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666部分

江山战图-第666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段德操眼睛里露出了深深的悲哀,“连皇帝的意志都操控在敌人手上,这样的朝廷岂不令人心寒?”

梁礼沉默了,他没有段德操那样刺痛的感受,更没有段德操那种对天子的失望之情,相反,天子对他的重视令他心怀感激,这也使他坚持认为张铉手段卑劣。

不过出于对段德操的尊敬,梁礼没有反驳段德操对朝廷的妄议,而是沉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出兵吧!我们尽力一战,即使全军覆灭也对得起自己了。”

说到这,段德操对梁礼吩咐道:“一个时辰后出兵,让每个士兵带七天干粮,粮草辎重就不要带了。”

“遵令!”

梁礼行一礼匆匆去了,段德操又微微叹口气,明知凶多吉少却还要出兵,这一战还没有打便可猜到结果了。

一个时辰后,段德操和副将梁礼率领一万五千军队离开了岩绿县,再一次向雕阴郡浩浩荡荡杀去。

。。。。。。。。

奢延水在横山中的一条巨大峡谷内奔流,这条峡谷长约四十余里,宽一到两里,除了滔滔的河水外,还分布着大片森林,而两边巍巍的高山却没有多少树木,而是一种巨大的褚黑色岩体,这里和东面的赤铁山实际上是一脉相承,只是没有赤铁山那边含铁量高,开采价值不大。

唐军是黄昏时出发,在半路上休息一夜后,次日上午进入了横山山谷,一万五千唐军沿着奢延水河滩列队疾行,只要军队保持快速行军状态,最多两个时辰便可走出山谷。

中午时分,唐军已经快要走出横山山谷了,段德操骑在马上注视着山谷两边的情形,直觉告诉他,这一次隋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自己到来,但隋军会在哪里动手,他却没有把握,但上一次隋军就在他们后军走出山谷后不久便动手了,那一带确实是比较容易埋伏之地。

这时,一名部将催马上前道:“将军,兄弟们都有点疲惫了,要不要坐下休息一下?”

段德操回头看了看,士兵们确实有点倦怠了,这里距离谷口还有五里,他们需要等斥候的消息,段德操便点点头,“就地休息半个时辰,让后面军队立刻跟上来!”

休息的命令传下,又累又饿的士兵们纷纷跑去河边舀水,又回到河滩上冲泡干粮就食,冷寂的河滩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这时,梁礼率领的数千中军队伍也赶到了,士兵们纷纷加入河边打水洗脸的行列,副将梁礼上前找到了段德操,对他道:“我刚才想起一事,听说隋军善于夜战,很可能今晚他们会偷袭我们,我在想,我们今天最好早点驻营,下午就可以停止行军,修建防御工事,反正我们已经进入雕阴郡,也不急那一时,将军以为呢?”

段德操点点头笑道:“将军的谨慎值得赞赏,我们所见略同,出了山谷,再走一个时辰,在白石原驻兵休息,那里地势较高,敌军偷袭不易。”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指着山上大喊:“快看,有烽烟!”

众人抬头,只见大山冒起一股浓烟,笔直地飘向天空,这显然是狼烟,草原上最常见的报信方式。

段德操顿时感到一丝不妙,立刻令道:“速令斥候去谷口查看!”

几名斥候飞奔而去,梁礼想命令士兵起身列队,段德操摆手止住他,“沉住气,先不要声张!”

不多时,几名斥候骑兵从前方疾奔而来,他们一边疾奔一边高声大喊,“前方有敌情!前方有敌情!”

士兵们顿时一阵大乱,顾不得吃饭了,纷纷起身,段德操大步走上前,厉声喝问道:“前方什么情况?”

为首斥候骑兵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将军,我们在谷口发现了大队隋军,至少在万人以上,正在修建工事。”

段德操一怔,居然在谷口,那之前自己派出的斥候为什么没有发现?他又问道:“其他斥候呢?”

“不知道,我们没有遇见!”

段德操和梁礼对望一眼,两人都明白了,隋军也必然也是得到狼烟信号才刚刚杀到,否则斥候早就发现他们了。

“将军,我们先撤退吧!”

梁礼十分担心,他们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如果被困在山谷中,后果不堪设想。

段德操却摇了摇头,“应该趁他们立足未未稳冲过去。”

“可后军怎么办?”

