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 >

第50部分

隋唐-第50部分

小说: 隋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这么…”一个‘傻‘字刚想脱口而出,杨林心下警觉连忙改口道:“皇上,我与陈铁接触的时日与皇上相比也不算短吧?我也知道陈铁他才华横溢,忠心为国。但是有些事不可不防啊。”见杨广似乎面无所动,杨林接着道:“数年前我西征突厥归来,紫薇星西侧一小星光芒大盛,隐隐有威胁之意,先帝请袁仙师卜卦,没料到竟算得我大隋社稷不过五十之数,先帝震怒,只是当时有你母亲文献皇后劝阻皇上,这才没有惊动文武。不知此事你可知道?”
杨广脸色郑重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此事朕也是后来做了太子,父皇才告诉了朕,当时就连朕身为晋王,也没有听到风声,。”
“恩,”杨林点头道:“当时知道这事的一共也才五人,先帝,文献皇后,杨勇,我和袁仙师。袁仙师自从卜了那一卦后便不知所踪。你也是后来才知。”
杨广警惕道:“那袁仙师会不会将此事告诉别人?”
杨林摇摇头道:“这我也不知道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先帝一直谨慎处理。而我也在朝中暗中观察,开始我怀疑应天象之人是太原公李渊,但后来看着又不象。直到你登基之后竟然闪电一般将陈铁由一散官直接升到了丞相,我这时才开始怀疑是他,想想当年天有异象时他与我正好西征归来,而小星也恰好位与紫薇星西侧,所以若说是他的话也无不可,只不过当时他回来后便直接辞官,我也就没有怀疑。但时到今日,他身居丞相之职,虽不敢说劝倾朝野,却也可以说是国之一梁,若真是天象应在了他的身上,只怕我大隋真不能过五十之数了。”
“啊!”杨广大惊道:“那可如何是好?要不要现在杀了他?”
杨林惊诧的看了杨广一眼,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当然不行了,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皇上你要无缘无故的杀了他,岂不是要在朝中掀起一翻大浪?何况若不是他,岂不是冤枉了好人。”
杨广刚才说完已自后悔,毕竟自己开始还说自己肯定相信陈铁,此时却又直接就要将他杀了,深怕杨林将自己看做了一个无情无义之人,连忙道:“不错,刚才是侄儿鲁莽了。那王叔可有什么好办法?”
杨林看了杨广一眼,继续道:“所以我要保下柳述,他与陈铁有夺妻之恨,只要他在朝上,陈铁就必定心中恨意不减,只要他的大部分心思放在了与柳述相斗上,则就算他再是惊天之才又有何惧?以目前看来,倒还有点作用,只不过柳述也太过愚蠢,竟完全不是他的对手…”说完停了片刻,叹了口气道:“其实这满朝文武又有几个是他的对手,也许真的该趁这次西征之时除掉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难道王叔准备在这次西征之时杀了他?那确实是最好的…”说到一半,杨广猛然想起一事,惊问道:“可是王叔,朕曾命太医为丞相他诊治过,他似乎已经活不过两年了,那他又如何会是应劫之人?”
翌日,钱评出使突厥,别过了送别的诸人,钱评看了看长长的队伍,再看了看身边的副使周连,忍不住大声道:“周兄弟,今日你我出使突厥,数月后回来定要再让这些人为我等接风洗尘,设宴相款,哈哈哈。”
周连也是高兴道:“我就知道跟着钱大哥定会出人头地,前几天还是一个八品,今天就是从六品,哈哈哈。”
钱评笑道:“从六品算什么,就是我这个从五品又算得了什么?哈哈哈,只要你跟着我,以后五品,四品,三品,有的是你的好处,哈哈哈。对了,我看丞相最后好像和你单独谈了会话,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啊?”
周连随钱评得了个从六品的官,心中已是高兴非凡,对与他所说的四品,三品真是想也不敢想,此时听到居然自己以后也有希望,高兴的正不知如何才好,听到钱评问自己,连忙说道:“是啊,丞相交给我一个小盒子,说内有锦囊,叫我到突厥之后如果碰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后再打开看。”
钱评和陈铁那日谈话时,便知道陈铁对于自己能不能离开突厥心怀疑问,心知陈铁这锦囊里必定是离开突厥之法。不过他心高气傲,闻言不屑道:“周连,我和你说,这天地下的事情不是官越大就说的越对,丞相他也是个人,也会犯错,这次出使突厥所有的一切我都已经想妥,这里面的锦囊我看不用也罢,不过这盒子也还算精致,你就留着做个纪念吧,哈哈哈。”回头看了看已经开始逐渐蒙胧的大兴城,钱评意气风发,挥鞭一指前方,大喝道:“前进!”

