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62部分

江山战图-第562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正威化名冯小年,这是他表弟的名字,连口音都变了,变成了鄱阳郡南部口音,他便自称为弋阳县人。

林正威已经通过了甄别和登记,拿到一面战俘竹牌,和数百名同为弋阳县的战俘呆在一起,准备被押解去彭泽县,这让他暗暗得意,自己最终没有被隋军认出来。

这时,一名校尉带着数十名士兵快步走进船舱,校尉问道:“这里可是弋阳县的战俘?”

众人纷纷答应,校尉喝令道:“去甲板上排成五行!”

战俘们驱赶去了甲板,林正威感觉有点不妙,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战俘们去排队,很快,三百多名战俘在宽阔的甲板上排成了五行,校尉一个个细看他们的木牌,走到林正威面前,校尉看了看他的牌子,又打量一眼林正威道:“你叫冯小年?”

“小人正是!”

校尉回头一招手,“带上来!”

几名隋军士兵带上一名降兵,林正威顿时浑身僵硬了,此人正是之前掩护他的一名亲兵,士兵上前跪下泣道道:“我并非贪图赏金,母亲年老多病,我要回家去侍奉老母,求少主原谅!”

“你这个混蛋!”

林正威暴怒,狠狠一脚将亲兵踢翻,转身向船舷奔去,“抓住他!”校尉大喊道。

隋军早有准备,不等林正威跑到船边,头上一张大网盖下,将他网住,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他牢牢按在甲板上,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

林正威一声悲鸣,“我命休矣!”

858。第858章 投降边缘

就在隋军水师火烧七公岛的同一时刻,张铉已率领四万大军渡过了鄱阳湖口,向湓城县进军,湓县城就在鄱阳湖西,距离湖口仅十里,张铉原以为楚军会在岸边阻击自己登陆,却没有想到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也没有看见一名敌军士兵,着实出乎张铉的意料。

这时,参军凌敬对张铉笑道:“听说林正泰从小读书学礼,是鄱阳郡出了名的文弱书生,和他的父亲以及兄弟大为不同,加之林士弘已死,他的手下必然人心惶惶,不如我去劝他投降。”

张铉想了想,便欣然同意,“可以一试!”

“殿下能否将林士弘的人头交给微臣?”

张出笑着摇了摇头,“一是我怕他的部将会加害先生,二是等于告诉林正彪,吕氏兄弟已投降了我,我看就不必了。”

“既然如此,那微臣先去了。”

张铉命两名亲兵陪同凌敬前往湓城县,随即又令道:“大军布阵,向城头示威!”

。。。。。。。。

林正泰虽然在众将的拥戴下成为新的主公,但很快他表现出的文弱作风又让手下众人深深失望了。

先是樊策劝他在鄱阳湖口以西修建工事,防御隋军渡湖口西进,但林正泰却认为隋军完全可以从南面登陆,绕过工事杀到湓城县,而且修建工事劳民伤财,没有必要,就在江边探子发现隋军开始渡江后,大将杨厚德劝他立刻出兵阻击隋军登陆,但林正泰又担心兵力分散,容易被隋军各个击破,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但隋军已经渡过湖口,大军向湓城县浩浩荡荡杀来。

众将对林正泰的优柔寡断失望之极,皆叹大势已去,再没有人肯为他出谋划策了。

中午时分,林正泰正坐在书房内看书,他嗜书如命,每天几乎卷不释手,就算是睡觉也要用书来做枕头,就算大战即将来临也不能耽误他看书。

这时,一名侍卫奔至门口禀报道:“启禀主公,城外来了一名文士,说是隋军的录事参军,姓凌,特来求见主公!”

林正泰慢慢放下书,难道对方是凌敬,林正泰毕竟是楚王世子,他对带兵打仗没有兴趣,更多是关心政治,他对隋唐两朝的朝廷官员都了如指掌,他知道凌敬原来是窦建德的谋士,窦建德兵败投降后,这个凌敬成了张铉的幕僚,后来被任命为录事参军,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既然凌敬奉命来找自己,必然是来劝降,林正泰想起了父亲和几个兄弟,他心中着实有些复杂,但他还是起身对侍卫道:“请凌先生进城,来官衙见我!”

