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97部分

江山战图-第797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德忠虽被李元吉收买,但他同时也是长安情报署在太极宫的线人,从前赵德忠是没有机会见到吕平,也不知道情报署的总部在哪里?

但最近这些天已经不再避讳了,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卖长安情报署,时局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他巴结情报署还来不及。

今天赵德忠休息,他特地出宫来找吕平汇报重要情报,只是他运气不好,正好遇到了巡逻士兵前来搜查。

赵德忠见吕平进来,连忙站起身,吕平摆摆手笑道:“赵公公不必紧张,人已经走了,请坐吧!”

赵德忠坐下感概道:“想不到李元吉连李神通的面子也不给了,连他的酒肆也要搜查。”

“这很正常,李神通已经不在长安,李元吉就不想买他的帐了,符合李元吉的一贯的作风,不过现在说这个没有意义,赵公公还是说一说情报吧!”

“天子今天病倒了。”

“为什么?”

赵德忠苦笑一声道:“昨晚天子夜宿尹德妃的寝宫,不小心着凉了,又纵欲过度,身体顶不住了,今天就没有来御书房,所以我也没有什么事情。”

吕平反应极为敏锐,他心念一转,暗叫一声不好,这一定是故意让李渊感恙,给御医创造机会。

“御医来过没有?”

“当然来过,听说就定为染风寒,小心调养就可以了,还开了几副药。”

吕平负手走了几步,又冷笑道:“是不是到了夜里,天子的病情又加重了?”

“正是如此!我出来之前,听说又紧急去宣御医了,好像是圣上的病情加重。”

吕平基本上已经明白李元吉这次宫廷政变的套路了,虽然有点下作,但确实很有效果,房军师说崔文象是个极为狡猾狠毒之人,一点也没有说错,若没有此人策划,李元吉就算做梦也不敢去想夺嫡之事。

吕平淡淡笑道:“赵公公看来还要去一趟楚王府了。”

“正是!如果将军有什么安排,我也可以一并执行。”

天子给吕平的旨意是尽量促成李元吉政变成功,但除了上次的谶语、瑞兆他帮了一点忙外,他还真无从下手,不过他倒可以借赵德忠的口提醒一下李元吉,以免他忙中出错。

吕平沉思片刻,便对赵德忠道:“你告诉李元吉,在夺取皇权之事上最怕妇人之仁,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但也要讲究节奏,先为摄政王,得到李神通效忠后就立刻登基为帝,让天子以病重为由退位为太上皇,他不要指望秦王会承认,一旦生米做成熟饭,百官和军队就没有选择了。”

“我明白将军的意思,我这就去楚王府!”

【发现一个错误,李神通的大将史万宝老高已经写他死在河东城了,所以出现在驿站抓捕李建成之人应该是史万宝的弟弟史万策,更正一下。】

1231。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一)

吕平安排一辆马车送赵德忠前往楚王府,又安排一名手下扮作赵德忠的随从骑马跟随,就在他们上路不久,他们便被一队玄武精卫迎面拦住了,这时路上行人已经寥寥无几,这辆马车便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是什么人夜间纵车?”一名玄武精卫郎将厉声喝问道。

赵德忠取出一面金牌递给随从,低声道:“告诉他们,我去楚王府!”

随从接过金牌上前高高举起,冷然道:“睁开你的狗眼看看!”

郎将认出是楚王金牌,吓得他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卑职有眼无珠,请大人恕罪!”

“我们去楚王府,你们可护卫同行。”

“卑职遵命!”

马车继续行驶,后面跟着一百多名玄武精卫,尽管在大街上声势很大,却没有人敢拦截了,夜间在长安巡街,不仅有玄武精卫,还有金吾卫,两派人关的系一直不好。

原本编制是玄武精卫一万人,金吾卫一万人,但李元吉凭借自己亲王的优势,硬生生从金吾卫手中抢走了五千人编制,而玄武精卫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人,而金吾卫则只剩下五千人,着实让金吾卫对玄武精卫不满。

不过自从金吾卫大将军李高迁前天遇刺身亡后,金吾卫上下便显得有些人心惶惶,也不再和玄武精卫发生矛盾了,在京城内显得十分低调,倒是玄武精卫十分嚣张,整个长安城成了玄武精卫的世界。

