮的坏家伙,不学文、不习武,吃喝嫖赌,10 多岁就成了窑子里的
常客。马福祥一心望子成龙,没想到养了马鸿逵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东西,
便在后院里栽了一根榆木拴马桩,在拴马桩旁摆了一张桌子,桌1:放着文
房四宝,每日用一条9 尺长的铁链子将马鸿逵拴在拴马桩*,令其读书。山
水易移,人性难改,马鸿逵在拴马桩旁度过了300 多日,但仍不学好,恶习
难改。马福祥对他曾一度失却了信心,走门子将他送入袁世凯的总统府做侍
从武官。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他也慢慢地拉起了队伍,开始了他的生涯。

到了本世纪30 年代初,马鸿逵已有几个旅上万人的军队了。1932 年7
月,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马鸿逵的第15 路军总
指挥部由许昌进到信阳,以其第35 师第3 旅布防于武胜关、鸡公山一带,
第2 旅向罗山、光山、宣化店及泼皮河进犯,带着血淋淋的屠刀,为蒋介石
拼死卖力。

1932 年10 月,红4 方面军主力向平汉路以西转移,马鸿逵派部堵截、
追击,充当急先锋。

1935 年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马鸿逵以阻遏陕甘宁边区的发
展为己任,向蒋介石自告奋勇,蒋介石亦飞抵宁夏,亲自部署堵截与追击。

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马鸿逵即向蒋介石折呈《剿
共意见书》,提出“先剿陕北,再剿其他”。并建议蒋介石要张学良严督各路
军队同时猛攻;令陈诚所部向三边(安边县、靖边县、定边县)椎进。

西安事变的发生,使蒋介石、马鸿逵围攻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马鸿
逵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初则观望,迟迟不肯表明态度;及至料到蒋介石有被
释放的可能,即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并分别致电大骂了张、杨
二将军,向蒋介石讨好表忠。

此事颇得蒋介石的欢心。于是,1937 年2 月,以陆军第168 师的正式
番号改换了新编第7 师的番号,另给马鸿逵增编了1 个独立旅。

抗战开始,马鸿逵升任第8 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 集团军总司令,马
鸿宾为副总司令兼第用军军长和绥西防守司令。此时,宁马已有步骑8 旅之
众,借口防共,不肯出兵抗日,后来迫于形势,不得不派兵虚晃一枪,装出
个抗日的样子,好捞政治资本。


1940 年3 月,傅作义部袭击内蒙古的五原,马鸿逵假说他的部队协助
傅军作战有功,又编了个暂编第9 军的番号,趁机扩充势力。

1942 年,蒋介石第二次亲赴宁夏,部署反共,马鸿逵竭力主张反共重
于抗战,并陈述他多年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功绩,加之对蒋介石恭谨备至,视
为再生之父,又以重礼收买蒋介石的左右。因而,到了1943 年秋,蒋介石
又给马鸿逵增加了1 个暂编第31 师的番号,并任命马鸿逵的次子马教静为
第11 军军长。

1945 年8 月,日军宣布投降,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笑逐颜开,而这位
马副长官却终日忧郁寡欢,直至秋凉还在贺兰山避暑,不肯下山。

1946 年7 月,全面内战爆发,一向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马鸿逵,突然
不惜血本,派兵3 万,倾巢出动,侵犯三边,援救榆林,出兵陇东,把战火
燃到了解放区。

1949 年8 月,解放大军进入甘肃,指向兰州,马鸿逵末日已到,仍加
紧部署,妄图作最后的垂死挣扎。

兰州战役结束后,马鸿逵又飞到重庆,接受了国民党政府的数百万银
元军钠,并向蒋介石当面表示顽抗到底的决心:“不成功,则成仁,马家军
要和共军战到最后一兵一卒!”长期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马鸿逵,从重
庆回到银川后,又自行增编了1 个贺兰军,取岳飞词《满江红》中“踏破贺
兰山阔”之意,准备失败后到贺兰山打游击,或越过腾格里沙漠,撤逃甘肃
河西,同兰州战役后撤到河西的国民党残军会合,背靠新疆,与解放军对抗
到底。同时,他将保安部队加以改编,全部隶属于各军,并将各军建制重新
改编调整,以利作战。此时,宁马总兵力7 万余人,仍由马鸿逵次子马敦静
统一指挥。

马鸿逵对宁夏兵力作了重新部署:骑兵第20 因固守同心,第81 军1
部守靖远,骑兵第1 旅守景泰,构成第1 道防线;贺兰军守中宁,第81 军
主力守中卫,构成第2 道防线;第128 军守金灵,第11 军守银川,构成第
3 道防线。

马鸿逵此时内心也是非常复杂的。他明白,青马与宁马相比,兵精将
广,势力雄厚,且据守着固若金汤的兰州城,只几天时间,也败在了彭德怀
的手下,全军覆灭,马步芳和马继援父子一人先后坐飞机逃跑了。宁马只不
过7 万之众,要与解放大军对抗,等于以卵击石,他想到这里,觉得前景十
分暗淡,毫无希望。他曾有过拉着队伍南下四川的打算,但解放大军已对宁
夏形成包围之势,部队如果南撤必然大乱,难以控制,反而不战自乱,被解
放军在运动中轻易歼灭。。这是他最怕的事情。