凌敬被请进了军衙,从林正泰没有亲自来城门口迎接,凌敬便知道林正泰投降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绝不是坚定决战,否则他连城门都进不了,凌敬很清晰地判断出了林正泰患得患失的心理,他也知道该怎么对付林正泰,对付林正泰的手下大将,强压或许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这种书生型的敌人,强压作用不大,反而会激起他的自尊,说说道理倒是一个办法。

凌敬坐在大堂上喝茶沉思,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只见一个穿着白袍玉带的年轻公子快步走了进来。

凌敬起身行一礼问道:“可是长公子?”

“我正是,先生是凌参军吧!”

“在下凌敬,奉齐王殿下之令特来和公子谈一谈。”

“先生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凌敬缓缓道:“惊闻令尊意外身亡,虽然我们双方是敌人,但齐王殿下也觉得有点惋惜,未能在沙场一战,不过,我们需要申明,令尊并非隋军所害。”

林正泰默默点了点头,“我并没有说父亲去世和隋军有关,我知道是谁害死了他。”

“长公子想知道楚军水师的情况吗?”

林正泰一怔,“你们。。。。。找到他了?”

凌敬点了点头,“他们藏在七公岛,这样说吧!七公岛已经隋军被烧为白地,你们的水军已全军覆灭,林正威已被抓住,这是我们渡湖口时刚得到的情报。”

“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置他?”

凌敬淡淡道:“齐王殿下准备把他交给鄱阳郡民众处置,他的命运如何,我们也不知道。”

林正泰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的几个兄弟个个恶贯满盈,交给民众处理哪里还能活得成?也是他们自作自受吧!

凌敬见林正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便知道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一定很恶劣,他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今天我来找公子,是来转达齐王殿下的态度,齐王殿下不希望湓城县的民众受战乱牵连,也不想士兵死于战争,如果殿下的军队能开城投降,那么按照隋军的规矩,士兵可直接遣返回家,可如果是在战争中被俘,那就要服役三年才能释放,希望殿下能为将士着想,能为湓城县的民众着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对长公子自己也有好处。”

林正泰沉默不语,凌敬又劝道:“坦率地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齐王殿下都愿意受降,比如孟啖鬼,齐王殿下非但不肯接受他们投降,还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他们的做所作为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还有长公子的四弟,士兵兵败投降,殿下或许能接受,但林正彪就必死无疑,杀兄弑父,残害平民,他若不死天理不容,就算是令尊,他落入隋军之手也未必活得成,他过去犯下的罪孽太深,但长公子却能善待民众,常常劝父亲宽仁待民,正因为这一点,殿下才不忍心攻城,希望殿下能直接投降,保全民众,保全将士,也保全林家血脉。”

林正泰长长叹了口气,“让我想一想,明天我给先生答复!”

“可以,明天这个时候,我会准时再来!”

凌敬告辞走了,林正泰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显得极为忧心忡忡,他并不是不想投降,只是自己刚刚成为主公便投降隋军,这和三国刘琮有什么区别,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根本敌不过隋军,一战即溃,到时不仅自己活不成,还要连累士兵服三年苦役,更要连累无辜的民众惨死于战乱。

所以林正泰心乱如麻,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林正泰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他心中一怔,回头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几名侍卫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名侍卫奔了出去,片刻回来道:“主公,外面来了好多士兵和将领,要求见主公。”

林正泰心中奇怪,不由向外面走去,走出大门,顿时吓了一跳,只见外面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士兵,至少有四五千人,还不断有士兵向这边奔来,这时杨厚德和樊策也气急败坏地赶来,有鞭子狠抽士兵,令他们回军营,林正泰连忙上前制止住他们。

这时,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急,纷纷叫嚷起来,林正泰快步走回台阶,摆摆手道:“大家不要吵嚷,有什么事好好和他说。”

广场上的数千士兵渐渐安静下来,一名为首的年长士兵道:“听说齐王派使者来见长公子,是不是劝长公子投降?”

林正泰不会说谎,他踌躇片刻便承认道:“确实有这回事,不过我还没有决定,还要再考虑考虑。”

年长士兵‘扑通!';跪下,他身边的人都跟着跪下,紧接着十个带动百个,百个带动千个,广场上所有士兵和将领都跪下,只剩下十几个大将站着,略略显得有些尴尬。

林正泰大吃一惊,连忙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年长士兵流泪泣道:“启禀长公子,我们家中都有父母妻儿,如果兵败被俘,听说要被发送矿山服役三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年迈的父母,恳求长公子投降,让我们得以被遣返!”