段德操脸色一变,他们还有五千后军未到,御史程铎也在后军中,如果把御史丢了,后果一样严重,段德操心里清楚,天子派来的御史实际上就是监军,‘执天子剑,督促三军’,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如果等后军到来再突围,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隋军已经准备好,突围的机会已不存在。

可如果全军撤退,他又担心程铎向天子弹劾自己畏敌不战。

一时间,段德操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梁礼明白段德操为难,连忙道:“卑职去催促后军,再问一问程御史的态度,如果他同意撤军,那么我们就全军回撤。”

段德操心中无奈,有了监军,他必须事事商量请示,这种被掣肘的感觉实在令人不舒服,他只得点点头,表示同意梁礼的建议。

梁礼当即调转马头带着十几名亲兵向后方疾奔而去。

段德操随即厉声下令道:“三军列阵,弓弩准备!”

......

一般主力军队行军需要分前军、中军和后军,这主要有防备其中一支军队被敌军伏击时,其他两支军队能够及时救援。

这次唐军东进也不例外,段德操亲率五千军队为前军,梁礼率五千军队为中军,后军则由御史监军程铎率领,三支军队各相隔十里左右。

程铎是相国陈叔达的女婿,大业三年进士,最早在礼部为官,后来调到延安郡出任肤施县丞,李渊建立唐朝后,他进入御史台出任侍御史,在台院八大侍御史中,他名列第一,也就是说,如果御史中丞空缺,他将第一个被提升上去。

这次李渊派他前来监督段德操,一方面是程铎曾经在延安郡做过官,对雕阴郡的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岳父称叔达的缘故,李渊便把这次监军的机会给了他。

程铎非常精明练达,也懂得人情世故,而且他出发时,岳父再三叮嘱他,段德操是秦王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行弹劾之事。

所以虽然他是监军,但并没有摆出咄咄逼人的气势,相反,他在军队部署调动都没有表态,尽量尊重并服从段德操的安排,所以当段德操建议他统领后军时,他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

程铎只是文官,也是第一次领兵,但这并不影响他出任后军主将,具体行军驻营的细节不需要他过问,行军司马会一一安排妥当,程铎只需要在大事上做出决策便可。

五千后军此时还在谷地中部,距离谷口还有二十里左右,这时,梁礼带着十几名亲兵疾奔而至,奔至程铎面前,梁礼抱拳道:“徐御史,前方有敌情出现!”

程铎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斥候在谷口发现了大队隋军,段将军想问一问徐御史的态度,我们是前进还是暂时后撤?”

“段将军是什么意见?”

“隋军刚到,段将军主张立刻突围冲过去,但因为后军未至,所以段将军暂时按兵不动,让卑职来请说御史的态度。”

程铎沉思一下问道:“有多少隋军?”

梁礼摇摇头,“具体不太清楚,大概万人左右,但也不能肯定。”

程铎着实为难,他这还是第一次参加作战,他哪里知道是该前进还是后退,而且他只是监军,他只负责监督段德操是否对朝廷忠诚,具体作战之事和他无关。

犹豫半晌,程铎道:“我的态度很简单,听从段将军的安排,他才是主将,怎么作战应该是他决定,而不是我。”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至,高举令箭道:“梁将军,徐御史,段将军要求你们立刻后撤,迅速退出横山!”

梁礼连忙问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情况不妙,隋军主力全军杀到,段将军担心后路被断,希望你们可以后撤。”

梁礼也大吃一惊,他猛然想起他们只带了七天干粮,急对程铎道:“我们必须立刻后撤,否则我们将会被困死在山谷内。”

程铎点点头,对行军司马喊道:“段将军有令,立刻后撤!”