另外,蒋介石多次发来电报,三令五申,命令宁马死守宁夏。他明知
这是蒋介石牺牲杂牌军,以消耗解放军的兵力,拖延解放大军向四川进军的
时间,保住嫡系部队,梦想借四川之地重整旗鼓,苟延残喘。可是,他识破
了蒋介石的圈套,还不得不硬着头皮拼着血本与解放宰孤注一掷,不然,他
在蒋介石那里怎么交代?况且他暗中正在筹划着将宁夏战场交给儿子马教
静,自己也向马步芳学习,先乘飞机离开银川,然后再为儿子设法安排退路,
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马家父子在这场大战中能保全性
命,至于数十年苦心经营起来的7 万兵马的家底,也只好一脚踢出去了。他
这样做,实在是出于无奈,不如此也别无他途了。

马鸿宾与马鸿逵却不完全相同。抗战期间,马鸿宾曾表示拥护共产党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在绥西一线同傅作义先生共同抗击过日本侵略
军。

解放战争初期,马鸿宾的一个团长被解放军俘虏,彭德怀亲自接见,
并亲笔给马鸿宾写了一封信,让这个团长将信带回宁夏。马鸿宾见了这个团
长,非但未加刁难,反而奖给了他一匹马。

马鸿宾内受马鸿逵的刁难和限制,外受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如果解放
军的工作做得好,他率部起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马鸿逵虽然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其实也和马步芳一样,是个十足的
怕死鬼。

早在第19 兵团向宁夏进军之前,马鸿逵就吓破了胆,曾两次发电,约
请马鸿宾到银川共商逃跑之事。

马鸿宾和儿子马(忄享)靖一起,随第81 军指挥部驻在中卫,轻易不进
银川城,怕马鸿逵父子对他下毒手。接到电报后,他派儿子马(忄享)靖去银
川,找马鸿逵回话。

马(忄享)靖来到银川,直接找到马鸿逵的家里。马鸿逵正在家里召开
军政首脑人员会议,研究死守宁夏、顽抗到底的作战问题。

马鸿逵的军事会议,在他专为自己修的大公馆里召开。他是宁夏的土
皇帝,家园占地数百亩,仅这大公馆,就有36 根大柱子,巍然森立,好不
气派。参加会议的有宁夏兵团的司令马敦靖,第128 军军长卢忠良,第11
军军长马光宗,贺兰军军长马全良,骑兵第10 军军长马敦厚,还有这4 个
军的副军长,几个师的师长,以及卫宁、宁朔、平惠、金灵4 个地区的保安
司令,共20 多人。

这种会议,如果放在往常,马鸿逵几句话一讲,会场像炸了窝的黄蜂
一样,人人高谈阔论,个个耀武扬威,嗡嗡乱叫一通的。可是,在解放大军
兵进宁夏的局势下,他们一个个都似霜打了的茄子,勾着头在各寻心思,自
作打算,没一个说话的。

会场里冷冰冰的。

马鸿逵见此情景,心里挺不痛快,可他压住火气,故作镇定地说:“奶
奶的,别这么没精打采的!你们心里头在想什么,我都知道。你们跟马鸿宾
想的一样,都是想让我走傅作义的路子,不要跟共军打了,是吧?”众将领
一听这话,立时来了兴致,一齐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望着马鸿逵,等着听
他下面的话。

马鸿逵有意端起茶杯,慢悠悠地用细瓷盖儿隔着浮在水面的茶叶,许
久呷了一口茶水,才说:“其实,我跟共产党打交道,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真要是跟共产党谈判,我自己会出面的。用不着你们瞎操心!”众军官听了
这话,以为他真的要跟共产党谈判和平解决宁夏问题,都长出了一口气,脸
上的紧张状态也渐渐松弛了,数十对希望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住马鸿逵那张
肥硕的脸,凝视着,仿佛不认识他似的。

马鸿逵一见这情景,明白他这几句话产生了效力,催化剂一样把众军
官内心隐藏着的秘密给一下子弄得膨胀起来了,便突然把那张胖脸一沉,话
锋猛地一转,冷声道:“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咱们手里还有军队,脚底
下还有地盘,不能跟共军还没交手就缴枪。缴了枪,我怎么向蒋先生交代?
就是投降了,不仅蒋先生不答应,奶奶的,让共产党也瞧不起!今天,把丑
话说在前头,从今往后,谁也不许谈和,只许言战!奶奶的,共产党不是把


我列为战犯嘛!我就要和共军战到底!头一步,先把下马关的解放军赶出去;
然后就要破坏青铜峡公路,占领牛头山阵地,在各个军事要道挖渠放水,节
节抵抗;再把清真寺武装起来,给阿匐们发枪,反正把他奶奶的军队打光为
止,不留一兵一卒!你们放心,只要飞机场不丢,大家最后都能飞出去。奶
奶的,我马鸿逵要与宁夏共存亡,就是到了死的时候,也要放把火,先烧大
公馆,然后把银川全城都烧光,给共产党留下一片焦土!”众将领听了马鸿
逵这番杀气腾腾的话,就像数九寒天从头顶浇下来一盆凉水,连心都寒透了。
除了马鸿逵的大少爷马敦厚和二少爷马敦静给老子帮了一阵腔,干吼了几句
大话,其余的人又勾下头,一个个灰心丧气的样子,不肯吭声。

马鸿逵发了疯似的,一会儿怒吼,一会儿嘻笑,折腾了大半天,总算
定下了死守宁夏的方针,并点着名让众军官表了态。这才放下心来,脸上堆
出笑,最后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宁夏这块地盘是姓马还是姓共,奶
奶的全靠你们了。

我为了表示一点儿心意,特意给各位准备了一点儿银元和烟土。凡是
团长以上的官长都有份,有100 两的,200 两的,也有300 两的,各位可不
要嫌少,都他奶奶的拿上!

谁要是把仗打好,老子另有重赏,赏黄金!”听说有钱,众军官又突然
来了精神,眉飞眼笑,话比什么都多了。

散会后,马鸿逵才接见了马仔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