第一百零五章 檄文

“伪临朝杨广者…”
“你个混帐东西,滚!”
陈铁刚走到勤德殿门口便听到杨广的一声怒吼,跟着就见一个小太监捂着脸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连忙停了下来,悄悄的站到门外一侧向里看去。
“前面那些骂人的混帐话还读个什么东西!”杨广一把将檄文丢给柳述,道:“你从‘奉先帝之遗诏‘那里开始读!”
“是。”柳述拿起檄文,在上面找了片刻,读道:“谅奉先帝之遗诏,举义旗而讨逆贼,行义兵而诛无道,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叛逆。如天下之义师与谅共举者,西连蜀地,北尽幽燕,铁骑成群,玉轴相接。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催,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好了!就读到这。”杨广将柳述手中檄文一掌扫了下去,看着吓得地上跪成一团的文武大臣,怒道:“你们这班酒囊饭袋,可想出了主意没有!柳述,你是掌管兵部的,你先说!”
柳述慢慢抬起头,看着杨广道:“臣…臣…臣唯听圣裁。”
“没用的东西!”杨广气道:“玄感你来说。”
杨玄感抬头道:“臣虽然管着礼部,对此事本不该多说,但既然皇上…”
“说重点!”
“是,皇上,以臣看此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与汉王交锋本已成定局。此时汉王举兵也不过是将交锋稍稍提前了一点而已,所以臣以为此事并无可虑,只是檄文上说西连蜀地,北尽幽燕却为可虑,但臣相信以靠山王及其他诸位王爷大臣的本领也定能克敌制胜,皇上不必忧虑。”
杨广刚才刚接到奏折时盛怒之下没有细想,此时闻言想想果然如此,当即送了口气,道:“恩,你说的还象个人话,算了,你们都起来吧。”
“谢皇上。”
见众人站起,陈铁也连忙整了整衣冠走了进去,走到众人前面向杨广行礼道:“拜见皇上。”
“丞相免礼,”杨广右手虚抬,直奔主题道:“丞相,汉王在太原起兵造反,不知丞相可曾知道?”
陈铁闻言皱起眉头道:“汉王提前发难,这我也想过。只是没想到他居然会在太原起兵,这可有点怪了。”
杨广奇道:“他造反都干了,那在太原起兵有什么怪的了?”
陈铁看着杨广道:“难道皇上忘了,李渊正是太原公啊,皇上派他回去征兵以制衡汉王,怎么如今太原反而成了汉王的起兵之地了?”
杨广惊道:“对啊,朕还封了他儿子为秦王呢,怎么他一点用都没有起到啊?”
“现在还看不出来李渊到底是被他抓了,还是顺从了他。”陈铁沉吟片刻道:“不过这样看来,他汉王手下倒有几个能人。皇上,当务之急是怕再找一些别的反对势力,要是让他们联合到了一起…”
杨广道:“其他的反对势力?丞相,刚才那檄文上说西连蜀地,北尽幽燕,这算不算…”
陈铁故做皱眉道:“檄文?在哪?”
“在…”杨广瞪着柳述道:“刚才朕给你的檄文呢?”
“啊?哦,在这。”柳述心中暗骂,却不敢多言,连忙将刚才杨广打落的檄文从地上拣了起来,交给杨广。
杨广一把扯了过来,转交给陈铁道:“丞相请看。”
“西连蜀地,北尽幽燕…”陈铁将檄文慢慢看完,笑道:“没想到做此檄文的倒还有几分文采,看来他并州也并非无人啊。”看见杨广就要说话,连忙笑道:“皇上不必忧虑,待臣先想一想。”
“恩,”杨广点点头,坐回椅子上等着陈铁。
思索片刻,陈铁高兴道:“皇上,臣有…”
“皇上此时叫我来何事!”
陈铁看向门口,见这插话之人竟是杨林,连忙行礼道:“老王爷。”
“恩,”杨林点点头,目露精光在站着两边的文武身上扫了一圈,最后才停在杨广身上,说道:“老臣拜见皇上。”
杨广连忙上前扶住道:“王叔快快免礼,请坐。”
杨林点点头,道:“皇上,找老臣来何事?”
“老王爷先请看这个。”陈铁不待杨广说话,马上将檄文交给杨林道。
杨林看完檄文,脸上神色不变道:“皇上,此檄文中竟有意要连接蜀地,幽燕诸州,共同发难,我看他们私下必定已有联络。不知皇上可有对策?”
杨广道:“汉王造反原本就在我们预料之中,倒不如何惊慌,只是这篇檄文大有联络其他王公之意,不得不防啊。”
“恩,‘杨林点点头,看向陈铁道:“那丞相可有对策了?”
“差不多了,”
杨林皱眉道:“差不多了?怎么个差不多?”
陈铁道:“蜀王秀虽然有违制度,服拟天子,罪在不赦,但他在蜀地时小有仁政,自他自缚进京以来,蜀民多有思之。燕国公罗艺乃南陈名将,虽受我大隋封赐,却自领幽燕十六州,听调不听宣,平日里也多思故国。所以汉王正是看准了这两点,这才欲蛊惑两地与他同时起兵造反。”
杨广道:“这些朕也知道一些,但事到今日,该商议的是应该如何防范此两处与汉王呼应,而不应该再去找这其中谁的过错了啊。”
陈铁轻轻一笑道:“有因必有果,事有成必有其源,为何他的檄文上不写别处,单单表明这两个地方呢?原因就是在此。皇上,对付这两处的办法也就在其中。”
杨林道:“丞相的意思是?”
陈铁沉声道:“蜀人思王,那我们就给他们,皇上只要将蜀王派到蜀地边界做一郡之守,明里说是让他戴罪立功,暗中却派人牢牢看守,这样一来,别说他汉王的蛊惑了,就算蜀人已经举兵,他们又怎么敢起兵去攻打他们的王所守着的城池呢?”
“不错,好计。”杨广喜道:“那罗艺那里也是一样?”
陈铁笑道:“皇上举一反三,正是如此,他罗艺心思故国,那皇上可同样派人压着陈叔宝守住幽燕十六州边界,如此则罗艺可伏!”


