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90部分

江山战图-第390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建德一怔,此话从何说起?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张铉使者前来求见窦公!”

583。第583章 联窦击高

窦建德和凌敬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想到张铉会派使者前来,尤其的凌敬,虽然他建议窦建德考虑和张铉合作,但当张铉使者真的到来时,他心中却有一种不安,一种被人掌握的不安。

在大事面前,还是窦建德反应比较理性,他立刻令道:“请使者进来!”

不多时,房延寿在两名的亲兵的引领下快步走进了大帐,他躬身行一礼,“齐国公帐下兵曹参军从事房延寿参见窦公!”

“房参军不必客气,请坐!”

窦建德很谨慎地请房延寿坐下,又让人上茶,房延寿看了一眼凌敬,笑道:“这位是凌先生?”

凌敬脸上略略有些不自然,他曾经在齐郡房氏家学读过五年书,可以算是房家门生,他和房玄龄是同窗,也依稀感觉自己见过房延寿。

“在下正是!”凌敬勉强笑了笑。

这时,亲兵送茶进来,房延寿便没有再继续追问凌敬,他喝了口茶,又将注意力转回窦建德这里,房延寿取出一支卷轴递给窦建德,“这是我家大帅给窦公的亲笔信,请窦公一览!”

窦建德急忙接过信看了一遍,张铉在信中明确表态希望双方合作,共灭高士达,窦建德将信又递给了凌敬,他从沉声问道:“你家大将军派了几名使者北上?”

房延寿淡淡一笑,“目前只有我,不过我这里谈不成,或者还会有另一名使者北上。”

双方说得都很含蓄,窦建德的意思是问,张铉只是想联合自己灭掉高士达,还是同时想联合高士达灭掉自己,所以他问有几名使者北上?

而房延寿的意思是说,如果他窦建德谈不成,那么就有可能又有使者去找高士达了。

这就是张铉的不怕窦建德不答应的原因,如果窦建德不干,那就是联高灭窦。

这时,凌敬在一旁问道:“为什么是先来我们这里?”

凌敬很想知道,为什么张铉先选择联窦灭高。

房延寿笑道:“我想这里面或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家大帅曾经和窦公有过患难之交,窦公应该还记得吗?”

窦建德的脸上抽搐一下,他当然知道房延寿所说的患难之交是指什么,还是当年在北海争夺三十万套兵甲,张铉从史蜀胡悉手中救了自己,这件事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张铉却记住了,让窦建德多少有几分惭愧,同时又感到几分庆幸。

他点点头又问道:“那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青州的威胁!”

窦建德和凌敬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问道:“什么威胁?”

“平原郡和渤海都严重威胁北海郡安全,尤其平原郡,冬天可以直接踏马过河,我们决不能容忍,就算联合高士达,条件也会是让高士达让出平原郡。”

“那渤海郡呢?”窦建德脸色很难看。

“渤海郡问题不大,它暂时威胁不到北海郡,所以我们倒也不急。”

渤海郡南部是沼泽泥潭遍布的豆子岗,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又紧靠不结冰的黄河入海口,渤海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南皮一带,那里也是高士达老巢所在地,所以房延寿可以明确表态渤海郡可以暂时不取,实际上他也是在告诉窦建德双方联合的条件,青州军取平原郡,窦建德得渤海郡。

其实窦建德想打高士达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夺取高士达所控制人口和土地,如果平原郡被夺走,自己的战利品便凭空削去一半了,他还是无法支撑十几万军队的给养,这让窦建德一时沉吟不语。

这时,旁边凌敬轻轻咳嗽一声笑道:“房参军一路辛苦,请先去休息片刻,请容窦公考虑一下。”

窦建德顿时醒悟,连忙起身笑道:“是我待客不周,房参军请先去休息,我稍微考虑片刻,会很快给房参军一个明确的答复。”

房延寿起身笑了笑,“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窦公,如果我们能达成合作,窦公的妻儿我们负责营救出来,交到窦公手上。”

窦建德大喜过望,他妻儿在渤海会手中为人质,一直是他的心病,他耗费无数心血去营救,始终没有成功,如果张铉能替自己救出他们,那这个合作就有意义了。

他连忙躬身行礼,“不管成与不成,我都要感谢大将军的诚意,请房参军替我转达。”

“我一定转达!”房延寿抱拳行一礼,快步去了。

望着房延寿走远,窦建德忧心忡忡对凌敬道:“其实和张铉联手灭高士达我倒很愿意,只是我担心灭了高士达以后,我就成他的下一个目标,我很清楚张铉的野心,他志在河北,我迟早会成为他的眼中之钉。”

凌敬也微微叹息一声,“可窦公没有感觉到吗?张铉不怕窦公不答应。”

窦建德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他联手高士达对付我?”