没有人阻拦,马车很快便抵达了楚王府,赵德忠下了马车,取出一块通行令牌交给随从,让他们自行回去,他匆匆向府中而去。

此时已是一更时分了,这几天李元吉一改常态,没有喝酒纵欲,而是甲胄不脱,一直关注着朝野的各种变化。

通过实施禁口令使他基本上控制住了长安城,长安九座城门也落入了他的手中,又通过用李神符的私生儿子为人质,迫使李神符不得不全力支持他李元吉发动宫廷政变。

但李元吉也有进展不利的地方,主要是五千金吾卫他一直捏拿不定,虽然他干掉了金吾卫大将军李高迁,但天子李渊并没有立刻任命新的大将军,而是换掉了实际掌控军队的金吾卫将军任文廉,改由千牛卫中郎将何苗出任金吾卫将军,而何苗是天子李渊的绝对心腹,何苗控制金吾卫,也就控制住了宫城的各处大门。

这个任命打乱了李元吉的计划,他同时很担心父皇已经所有警觉了,否则为何不直接任命大将军,居然换了金吾卫将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书房内,崔文象缓缓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李高迁之死让天子警觉了,为了不让金吾卫失去控制,他便直接任命了心腹,还有一个可能是他早就想换何苗掌握金吾卫,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正好是一个机会,而何苗的资历又不足,无法任命为大将军,所以先提升为将军,同时暂时让大将军之位空缺,一年后直接提升何苗为大将军。”

李元吉沉思片刻道:“那军师觉得哪一种可能性更大?”

“我觉得是后者。”

“为什么?”

崔文象笑道:“如果是前者,他就不仅仅是任命金吾卫将军了,御林军和玄武精卫都要换人才对,这个推测只要问问宫里人就知道了,除了何苗外,还有没有其他任命?”

李元吉恨恨道:“赵德忠究竟死哪里去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话音刚落,外面有侍卫禀报,“启禀殿下,赵公公来了。”

李元吉大喜,刚说到赵德忠,他就来了,李元吉急忙道:“速请他进来!”

不多时,赵德忠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老奴参见殿下!”

“公公不必多礼,快请坐!”

赵德忠又和崔文象见了礼,崔文象笑问道:“公公是直接从宫里过来吗?”

赵德忠摇摇头,“那样太危险了,我先去东市找家酒肆喝杯酒,掩人耳目,然后再过来。”

“我父皇盯得很紧吗?”李元吉急问道。

“不是天子,而是金吾卫,何苗今天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个出宫的人都严格盘查,他虽然不敢盘查我,但我担心他会派人跟踪,所以还是小心一点好。”

“这厮果然要坏我大事!”李元吉咬牙切齿道。

旁边崔文象又问道:“圣上情况怎么样?”

“圣上今天上午就病倒了,晚上病势加重,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赵德忠不是内宫宦官,而是御书房的首席宦官,执掌机要,李元吉一般也只从尹德妃那里得到消息。

听到父皇病情加重,李元吉心中有点着急了,他担心自己错过时机,崔文象却笑着安慰他道:“殿下不要着急,现在只是圣上病情加重,还没有到昏迷不醒,至少还要一两天,我们必须想办法控制金吾卫才行。”

崔文象又问赵德忠,“请问赵公公,御林军和金吾卫除了何苗的变动外,其他还有什么任命?”

这个就是由赵德忠负责,没有人再比赵德忠更清楚,赵德忠摇了摇头道:“目前除了何苗,再没有任何将领任免,奇怪的是,圣上对金吾卫大将军却丝毫不提及,老奴还以为圣上忘记了,昨天还提醒他,结果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崔文象笑道:“看来真是我的第二个猜测,天子是想把大将军之职留给何苗,他甚至连皇族都不太信任了,赵公公前两天说,圣上打算把赵王放出京,现在有动静吗?”

“本来今天圣上要做出决定,但身体有恙就耽误了,听说赵王急得要疯掉了。”

李元吉不关心兄长李玄霸的事情,他现在只想解决金吾卫,他焦急地问道:“那军师说我们该怎么解决金吾卫?”

崔文象沉思片刻道:“这个问题让我再考虑考虑,我大概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但细节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崔文象又闭上了眼睛,这时,赵德忠低声道:“殿下,有句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元吉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你说吧!什么话?”