五千后军调转方向,又向西面出发之地奔去。

1023。第1023章 横山之困

隋军一万士兵同时行动,短短半个时辰内,便用泥袋和巨木在横山谷口修建了一座两里长,七尺高的泥木墙,堵住了唐军东进之路。

张铉骑马立在高处,可他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见数里外的唐军士兵,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的主将段德操,张铉嘴角不由浮现一丝淡淡的冷笑,这就是他的想要的效果,李渊为了区区一点生铁和粗铜,便不计牺牲地强令段德操军队东进,这就是段德操最大的短板,他有再高明的策略也必须服从天子的旨意。

但要击败段德操的军队,也不至于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在长安实施反间计,他只要率军直接杀到朔方郡,也能一战击败段德操,只是张铉有点爱惜人才,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段德操不愧是名将,自己正需要有这样一员大将坐镇河西走廊。

这时,大将孙长乐赶来禀报:“启禀大帅,唐军并没有撤退,而是伐木修建工事,似乎要和我们对峙,卑职请示是否需要进攻?”

张铉冷冷道:“段德操只是在掩护后军撤退,他绝不会和我们硬抗,继续耐心等待,没有我的命令,大军不得进攻!”

“遵令!”

孙长乐策马飞奔而去,张铉又随即令道:“传信给罗成,按照原计划出击!”

。。。。。。。。。

五千后军一路疾奔,一个多时辰后,他们便退回到了谷口,但谷口附近却十分安静,和他们之前路过时没有什么变化,程铎看了片刻,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不由眉头一皱道:“会不会是段将军判断出错了。”

梁礼跟随段德操多年,他对段德操的判断一向深信不疑,他摇摇头道:“如果隋军不封堵后路,只堵前面,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你说隋军在哪里?”

程铎话音刚落,两支箭忽然从树林中闪电般射来,自取程铎面门,梁礼大惊,急喊道:“快闪!”

程铎只是一介书生,哪里躲得过两支致命的冷箭,他惨叫一声,从马上栽了下来,一支箭正中额头,一支则射中咽喉,程铎当场毙命。

梁礼惊得目瞪口呆,但不等他做出发应,两边梆子声响起,密林中乱箭齐发,唐军措手不及,纷纷中箭倒地,士兵们乱成一团,纷纷向后退却。

这时,密林中鼓声大作,一万骑兵从左右杀出,如两股洪流,自扑唐军士兵。

梁礼大惊失色,“撤退!撤退!”

他顾不得士兵,调转马头先逃,唐军士兵惊恐得大喊大叫,自相践踏,拼命奔逃,罗成大喝道:“投降者免死!”

隋军骑兵纷纷大喊:“投降者免死!”

混乱中的唐军士兵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大片士兵举矛跪地投降,隋军并没有杀戮,一部分骑兵接受投降,另一部分骑兵则在罗成的率领下继续追赶。

追出七八里,罗成一摆手,“停止追赶!”

数千隋军骑兵跟随他向谷口撤去。

梁礼一口气逃出十几里,两名亲兵一左一右拉住了他的战马缰绳,大喊道:“将军,隋军已经没有追赶了!”

梁礼这才慢慢停住了战马,这时十几名亲兵也骑马跟了上来,梁礼惊魂稍定,回头望去,只见稀稀疏疏的士兵正向这边奔逃,人数不过百人左右。

这让梁礼心中一阵阵发寒,难道五千军队只剩下这么一点士兵了吗?

一名亲兵道:“应该是士兵们跑得慢,后面还有不少,我们去看一看。”

梁礼点点头,“速去速回!”

几名骑兵调转马头向回奔去,梁礼则翻身下马,坐在一块大石上休息,他心中这才感到一阵阵后怕,军队被歼灭倒是小事,关键是御史程铎中箭阵亡,这才是天大的问题,他们怎么向天子交代,更重要是,程铎是陈叔达的女婿,程铎这一死,便意味着自己刚刚看到一线前途又彻底完蛋了。

梁礼心烦意乱,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半个时辰后,一群群唐军逃兵终于赶了过来,梁礼清点一下,大约有千余人左右,这时,两名亲兵回来了,对梁礼道:“将军,就这么多了。”

“这才。。。。。一千人出头!”

梁礼惊得眼睛都瞪大了,“其他弟兄都阵亡了吗?”

亲兵摇摇头,“我们看到的尸体很少,估计大部分都投降了。”

不管阵亡也好,投降也好,对梁礼而言都是一回事,他八成的军队都被歼灭了,梁礼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带着残军惶惶向东而去。

但走出不到五里,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他们便迎面遇到了回撤的段德操大军。

一块大石前,梁礼满脸羞愧地将他们遇到隋军伏兵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