凌敬点了点头,“如果窦公和高士达联手对付他,他就会按兵不动,封锁黄河,时间稍长后窦公和高士达的内讧必然发生,所以他有恃无恐,其实我觉得房延寿最后说的事情是在暗示窦公。”

房延寿最后说的事情是帮窦建德救回妻儿,窦建德略一沉思,便渐渐有点醒悟过来,“难道是他想让我替他灭掉渤海会?”

“我想一定是这个意思,这其实也是他的条件。”

凌敬冷笑一声道:“张铉深谋远虑,他其实想破掉窦公和渤海会的关系,窦公和瓦岗军是渤海会的两翼,一旦渤海会无法指挥窦公,那么张铉全力对付瓦岗军时,就不会担心窦公在河北替瓦岗出头了。”

“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应该继续和渤海会合作?”

“我正是此意,毕竟渤海会不是高士达,灭掉高士达可以,但灭掉渤海会,窦公就是自断其臂了。”

窦建德负手走了几步,他走到帐前凝视着远处,良久他缓缓道:“我可以继续和渤海会合作,但我不想让我的妻儿成为渤海会的人质,如果张铉愿意替我救回妻儿,我就答应他联手对付高士达。”

。。。。。。。。。

邺城自古就是北方著名的古都,曹氏曾在这里建立了魏朝,它先后又成为前秦、后赵、东魏、北齐的都城,连续一百多年的经营,使它一度成为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

不过就在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的前一年,邺城被彻底摧毁,所有的民众和财富都被迁移到了南面五十里外的安阳城,出于对邺都的怀念,魏郡民众又将安阳城叫做新邺,隋朝人所说的邺城,实际上是指安阳县,而不是已被摧毁的老邺城。

安阳县是魏郡郡治,拥有人口五十万,城池周长四十余里,周围都是肥沃的平原,河流众多,农业发达,商业繁盛,它已取代从前的邺城成为河北第一大城,安阳县所在的魏郡同时也是北齐贵族的重要聚集地,魏郡各地的庄园大多被这些北齐旧贵族所以控制。

北齐贵族曾经是河北大地的主宰,就算现在已经渐渐没落,但它们依旧是和河北士族并列的河北两大势力之一,被称为河北豪强,在他们支持下的渤海会也是令大隋朝廷头疼的毒刺之一。

虽然张铉在击败卢明月后收复了魏郡,但魏郡也只是在军事上被张铉控制,青州军在魏郡驻兵五千人,由大将曹嗣宁率领,名义上魏郡是大隋的地方郡县,可实际上,政务、经济、人民及土地依然是被渤海会牢牢控制。

安阳县以东二十里外有一座占地数百顷的庄园,叫做鹿鸣庄园,这里便是安阳县著名豪强陆家的一座田庄,从齐郡被释放后,陆嗣俭便一直以养病为理由躲在田庄内,只是在上个月他才被迫去了一趟河内郡,参加渤海会主高烈为七十几名获释成员举行的安抚仪式。

入夜,一名骑马之人来到了鹿鸣庄园。

584。第584章 营救人质

不多时,深夜来访的客人被带进了内宅静室内,和几个月前相比,陆嗣俭变得白胖了不少,又恢复了他仙风道骨般的风采。

陆嗣俭半躺在软榻上,两名美貌丫鬟正给他捶着腿,这时,女管家将来人带进了房间,来人躬身行一礼,“小侄参见陆世叔!”

“是小猴儿啊!你父亲让你来送信吗?”

“正是!”

年轻男子名将蒋玉,是赵郡豪族蒋长嗣的次子,他奉父亲之令特来送信,蒋玉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呈给陆嗣俭,陆嗣俭接过信看了一遍,他忽然坐了起来,摆摆手,“你们都下去!”

两名丫鬟退了下去,陆嗣俭这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蒋玉,“消息可确切?”