第一百零六章 忠臣苦谏

二日后,杨林与陈铁同任行军元帅,领兵三十万以迎汉王军,五日,已行到黄河边与汉王所占蒲州城隔河相望。
“报~~~!”前方一小校飞奔而来,至杨林马前跪下道:“禀元帅,对岸便是蒲州城,汉王军在对面沿河岸驻守,绵延有近十余里。”
杨林转头看着陈铁道:“丞相你如何看。”
陈铁向着杨林一点头,转脸看着小校道:“你可知他们占下这蒲州城已有多少时日?”
小校道:“有沿河百姓告知,已有三日。”
“恩,你先下去吧。”陈铁低头思索了片刻,向着杨林道:“王爷,本来汉王既然兴兵作乱,那么他们想占着蒲州城靠着黄河天险与我们相持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但要是按照他们开始时一日连下数城的速度来看,他们在这蒲州城连续待了三日的情况就又甚为可疑,王爷,我们要谨慎啊。”
杨林点头道:“不错,丞相此言有理。来人啦!传令下去,今晚沿河扎营!慎防敌人前来偷营!”
听着杨谅房中的男女嬉笑声,裴文安已经在房外来回走了有十个来回了,终于再也忍不住,一把推快门闯了进去,也不去看正在床上嬉戏的杨谅,低头大声道:“殿下,微臣有大事禀告!”
杨谅微微皱眉,但还是命众女退下,穿好衣服下床道:“裴大人,有何大事禀报?”
裴文安这才转过身来,道:“殿下,如今我军已在这蒲州城里三日了,朝廷的军队转眼就到,殿下你怎么还能待的下去?”
“这个…”杨谅犹豫半晌道:“战者兵家大事,我们还是要多谨慎啊,若是贸然突进,一旦…”
“殿下!”裴文安忍不住大声道:“如今我们檄文发了,义旗也举了,前几日更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怎么殿下你到了黄河边上就犹豫不决呢!此时有进无退,我们已经回不了头了啊!”
“这…可这…还是要谨慎啊,不如等达头可汗兵到,我们合兵一处岂不更好?”
眼见杨谅还是不愿出兵,裴文安此时已近乎哀求道:“殿下,自家之事怎么能全依靠别人?他达头就算一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到此也要近二十日,而这蒲州离大兴不过五六日路程,只要殿下此时能下定决心,一举攻下大兴,到时候殿下就算日日与人玩乐,我也不来过问!殿下~~!你就听我这一次的吧!”
杨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