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83部分

江山战图-第483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位于西北角的粮营却成了一个要塞,由于粮营和军营之间隔离了一段距离,不容易被大火波及,但更重要是,粮营帐篷和普通的营帐不一样,用的是阻燃布,外面又覆盖了一层防水防火的油布,虽然战船上不断有火箭射来,却没有引起大火,被防守粮营的士兵及时扑灭。

此时,高延寿正率领三千士兵严密护卫着粮营,越来越多的隋军骑兵向粮营杀来,高延寿率领士兵拼死抵挡,和犀利的骑兵激战在一起。

“将军,背后出事了!”

一名士兵跌跌跌撞奔来,指着粮营背后大喊:“营墙要被攻破了!”

高延寿回头望去,正好看见粮营背后的高墙轰然坍塌,尘土弥漫,渐渐露出一段二十余丈宽的缺口,不知有多少隋军杀进了粮营。

高延寿心急如焚,急对士兵喊道:“速去让渊庆宫率军来救援,粮营丢了,我们所有人都得饿死!”

几名士兵飞奔向东岸跑去。

东岸也同样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但由于没有隋军攻入,渊庆宫及时拆除了浮桥,使军队混乱程度远不如西岸,虽然也有数千名士兵逃不出火海而被烧死,但大部分士兵还是及时撤离,此时渊庆宫率领两万六千余名士兵退到船场内,这里有大片空地,不会被大火波及。

士兵们都呆呆地望着烈焰渐渐吞没了大营以及对岸的一片哭喊混乱,他们都没有主将渊庆宫的命令,谁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渊庆宫骑在战马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西岸的隋军,火光中他看见了张铉的王旗,镶嵌有金边的青龙赤旗,他心中不由一阵阵惊恐,张铉出现在鸭禄水,那就说明他的侄儿和乙支文德都完蛋了,辽东高句丽军必然已全军覆灭。

这时,一名士兵从萨水中爬上岸,奔到渊庆宫面前跪下泣道:“高将军正在死守粮营,粮营目前无恙,但遭遇隋军猛烈进攻,高将军快支持不住了,他恳请渊将军去支援,高将军说若粮营丢了,我们所有人都得饿死!”

渊庆宫冷冷问道:“围攻粮营敌军多吗?”

“启禀将军,大部分敌军都在围攻粮营,高将军已经支持不住了。”

渊庆宫又看了看对岸,果然有无数隋军骑兵向西北方向奔去,那边正是粮营的位子。

他摇了摇头,对报信士兵道:“你去告诉高将军,浮桥已被摧毁,我们难以渡过萨水,无法去救援他,告诉他我很抱歉,我很钦佩他的壮烈。”

说完,他手一挥,厉声喝道:“出营,向南撤退!”

他调转马头便走,报信兵大哭道:“渊将军不救,我家将军必死无疑!”

渊庆宫回头看了他一眼,冷冷道:“大将战死沙场,死得其所,又何惧之有?”

他狠狠抽一鞭战马,率领军队向南营大门奔去,两万六千余名高句丽精锐士兵跟随他迅速撤离了大营,向平壤方向撤退。

。。。。。。。。。

这时,隋军也停止了对粮营的火攻,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从三个方向向粮营发动猛攻,高延寿身边士兵越战越少,已不足千人,被压制在粮营的东南角,这时,隋军士兵一阵欢呼,只见百余名骑兵簇拥着一名金盔铁甲的大将出现了,身材挺拔魁梧,手执紫阳双轮戟,胯下宝焰兽,正是齐王张铉。

张铉用长戟一指高延寿,“投降可饶尔一命!”

高延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他一言不发,催马向张铉奔来,手中大刀寒光闪闪,目光中充满了杀机,张铉勃然大怒,“既然想找死,那就成全你!”

不等众将阻拦,他长戟一挥,迎了上去,面对着高延寿的大刀狠狠劈砍上去,高延寿的大刀重八十斤,加上他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和渊盖苏文并称高句丽双杰,只可惜他遇到了天下排名第三的张铉,只听‘当!’一声刺耳巨响,刀戟狠狠撞在一起,高延寿双臂顿时失去了知觉,大刀脱手而出,飞出十几丈远。

高延寿大叫一声,拨马便逃,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觉背心一凉,长戟已刺穿了他的身体,戟尖从前胸透出,高延寿惨叫一声,当即毙命。

张铉甩掉他的尸体,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趣,他心中已经没有了为将者单挑敌军的兴奋,便调转马头回阵,喝令三军道:“不投降者,格杀无论!”