“殿下,当年隋朝太子杨勇也曾经想发动宫廷政变,杀掉晋王杨广,但他太妇人之仁,顾及手足之情,迟迟下定不了决心,结果消息走漏,他便被父亲杨坚囚禁,剥夺了太子之位,老奴的意思说,如果殿下顾及亲情,那就最好不要做,可殿下一旦想问鼎皇位,就必须摒弃一切亲情顾虑。”

“你是让我直接毒杀父皇登基?”李元吉冷冷问道。

“老奴不是这个意思,老奴是说,殿下必须要处理皇储,然后利用摄政王的权力控制军队,一旦掌控了关中军队,就立刻让天子发诏书退位,殿下登基,不要指望秦王会支持殿下。”

崔文象忽然睁开眼睛道:“殿下,赵公公说得非常好,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冷酷无情,只有铁血冷酷才能最终登上皇位,皇储确实是殿下掌权的最大障碍,关键是朝廷百官支持他,一旦圣上昏迷不能理政,陈叔达之流一定会拥戴皇储主政,殿下就白白给东宫做了嫁衣。”

李元吉对赵德忠的话有点不以为然,但崔文象的话他却言听计从,他低头沉思片刻问道:“可我的玄武精卫进不了宫怎么办?”

“那就把何苗也干掉!”

崔文象冷冷道:“下面的金吾卫中郎将我们只要拉拢到其中三人就大功告成。”

“可何苗死了,这不就提醒父皇了吗?”

“所以要掌握时机,时机一定要掌握准确,一步都不能走错。”崔文象眼露凶光,他们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元吉点点头,“收买中郎将之事,我让罗玉敏去做。”

1232。第1232章 唐宫政变(二)

天色刚亮,在天子寝宫外,李玄霸心事重重地来回踱步,他心中郁闷得简直要爆炸,这些年他就象一只被圈养在笼中的猛虎,一直生活在深宫,从来没有出兵打仗的机会,眼看着周军步步进逼,而唐军却节节败退,他心中焦虑万分,他几次向父皇表达要去战场作战,父皇虽然不反对,但却让他耐心等待时机。

就这么一年年过去,一月月过去,一天天过去,父皇所说的时机却始终没有到来,听说大散关失守,皇叔李神通率军去征战,还是没有他的机会,李玄霸再次向父亲提出要求,这一次父皇倒是答应了,但还没有做出决定便病倒,这让李玄霸急得跳脚。

李玄霸自大唐建立后便一直出任御林军大将军,实际上就是他父皇的保镖,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统帅军队的能力,御林军在他的统帅下弄得一团糟,出了几次防御大漏洞。

李渊无奈,只得任命李神符为左御林军大将军,李神符打仗虽然不行,但权力斗争却很在行,短短几个月,他便将几个御林军将军收拾得服服帖帖,他成了真正的大将军,而李玄霸的大将军名存实亡。

李玄霸却毫不在意权力得失,他更期待自己能杀上战场,扬威天下,眼看着父皇终于答应放他出去,偏偏又在这个节骨眼上病倒了,让他怎么不急得跳脚。

使李玄霸心急如焚的原因还有另一个藏在他口袋中的秘密,他昨天接到了皇兄李世民的来信,让他立刻启程去安定郡,就算父皇不同意,他也可以先斩后奏,但李玄霸还是想告诉父皇一声,他不愿象几个兄弟那样擅自而为。

就在李玄霸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回打转,这时从台阶上跑来一名宦官,正是刚才替李玄霸通报的宦官,李玄霸急上前问道:“怎么样,父皇要见我吗?”

“如殿下所愿,圣上让殿下觐见,不过圣上病重卧床,只能说几句话就离开,不能打扰圣上休息。”

“我知道了。”

李玄霸一把推开宦官,快步向殿内走去,他迫不及待地要见到父亲了。

李渊天不亮就醒来了,他平静地躺在病榻上,身体显得十分虚弱,他本来是很简单的受凉,但御医告诉他,这次感恙引发了他身体内的隐疾,所以导致病情加重,虽然引发隐疾,但整个病情并不是很严重,只要好好调养几天就能康复了。

李渊现在并不关心朝政了,他的朝政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他只关心大散关和陇右,李神通或许能夺回大散关,但世民能不能顶住周朝十万大军的进攻,却让李渊忧心忡忡,如果世民再败,那陇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