“我父亲说消息确切,其中一名看守曾是我们蒋家的家将,正是他透露出的消息。”

“我知道了,回去告诉你父亲,事成之后,我一定会给张铉上报他的功劳。”

“多谢世叔!”

蒋玉行一礼便退下去了,陆嗣俭又沉思了片刻,便起身走出房门令道:“我要去安阳县,立刻准备马车!”

。。。。。。。。。

天刚亮,一封紧急鹰信便抵达了清河郡,张铉接到了魏郡送来的急信,张铉随即下达了命令,一队三百人的斥候精锐骑兵一路向北奔驰而去,两天后,这支隋军斥候骑兵抵达了鼓城县。

鼓城县位于赵郡和博陵郡的交界处,这里四周都是山区,被群山包围,使县城显得十分偏僻,县城人口不多,只有千余户,大多以耕田为生,虽然日子过了很清贫,但居民们都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悠闲而平静的日子。

在县城西北有座不大的寺院,叫做重恩寺,兴建于佛教兴盛的南北朝时期,常年有驻寺僧人三十几人,承受着鼓城县居民供奉的香火。

但这两个月,寺院却大门紧闭,大门外贴着告示,寺院正在修缮屋舍,暂不接受香火。

隋军骑兵在下午时分抵达了鼓城县,他们没有惊动居民,而是藏身在一片密林中,等待着夜幕降临。

隋军骑兵由一名校尉率领,校尉名叫宋仁杰,三十五六岁左右,关中冯翊郡人,出身贫寒,也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斥候士兵,参加过隋朝和突厥以及吐谷浑的战争,在高句丽战场上投靠了张铉,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名火长积功升到了校尉。

这次宋仁杰是奉命前来鼓城县夺取窦建德的妻儿,根据安阳县发来的情报,窦建德妻儿目前就被藏匿在鼓城县的重恩寺内。

一更时分,两名前去重恩寺斥候返回了树林,他们带回一名住在寺院外负责种菜的老和尚。

两名斥候向宋仁杰禀报道:“在寺院东院确实有一处严密看守之地,我们看见十几名士兵守在大门外,墙头也布置了暗哨,我们不敢打草惊蛇,具体情况校尉可询问这名僧人。”

老和尚胆小怕事,在宋仁杰凌厉的目光下吓得战战兢兢,宋仁杰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道:“我们只想了解寺院里被关押人的情况,只要你老实回答,我们就不会伤害你,当然,如果敢隐瞒欺骗,一旦导致我们受损失,那么你也活不成。”

“不敢!不敢!”老和尚吓得连连摆手。

宋仁杰点点头道:“那我问你,寺院囚禁了几人?有多少看守?”

“回禀将军,我也只是听住持说过一点,寺院里囚禁了两人,是一对母子,是什么人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是两个半月前送来,大约有三十多名士兵看守,我们寺院也被迫关闭大门,好像还要半个月才离去。”

宋仁杰已经能肯定,关押之人应该就是窦建德的妻儿,情报上说渤海会每隔三个月换一个地方,和老和尚的阐述完全吻合。

他想了想又问道:“看守是否会在寺院外巡哨,我是说晚上。”

老和尚连忙摇头,“他们从不出大门一步,每隔十天会有几辆牛车给他们送来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他们也不扰乱寺院,整天就把自己关在东院,如果将军要去救人,我建议将军直接从外围破墙而入。”

虽然老和尚是带有私心,不希望隋军毁坏寺院,但他的建议确实也有道理,直接破墙而入是最好的办法,要用这个办法宋仁杰必须了解窦建德妻儿被关押的具体位置。

“寺院僧人除了住持外,还有谁去过东院?”

老和尚摇摇头,“除了住持,他们也不会让别人进去。”

宋仁杰之所以被派来执行这个任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稳重,思虑周密,绝不会仓促鲁莽行事。

宋仁杰沉思片刻,决定先和寺院住持建立联系,得到准确的情报后再行动,而这名老和尚可以先送回去,以免打草惊蛇,但同时要派人监视住他。

想到这,他对几名得力手下嘱咐了几句。

次日中午,斥候们终于从寺院住持那里搞到了东院的布局图,一块大石前,宋仁杰指着布局图在给几名旅帅部署任务。

“关押目标的屋子位于正东,用青石重修砌成,估计地面也铺着青石,直接打地洞进去救人显然不现实,但可以打地洞到屋子侧面,这里土质很适合挖洞,这就是上天在助我们成功,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