数千骑兵从四面八方杀去,千余名高句丽士兵渐渐消亡,最终战死殆尽。。。。。。。

徐世绩率领一万士兵埋伏在西营外,当无数士兵从南大门仓皇逃出时,遭遇到了隋军的包围截杀,高句丽士兵走投无路,只得纷纷跪地投降,乞求隋军饶命,隋军对高句丽西营的战役顺利收关,按照分而聚歼之的原则,他们放过了东营的高句丽士兵,使他们顺利南撤。

但战役并没有结束,张铉令徐世绩负责善后,他随即率一万骑兵从临时搭建的浮桥渡过了萨水,向南不紧不慢地追去,

。。。。。。。。

在萨水东岸的一座山谷内,苏定方率领一万军队在这里休息,他们的任务是截断高句丽军的退路,配合埋伏南面的两万罗士信军队准备全歼南撤之军,大网已经铺开,就等高句军进入埋伏圈。

苏定方坐在一块大石上无聊嚼着草根,天快亮了,一群群士兵坐在地上闭目休息,等待主将的命令,这时,两名郎将凑上前问道:“将军,这次我们要彻底灭亡高句丽吗?”

苏定方瞥了他们一眼,没好气道:“你们关心这种事情做什么,还是关心一下自己的功劳吧!”

“弟兄们都在打赌,我们也下了赌注,如果将军能透露点消息,或许能赚一笔。”

苏定方在两人头上各拍一巴掌,笑骂道:“坑自己兄弟,还好意思说得出口,告诉你们吧!其实我也不知道。”

苏定方大笑,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苏定方连忙止住笑,走上前问道:“来了吗?”

“启禀将军,已经来了,正在官道上向南行军,走得非常匆忙,马上就要走过了。”

苏定方立刻喝令道:“让兄弟都起来,准备出发了!”

士兵们纷纷起身,稍微收拾了一下,便跟随着苏定方向西奔去,苏定方军队藏身的山谷距离官道约两里,当他们赶到官道上时,两万六千多名高句丽士兵刚刚走过官道,还能看到他们后军的尾影。

就在这时,南面数里外忽然爆发出一片喊杀声,苏定方精神一振,这是罗士信率领的两万伏兵出击了,他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杀上去!”

隋军将士一声呐喊,挥舞着战刀长矛向高句丽的后军杀去。

埋伏在官道上的罗士信率两万军杀了出去,将高句丽军队拦腰截成两段,两支军队激战在一起,渊庆宫位于中军,隋军正好在他前面杀出,将大军一截为二,就在渊庆宫心慌意乱之时,后军也爆发出一片喊杀声,有士兵来报:“将军,后面也有隋军杀来了。”

忽然,北方传来了雷鸣般的马蹄声,大地开始震动起来,这是隋军骑兵杀来了,渊庆宫急得大吼一声,“跟我突围出去!”

他率领数千军队向拦截他们的隋军杀去,他的经验很丰富,目标也非常明确,必须突围到前方,才能摆脱隋军的包围,这时南面的高句丽军队也大喊起来,企图南逃的高句丽士兵遭到了三千重甲步兵和八千步兵的拦截,使他们南北两头的退路都断了,西面是湍急的萨水,东面是一望无际的莽莽森林,除了拼死从南面突围出去,他们已经没有出路了。

晨曦初现,天色已蒙蒙亮,在鸭禄水以南约六十里处的萨水东岸,五万隋军将两万六千名高句丽士兵团团包围,喊杀声震天,隋军兵力优势明显,高句丽军队士气低落,败局已定。

734。第734章 最后内讧

平壤城,自从权桓意外消失后,渊太祚逐步将权桓的财权夺取在自己手中,百官争先向他献媚,纷纷写血书表示效忠,甚至原本忠于高元的大将高惠真也写了血书愿意向他效忠,而婴阳王高元则病倒了,病势十分沉重,渊太祚便开始考虑新王的人选。

不过最焦虑紧迫依然是北方的战局,十二万大军都已派到北方,到现在辽东的情况不知,鸭禄水的军队也没有消息,一个是他长子,一个是他胞弟,都没有了消息,着实让渊太祚感到不安。

这天下午,渊太祚午睡后醒来,准备起身前往王宫,今天是和百官商议立****的日子,所谓的商议也不过是走走形式,他渊太祚看中谁,那谁就是后继之王,渊太祚和高元之弟高建武的关系不错,高建武多次向他表达愿意替他分忧的意思,意思就是说,高建武愿为傀儡,将大权拱让给他渊太祚。

这个表态倒也让渊太祚满意,不过渊太祚有点嫌高建武年纪太大,已年近四十,如果年仅四岁还差不多,所以究竟立谁为****,渊太祚还没有考虑成熟。

一名侍女小心地替渊太祚戴好帽子,左右两名侍女又将他扶站起身,渊太祚这才向堂下走去,刚走到院子里,只见管家急急慌慌奔进来,渊太祚脸一沉,重重哼了一声,管家吓得连忙跪下,将手中一小卷信高高举起,“是二将军发来的鹰信!”