“长公子,投降吧!”

“投降吧!”

喊声此起彼伏,令林正泰心中着实不忍,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急声禀报道:“启禀主公,东城守将李温擅自开城门,率领数百士兵去投降隋军了。”

林正泰目瞪口呆,半响,他慨然长叹,“好吧!我再和隋军使者谈一谈。”

859。第859章 吕平之策

次日中午,凌敬准时来到湓城县,这一次,林正泰亲自来城门处迎接凌敬的到来,在万众瞩目之下,林正泰将凌敬请上城楼。

城楼内,林正泰叹口气道:“为了士兵能够返家,我决定投降北隋,不过我有三个小小的要求。”

凌敬笑道:“长公子请说,我洗耳恭听!”

林正泰缓缓道:“首先是希望齐王殿下能赦免城中所有的将士,不要剥夺他们的财产,让他们顺利返家。”

凌敬点点头,“这个条件不算过分,我可以代齐王殿下答应。”

“第二个条件,恳请齐王殿下放过我那几个未成年的兄弟,他们都还年少,最大才十一岁,最小才一岁,并没有恶行。”

凌敬想了想,“这一条我需回去请示殿下,不过我个人觉得,只要不包括林正彪应该问题不大,像左孝友、窦建德、单雄信等人齐王殿下都赦免了,几个孩子他不会计较,请说第三个条件。”

林正泰稍稍犹豫一下道:“第三个条件,是希望我父亲能以王爵之礼葬之。”

凌敬当即摇头,“这个恐怕办不到,北隋并不承认楚国,而且我们主公才是齐王,也是北隋唯一的王爵,你父亲便要以王爵之礼下葬,这把我们齐王殿下置于何地?最多同意公子自己厚葬父亲,这是个人行为,我们不会干涉。”

其实第三个条件林正泰也知道对方不会答应,他只得点点头,“好吧!我自己安葬父亲。”

凌敬又道:“然后是关于长公子的官职,齐王殿下决定封公子为鄱阳郡公,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至于具体职官,长公子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从四品的官职,可以为中郡太守,也可以在朝廷为少卿少监,但不能在鄱阳、豫章和九江三郡为官。”

林正泰吞吞吐吐道:“能否让我为秘书省少监?掌管朝廷图书。”

凌敬有些不解,笑道:“秘书省虽有一个‘省’字,实际上也是寺监,而且是最清淡的官职之一,和宗正寺并称为二闲,长公子为何选这个职务?”

林正泰苦笑一声,“我从小酷爱读书,自己也收藏了数万卷书籍,我早闻隋朝图书数十万卷,只恨不得化身书虫钻进去,若能进秘书监掌管藏书,不负今生也!”

凌敬大笑,“隋朝的图书一部分在江都,但大半都在洛阳,不过迟早会归我们,既然长公子有志管理图书,相信殿下一定会成全。”

。。。。。。。。

张铉最终接受了林正泰的前两个条件,同时授爵林正泰为鄱阳郡公,加银青光禄大夫,实封秘书少监,监掌经籍图书,次日上午,林正泰率两万八千士兵正式投降了张铉,按照隋军规矩,这些士兵将全部遣返回乡。

自此,林士弘的楚军只剩下林正彪控制约四万军队占据豫章郡,四月初十,张铉率水陆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豫章郡,准备一举荡平贼军。

这天傍晚,四万隋军在鄱阳西岸驻营休息,准备明天一早再出发南下。

两千名斥候骑兵在四周巡逻,大营里格外热闹,士兵们埋锅造饭,安扎营帐,显得十分忙碌。

这时,一队斥候骑兵带着一名年轻男子来到大营前,这名年轻男子名叫夏逊,也是一名隋军斥候校尉,不过他的任务并非在周围探查巡哨,而是奉命留在吕氏兄弟身旁,替吕氏兄弟给张铉通风报信。

斥候将夏逊直接带到帅帐前,有亲兵进去禀报,不多时,亲兵出来道:“大帅让你进去!”

夏逊走进大帐,只见主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