渊太祚听说是兄弟的鹰信,他也顾不得仪态,两步上前,一把将鹰信抓到手中,这是渊庆宫刚刚撤出大营时发来的鹰信,就在这封鹰信发出一个时辰后,渊庆宫也走进了隋军的包围陷阱之中。

渊太祚颤抖着手将信打开,匆匆看了一遍,他眼睛渐渐发直了,隋军火攻大营,高延寿全军覆灭,渊庆宫的军队及时退出大营,正向平壤撤退。

渊太祚不知是喜还是悲,高延寿军队竟然全军覆灭,那就意味着高氏王族最后的力量也消亡了,那他还用纠结谁来继承王位,他渊太祚自己登位当高丽王不好吗?

但大军在鸭禄水兵败又给渊太祚带来的巨大的压力,那就意味着隋军即将兵临城下了。

等一等!

渊太祚忽然想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隋军主力出现在鸭禄水,那辽东的高句丽军队怎么样了?

他又继续向下看去,在信的最后,渊庆宫匆匆写了一行字,‘张铉之王旗出现于战场,弟甚惑之,若张铉果真从辽东南下,则大郎危矣!’

渊太祚胸口一痛,如一把匕首狠狠插入了他的胸膛,身体晃了晃,差一点摔倒,侍卫连忙扶住他,‘大人!大人!’

渊太祚摆了摆手,稳定住自己情绪,心中暗暗思忖,‘儿子毕竟是主帅,就算全军覆没也应该还活着,只是当了战俘,把他赎回来就是了。’

他不停安慰着自己,又沉思了片刻,他必须下定决心夺取高句丽的王位了。

“给我准备马车,去王宫!”

马车在大街上疾驶,渊太祚暂时放下北方的战局,放下儿子生死,将思路转到夺取王位之上,目前平壤的军队还有两万人,由赵北义、高惠真、剑武岐和权文寿四名大将统领,其中三人已经向他表示了效忠,只有权文寿依旧保持沉默,权文寿是权桓长子,他当然不会效忠自己,不过此人是个花花公子,不足为虑,而且还驻兵在城外,也影响不大。

目前驻扎在城内的剑武岐和赵北义都是自己的手下,当然会支持自己为王,关键是高惠真的态度,他虽然向自己递交了效忠书,但他毕竟是王族,不管他是否效忠自己都必须斩草除根,还有高开道,听说此人逃去突厥了,也是一个隐患。

渊太祚考虑清楚了,今天暂时不提废高氏王族之事,等杀了高惠真再正式废王。

马车进了王宫,在台阶前缓缓停下,一名侍卫跑来替他开了车门。

“大臣们都到了吗?”渊太祚问道。

“回禀莫离支大人,都已经到了,在白虎堂等候大人。”

白虎堂是高句丽朝廷商议军机要务之处,紧靠着内宫了,一般侍卫都不准入内,渊太祚颇有武艺,且腰挎宝剑,倒也不惧,他让侍卫在外殿等候,自己快步走上台阶,向白虎堂走去,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前面院子便是白虎堂了。

渊太祚走进了院子,却忽然发现内外没有一个侍卫,他心中顿时感到一丝不妙,正要转身离去,堂上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莫离支大人,别来无恙乎?”

他抬头向大堂望去,大堂上没有等他前来商议决策的百官,而是负手站着一人,正是在十天前已被高烈手下刺杀的权桓,只见他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

渊太祚仿佛见了鬼一样,吓得他魂飞魄散,后面院门轰地关上了,渊太祚已经明白了,权桓根本就没有死,他铮地拔出长剑,大喝一声向权桓扑去,“高烈杀不死你,让老夫亲手来结果你!”

权桓冷笑一声,将手中杯子狠狠向地上一摔,喝道:“动手!”

两边侧门内忽然冲出上百名黑衣刀斧手,向渊太祚杀来,渊太祚奋力反抗,他只刺死两人手中宝剑便折断了,刀斧手一拥而上,乱斧劈下,可怜高句丽一代枭雄,最后却死在刀斧手之下。

一名刀斧手将渊太祚人头献上,权桓阴阴笑了一声,对人头道:“你这个蠢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